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师大教材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八单元“规则”主题单元钓鱼的启示教学案课 题钓鱼的启示第二课时设计者龙泉外国语实验学校小学部 冯玉兰学 习目 标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遵守规则的必要性,学会做一个自觉遵守规则的人。2、有感情朗读课文重点句段。重点明白詹姆斯不愿放鱼的原因,体会詹姆斯不愿放鱼的心情;理解詹姆斯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难点理解父亲的做法,感悟父亲对詹姆斯的教育所起的作用。辅助手段多媒体课件板书设计 8 规则钓鱼的启示 鱼大 鱼美放弃诱惑 遵守规则 不易 无人 学情分析经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经过自学互助,对课文质疑、解疑,最后梳理出了本课的核心问题:詹姆斯不愿意放掉鲈
2、鱼而为什么父亲却执意要让詹姆斯放掉鲈鱼?学生将带着这个问题走进第二课时的学习。学习流程学生学习过程教师活动设计意图一、巧妙引入,整体把握。二、切入重点,自主探究。1、读课题。2、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1、看、读自学提示:把自己当作詹姆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2-12自然段,思考:直接导入课题。倾听学生发言,相机指导。板书一条鱼,引入正题,板书“放?”出示自学提示。巡视指导。回顾课文主要内容,导入新课。三、交流汇报,感情朗读。四、深入学习,突破难点。五、归纳总结,拓展升华。(1)詹姆斯为什么不愿意放掉鲈鱼?(2)从哪里可能看出詹姆斯不愿意放掉鲈鱼?在关键词句处作勾画批注。2、根据自学提示的要
3、求自主探究。1、与同桌交流自学所得。2、汇报交流:(1)为什么詹姆斯不愿意放掉鲈鱼?找出以下四个原因:鱼大,鱼美,鱼来之不易,周围没有人。有感情朗读:“詹姆斯眼珠都瞪圆了:我的天哪,足有10公斤!这是他见到过的最大的鱼。”“两个小时过去了,大家伙终于被詹姆斯遛得筋疲力尽了,詹姆斯开始慢慢地收钩。”(2)从哪里知道詹姆斯不愿意放鱼?可以从以下四个角度去体会:语言、动作、神态、心情。有感情朗读:“爸爸!”詹姆斯大叫起来。“可哪儿能钓到这么大的鱼呀!”儿子大声抗议。1、理解父亲的做法,感受父亲对儿子的教育。(1)从两个“看了看”,体会父亲此时的想法。(2)角色体验,把自己当作詹姆斯的父亲,与扮演詹姆
4、斯的老师进行对话。詹姆斯:爸爸,反正离开禁的时间已经很近了,让我把它带回家吧!父亲:詹姆斯:您看,周围也没有人,我们可以等天亮了再把鱼带回去,不会有人知道我们是在开禁前钓到鱼的。父亲:詹姆斯:爸爸,求求您了,根本没有人看到我们钓到了一条鲈鱼,您就让我把这条鱼留下吧!父亲:(3)联系父亲的做法,说说三十四年后詹姆斯为父亲骄傲什么?句式:父亲,我为您感到骄傲,因为2、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詹姆斯为自己骄傲什么?句式:我为自己感到骄傲,因为3、想象詹姆斯会怎样骄傲地把这件事告诉他的子孙?句式:我骄傲地对朋友们和子孙后代说4、有感情朗读:这件事在詹姆斯的记忆中永远是那样清晰,他为自己的父亲而骄傲,也为自己
5、骄傲,他还可以骄傲地把这件事告诉他的朋友们和他的子孙后代。1、从文中找出詹姆斯从钓鱼这件事中获得的启示:道德问题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正确或错误的问题,但是实施起来却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当你面对着很大的诱惑的时候。(1)联系文中钓鱼这件事,说一说怎么理解这句话的。(2)说一说生活中遇到过哪些类似的事情?2、积累名人名言: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孟子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法国)孟德斯鸠3、再次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为詹姆斯骄傲,为自己骄傲。巡视指导。倾听学生交流汇报,相机指导朗读。小结板书:鱼大、鱼美、不易、无人小结:鱼这么大,这么美,这么来之不易,并且无人知晓,这四个方
6、面综合起来,对小詹姆斯来说,那简直就是一个不可抗拒的诱惑。(板书:诱惑)指导朗读:过渡:面对这个巨大的诱惑,詹姆斯自然是不愿意放掉了。那么从哪里可以看出他不愿意放呢?指导朗读:这声大叫里包含了詹姆斯怎样的情感?(不理解、不情愿、生气、委屈)过渡:儿子的一切反应父亲都看在眼里,他难道真的一点也不在乎儿子的感受吗?看看在要儿子放鱼的过程中,父亲是怎样做的:(引读:父亲看了看大鱼,又看了看儿子)此时,父亲在想些什么?角色扮演,引导学生体会父亲的正确做法。小结:爸爸,我也知道“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我会按您的要求放掉鲈鱼,放弃诱惑。(板书:擦掉“?”写上“弃”)过渡:父亲当年看似不近人情的做法,让詹姆斯被迫放掉了鲈鱼,心中十分悲哀,而三十四年后,詹姆斯却是另一种心情骄傲。指导朗读。过渡:詹姆斯骄傲于父亲的正确教育,骄傲于自己当年做出了正确的选择,骄傲于从钓鱼这件事中获得了受益终生的启示。小结板书:遵守规则师:你们也可以骄傲地立足于社会,骄傲地面对世人,骄傲地对你的朋友和子孙后代谈起你的往事!孩子们,让我们再次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为詹姆斯骄傲,也为我们自己骄傲!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抓住重点,深入体会,个性体验,感情朗读。角色转换、角色体验,巧妙突破难点。从三个“骄傲”入手,直击课文中心。联系生活,拓展延伸。个性体验,升华主题。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