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4117_T+395-2024驻大麦8号大田生产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694730 上传时间:2024-02-0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51.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117_T+395-2024驻大麦8号大田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DB4117_T+395-2024驻大麦8号大田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DB4117_T+395-2024驻大麦8号大田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DB4117_T+395-2024驻大麦8号大田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DB4117_T+395-2024驻大麦8号大田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65.020.20 CCS B 05 4117 驻马店市地方标准 DB 4117/T 3952024 驻大麦 8 号大田生产技术规程 2024-01-30 发布 2024-03-01 实施 驻马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4117/T 3952024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泌阳县农技推广站、正阳县大林镇农业服务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冯辉、王树杰、

2、郜战宁、薛正刚、杨永乾、潘正茂、马磊、任娜、贡庆勇。DB 4117/T 3952024 1 驻大麦 8 号大田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驻大麦8号生产的术语定义、产量目标、品质指标及主要栽培技术。本文件适用于驻大麦8号的大田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404.1-2008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GB/T 6274-2016 肥料和土壤调理剂 术语 GB/T 8321.10-2018 农药

3、合理使用准则(十)NY/T 118-2021 饲料原料 皮大麦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驻大麦 8 号 驻大麦8号为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通过常规杂交和系统选择相结合育成的六棱弱春性优质饲料大麦品种,主要用于畜禽饲料。4 生产指标 产量目标 4.1 高产田每亩产量450 kg550 kg,有效穗数33万38万,每穗粒数55粒60粒,千粒重30 g34 g;中低产田每亩产量350 kg450 kg,有效穗数30万33万,每穗粒数45粒55粒,千粒重28 g32 g。品质指标 4.2 籽粒水分13%,粗蛋白11%,粗灰分3%,粗纤维5%,符合NY/T 118-2021的规定

4、。5 栽培管理技术 播前准备 5.1 5.1.1 整地 深耕深松,一般耕深25 cm30 cm左右,深松30 cm35 cm,达到土壤细碎平实,上虚下实。DB 4117/T 3952024 2 5.1.2 种子准备 选择符合GB 4404.1-2008规定的二级以上的种子。播前用6%咯菌腈悬浮种衣剂,以种子质量的0.1%0.3%拌种,堆闷3h4h,晾干后播种。播种 5.2 5.2.1 适期早播 适宜播种期为10月20日10月30日。5.2.2 播种量 大麦每亩播量10 kg12 kg。晚播时,可适当增加播量,每推迟5d,播种量增加1 kg。5.2.3 播种方式 根据生产水平或产量目标选用机械条

5、播。宽窄行播种,宽行为30 cm,窄行为20 cm;等行距播种,行距为20 cm25 cm。播种深度3 cm5 cm,墒情好宜浅播,墒情差时可加深至5 cm。5.2.4 播后镇压 播种后出苗前,对麦田进行机械镇压,踏实土壤。田间管理 5.3 5.3.1 苗期管理 5.3.1.1 查苗补种 出苗后及时检查出苗情况,对缺苗断垄的地方,浸种后及早补种。5.3.1.2 平衡施肥 施足底肥:每亩施复合肥(N:P2O5:K20=15:15:15)50 kg60 kg,尿素10 kg。5.3.1.3 浇水 在干旱年份,于12月中下旬灌一次越冬水,以确保苗期安全越冬;关注天气变化,寒流来临之前及时浇水,预防冻

6、害。5.3.1.4 冬季中耕及化学除草 越冬前及时进行中耕,保墒增温,促进根系发育,增强大麦苗期抗旱抗冻能力。杂草较多地块,应在日平均气温5 以上进行化学除草。5.3.2 拔节至抽穗期管理 5.3.2.1 追施返青拔节肥 趁墒追施氮肥。对于弱苗的田块,要结合下雨天或浇灌返青拔节水,每亩追施尿素7 kg10 kg。对于苗旺但群体数量不足大麦田,适度延后追施尿素每亩 3 kg5 kg。5.3.2.2 及时化学除草 DB 4117/T 3952024 3 春季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6,中午气温超过10 以上,选择晴好天气于上午10时至下午16时,根据田间杂草种类,选择除草剂,及早进行化除。主要草害防治见

7、附录A(规范性)。5.3.2.3 控旺防倒伏 对于群体较大的田块及时进行化控,每亩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用量为30 g40 g,加水25 kg30 kg进行叶面喷施。5.3.2.4 病虫害综合防治 主要病虫害防治详见附录A(规范性)。农药使用应符合GB/T 8321.10-2018的规定。5.3.2.5 预防倒春寒和晚霜冻害 寒流来临前,对缺墒地块及时进行灌水,减小地面温度变幅。对倒春寒冻害严重的麦田及时追施速效氮肥,每亩可追施尿素5 kg10 kg;如遇干旱与冻害交加,追肥时要结合浇水抗旱,减轻冻害的损失。5.3.3 抽穗至成熟期管理 结合病虫防治,“一喷三防”可在抽穗开花前后进行,每亩用磷

8、酸二氢钾150 g200 g、10%吡虫啉10 g15 g和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 g,加水30 kg40 kg喷雾。“一喷三防”喷洒时间可选择晴天无风的上午9时11时、下午4时以后喷洒,每亩喷水量不得少于30 kg,喷洒均匀。收获 5.4 适宜收获期为蜡熟末期至完熟期。入库 5.5 收获后及时晾晒,籽粒含水量低于13%后入库存放。DB 4117/T 3952024 4 A A 附录A (规范性)大麦主要病虫草害推荐使用农药及安全使用标准 大麦主要病虫草害推荐使用农药及安全使用标准见表A.1。表A.1 大麦主要病虫草害推荐使用农药及安全使用标准 防治对象 施用药剂 施用方法 安全使用期 纹枯病 烯唑醇或井冈霉素 拌种或喷雾 播种期或拔节期 黑穗病 戊唑醇或咯菌腈 拌种 播种期 锈病 三唑酮或烯唑醇 喷雾 拔节期至灌浆期 蚜虫 噻虫嗪或高效氯氰菊酯 喷雾 苗期或抽穗期 地下害虫 毒死蜱 拌种 播种期 看麦娘、野燕麦等禾本科杂草 异丙隆、唑啉草酯 喷雾 杂草 2 叶4 叶期 猪秧秧等阔叶杂草 二甲四氯钠、氯氟吡氧乙酸 喷雾 杂草 2 叶4 叶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