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
----------------------------------------------------------------------------------------------------------------------------------------------
一、
1.建设工程组织流水施工时,如果存在间歇时间和提前插入时间,则( D )。
A.无论是间歇时间还是提前插入时间,均会使流水施工工期缩短
B.间歇时间会使流水施工工期缩短,而提前插入时间会使流水施工工期延长
C.无论是间歇时间还是提前插入时间,均会使流水施工工期延长
D.间歇时间会使流水施工工期延长,而提前插入时间会使流水施工工期缩短
2.组织流水施工时,划分施工段的最根本目的是( D )。
A.由于施工工艺的要求 B.可增加更多的专业工作队
C.提供工艺或组织间歇时间 D.使各专业队在不同施工段进行流水施工
3.某基础工程开挖与浇筑混凝土两施工过程在4个施工段组织流水施工,流水节拍值分别为4、3、2、5与3、2、4、3,则流水步距与流水施工工期分别为D
A. 4和26 B. 5和19 C. 4和16 D. 5和17
4.组织流水施工时,流水步距是指( C )。
A.第一个专业队与其他专业队开始施工的最小间隔时间
B.第一个专业队与最后一个专业队开始施工的最小间隔时间
C.相邻专业队相继开始施工的最小间隔时间
D.相邻专业队相继开始施工的最大间隔时间
5.在工程网络计划中,工作M的最迟完成时间为第25天,其持续时间为6天。该工作有三项紧前工作, 它们的最早完成时间分别为第10天、 第12天和第13天, 则工作M的总时差为 ( A )天。
A. 6 B. 9 C. 12 D. 15
6.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属于( B )
A.单位工程 B.分部工程 C.分项工程 D.检验批
7.在工程网络计划中,关键工作是指( B )的工作。
A.总时差为零 B.总时差最小
C.有自由时差 D.所需资源最多
8.在某工程双代号网络计划中,不正确的提法是( B )。
A.关键线路至少有一条 B.在计划实施过程中,关键线路始终不会改变
C.关键工作的机动时间最小 D.相邻关键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为零
9.现场塔设的临时设施,应按照 D 要求进行搭设。
A.建筑施工图; B.结构施工图;
C.施工总平面图; D.施工平面布置图
10.组织流水施工时,划分施工段的最根本目的是( D )。
A.由于施工工艺的要求 B.可增加更多的专业工作队
C.提供工艺或组织间歇时间 D.使各专业队在不同施工段进行流水施工
11.在非节奏流水施工中,通常用来计算流水步距的方法是( A )。
A.累加数列错位相减取大差法 B.累加数列错位相加取小和法
C.累加数列对应相减取大差法 D.累加数列对应相减取小差法
12.在工程网络计划中,工作M的最迟完成时间为第25天,其持续时间为6天。该工作有三项紧前工作, 它们的最早完成时间分别为第10天、 第12天和第13天, 则工作M的总时差为 ( A )天。
A. 6 B. 9 C. 12 D. 15
13.在工程网络计划中,如果某项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早完成时间分别为3天和8天,则说明该工作实际上最早应从开工后( C )。
A.第3天上班时刻开始,第9天下班时刻完成
B.第3天上班时刻开始,第8天下班时刻完成
C.第4天上班时刻开始,第8天下班时刻完成
D.第4天上班时刻开始,第9天下班时刻完成
14.建设工程组织流水施工时,其特点之一是( C )。
A.由一个专业队在各施工段上依次施工
B.同一时间段只能有一个专业队投入流水施工
C.各专业队按施工顺序应连续、均衡地组织施工
D.施工现场的组织管理简单,工期最短
15.一所学校的教学楼的建设属于( A )
A.单项工程 B.单位工程 C.分部工程 D.分项工程
16.已知某工程双代号网络计划的计划工期等于计算工期,且工作M的完成节点为关键节点,则该工作( B )。
A.为关键工作 B.自由时差等于总时差
C.自由时差为零 D.自由时差小于总时差
17.双代号网络计划中 ( B ) 表示前面工作的结束和后面工作的开始。
A. 起始节点 B. 中间节点
C. 终止节点 D. 虚拟节点
18.在工程网络计划过程中,如果只发现工作P 进度出现拖延,但拖延的时间未超过原计划总时差,则工作P 实际进度( D )。
A .影响工程总工期,同时也影响其后续工作
B .影响其后续工作,也有可能影响工程总工期
C .既不影响工程总工期,也不影响其后续工作
D .不影响工程总工期,但有可能影响其后续工作
二、
已讲过的例题,书上的思考题,附录4及书中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