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湖南城市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毕业设计
质量控制手册(综合类)
课题名称
新乡市百货大楼
姓 名
袁媛
学 号
1203310-49
学 院
土木工程学院
专 业
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
指导教师
谭德喜
指导成绩阶段性评分汇总表
设计阶段
评分
(百分制)
权重
评分
(百分制)
权重
阶段总评分(百分制)
分阶段权重
最终得分
(百分制)
建筑设计
初稿
0.3
0.4
0.5
定稿
0.7
结构电算
1.0
0.2
结构施工图
初稿
0.3
0.4
定稿
0.7
工程量清单
1.0
0.4
0.5
招标控制价
1.0
0.2
施工组织设计
1.0
0.4
说明:本手册根据毕业设计各类课题的综合要求制定,针对具体课题,请根据相应控制内容予以取舍。凡为未涉及内容,请用斜杠表示。
设计阶段:
建筑设计
质量控制内容
初 稿
定 稿
指导意见
修改情况
项目
具体内容
缺
补
错误
改正
不全补充
不合理
改善
备 注
完全修改
部分修改
未修改
方案
建筑面积控制在设计任务书规定范围之内
各建筑功能空间设计尺寸合理(保证合理的家具布置和人员活动空间),在建筑物中设置位置恰当
各功能空间门的设置(宽度、数量、位置)符合消防疏散要求
各功能空间窗的设置符合窗地比要求
建筑平面组合时,功能分区明确
交通组织合理,通行流畅,对于商住楼等建筑,实现了住宅、商店人流及货物运输分流明确
应根据GB50016-2006第5.1节相关条款确定建筑物合适的耐火等级,所选用建筑材料与其耐火等级能较好匹配
消防防火分区满足消防规范要求
各防火分区的分隔(防火墙、防火门、防火卷帘等)应满足消防规范要求
建筑物安全出口设置(楼层出口,底层出口)符合消防规范要求
安全疏散距离满足消防防火要求(如袋形走廊长度,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疏散门的距离等)
楼梯间的形式、位置,梯间门窗洞口的设置及相关材料的选择符合消防规范要求
楼梯设计合理(踏步尺寸、梯间的开间进深尺寸、梯井、栏杆扶手设置)
屋面排水设置合理(排水方式,落水管集水面积、位置等)
屋面防水构造合理(防水等级、防水方式与防水等级是否匹配,具体构造)
变形缝设置合理(含位置、缝宽、构造)
其他方面的建筑构造合理
建筑设计总说明
本工程设计的依据性文件、批文和相关规范
项目概况:包括建筑名称、建设地点、建设单位、建筑面积、建筑基地面积、建筑工程等级、设计使用年限、建筑层数与高度、防火设计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人防工程防护等级、屋面以及地下室防水等级、抗震设防烈度等
设计标高:相对标高与总图绝对标高的关系
用料说明与室内外装修(含室内装修表)
对采用新技术、新材料的做法说明以及对特殊建筑造型和必要的建筑构造的说明
门窗表及门窗性能(防火、隔声、防护、抗风压、保温、空气渗透、雨水渗透等)、用料、颜色、玻璃、五金件等的设计要求
幕墙工程(包括玻璃、金属、石材等)及特殊屋面工程(包括金属、玻璃、膜结构等)的性能及制作要求,平面图、预埋件安装图等以及防火、安全、隔音构造
电梯(自动扶梯)的选择及性能说明(功能、载重量、速度、停站数、提升高度等)
墙体及楼板预留孔洞需封堵时的封堵方式说明
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总平面图
保留的地形和地物
测量坐标网、坐标值
场地四界的测量坐标(或定位尺寸),道路红线和建筑红线或用地界线的位置。
场地四邻原有及规划道路的位置(主要坐标值或定位尺寸),以及主要建筑物和构筑物的位置、名称、层数。
建筑物、构筑物(人防工程、地下车库、油库、贮水池等隐蔽工程以虚线表示)的名称或编号、层数、定位(坐标或相互关系尺寸)。
广场、停车场、运动场地、道路、无障碍设施、排水沟、挡土墙。护坡的定位(坐标或相互关系)尺寸。
指北针或风玫瑰图。
注明施工图设计的依据、尺寸单位、比例、坐标及高程系统(如为场地建筑坐标网时,应注明与测量坐标网的相互关系)。补充图例等。
平面图图纸编排次序正确(总平面定位图,轴线及分段示意图、防火分区示意图,按施工顺序布置的各层平面图、屋顶平面图)
承重墙、柱及其定位轴线和轴线编号完整,上下层轴号统一
内外门窗位置、编号及定位尺寸,门的开启方向标注清晰
平面图总要求
注明房间名称或编号
三道尺寸线齐全:轴线总尺寸(或外包总尺寸)、轴线间尺寸(柱距、跨度)、细部尺寸(门窗洞口尺寸等);
墙身厚度(包括承重墙和非承重墙,大量性同一标注可再说明中描述),及其与轴线关系尺寸
柱与壁柱宽、深尺寸(必要时图上标注,未注明时应说明详见结施图),及其与轴线关系尺寸;
变形缝位置、尺寸及做法索引;
主要建筑设备和固定家具的位置及相关做法索引,如卫生器具、雨水管、水池、台、橱、柜、隔断等;
电梯、自动扶梯及步道(注明规格)、楼梯(爬梯)位置和楼梯上下方向示意和编号索引;
主要结构和建筑构造部件的位置、尺寸和做法索引(如中庭、天窗、地沟、地坑、重要设备或设备机座的位置尺寸、各种平台、夹层、人孔、阳台、雨篷、台阶、坡道、散水、明沟等);
楼地面预留孔洞和通气管道、管线竖井、烟囱、垃圾道等位置、尺寸和做法索引,以及墙体(主要为填充墙,承重砌体墙)预留洞的位置、尺寸与标高或高度等;
车库的停车位和通行路线;
室外地面标高、底层地面标高、各楼层标高、地下室各层标高;
每层建筑平面中防火分区面积和防火分区分隔位置示意(直单独成图,如为一个防火分区,可不注防火分区面积);
可自由分隔的大开间建筑平面宜绘制平面分隔示例系列,其分隔方案应符合有关标准及规定(分隔示例平面可缩小比例绘制);
分区绘制平面图时,须在各分区平面图适当位置上绘出分区组合示意图,并明显表示本分区部位编号;
图纸名称、比例;
底层平面图
因柱网尺寸、房间布置、交通组织、主要图纸索引等在底层平面图首次表达,因此,要求该图对各项内容进行详细标注
除建筑物本身的投影外,还应绘制出室外台阶、坡道、散水、花池、平台、雨水管等附属设施
标高齐全(在各主要入口处的室内、室外应注标高,在室外地面有高度变化时,应在典型处分别注出设计标高,剖面剖切位置处的标高也宜注出)
剖切线位置正确,编号完整(剖切面选在层高、层数、空间变化较多,最具有代表性的部位。复杂者应画多个剖视分析的全剖面或局部剖面。剖视方向宜在图面上向左、向上。)
指北针:宜位于图面的右上角,圆直径24mm
屋顶平面图
平屋面:绘出两端及主要轴线,绘出分水线、汇水线并标明定位尺寸;绘出坡向符号并注明坡度,雨水口位置应注明定位尺寸
坡屋面:绘出屋面坡度或用直角三角形形式标注,注明材料、檐沟下水口位置、沟的纵坡度和排水方向箭头
平屋面出屋面的人孔、爬梯、挑檐、女儿墙、楼梯间、机房、天线座、排烟道、排风道、变形缝要绘出,定位并标注采用的详图索引符号
坡屋面出屋面的排烟道、排风道、老虎窗等要绘出,定位并标注采用的详图索引符号,并应在屋面下一层平面上,以虚线表示明屋顶闷顶检查孔的位置
不同标高的屋面表达正确(屋顶平面可以按不同的标高分别绘制,在下一层平面上表示过的屋面,不应再绘制在上层平面上;也可以标高不同的屋面画在一起,但应注明不同标高——均注结构板面)
当有屋顶花园时,应注明屋顶覆土层的最大厚度并绘出相应固定设施的定位,如灯具、桌椅、水池、山石、花坛、草坪、铺砌、排水等,并索引相关详图
出屋面的楼梯间、屋面设备间、临屋顶平台房间,要标注室内外交接处(特别是门口处)的高差和防水处理
内排水落水口及雨水管的布置应与水专业共同商定,在屋顶平面中注明“内排雨水口”,内排雨水系统见水专业设计图
立面图
两端轴线编号,立面转折较复杂时可用展开立面表示,但应准确注明转角处的轴线编号;
立面外轮廓及主要结构和建筑构造部件的位置,如女儿墙顶、檐口、柱、变形缝、室外楼梯和垂直爬梯、室外空调机搁板、阳台、栏杆、台阶、坡道、花台、雨篷、烟囱、勒脚、门窗、幕墙、洞口、门头、雨水管,以及其他装饰构件、线脚和粉刷分格线等,
标注关键控制标高:如屋面或女儿墙标高等;
外墙的留洞应注尺寸与标高或高度尺寸(宽×高×深及定位关系尺寸);
平、剖面未能表示出来的屋顶、檐口、女儿墙、窗台以及其他装饰构件、线脚等的标高或高度;
在平面图上表达不清的窗编号;
各部分装饰用料名称或代号,构造节点详图索引;
图纸名称、比例;
立面图绘制个数:各个方向的立面应绘齐全,但差异小、左右对称的立面或部分不难推定的立面可简略;内部院落或看不到的局部立面,可在相关剖面图上表示,若剖面图未能表示完全时,则需单独绘出。
剖面图
剖面图剖视位置应选在层高不同、层数不同、内外部空间比较复杂,具有代表性的部位,宜向上、向左投影;
建筑空间局部不同处以及平面、立面均表达不清的部位,可绘制局部剖面。
墙、柱、轴线和轴线编号;
剖切到或可见的主要结构和建筑构造部件,如室外地面、底层地(楼)面、地坑、地沟、各层楼板、夹层、平台、吊顶、屋架、屋顶、出屋顶烟囱、天窗、挡风板、檐口、女儿墙、爬梯、门、窗、楼梯、台阶、坡道、散水、平台、阳台、雨篷、洞口及其他装修等可见的内容表达清楚,投影正确;
高度尺寸(外部尺寸:门、窗、洞口高度、层间高度、室内外高差、女儿墙高度、总高度;)
高度尺寸(内部尺寸:地坑(沟)深度、隔断、内窗、洞口、平台、吊顶等;)
主要结构和建筑构造部件的标高,如地面、楼面(含地下室)、平台、吊顶、屋面板、屋面檐口、女儿墙顶、高出屋面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屋面特殊构件等的标高,室外地面标高
节点构造详图索引号
图纸名称、比例
详图
内外墙节点、楼梯、电梯、厨房、卫生间等局部平面放大和构造详图;
室内外装饰方面的构造、钱脚、图案等
特殊的或非标准门、窗、幕墙等应有构造详图。如属另行委托设计加工者,要绘制立面分格图,对开启面积大小和开启方式,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方式、预埋件、用料材质、颜色等作出规定;
其他凡在平、立、剖面或文字说明中无法交待或交待不清的建筑构配件和建筑构造。
设计阶段:
结构电算
质量控制内容
指导过程控制
模型质量
项目
具体内容
指导意见
存在
不合理
存在
小错误
存在
大错误
1
总体信息录入正确
2
材料信息录入得当
3
结构布置合理经济(注意:大跨板应考虑设置次梁划分板格)
4
构件截面尺寸输入合理
5
电算模型应与结构布置图严格一一对应
6
荷载录入正确,无缺漏,导荷正确
7
楼梯模型处理得当
8
结构输出内力结果处于可置信范围
9
结构输出变形指标处在控制值以内
10
结构输出配筋处于可置信范围
设计阶段:
结构施工图
质量控制内容
初 稿
定 稿
指导意见
修改情况
项目
具体内容
缺
补
错误
改正
不全
补充
不合理
改善
备 注
完全修改
部分修改
未修改
结构设计总说明
工程概况:工程地点,工程分区,主要功能;各单体(或分区)建筑的长、宽、高,地上与地下层数,各层层高,主要结构跨度,特殊结构及造型,工业厂房的吊车吨位等
设计依据
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
自然条件:基本风压、基本雪压、气温(必要时提供)、抗震设防烈度等;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设计所执行的主要法规和所采用的主要标准(包括标准的名称、编号、年号和版本号)。
图纸说明
图纸中标高、尺寸的单位;
设计±0.000标高所对应的绝对标高值;
常用构件代码及构件编号说明;
常用构件代码及构件编号说明;
混凝土结构采用平面整体表示方法时,应注明所采用的标准图名称及编号或提供标准图。
建筑分类等级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
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等级;
地下室防水等级;
建筑防火分类等级和耐火等级;
混凝土构件的环境类别
主要荷载(作用)取值:
楼(屋)面面层荷载、吊挂(含吊顶)荷载;
墙体荷载、特殊设备荷载;楼(屋)面活荷载;
风荷载(包括地面粗糙度、体型系数、风振系数等);
雪荷载(包括积雪分布系数等);
地震作用(包括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设计地震分组、场地类别、场地特征周期、结构阻尼比,地震影响系数等);
设计计算程序
结构整体计算及其他计算所采用的程序名称,版本号、编制单位
结构分析所采用的计算模型、高层建筑整体计算的嵌固部位等
主要结构材料
混凝土强度等级、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轻骨料混凝土的密度等级;注明混凝土耐久性的基本要求;
砌体的种类及其强度等级、干容重,砌筑砂浆的种类及等级,砌体结构施工质量控制等级;
主要结构材料钢筋种类、钢绞线或高强钢丝种类及对应的产品标准,其他特殊要求(如强屈比等);
基础及地下室工程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各主要土层的压缩模量及承载力特征值等
注明基础形式和基础持力层
地下室抗浮(防水)设计水位及抗浮措施,施工期间的降水要求及终止降水的条件等;
基坑、承台坑回填要求;
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要求
当有人防地下室时,应图示人防部分与非人防部分的分界范围
钢筋混凝土工程。
各类混凝土构件的环境类别及其受力钢筋的保护层最小厚度
钢筋锚固长度、搭接长度、连接方式及要求;各类构件的钢筋锚固要求;
梁、板的起拱要求及拆模条件;
后浇带或后浇块的施工要求(包括补浇时间要求)
特殊构件施工缝的位置及处理要求
预留控洞的统一要求求(如补强加固要求),各类预埋件的统一要求;
防雷接地要求。
砌体工程
砌体墙的材料种类、厚度,填充墙成墙后的墙重限制
砌体填充墙与框架粱、柱、剪力墙的连接要求或注明所引用的标准图;
砌体墙上门窗洞口过梁要求或注明所引用的标准图;
需要设置的构造柱,圈梁(拉梁)要求及附图或注明所引用的标准图。
平法施工图总则
出图顺序:基础、柱、剪力墙、梁、板、楼梯及其它
应将所有的基础、柱、剪力墙、梁、板等构件进行编号,编号中所含有类型代号和序号等表示正确
应采用表格或其它方式注明包括地下和地上各层的结构层楼(地)面标高、结构层高及相应的结构层号
某结构层楼(地)面标高和结构层高在单项工程中必须统一
统一的结构层楼(地)面标高和结构层高应分别放置在基础、柱、墙、梁、板等各类构件的平法施工图中
基础平法施工图
在独立基础平面布置图上应绘出定位轴线、基础构件的位置、尺寸、底标高、构件编号
应采用表格或其它方式注明基础底面基准标高,±0.000的绝对标高,附统一的结构层楼(地)面标高和结构层高
独立基础所支撑的柱应绘制在独立基础平面布置图上
基础连系梁可绘制在独立基础平面布置图上,如果太密,请单独成图绘制
基础几何尺寸与配筋注写正确(平面注写或截面注写两种方式均可)
标明地沟、地坑和已定设备基础的平面位置、尺寸、标高,预留孔与预埋件的位置、尺寸、标高
柱平法施工图
图名表示正确(采用标高段表示,如-0.030~12.270柱平法施工图)
绘出定位轴线及柱(可包括剪力墙)位置及必要的定位尺寸,并注明其编号;
附统一的结构层楼(地)面标高和结构层高表并注明上部结构崁固部位位置,相关的结构设计说明
柱编号表达正确
推荐采用截面注写方式在柱平面布置图上直接注写柱平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截面注写正确
梁平法施工图
图名表示正确(采用标高段表示,如9.270~12.270梁平法施工图)
应按梁的不同结构层(标准层),将全部梁和与其相关联的柱、墙、板一起采用适当比例绘制
附统一的结构层楼(地)面标高和结构层高表(将对应楼层底部表格线加粗表示相关楼层),相关的结构设计说明
对于轴线未居中的梁,应标注其偏心定位尺寸(贴柱边的梁可以不标)
注明梁的编号,编号表示正确
推荐采用平面注写方式即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一根梁,在其上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表达梁施工图
梁原位标注与集中标注表达正确
板平法施工图
图名表示正确(采用标高段表示,如9.270~12.270板平法施工图)
附统一的结构层楼(地)面标高和结构层高表(将对应楼层底部表格线加粗表示相关楼层),相关的结构设计说明
楼梯间可绘斜线注明编号与所在详图号
板编号正确(注意:同一编号的板块的类型、板厚、贯通纵筋均应相同,但板面标高、跨度、平面形状以及板支座上部费贯通筋可以不同)
应在楼面板和屋面板布置图上采用平面注写方式(含板集中标注和板支座原位标注)表达,注写表达正确
现浇板有预留孔、埋件、已定设备基础时应示出规格与位置,洞边加强措施,
预留洞口四周配筋构造需在板平法施工图上采用直接引注方式表达,注意构造类型、编号及引注表达正确
板上部纵向钢筋在端支座的锚固要求应在施工图中注明采用何种构造,当多数采用同种构造时可在图注中说明,并将少数不同之处在图中注明
楼梯配筋详图
平面结构布置图表达正确,各构件编号正确
纵剖面应将楼梯完整表达清楚,其中,完全一样的楼层可省略,在对应的楼层平台和休息平台上用标高表示清楚、至少保证绘制有两层完整的楼梯(四个梯段)
梯段配筋表示正确,符合相关构造要求
休息平台梁及板配筋表示正确,符合相关构造要求
梯段及平台板钢筋锚入平台梁表示正确,符合相关构造要求
横断面图配筋表示正确,符合相关构造要求
配筋表达不清时,可局部绘制单根钢筋图表达
梁板施工图中如果没有标注楼层平台梁和板的配筋,应在此处绘制,并符合相关构造要求
设计阶段: 工程量清单编制
质量控制内容
初 稿
定 稿
指导意见
修改情况
项目
具体内容
符合要求
基本符合
不符合
其他需要说明事项
完全
修改
部分
修改
未
修改
工
程
量
清
单
工程量清单封面、填表须知、编制说明的格式及内容:符合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计价办法/毕业设计任务书规定
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施工措施项目清单、其他项目清单、规费项目清单、税金项目清单格式:符合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计价办法规定
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项目编码、项目名称及特征描述、计量单位符合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计价办法规定
分部分项工程数量计算符合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计价办法规定,工程数量计算结果处于可置信范围
所列分部分项工程齐全、无缺漏
施工措施项目清单项目名称、计量单位符合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计价办法规定
所列措施项目符合拟建工程具体情况,并参照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计价办法规定进行列项,
措施项目工程数量计算符合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计价办法规定,工程数量计算结果处于可置信范围
其他项目清单项目名称、计量单位符合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计价办法规定
所列其他项目符合拟建工程具体情况,并参照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计价办法规定进行列项
规费、税金项目清单符合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计价办法规定
导出的分部分项工程和计量措施数量计算书齐全、完整且按规定分别打印和刻盘。
工程建模准确,单构件工程量计算处于可置信范围
工程量清单成果整理及装订:符合毕业设计任务书要求
设计阶段:
招标控制价编制
质量控制内容
指导过程控制
质量情况
项目
具体内容
指导意见
存在
不合理
存在
小错误
存在
大错误
1
招标控制价封面设计合理
2
总说明的内容构成完整
3
分部分项工程和单价措施项目计价中定额套用合理准确,计量单位转换正确,工程数量输入正确,输出结果处于可置信范围
4
总价措施项目名称准确、计算基础正确、输出结果处于可置信范围
5
暂列金额取定合理
6
规费项目名称准确、计算基础正确、费率选择合理、输出结果处于可置信范围
7
税金计算基础、费率选择合理、计算结果处于可置信范围
8
招标控制价汇总表与各项费用计价表完全统一、结果处于可置信范围
9
10
设计阶段: 施工组织设计
质量控制内容
初 稿
定 稿
指导意见
修改情况
项目
具体内容
符合要求
基本符合
不符合
其他需要说明事项
完全
修改
部分
修改
未
修改
施
工
组织
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文字部分封面、目录格式及内容:符合毕业设计任务书要求
章节划分符合毕业设计任务书要求,页码真实准确
工程概况内容符合拟建工程具体情况及毕业设计任务书要求,重点说明建筑设计概况、结构设计(含基础)概况
施工部署内容符合毕业设计任务书要求,重点说明施工项目经理部的建立及管理人员配备、专业施工队的设置
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符合拟建工程的具体情况且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安全上可靠
主要分部工程之间的施工程序正确,分项工程和施工工序之间的施工顺序正确,各施工活动在施工平面和空间上的施工流向合理
重点说明:基础工程、主体结构模板工程、钢筋工程、砼工程、脚手架工程施工方案以及垂直运输方案,以及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装饰装修工程的施工顺序
主要资源需要量计划:分别按主要劳动力需要量计划、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需要量计划、主要材料需要量计划进行编制
主要劳动力需要量计划:表格格式符合要求,各专业工种齐全,对应人数计划合理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需要量计划:表格格式符合要求,所需机械设备符合拟建工程具体情况,对应机械设备台数计划合理
主要材料需要量计划:材料数量根据拟建工程施工图计算确定,供应时间根据施工进度计划进行确定
施工进度计划:施工总工期安排符合毕业设计任务书要求,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时间安排合理
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按整个单位工程进行设计,横道图格式符合要求,各施工过程的划分合理、工程名称正确,各分项工程和工序之间先后顺序关系正确、施工起止时间安排恰当
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绘制主体工程或基础工程双代号网络图,施工段划分恰当,施工过程划分与横道图吻合,网络图绘制符合绘图规则要求,各施工过程之间相互关系正确
施工平面图设计:布置紧凑少占地,符合环保、安全和消防要求,起重运输机械、生产厂区及材料堆场位置合理,场内道路、水电管网通至各生产区域
主要施工组织管理措施:按保证质量、保证安全、保证工期、文明施工、保护环境等分别制定相应措施,各项措施应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