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第一课重点“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和历史意义;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主要内容。难点儒家思想形成的原因。一、引言:问题一:通过观察孔子讲学图,你从中可以获得哪些历史信息?问题二:通过阅读引言文字内容,你认为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如 何?(法国文化部长阿亚贡说:“我前来观看孔子文化展,既是庆祝这件中法文化交流的 盛事,也是表示法国对中国文化年的高度重视。孔子对许多西方人来讲是个谜,从久远的年 代开始,欧洲就承认了这位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这次展览可以使法国公众有机会了 解孔子本人,以及他的学说对中国文化的巨大影响。”)二、“百家争鸣的局面”1、春秋
2、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1)了解“百家争鸣”的含义“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所谓“争鸣”,是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 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2)“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问题探究一)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思想领域异常自由和活跃的时期,几乎在中 国历史上绝无仅有
3、。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的?(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第一,在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 件。第二,在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各种力 量在争衡、较量。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就必然会 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加上新的统治阶级还未有绝对的权威,人们的思想也就不受任何条框 的束缚和制约,尽可以畅所欲言。第三,在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兼并他国,取代周天子的地位,因而特别地礼贤下士;“士”们也希望实现用自己的思想主张治国平天 下的政治愿望。第四,第四,在思想
4、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 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阅读【历史纵横】(学 者与教师的地位提高)结论:一定的思想观念是一定的历史时代的产物,是在它的物质条件和相应的社会关系 的基础上创造和构成的。2、“百家争鸣”的主要流派和主要代表春秋战国时期,最主要的思想流派有道家、儒家、墨家和法家。名称时期代表人物主要观点道家老子1、朴素辩证法思想。(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 之所伏”)2、主张“无为而治”。战国庄子墨家战国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儒家春秋孔子战国孟子和 荀子法家战国韩非子“法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
5、论的集大成者3、“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第一、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第二、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也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第三、“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 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三、孔子及儒学的勃兴(1)孔子的生平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夏历八月二十七日,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夏历二月十八日,享年73岁。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孔子63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当时孔子已带 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 心,仍
6、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安贫乐道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 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 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 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 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 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识,孔子曰:“圣则吾不
7、 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 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直道而行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 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记载孔子三十多岁时曾问礼于老子,临别 时老子赠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 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这是老子对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 病,就是看问题太深刻,讲话太尖锐,伤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险。与人为善 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
8、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毋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等第,都是他的做人准则。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K阶 段 的 总 结府位于孔庙东侧,有“天下第一家”之称,是孔子嫡系长期居住的府第,也是中国封建社会 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典型建筑。西汉以后,历代帝王进行了数十次的重建、扩建,使其成为一 组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庙孔林现今的孔庙是明清两代完成的,其建筑仿皇宫之制,前后九进院落,贯穿于南北中轴线 上,南北长1公里,面积9.6公顷,门坊54座,房屋
9、466间。院内苍松翠柏,殿宇雕梁画栋,碑刻2000余块,是我国大型的碑林之一。孔子曾先后担任过下级官吏和地方官,政绩十分显著,五十多岁时担任司寇,成为政府 高官,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后在55岁左右仕途失意,官闲居家。之后孔子离开鲁国,周 游列国达十四年之久,其目的是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然而屡遭冷遇,远大的抱负和理想最 终未能实现。于是,孔子开始专心从事文化教育活动,为改造社会培养人才,并在教育上获 得了巨大成功。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教师可引导学生看孔子和他的弟子 在一起一图。孔子晚年对诗礼书易乐春秋进行了整理,是为“六 经”,即儒家的经典,对发展儒家文化、繁荣学术作出了不可磨灭
10、的贡献。(2)孔子的思想第一、思想上,提出“仁”的思想,它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以至后来有人把孔子的思想 概括为“仁学”。什么仁?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其实际上就是民本思想。如何实行仁?孔子主张克制自己,恢复“礼治”,即“克己复礼为仁”;主张推己 及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与人”。作用:“爱人”作为“仁”的重要精神内涵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由“爱人”所推导出的 一系列思想都深刻体现出孔子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人际之间 共同和谐发展的关切,这种以博大宽厚的胸怀来爱护民众的精神,是“仁”的一种表现方式,即孔子的民本思想。在几千年后的今天,孔子的这
11、一思想仍具有普遍的现实性和永恒的价值。第二、在教育上,提出了“有教无类”的著名主张,这是孔子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重 要组成部分。孔子在论述他的教育对象时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也就是说,只要是 主动亲自带着干肉到我这里来登门求教,就表示有尊师重道之意,我就没有理由不把我的知 识和学问传授给你。这与奴隶制“学在官府”、“礼不下庶人”的严格等级制的教育有着质 的区别,是划时代的进步。孔子的私学打破了受教育对象的地域、族类和家庭出身的限制,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尤其是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利地推动了春秋以来的学 术下移运动,壮大了土阶层的队伍,促进了各民族文
12、化的融合与发展。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怎样才算是好学?【原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人不能不讲信用【原文】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蜿,小车无机,其何以行之哉?”四、战国时期儒家代表孟子和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们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家思想,并在 适应时代要求的情况下有所创新,为儒学的新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孟子的思想生平:孟子,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人,他曾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自认为是儒家学派 的正宗。一生以教书为主,也曾游说于各诸侯国。晚年著书立说,他的言论被整理成孟子 一书。孟子的思想:第一、政治
13、思想:主要是继承了孔子的“仁”,并将其发展为系统的“仁政”思想。孟 子认为,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就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推行虐政,将会失 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第二、民本思想,孟子提出“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是劝说统治阶级要善待 民众,不要过分地剥夺他们。民本思想是孟子哲学思想中的精华,也是对孔子民本思想的发 展。孟子总结战国时期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也是孟子用仁政来解释君民关系。第三、提出了人性本善的思想。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人人 都有“善端”,即
14、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评价:性善学说虽然是唯心主义哲学思想,但孟子强调君王要善待人民,要制民之产,使民有恒产,又有恒心地安于生产生活的思想,在当时是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的。文章介绍:与民同乐【原文】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诗云:经始灵台,经 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史勿亟,庶民子来。王在灵囿,幽鹿攸伏。幽鹿濯濯,白 鸟鹤鹤。王在灵沼,於物鱼跃。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日:时日害 丧?予及女偕亡!民欲与之偕亡
15、,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译文: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站在池塘边上,一面顾盼着鸿雁麋鹿,等飞禽走兽,一面说:“贤人也以次为乐吗?”孟子回答说:“正因为是贤人才能够以次为乐,不贤的人就算有这些东西,也不能 够快乐的。诗经说:开始规划造灵台,仔细营造巧安排。天下百姓都来干,几天建成 速度快。建台本来不着急,百姓起劲自动来,国王游览灵园中,母鹿伏在深草丛。母鹿肥大 毛色润,白鸟洁净羽毛丰。国王游览到灵沼,满池鱼儿欢跳跃。周文王虽然用了老百姓的 劳力来修建高台深池,可是老百姓非常高兴,把那个台叫做灵台,把那个池叫做灵沼,以那里面有麋鹿鱼鳖等珍禽异兽为快乐。古代的君王与民同乐,所以能真正快乐。相反,
16、汤 誓说:你这太阳啊,什麽时候毁灭呢?我宁肯与你一起毁灭!老百姓恨不得与你同归 于尽,即使你有高太深池、珍禽异兽,难道能独自享受快乐吗?”(2)荀子的思想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还有荀子。荀子,名况,战国晚期赵国人。是儒家思想的集大 成者。荀子有两位有名的学生:一位是杰出的学者韩非子,一位是秦始皇的丞相李斯。孔孟荀一脉相承,荀子大体遵循了孔孟的路线。第一、主张“仁义”和“王道”,他所提出的“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 不为也。”“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从道不从君。”等观点,都 可见诸于孔孟的思想学说。第二、在君民关系上,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
17、水亦覆舟。”这就是著名的“君舟民水”的观点,对后世的政治思想影响很大,为后来历代有见识的封建 帝王所采纳,对封建时代“治世”局面的出现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第三、提出性恶思想。对于孟子所说的人之性善,荀子驳斥他说:“是不然,人之性恶。”荀子为什么说“人之性恶”呢?荀子说:人饿了便喜吃,冷了便喜穿,疲劳了便喜休息;苦 饭不愿吃,破衣不爱穿,辛苦的事不乐意干;爱听好听的声音,爱看好看的颜色。顺着这些 天性,人就不会循规蹈矩,因此人性本是恶的。评价:荀子分析批判诸子百家的言论,并吸收了各家的优秀思想。如荀子说“天行有常”,就是说自然界的运行变化有其固定的次序的,这同老子说的“道法自然”,在客观物质世界
18、 都有其一定的运行规律这一点上是相通的,显然是受了道家思想的影响。荀子主张以礼治国,这跟孔子的重视礼是源流相通的。可是荀子所说的礼,重在分定界限,对人制裁。强调礼的 制裁的一面,已隐含着法的作用,表现出趋向法治的观点,并以此影响了他的学生韩非子、李斯等人,成为主张法治主义的法家学派,促成了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五、问题解答【学思之窗】1.对孔子这段名言,你有什么感想?解题关键:孔子对自己一生不同阶段所达到的精神层面进行的概括。思路引领:结合孔子的生平及思想,来理解和认识孔子的这段名言。答案提示:这段话是孔子对其精神修养发展过程的概括。孔子说自己15岁时就立志学习 知识,来提高自己的精
19、神境界;30岁时懂得了礼,言行都很得当;40岁时已经成为知者;到 了 50岁、60岁,孔子认识到天命了,并且能够顺乎天命了;70岁时能从心所欲,所做的一 切自然而然正确,这是圣人发展的最高阶段。2.想想看,上面关于“人性”的几种看法,你认为对不对?为什么?你怎么看这个问题?解题关键:孔子、孟子、荀子、告子对“人性”的不同看法。思路引领:理解四种看法,谈谈自己的看法。答案提示:孔子、孟子、荀子、告子对“人性”的看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性相近”、“性善论”、“性恶论”和“性无善无不善”的观点,都未能真正揭示人性的本质和内涵。人性从客观上说,是随着人的生存环境而变化的;从主观上说,是随着人生实践的发
20、展而发 展的。人有自然属性,还有社会属性。关于孔子“人性论”的几种观点:有学者认为,孔子没有直接的提到人之性善或性恶,但却说圣贤也要经常警惕防范不仁,可见孔子认为性恶来自先天。另有学者认为,孔子的确不像后来的孟子和荀子那样,直接而明确地谈论人性是什么或 不是什么,但论语中却多处蕴含着孔子人性本善的价值预设。还有的学者认为,孔子的人性观是人性美善,而又非纯美纯善,并且认为孟子的性善论 和荀子的性恶论,就是孔子性美善而又非纯美纯善两个方面合乎逻辑的分化和发展。【探究学习总结】1.本课测评(1)“百家争鸣”形成的重要意义是什么?解题关键: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思路引领:现实影响和长远影响。答案提示:
21、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终于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日后社 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儒家思想是怎样形成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解题关键:儒家思想的产生背景。“仁”的思想。思路引领:儒家思想形成的客观条件和主观原因。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思想。答案提示: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思想即在此氛围 中产生,并在吸收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发展成长起来。同时,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 潜心办学和著述,整理六
22、经,成为新学派的创建人,是后世的“至圣先师”。儒家思想的核 心是孔子提出的“仁”,这其中包含了民本思想,孟子将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进 一步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荀子也主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并提出“君舟民水”的著名观点。从孔子创立儒家思想,到经过孟子、荀子的总结和改造,其体系更加完整。2.学习延伸(1)探究活动列表对比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相同处和不同处。思想家思想比较孔子孟子荀子仁的思想爱人仁政仁义同民本思想为政以德民贵君君舟民水轻日 开人性论性相近性善论性恶论(2)阅读与思考简单解释这些名言的大致意思,分析它们属于儒家思想哪一方面的内容?只有仁的人才能去喜爱人,厌恶人。做人
23、没有仁心,如何对待礼法?做人没有仁心,如何对待乐理?志士仁人,不因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只会勇于牺牲而成全仁德。关爱他人的人,人们就会爱戴他;尊敬他人的人,人们就会敬慕他。没有羞耻、厌恶之心的人,不能算作真正的人。对人言语友善,比布帛还温暖;对人恶语中伤,比刀剑还尖刻。作为君子,贤良可以宽容奸佞,智慧可以宽容愚蠢,渊博可以宽容肤浅,精粹可以宽 容庞杂。五、资料与注释L原始资料老子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 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 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
24、是而已。”孔子去,谓 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 为纶,飞者可以为簿。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孔子论德治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 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孔子论人性、仁、政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
25、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 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未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 为下矣。”论语季氏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 哉?”颜渊
26、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 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割。”曰:“其言也割,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制乎?”论语颜渊孟子与告子辩论人性告子曰:“性,犹杞柳也;义,犹梧楂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梧楂。”孟子曰:“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梧楂乎?将戕贼杞柳而后以为梧楂也?如将戕贼杞柳 而以为梧楂,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者,必子之言夫!”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
27、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颗;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 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告子曰:“生之谓性。”孟子曰:“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曰:“然。”“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日:“然。”“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孟子告子上荀子论人性恶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 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
28、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 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 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故枸木必将待窠括烝矫然后直;钝金必将待着厉然后利;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 正,得礼义然后治。今人无师法,则偏险而不正;无礼义,则悖乱而不治。古者圣王以人性 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 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始皆出于治,合于道者也。今之人,化师法,积文学,道礼义者为 君子;纵性情,安恣睢,而违礼义者为小人。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
29、善者伪也。荀子性恶2.课文注释“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并非偶然,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 大变动的时期,社会经历着深刻的变革。这场变革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经济上,井田制瓦解。在这以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土地全归周王室所有,这 时出现了土地私有。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开始按田亩收税,正是反映了土 地制度的这一变化,正式承认了土地私有是合法的,原有的经济秩序遭到了很大的破坏。政治上,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原来的周天子统一号令天下,但这时原来受周天子所封 的诸侯现在成了许多各自为政的国家,互相兼并、争霸,大国凭借实力争得盟主
30、地位,“挟 天子以令诸侯”。诸侯国内部也出现兼并、夺权的现象。文化上,经济政治的变动造成文化下移。学校原来设在官府,文献典籍和学习工具也为 官府所垄断,这就是所谓的“学在官府”。春秋战国以后,随着王室衰微,政局变化,官学 败坏,原来掌管文化的官员许多都流散到民间。其中,一些人开始把自己掌握的知识传授给 别人,出现了私学。由于私学的兴起,文化下移,逐渐形成了“士”阶层,并开始成为社会 上一支重要的力量。儒家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孔子创立儒家学派的社会因素是相当复杂的,与春秋时代的社会变革、鲁国的文化传统 有着密切的关系。春秋末期,是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开始阶段。社会形态的转变,是以生产力的发
31、展为前提的。由于铁器和牛耕的出现,生产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这为 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提供了物质条件。原来为周天子所有的“公田”,逐渐转化为诸侯贵族 的“私田”。封建土地关系发展起来,加速了奴隶制的瓦解。政治上,平民与贵族,奴隶与 奴隶主,新兴封建势力与奴隶主贵族,以及奴隶主贵族内部的矛盾激化了,诸侯争霸兼并土 地的战争日益频繁,奴隶的逃亡与暴动连绵不绝,奴隶制王权衰落,各国诸侯即地方奴隶主 贵族势力也大大地削弱了。新兴封建势力日益兴起。在思想意识和文化上,“学在官府”的 局面逐渐被打破。孔子首倡“有教无类”的思想,广收弟子,宣讲儒家思想,成为当时影响 最大的私学。孔子把西周以来奴隶主贵族的文
32、化思想,改造成为以“仁”为核心的社会政治、伦理道德和文化教育的儒学,从而创立了儒家学派。同时,儒家学派诞生于鲁国,也与鲁国 特定文化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鲁国是周代开国天子武王之弟周公旦的封地。周公在西周王 朝长期执政,这种特殊的政治地位,使鲁国成为了西周时代三大文化中心之一(另两大文化 中心为周王室和商朝的故地宋国)。春秋时代,鲁国在文化上仍旧保留着最多的周文化传统,以致到春秋末期还享有“周礼尽在鲁”的名声。这种文化传统对孔子有很大影响,为他创立 早期的儒学思想体系提供了条件。百家争鸣所谓诸子百家,是对先秦至汉代初期各学派的总称,“百家”是虚指,以形容学派之多,习惯上指“九流十家”。汉初司马谈
33、总括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班固则概括 为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等,合称“九流”,再加上小说家,则称为十 家。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墨、道、法四家。各家的主张各不相同,而在不同之中又有其相同之处。儒、墨、法诸家,侧重于政治道 德。老庄道家讲道,侧重于对宇宙本体及其发展规律的探索。名家主要是研究名辩,即逻辑 问题。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都反映了这一时期人们从天命思想中摆脱出来,作为自觉的主体 去面对世界、认识世界的趋向。它们不同的侧重点,反映出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所面对的三个 主要的认识领域。各家学说的中心及其最后归宿,都是为了求治国平天下之道和理想的人生 道路,绝没有出世的思
34、想,这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共同的精神。百家争鸣所涉及的问题极为广 泛,内容非常丰富。从春秋末年到秦灭六国300年的时间里,各家学说互相争鸣,互相吸取 融合,不断丰富,不断深入,形成了学术文化上空前繁荣的局面。最后,经过秦始皇的“梵 书坑儒”,再到汉武帝采纳著名儒学家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 政策,从而结束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孔子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瞰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先世是宋国 贵族,避难迁鲁。他出生时,家世已经没落。年轻时做过季孙氏的委吏(管仓库)和乘田(管 繁殖牲口)等。三十多岁到齐国,几年没有得到齐君的重用,又回到鲁国,聚徒讲学。五十 多岁时
35、,由鲁国中都宰(都城行政长官)升任司寇(掌管刑狱、纠察等事)。后又曾周游宋、卫、蔡、齐、楚等国。晚年在鲁国编订古代文化典籍诗书礼乐易春 秋等,教授门徒;这些在汉代以后被奉为儒家的五经。孔子的弟子曾将他的谈话和他 与门徒的问答,辑成论语一书,这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仁”字最早见于尚书金滕:“予仁若考(我的才能和美德同先父一样)。”这 个“仁”指的是才能和美德。后来的政治家讲“仁”,则指的是人际的伦理关系。孔子对仁 作了充分的阐发,把它提高到伦理哲学的最高点,形成为一种系统的儒家学说。孔子所讲的“仁”,涵义十分宽泛,“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则是其最主要的两个内容。孔子
36、强 调,仁既是人的内在心理感情和自觉道德意识,也是最高的道德标准。仁者应该“泛爱众”“亲亲”“能爱人、能恶人”,为此必须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卫灵公),“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孔子 所讲的“仁”是普遍的爱,它在阶级社会里,是不存在的。不过,孔子讲“仁”在一定程度 上反映了当时劳动者身份地位的变化,这是思想发展史上的飞跃。孔子所讲的“仁”,又是 同“礼”联系在一起的。他说:“克己复礼为仁”。只有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于周 礼的规范,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才算 有了仁德,这反映了他对当时新兴地主阶级僭越周
37、礼行为的不满。在上述伦理观念的基础上,孔子针对春秋时弊,要求体察民情,减轻剥削,主张“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 而),“择可劳而劳之”(论语尧日),“薄赋敛”(说苑理政);反对暴 政虐民,斥责“苛政猛于虎”(礼记檀弓),主张行德政,省刑罚。后来,孟子继承 并发展了孔子“仁”的学说,形成“仁政”学说和重民思想。孔子与教育孔子之前,“学在官府”,学校专为贵族子弟而设,平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利。春秋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阶级的分化,有些具有一定文化修养的退休官吏,回到家乡收徒设 教,兴办私塾,不过影响不大。到春秋晚期,随着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地主政权需要大 量知识分子为其服务,民间聚徒讲学
38、的风气日渐兴盛,孔子也开始兴办私学,广收门徒。孔 子办学,主要有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大约在他30至35岁之间,第二个时期在他37至50 岁之时,第三个时期是他的晚年,即68至73岁之时。他主张“有教无类(类,指贫富贵贱 的等级区别)”(论语卫灵公),只要“自行束(十条干肉)以上”(论语述而)就收为门徒。这样,比较贫寒的平民只要交得起束的都可以接受教育,从而突破了“学在官 府”的限制。孔子一生教授的门徒多达三千人,其中“身通六艺(礼一礼节、乐一音乐、射 一射箭、御一驾车、书一认字写字、数一算术)者七十有二人”(史记孔子世家)。这些学生大多出身贫贱,出身贵族的不多。孔子是我国第一个主张“因材施教”
39、的教育家。他承认学生个性的差异和程度的高低,主张在统一的培养目标之下,应注意因材施教,“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 以语上也(对于中等以上水平的人,可以跟他讲高深的学问,对中等以下水平的人,则不可 以讲高深的内容)”。以便发展每个学生的特长,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平时,孔子非常注 意观察,了解每个学生的爱好、个性和程度,熟记在心。在教学中,他一方面根据学生程度 的高低和接受能力的大小,进行不同的指导。如学生“问仁”“问道”“问政”“问君子”,他总是针对不同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回答。曾参的学问修养比较高,有一次向孔子问“道”,孔子就不直接点破,只是说:“吾道一以贯之。”让他自己去领会。孔子走
40、后,别的学生便 问曾子老师的话是什么意思,他回答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老师所讲的道,就是忠 恕罢了)。”说明他已真正领会了孔子的教导。另一方面,孔子还经常针对学生的不同缺 点,对症下药地进行教育。如冉求和仲由问孔子:“闻斯行诸(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回答仲由说:“有父兄在,如何其闻斯行之?”又回答冉求说:“闻斯行之。”公西华 见他的回答不一样,感到不好理解,问孔子是什么道理,他答道:“求也退,故进之(冉求 遇事胆小退缩,所以我要鼓励他前进);由也兼人,故退之(仲由好勇过人,因此我要约束 他)”(论语先进)。在学习方法方面,孔子有许多名言,如“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等。
41、“温故而知新”出自论语为政,原文为:“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意思是: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指学习过的知识),由此获得新的知识(指未学习过的 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当老师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的这三句话出自论语,原文分别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别人不 了解你,你不怨恨),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 知也”(论语为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选 择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发现他们的缺点作为借鉴而改正自己)”(论语述而)。儒家学派儒家学派是崇奉孔子学说的学派。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
42、之一。“儒”在古代,是指从巫分化出来的,专门为贵族人家祭祖事神、办理丧事的知识分子。孔子以后,儒的涵 义发生了变化,指的是以孔子为宗师的儒家学派。儒家学说的内容,主要是“祖述尧舜,宪 章(效法)文武”,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政治上主张“德治”(礼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战国时,“儒分为八”,重 要的有孟子和荀子两派。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 正统思想,各个时期的儒家总是适应封建统治阶级的需要,从孔子学说中演绎出各种应时的 儒家学说来。如两汉有以董仲舒和刘歆等为代表的今古文经学及谶纬之学,魏晋有王弼、何 晏以老庄
43、思想解释儒经的玄学,唐代有韩愈为排斥佛学的儒家“道统”说,宋明有兼取佛道 思想的理学,清代前期有汉学、宋学之争,清代中叶以后有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之争。至五 四运动前后,儒家学说随着封建社会的没落,才逐渐丧失其作为正统思想的地位。老子及道家学派史书关于老子的记载不很清楚。司马迁的史记一说他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就是孔子 曾向他问礼的老聃,教材持这种说法;一说他可能是周烈王时见过秦献公的周太史储;又说 他可能就是老莱子。相传,老子的著作有道德经,亦称老子或老子五千文。但 从书的思想内容和涉及的某些问题来看,该书大约编定于战
44、国初期,基本上保留了老子的主 要思想。全书五千余字,是用韵文写成的哲理诗。分道经和德经两部分,故称道 德经。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把德经放在道经之 前,因此又称德道经。道经侧重讲哲学,德经侧重讲政治和军事。老子学说的核心是“道”。他认为“道”就是“无”。这个“道”是“先天地生”的,是没有意志、没有具体形状、无 声无息的,是无时无地不在的。“道”即是宇宙万物的本源。老子猜测到一切事物都有正反 两面的对立,双方互相依存,相反相成,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而且,事物对立的双方会互相转化,“正复为奇(反常),善复为 妖”,”祸兮,福之
45、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道德经)。但是,老子这种朴素的辩证 法思想存在严重的缺陷,他不仅忽略了对立面转化的必要条件,而且把事物向反面转化看作 是循环的,而不是上升发展的。老子的学说,对后来中国哲学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唯物 与唯心两派都从不同的角度吸收了他的思想。老子思想有消极的一面。老子长年居住在周,春秋末期,周朝政治日益紊乱,礼坏乐崩,社会正面临着一场大变革。面对这一切,他消极 悲观,提出一个回复到“小国寡民”的远古时代的主张,“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 老死不相往来”(道德经)。他所向往的这种理想社会,实际上不过是保留着原始公社 遗迹的早期奴隶社会。这显然是一种开历史倒车的没落阶级的
46、消极思想。老子及庄子关于“道”的学说为中心的学术派别称为道家学派,老子也成为道家学派的 创始人。不过,道家一词出现较晚。春秋战国时期,只有老子学派、庄子学派,并没有道家 学派的说法。道家之名,是汉代司马谈论六家之要指第一次提出的,称为“道德家”。至汉书艺文志,始名之为道家,列为“九流”(“九流”指先秦的九个学术流派,即 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等九家)之一。道家学派的内容,以老庄的自然 天道观为主,认为天地万物是由“道”派生的,强调人们在思想、行为上应效法“道”的“生 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道”生长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有所作为而不居功自恃,有所成长而无意作主宰)。政治上主
47、张“无为而治”,反对“法治”和“尚贤”,认为“法 令滋彰”反而造成“盗贼多有”,“不尚贤”可以“使民不争”。伦理上主张“弃仁绝义”,反对“礼治”,认为“礼”是酿成大乱的祸首(道德经)。道家的这些主张,与儒、墨、法家的学说形成鲜明的对比。庄子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附近)人,曾在家乡做过漆园吏,不久即隐归。著有庄子一书。庄子的文章汪洋恣肆,多采用寓言故事的形式,想象丰富,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观点,把世间的事物都看成相 对的,认为好与坏、正确与错误、大与小、高与低没有什么绝对的界限。庄子将这种认识论 上的相对主义运用来观察人生社会,便产
48、生了怀疑论和消极悲观的情绪,认为现实的一切都 是可怕和痛苦的,人生只是一场梦,活着不如死。因此,他反对一切进步,反对一切文明。庄子的思想比老子更为消极,是战国中期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思想代表。孟子及其主要思想孟子(前372前289)名轲,战国中期鲁国邹人。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名饭)之门 人,曾游历于宋、滕、魏、齐等国,阐述他的政治主张,还曾在齐为卿。晚年退而著书,传 世有孟子七篇。他是战国中期儒家的代表。孟子的思想来源于孔子。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他认为实行“仁 政”,就必须“制民恒产”,让每家农户有百亩之田、五亩之宅,有起码的生产资料;“勿 夺农时”,保证农民有劳动的时间;
49、“省刑罚,薄税敛”,使人民有最低的物质生活条件;加强道德教育,使人民懂得“孝悌忠信”的道理。孟子看到人民遭受封建地主阶级剥削压迫 的苦难,企图采用这些措施来缓和阶级矛盾,以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不过它对发展生产还 是有好处的。同“仁政”学说相联系,孟子还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他认为君主只有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取得和 保持统治地位,因此他主张国君要实行“仁政”,与民“同乐”。对于残害百姓的国君,国 人可以杀。商纣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武王伐纣,他认为杀得对,说:“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下)。孟子虽然有同情人民、谴责暴君的一面,但他
50、的政 治思想还是维护封建制度的,所以他又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孟子滕文公上)。孟子是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地阐述“人性”问题的思想家。他的“性善论”对整 个封建社会的伦理学说都有深刻的影响。孟子的“性善论”,也是他的“仁政”学说的哲学 基础。孟子认为,每个人生下来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称为“四端”。“四端”是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观念的端绪、萌芽。“四端”的进一步 发展,就成为仁、义、礼、智“四德”(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是“四端”之 首,“仁”是“四德”之首。孟子认为统治者把内心固有的“恻隐之心”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