1、隐性分层教学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一、 为何要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隐性分层教学初中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仅是因为男女性格的差异,更多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学生从小接触电脑的程度不同。所以在信息技术掌握的程度上明显有差异。在传统的班级授课教学形式中,由于受到教学班额、教学时间、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教师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方式授课,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层次高的学生的思维认知水平的发展受到了牵制,不能充分发展,层次低的学生迫于进度、内容疲于奔命,完不成学习任务,出现了一部分学生“吃不饱”,一部分学生“吃不了”的现象,最终导致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形成分化。为此,本人开
2、始尝试按学生的学习水平分组,实行分层教学。这种注重共性和差异相结合、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虽然在某些方面显示出一定的优越性,但在班级管理、教学内容、评价方式、学生和家长的认识和支持等方面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和困惑。因此,如何在同一教学班内实现分层教学,已成为诸多教师关注的话题。 二、如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隐性分层教学(一)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建立学习合作小组。 学习合作小组的建立是隐性分层教学实施的一个非常重要部分,是载体。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霍华德 加德纳博士说过:人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主要是语言、数学逻辑、身体运动、音乐、人际、自我认知、自然认知等八项智能组成,每个人都拥有不同
3、的智能优势组合。教师暗中先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将全班同学分成不同的学习层,将不同学习层的学生按一定的比例搭配组合成若干个不同的学习小组,一般是46人,除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智能因素差异外,还要考虑到男、女生比例、甚至于家庭住址的远近等。当然划分调整的结果仅由教师自己掌握,不直接公开,避免优生产生优越感,中等生得过且过,后进生产生自卑心理,那就失去了隐性分层的意义。这样的隐性分层可以使优生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和自信,也能使中等生和学困生在同伴的帮助下不断的提高,获得进步,从而起到互助互补带动提高的良性循环。(二)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根据分层因材施教。 在隐性分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显得尤
4、为重要,因为只有教师在教的过程充分做好分层教学的各项准备,分层教学才能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彰显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比如在教学目标的设定方面,教师要做到分层要求,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共性又要照顾到学生的差异,对不同基础的学生设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在教学内容的设定方面要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向学生提供不同层次、多种多样的问题,并且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回答,对于回答的结果要做不同标准的评价,以期能达到不同的鼓励的效果。当然对什么样的学生问什么样的问题,对什么样的学生给予什么样的评价,授课教师都应该做到心中有数。(三)巩固训练,教学任务的分层布置 不同基础的同学学习要求的达成度要求不同,基础较好同学要求要
5、高一些,在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下还要不断的拓展加深,而学困生则要求低一些,以掌握基础知识为主,所以教师的作业布置也应分层体现。比如可以将学生作业分成两部分:一是必做题,即要求所有同学都必要做掌握的内容。二是探究题,探究题是课堂知识的延伸与拓展,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进行探究。当然这里教师不要告诉学生你要做或者你不要做,防止学生产生自卑心理。而是鼓励学生努力去做,只要是愿意做的同学都可以做。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操作情况给予一定的指点。这样无形中让接受能力强的同学学得更多的知识与技能。三、实施隐性分层教学要注意的几个问题要及时对各层学生进行科学的评价“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学
6、生的接受能力不同,其表现力也是如此。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因材施教,合理评价,对不同层次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和要求,在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不同层次要求时要及时合理的给予评价,让各层次水平学生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乐趣。由于考试终结性评价等因素的影响,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以考试成绩的取向来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因此,分层教学更能着眼于转向对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情感、态度的评价,转变学生学习知识取向,真正体现实施素质教育。 在教学中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应采取宽容的态度,尤其是学困层学生要更注意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和自尊心,在操作中还要适时做好其它两层学生的思想工作,积极创造共同参与,团结协作的良好氛围,保证各层学生都能有进步。 总之,隐性分层教学是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一种有益尝试。它面向全体,又注意个体差异,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同时有利于挖掘各层学生潜能。它关注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力求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使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保证各层学生都能有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