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电能转化成了什么(说课稿).docx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975638 上传时间:2024-12-2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能转化成了什么(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电能转化成了什么(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能转化成了什么》说课稿 一、教学内容:三年级科学课下册第五单元《家庭用电》中的第22课。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电是一种常见的能源。 能力目标:知道电能与其他形式的能量之间可相互转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有计划地观察用电器,并用二维表格做好记录 三、教学指导思想: 电的用途十分广泛,我们家里的各种电器都要用到电,工厂里各种机器的运转也离不开电,电是一种能量,我们看不见能量,但我们能够体验到它的效应,电可以变成光、热、声、磁……它是物质运动的又一种形式,也是现代生产和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能量,电能与其他形式的能量尽管它们的本质不同,但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可以转化的,在转化中能量值守恒。这些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是比较复杂的,新课标小学科学大纲中指出:学生对于“电”这一研究主题,主要以认识和了解为主。因此,根据小学科学大纲的要求,学生在探究本主题时,只要通过适当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各种能量形式之间是相互转化的就可以了。 四、教材分析: 《电能转化成了什么》这一主题的研究,教材分三步进行:首先要求学生观察与思考:“在我们的周围,哪些地方要用到电?”这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的训练和培养;第二是要求学生统计各种用电器通电后产生的现象,学生通过信息的统计与分析,发现尽管用电器的种类繁多,可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的种类只有有限的几类;最后引导学生认识其他形式的能量是如何转化成电能的,以解决“电是从哪里来的?”这一问题。 五、教材地位: 《电能转化成了什么》一课是“家庭用电”这一单元中的重要一课,是在学生对电、电路等有关知识有所了解后进一步探究“电能转化”这一研究主题,是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类”等科学探究能力的很好机会。 六、教学流程: 针对本主题的研究,为让学生在“观察、探究”等活动中认识到各种能量形式之间是可以转化的,通过适当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完成本课教学目标及能力目标,提高观察和探究的能力,采取“收集、观察、探究”等的穿插教学方法,《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过程要与学生认知特点相统一,才能发挥科学的最大效益,这就需要我们立足学生认知结构来布局活动的结构,立足学生心理需求来解析每一个具体的活动,让每一个活动成为承载科学概念,激发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所以我设计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两个环节: (一)教学活动一 这一活动旨在让学生知道电能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虽然学生经常见到和运用到电,但他们却并未研究过这一问题,通过探究后,他们一定会的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开展这一活动主要采取“收集、观察、讨论”等方法并分以下几步进行: 1、与学生谈话: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电?这些电器通了电后,产生了什么现象?学生将在课前收集到的信息先在小组内交流。 2、学生交流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一个二维表格,并将在小组内汇报的信息记录在此表格中: 3、填好记录后,分小组在全班交流,教师边听汇报,边将相应的图片或实物展示给学生 4、对这一教学活动进行归纳小结: 当电流通过电器后,电能可以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如声、光、热、磁……都是能量的表现形式 (二)教学活动二 这一教学活动的进行,可使学生认识到其他形式的能量也可以转化成电能,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大多只知道电是由电池或发电厂发出的,但他们并不清楚发电厂中的“电是由何种能量转化成”的,因此,探究这一问题学生一定会有很高的兴趣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有了浓厚的兴趣,必定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那么为学生构建一个观察、展示的平台,学生一定会踊跃展示交流自己收集的信息资料,从而达到观察、探究的目的。 1、问题引入:“电是从哪里来的?” 2、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然后请人汇报: (电池、发电厂等) 3、简单介绍几种电池。 4、出示风力、水力等发电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其他形式的能量是如何转化为电能的。可向学生介绍我国的一些大型的、世界著名的水利工程,如:葛洲坝、三峡工程等,这些学生都知道,通过介绍不但能让学生了解能量的转化,还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也适时渗透了德育教育。 5、知识扩展,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 引导学生想一想,还可以用哪些能量来发电? 6、小结:通过我们的探究知道了其他形式的能量也可以转化电能,电能与其他形式的能量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七、教学评价: 科学课程目标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态度和能力,所以评价时,不应着重学生所获得的知识的多少及作品的优劣,而应关注学生参与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关注动手实践以及所获得的经验与教训,同时要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如:我在评价学生收集信息时,会表扬他们收集的信息多、广,收集的方法多而好。在评价学生交流探究时,评价他们讲得好,研究得深等。这样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 八、课后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学习兴趣浓厚,探究热情高。通过仔细观察、认真分析、积极探究使我们认识到了各种能量形式之间是相互转化的。那么今后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做到节约各种能源,同时,做到爱科学、学科学,我相信你们也许会发现用更多的能量来发电,为科学技术、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的。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