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4-提高地下工程防漏施工质量.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696973 上传时间:2024-02-04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7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提高地下工程防漏施工质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4-提高地下工程防漏施工质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p>优秀质量管理小组 申报材料 提高地下工程防渗漏施工质量 山西宏厦三建第三有限责任公司 2014年11月10日 目 &nbsp; 录 一、小组简介 3 二、工程概况 4 三、选题理由 5 四、小组活动目标和目标值及可行性 5 五、现状调查 6 六、设定目标 8 七、要因分析 9 八、要因确认 9 九、制定对策 12 十、实施对策 13 十一、效果检查 17 十二、制定巩固措施 19 十三、总结 20 十四、体会与设想 22 提高地下工程防渗漏施工质量 一、小组简介 宏厦三建第十五项目部QC小组成立于2014年5月份,小组成员共计9人,属现场管理型QC小组。该小组成立后,在临汾蒲县300万吨选煤厂项目,工程施工过程中,始终坚持开展一个月一次活动,有针对性的解决施工中出现的清水砼质量问题。通过QC小组活动,提高了工程质量实现了整体创优工程目标,确保了工程安全施工。 小组成员情况一览表: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1.小组成员表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表1) 小组名称 宏厦三建第十五项目部QC小组 成立时间 2014年6月 小组类型 现场型 活动次数 2次/月 活动出勤率 100% 课题起止时间 2014.6.1 课题名称 提高地下工程防漏水施工质量 姓名 性别 文化 程度 职务 小组 分工 QC教育时间(h) 李玉平 男 本科 技术员 组员 120 张永明 男 大专 生产经理 组员 120 张晓楠 男 大专 质检员 组员 120 王剑伟 男 大专 施工员 组员 120 郭虎枭 男 大专 材料员 组员 120 郭怀根 男 高中 技术员 组员 120 郭海旺 男 初中 施工员 组员 120 荣志勇 男 初中 焊工 组员 120 荣保太 男 初中 焊工带班 组员 120 2.小组活动计划表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表2)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活动项目 活动时间(2014年6月1日~2014年8月31日) 6月 7月 8月 10 20 30 10 20 31 10 20 31 P 选择课题 现状调查 设定目标 要因分析 要因确定 制定对策 D 实施对策 C 效果检查 A 巩固措施 回顾总结 二、工程概况 1.由我部承建的山煤集团300万吨选煤厂项目,该项目位于临汾市蒲县黑龙关镇附近,总造价达1.04亿,共计40余个单位工程组成。其中地面以下的工程有原煤储煤场地道、消防水池、浓缩车间、雨水收集池、空气片理机房、1号转载点、污水处理站等单位工程,该工程地下部分均为筏板基础、钢筋砼剪力墙。 2.浓缩车间由上部浓缩池及下部事故池组成,直径均为35m、事故池埋深8.9m、上部池高4.15m,基础为300mm筏板基础,池壁厚度300mm,地下以下砼全部采用S6防水混凝土,池壁上均预埋有DN600至DN100不等钢管。 3.建筑安全等级二级、抗震等级三级。 4、本工程绝对标高度1187.4m作为设计相对标高±0.0m。 三、选题理由 1.目前建筑市场无论是民用建筑还是工业厂房,地下工程越来越多,地下防渗漏工作也变的尤为重要。 2.我公司为保证工程质量,提升宏厦三建品牌知名度,能在建筑这一行业站稳脚跟,并将市场打出去,因此要求在施工过程中要把好分部分项中的每一关。 3.地下室防渗漏工作成为地下工程尤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地下工作全部施工完毕,回填土完成后发现地面水或地下水有渗漏,处理渗漏不仅影响形象,而且造成返工,导致费用支出增加、工期延长。因此,地下工程防渗漏是本工程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4.基于以上理由我QC小组选择了“提高地下工程防渗漏施工质量”为课题进行活动。通过QC活动,能够找到一个行之有效的地下室防渗漏的施工方法和质量保证措施,也能提高QC小组成员的技能水平,提高自身素质,在今后施工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四、小组活动目标和目标值及可行性 1.小组活动目标:保证水池及地下室、伸缩缝不渗、不漏水,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规范和设计要求,确保工程质量。 计划目标:质量保证资料符合规范要求,其本项目优良品率≥90%,。 2.目标可行性分析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不利因素 施工艰巨 &nbsp;1、工期要求紧。 &nbsp;2、工人素质差。 有利因素 技术可行 1、此项工程是山煤集团重点工程,得到领导的关心和指导,公司领导高度重视派人亲临现场蹲点。 2、我公司是通过ISO9002质量认证企业,有较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 能力保证 3、成立了由分公司领导,技术质量负责人和项目部有关人员参加的三结合QC小组。这些人有丰富的施工经验,由这些人编制了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及施工工艺流程,并经技术经理审核批准。 4、业主、监理、设计院已表态,一定积极配合此项施工。 经过努力新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五、现状调查 1. 为了找出影响地下工程渗漏水施工质量的主要问题,我们QC小组在2014年6月15日,对近几年施工的项目工程进行实地测量和检查,共随机抽查了240个点,通过分析整理,包含下列6大类问题。 检查统计表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表3)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合格率柱状统计图 &nbsp;(图1) 从上述列表看出,地下防水工程质量合格点数为177点,其合格率仅为73.75%,数据收集后,我们对不合格点进行统计、分析和归纳,具体见下表: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不合格项目统计表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表4) 序号 不合格项目 发生频数 合格点数 频率(%) 累计频数 占总漏水处百分比% 累计百分比 1 剪力墙与底板接槎处渗漏 32 28 13.33 32 50.79 50.79 2 伸缩缝处渗漏 13 47 5.41 45 20.63 71.42 3 剪力墙水平施工缝渗漏 7 53 2.91 52 11.11 82.53 4 管道根部渗漏 6 54 2.5 58 9.52 92.05 5 止水拉片处渗漏 3 57 1.25 61 4.76 96.83 6 防水底板渗漏 2 58 0.83 63 3.17 100 合计 63 177 26.23 制表:李玉平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日期:2014年6月16日 &nbsp; &nbsp; &nbsp; &nbsp; 现状调查ABC分析列图 (图2) 从上面ABC分析图可以看出,剪力墙与底板接槎处、伸缩缝处、剪力墙水平施工缝渗漏是A类问题,是影响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 六、设定目标 1.目标确定 为确保本工程地下防水施工质量,我们QC小组将地下防水施工质量合格率由73.77%提高到90%。 2.目标值设定依据 &nbsp; (1)、项目部小组主要技术人员施工过的项目工程,其防水工程施工质量合格率达到73.77 %,为本次活动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 七、要因分析 目标确定后,根据找出来的A类问题,运用“头脑风暴法”,得出以下鱼刺图: 八、要因确认 &nbsp; 从以上鱼刺图可以看出,产生“剪力墙与底板接槎处、伸缩缝处、剪力墙水平施工缝渗漏”的末端因素共有9条,小组成员认真研究论证,并逐一进行确认: 要因确认表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表8) 要因确认一:未经过专业培训 确认方法 确认内容 确认标准 确认人 确认时间 查阅资料 是否有培训记录和焊工证 焊工考核率达到98% 荣志勇 荣保太 2014年6月27日 查阅资料情况: 查阅培训资料显示,进场焊工共8人,其中从事地下防水工程止水钢板焊接的焊工6人,有1人未进行岗前专业培训,且有2人无岗位证书。 结论 要因 要因确认二:模内有夹渣确认方法 确认内容 确认标准 确认人 确认时间 调查分析 合模前,是否经检查员验收 查看验收记录 郭怀根 郭海旺 2014年6月28日 调查分析情况: 经过调查可以看出,施工人员未经检查、验收,私自合模。 结论 非要因 要因确认三:外加剂掺量不准确,砼抗渗性不佳 确认方法 确认内容 确认标准 确认人 确认时间 现场检验 计量仪器精度 计量仪器检测报告及设计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 张晓楠 2014年6月29日 现场检验情况: 检查商混站计量仪器检测报告,有临汾市质量监督局出具的检测合格报告;检查施工现场实际配合比;检查砂、石、外加剂、水泥掺量符合配合比要求; 结论 非要因 要因确认四:焊机电流不符合要求 确认方法 确认内容 确认标准 确认人 确认时间 现场测试 焊把线长度;电焊机的型号与电焊条相匹配 电焊机运转正常 荣志勇 荣保太 2014年6月30日 现场测试情况: 由荣志勇和荣保太对当时使用的两台电焊机进行全面检查和实际操作,不存在电焊机的焊把线过长致使盘圈产生涡流现象,同时,使用中的电焊机型号与电焊条相匹配,电焊机没有带病作业,运转正常。 结论 非要因 要因确认五:进货渠道不正规 确认方法 确认内容 确认标准 确认人 确认时间 查阅资料 钢板质量达到国标标准 现场实物观察 试验室进行试验 石跃文 2014年7月1日 查阅资料情况: 经过查阅资料,施工中所用止水钢板材料质量证明文件齐全,二次复试合格,符合国家质量验收标准,并上报监理单位审批同意后使用。 结论 非要因 要因确认六:没有成品保护措施 确认方法 确认内容 确认标准 确认人 确认时间 查阅资料 专项方案建立,并组织实施 现场施工满足成品保护方案要求 张永明 2014年7月2日 查阅资料情况: 有专项成品保护措施,调取施工过程的影像资料,止水钢板焊接完后,固定牢固且未被损坏。 结论 非要因 要因确认八:混凝土坍落度过大 确认方法 确认内容 确认标准 确认人 确认时间 查阅资料 测试现场混凝土浇注地点的坍落度大小 设计要求坍落度为120 ~140mm 张晓楠 2014年7月4日 查阅资料情况: 由张晓楠负责在浇注现场对混凝土坍落度进行检查,经检查该项目部有专职的技术人员负责索取商品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并对进场的商品混凝土坍落度进行抽查,抽查结果是坍落度保持在120~140mm之间, 符合设计要求 结论 非要因 要因确认九:钢筋复杂、安装空间狭窄 确认方法 确认内容 确认标准 确认人 确认时间 调查分析 止水带安装空间大小 蓝图 李玉平 2014年7月4日 查阅资料情况: 由李玉平负责,现场实际测量,壁内300mm,满足安装空间。 结论 非要因 制表:李玉平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2014年6月28日 经过小组成员对9条末端因素的逐一调查分析和确认,认为造成渗漏的主要原因有以下2条: 要因二 没有专项技术交底、未按设计施工 要因一 未经过专业培训 九、制定对策 针对以上两条主要原因,QC小组成员广开言论,集思广益,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对策、目标和措施,并按照5W1H的原则制定了如下对策表: 对策表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表五) 序号 主要原因 对策 目标 措施 地点 完成时间 负责人 1 未经过专业培训 所有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操作人员培训率达到100% 持证上岗率达到100% 操作人员考核合格率达到95% ①由项目组织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项培训。 ②培训合格后由专业部门发放特殊工种操作证。 ③对操作人员进行一次全面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④要求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施工现场 项目部 会议室 2014.7.1 ~ 2014.7.10 李玉平 王剑伟 &nbsp; 2 没有专项技术交底 有针对性的编制专项技术交底 相关人员熟悉和掌握交底内的技术和质量要求和施工方法,问卷调查满意度达95%以上 ①按设计图纸要求和规范要求重新编制专项技术交底 ②召开交底会议,对主要管理人员和相关班组人员现场进行交底,并讲解控制重点,同时,采取问卷形式不定期问答检查 ③对有关人员进行口头和文字交底,并明确技术和质量要求 ④确定细部节点施工方法 施工现场 项目部 会议室 2014.7.1 ~ 2014.7.10 李玉平 王剑伟 制表:李玉平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日期:2014年6月25日 十、实施对策 (一)所有才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1、实施过程: (1)在本工程地下防水施工前由我公司技术负责人赵哲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到施工现场对8名电焊工进行专业的技术培训,面对面授课,传授焊接要领、焊接技巧、注意事项等专项的技术培训。 (2)专业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由专门的部门颁发特殊工种上岗证,确保操作人员具备此操作技能。 (3)总体培训后,由总工赵哲做监考,考核8名电焊工,检查培训效果情况。 2、实施效果: (1)专业培训普及率达到100%,电焊工共计8人,持证人8人,持证上岗率100% (2)2014年7月13日、7月14日、7月15日,经过三日的培训后由项目部组织对电焊工进行考试,考试合格率达100%。 制表:李玉平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日期:2014年8月5日 考试成绩饼分图(图4) (二)、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项技术交底的措施: 1、实施过程: &nbsp; 针对这一问题专门成立技术交底小组:技术交底小组机构图(图5) 技术总负责: 赵哲 专项交底人: 李玉平 交底会议主持人: 王剑伟 编写专项交底: 李玉平 交底跟踪: 王剑伟 专项培训: 李玉平 资料印发: 李建军 数据采集: 李玉平 数据整理: 李玉平 现场组织: 郭海旺 人员考核: 郭怀根 制图:李玉平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日期:2014年7月24日 (1)、2014年7月17日,由李玉平负责组织项目部技术人员对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进行深入解析,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重新编制。 &nbsp; (2)、2014年7月18日,由王剑伟召集项目部技术人员召开现场技术交底会议,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并进行责任分工。从管理人员到班组长,再到操作人员,进行层层交底,将设计意图、质量要求、技术措施及操作规程进行详细的口头及文字交底,使操作人员都能领会要点及做法。同时,采取问卷形式不定期问答检查,保证了技术措施的落实与到位。 &nbsp; (3)、同时由质检员张晓楠进行施工现场监督检查,明确操作规程,工艺流程再进行一次系统培训,利用雨天及夜晚组织工人进行学习教育,提高工人的自身素质和操作经验。 (4)、由于施工缝处钢板止水带长且有拐点,连接部位多,初步拟定对平直段焊接及转角处焊接以下4种方案进行分析,确定实施方案,保证施工质量,具体方案如下: 方案1:平直段对接焊接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图 6 ) 案2:平直段搭接焊接 方案3 :转角处搭接焊接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方案4:转角处对接焊接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方案1、2的评估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表6) 序号 对策 评估 综合得分 选定方案 有效性 可实施性 经济性 可靠性 1 方案1 ○ ○ ◎ △ 12 不选 2 方案2 ◎ ◎ ○ ◎ 18 选定 注:◎5分 &nbsp;○3分 &nbsp;△1分 方案3、4的评估 序号 对策 评估 综合得分 选定方案 有效性 可实施性 经济性 可靠性 1 方案3 ◎ △ △ ○ 10 不选 2 方案4 ○ ◎ ◎ △ 14 选定 注:◎5分 &nbsp;○3分 &nbsp;△1分 2、实施效果: (1)经过重新编制专项技术交底和联合检查验收,能够及时、准确、系统的发现潜在的质量隐患,并通过及时的专项治理,有效地解决了超出偏差部位的问题,相关人员熟悉和掌握了交底的技术和质量要求。 (2)在止水钢板焊接过程中进行现场监督指导,确保合格率达到99%。 (3)问卷调查满意度为97%,超出了小组的既定目标。 (4)在止水钢板焊接过程中进行现场监督指导,确保每条焊缝合格率98%。 序号 检验项目 检查点数 合格点数 合格率 1 止水钢板焊缝质量 207 203 98 % 十一、效果检查 1、目标效益: 2014年8月1日至2014年8月15日,针对本工程的地下防水工程进行全面检查,地下防水工程质量合格率有很大改观,合格率达到93%,达到并超过本小组此次活动的预期目标。同时,我们对现场防水质量进行效果检查,详见下列检查统计表和活动效果柱状图: (1)地下防水工程质量检查统计表: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表7) 序号 易渗漏部位 检查点数 合计点数 合格率 1 剪力墙与基础底接槎处渗漏 20 19 95% 2 剪力墙水平施工缝渗漏 20 17 85% 3 止水对拉螺栓处渗漏 20 19 95% 4 防水底板渗漏 20 20 100% 5 管道根部渗漏 20 18 90% 合计 100 93 93% 制表:李玉平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日期:2014年7月12日 (2)活动前后效果对比柱状图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nbsp; &nbsp; &nbsp;活动前 &nbsp; &nbsp; &nbsp; 目标值 &nbsp; &nbsp; &nbsp;活动后 73.77% 93% 90% 制图:李玉平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日期:2014年7月15日 合格率对比柱状图 (图7) 2、社会效益: 此次QC小组活动大大提高了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合格率,提高了地下防水工程的质量,达到了公司下达的指标,赢得了业主、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领导的多次赞扬和高度评价,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社会形象和公众影响力。 3、经济效益: 本次活动提高了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一次合格率,合格率从活动前的73.77%提高到活动后的93%,提高了19.23%,大幅减小了返工和返修现象,具体经济效益分析如下(下列维修面积及人工、材料费用均为节省部分): 人工费: ①.工程共计维修面积42m2,每个漏点均需要打磨30~100mm来找出准确漏点,按照每人每天打磨1m2,7个工人进行维修,则需要6天,工费按120元/人/天计算,则打磨费为6天×120元/人/天×7人=5040元。 ②.专业人员堵漏,每人每天工费按210元计算,则需要6天×7人×210元/人/天=8820元。 共需要人工费5040元+8820元=13860元。 材料费: ①.堵漏灵每桶750元,每桶堵漏面积为1m2,共需42桶,费用为750元/桶×42桶=31500元。 ②.内掺水泥每袋35元,每袋施工面积为1m2,共需42袋,共需35元/袋×42袋=1470元。 机械费: ① 30反铲挖掘机挖运土方(返工已夯填土),按500m3计算,挖运12元/m3, 共需要机械费500*12元=6000元。 ② .压路机重新碾压回填土,按500m3计算,碾压按9.5元/m3,500*9.5 共需要机械费500*9.5元=4750元。 ③ 共需维修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用为:13860元+32970元+10750 元=57580元。 此次QC小组共计节约57580元,降低了施工成本,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十二、制定巩固措施 1、巩固措施: 小组成员通过PDCA循环,使地下防水施工质量合格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实现了小组既定目标。为进一步巩固本次小组的活动成果,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1.1、由李玉平负责继续对管理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并把对管理者的岗位培训纳入项目的管理计划中。 2、效果检查: 我们小组将活动成果应用到我公司今年所承揽的两项工程中,通过效果检查,临汾蒲县300万吨选煤场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合格率达到了96%,宁武榆树坡矿工程施工质量合格率也达到了94.6%,大幅提高了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合格率,使本次小组活动成果得以巩固,效果显著。 十三、总结 1、专业技术方面: 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小组成员不仅对地下防水工程的质量有了全新的认识,而且,受这次实践活动的启发,对提高工程质量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管理技术方面: &nbsp; &nbsp;在这次活动中,QC小组成员能够认真按照PDCA循环程序,一环紧扣一环进行活动,并把专业知识和现场管理有机结合起来,扎实有效的开展一系列活动。同时,坚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用数据作为证据进行科学的活动,解决问题的思路越来越清晰和开阔,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 3、综合素质方面: &nbsp; &nbsp;本次QC活动已圆满结束,通过此次活动,不仅增强了QC小组和项目部成员的团队精神和进取精神,以及全体成员的施工管理能力,而且,还极大地提高了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本次活动的成果,小组成员作出自我评价表及雷达图。 活动前后小组成员自我评价表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表8) 序号 评价内容 活动前 活动后 1 质量意识 65 90 2 改进意识 70 85 3 团队意识 70 80 4 进取精神 80 95 5 工作热情 75 85 6 QC工具应用 65 90 制表:李玉平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日期:2014年7月21日 小组活动自我评价雷达图(图8) 制图:李玉平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日期:2014年8月30日 本次活动实现了小组既定的目标,小组成员的综合素质显著提高。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QC小组自身建设,继续从“小、实、活、新”四个方面入手,严格执行PDCA循环这个科学的活动程序,使之成为提高工程质量和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为企业的发展和市场竞争力提供有力的保障。 十四、体会与设想 1、 通过开展QC活动,不仅强化了施工过程的管理,而且把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期,从而保证了工程质量优良品率。 2、通过开展活动,培养了施工管理人员科学施工的态度和相互协调的工作作风,增强了广大职工共同参与,齐心协力的意识。 3、只有坚持开展PDCA活动,才能使工程质量提高,生产出让用户满意的建筑产品。 4、我们将继续推广应用QC管理方法,采纳合理化建议,不断完善实施过程,强化实施手段,进一步全面贯彻我公司“质量第一、安全为本、文明守信、争创一流、用户至上、服务满意”的质量方针。干一项工程,树一座丰碑,占一方市场,交一方朋友,靠质量来生存。 命运如同手中的掌纹,无论多曲折,终掌握在自己手中 ==============================================================</p>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施工管理/施工技术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