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34T4648-2023钢结构桥梁顶推施工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694663 上传时间:2024-02-04 格式:PDF 页数:30 大小:1.7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4T4648-2023钢结构桥梁顶推施工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DB34T4648-2023钢结构桥梁顶推施工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DB34T4648-2023钢结构桥梁顶推施工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DB34T4648-2023钢结构桥梁顶推施工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DB34T4648-2023钢结构桥梁顶推施工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93.040 CCS P 28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 46482023 钢结构桥梁顶推施工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incremental launching construction of steel structure bridge 2023-12-18 发布 2024-01-18 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4/T 46482023 I 目次 前言.I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基本规定.2 5 顶推方案设计.3 一般规定.3 顶推工艺选择.4 顶推体和导梁设计.5 滑

2、动系统设计.5 动力系统设计.7 控制系统设计.9 支承系统设计.9 防护系统设计.10 6 顶推计算.11 一般规定.11 作用.11 分项系数.12 作用效应组合.13 顶推体和导梁计算.13 支承系统计算.14 顶推力计算.14 7 顶推施工.15 一般规定.15 施工程序.15 施工准备.16 基础及顶推平台施工.16 导梁安装与拆除.16 步履式顶推.16 滑移式顶推.16 拖拉式顶推.17 落梁.17 支架拆除.17 8 施工监控.17 一般规定.17 顶推施工状态监测与控制.18 DB34/T 46482023 II 监控成果.18 9 检查验收.18 一般规定.18 基础检查验

3、收.19 顶推平台检查验收.20 滑道检查验收.20 10 安全施工和环境保护.21 一般规定.21 安全施工.21 环境保护.21 附录 A(资料性)液压顶推系统工厂试验记录.22 附录 B(资料性)液压顶推系统现场调试记录.23 附录 C(资料性)顶推施工前准备工作消项表.24 DB34/T 46482023 I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安徽省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提出。本文件由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省交通

4、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工业大学、中铁四局集团钢结构建筑有限公司、合肥市重点工程管理局、合肥市建筑质量安全监督站。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储根法、王静峰、张飞、储磊、宣菲、曹晗、丁仕洪、沈奇罕、何振涛、刘果、谢露、许德清、刘松兵、魏世军、王翔、梁苡铭、常人飞、李亚辉、吴斌、梁佳、姜克喜、谢浩。DB34/T 46482023 1 钢结构桥梁顶推施工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钢结构桥梁顶推施工的程序,并规定了顶推方案设计、顶推计算、顶推施工、施工监控等步骤。本文件适用于公路、市政工程钢结构桥梁顶推施工。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

5、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585 铁路用热轧钢轨 GB/T 3766 液压传动 系统及其元件的通用规则和安全要求 GB/T 5224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 GB 6514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 涂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 GB 50007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9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139 内河通航标准 GB 5020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GB 50205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GB 50661 钢结构焊接规范 GB 50755 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GB 5500

6、1 工程结构通用规范 JGJ 33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 46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 82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 JGJ 94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TG 3363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JTG/T 3512 公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 JTG/T 3650-01 公路桥梁施工监控技术规程 JTG F90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JTG H30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 JTS 120-1 跨越和穿越航道工程航道通航条件影响评价报告编制规定 YB/T 5055 起重机用钢轨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DB34/T 46482023 2 顶推

7、施工法 incremental launching method 使用专用设备顶进或牵引,使钢结构桥梁整体或部分结构到达预定位置的施工方法。顶推体 incremental launching object 顶推施工中被顶推的钢结构桥梁整体或部分结构。滑移式顶推 sliding-type incremental launching method 利用顶推装置施加动力,将顶推体沿预设线路滑移至预定位置的顶推方法。拖拉式顶推 dragging-type incremental launching method 利用牵引装置施加动力,将顶推体沿预设线路拖拉至预定位置的顶推方法。步履式顶推 walkin

8、g-type incremental launching method 利用顶推-顶升设备,按照顶升、平移、下降和回缩步骤将顶推体循环移动至预定位置的顶推方法。导梁 guiding beam 连接在钢结构桥梁梁体前后端,用于对钢梁进行导向并改善顶推过程中钢梁受力的结构。4 基本规定 钢结构桥梁顶推包括顶推方案设计、顶推计算、顶推施工、施工监控和检查验收等内容,具体流程(见图 1)。顶推计算顶推施工检查验收顶推完成顶推体结构现场环境条件顶推目标要求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施工监控顶推开始顶推方案设计 图1 钢结构桥梁顶推施工流程图 DB34/T 46482023 3 顶推施工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9、并经论证批准通过后组织实施。专项施工方案应包括工程概况、编制依据、施工计划、施工工艺技术、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施工管理及作业人员配备和分工、验收要求、应急处置措施和计算书及相关施工图纸等相关内容。顶推施工所用的主要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及加工安装的质量检查验收记录等资料应齐全完整、真实有效,并应具有可追溯性。顶推体的加工制造应经检测合格后进行安装。顶推设备应由有资质的单位和专业人员进行实施和操作,设备进场后应进行检定验收。顶推施工中应进行关键工序的检查验收。顶推施工宜推行标准化、工厂化、装配化和信息化施工。5 顶推方案设计 一般规定 5.1.1 方案设计前应对现场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根据现场通航、通行

10、等现场条件确定最大顶推跨径及临时支承布置。5.1.2 涉通航河道施工时,应按照 GB 50139 的规定设置顶推跨径及临时支承布置。5.1.3 涉路施工时,临时支承宜设置在公路建筑限界外;条件受限时,经分析论证,可设置在行车道区域外。5.1.4 顶推方案设计应包括顶推体和导梁、支承系统、动力系统、控制系统、防护系统等设计;选择滑移式顶推和拖拉式顶推时应进行滑动系统的设计计算。5.1.5 钢结构桥梁顶推方案设计及计算流程(见图 2)。DB34/T 46482023 4 施工现场顶推体结构形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顶推设计计算开始顶推工艺选择顶推体及导梁设计顶推体及导梁顶推工况计算顶推力计算动力系

11、统与控制系统设计滑动系统设计是否为步履式顶推?支承系统设计支承系统计算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防护系统设计顶推设计计算完成是是否否顶推跨径要求 图2 钢结构桥梁顶推施工设计及计算流程图 顶推工艺选择 5.2.1 设计图纸明确规定顶推施工工艺时,应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施工;设计图纸无明确规定时,施工单位通过比选后确定。5.2.2 顶推工艺选择应根据钢结构桥梁的结构形式、梁体尺寸、顶推跨径和桥墩所能承受的作用等条件,经过技术经济比选确定,可选择步履式顶推、滑移式顶推、拖拉式顶推等工艺。5.2.3 等截面钢箱梁和钢板梁宜采用步履式顶推的施工工艺。5.2.4 曲线及不等截面钢箱梁宜采用滑移式顶推的施工工艺。

12、5.2.5 直线等截面钢箱梁及钢桁架梁宜采用拖拉式顶推的施工工艺。DB34/T 46482023 5 顶推体和导梁设计 5.3.1 顶推体应具备良好的施工性能,在施工各工况期间应处于弹性工作状态,否则应釆取施工阶段的临时加强措施。顶推体成型状态应符合设计目标状态。5.3.2 顶推体单元节段应根据钢结构桥梁结构特点和支承条件进行划分,各单元之间、顶推体与滑动系统之间应连接可靠。5.3.3 当顶推体现场条件出现撞击、台风等不利因素影响时,应进行预防和加固。5.3.4 应计算顶推体在支点处的局部受力,应力超限区应采取局部加强措施。5.3.5 顶推体的导梁可采用变截面钢板梁(见图 3)、实腹梁、钢桁架

13、梁、组合梁等结构形式,并应符合下列规定:a)导梁长度宜为 0.60.8 倍顶推跨径,其刚度(根部)宜取主梁刚度的 1/91/15;b)导梁与顶推体连接可采用焊接连接、高强度螺栓连接,其连接处应釆取加强措施;c)导梁前端最大挠度应小于顶推方案设计规定,并应进行上墩装置设计;d)平曲线连续梁顶推施工时,导梁应与顶推体偏转一定的角度,使导梁前端的中心落在设计线形的中线上。a)正视图 b)左视图 c)上视图 标引序号说明:1第一节;2第二节;3第三节;4导梁主桁;5横联。图3 变截面钢板梁导梁 滑动系统设计 5.4.1 滑移式顶推宜采用长滑道(见图 4 a),拖拉式顶推宜采用短滑道(见图 4 b);并

14、应结合顶推体及既有结构特点,合理选择顶推路线。DB34/T 46482023 6 a)长滑道 b)短滑道 标引序号说明:1滑靴;2滑板;3顶推体;4滑道;5滑道梁;6滑块。图4 滑道形式 5.4.2 上坡滑移或下坡滑移施工时,滑道与水平面夹角大于 6时,应进行专门的防滑设计。5.4.3 长滑道设计应包括滑道设计和滑靴设计,并应符合下列规定:a)滑靴应与滑轨可靠接触并应满足局部承压的要求,两侧限位板与滑轨的距离 b 宜为 3050 mm(见图 5);b)滑道宜选用钢轨作为滑轨,钢轨应符合 GB/T 2585 和 YB/T 5055 的规定。标引序号说明:1顶推体;2滑靴;3限位板;4轨道压板;5

15、滑移轨道。图5 滑靴示意图 DB34/T 46482023 7 5.4.4 短滑道设计应包括滑块设计、滑道设计、滑板设计及导向装置设计,并应符合下列规定:a)滑块应采用钢结构垫块,并应与支承系统固定,纵向长度应根据滑道反力所需最少的滑板数量进行确定;b)滑道宜采用不小于 2 mm 的不锈钢板或不锈钢复合板,表面粗糙度不大于 5 m,应做成圆弧形,与梁底的交角取 23;c)滑板宜采用聚四氟乙烯橡胶滑板或自润滑高分工程塑料滑板,其厚度不小于 20 mm,容许应力无侧限不应小于 5 MPa;5.4.5 在顶推体两侧应设置导向装置(见图 6)a)导向装置反力架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和横向限位能力;b)纠偏装

16、置宜采用千斤顶和导向轮。标引序号说明:1顶推体;2反力架;3纠偏千斤顶;4导向滑轮。图6 导向装置示意图 动力系统设计 5.5.1 动力系统的设备应根据顶推体结构和顶推工艺进行确定,同一顶推工程应采用同一型号的顶推设备进行施工。5.5.2 步履式顶推动力系统应采用三维千斤顶(见图 7),并应符合下列规定:a)三维千斤顶的台数、顶升能力及行程距离应根据计算确定;b)单台三维千斤顶的承载能力应不小于最大反力的 1.2 倍,同步精度应不低于 5 mm。标引序号说明:1顶推体;2水平千斤顶;DB34/T 46482023 8 3纠偏千斤顶;4竖向千斤顶;5垫梁;6顶推平台。图7 三维千斤顶示意图 5.

17、5.3 滑移式顶推动力系统可选择夹紧式液压千斤顶(见图 8),并应符合下列规定:a)每个顶推点所带动的滑移支点数量不宜超过 5 个;b)各顶推点顶推力设计值应取该点所克服摩擦力之和的 2 倍,并应考虑纵坡影响;c)夹紧式液压千斤顶与滑靴应采用销轴连接。标引序号说明:1夹紧装置;2滑移轨道;3主液压缸;4连接耳板;5滑靴。图8 夹紧式千斤顶示意图 5.5.4 拖拉式顶推时动力系统包括连续式千斤顶、反力台、拉杆和后锚块等装置(见图 9),并应符合下列规定:a)反力台的抗推力应大于设计顶推力的 1.5 倍;b)反力挡块必须坚固,应能够承受顶推时的总顶推力;c)拉杆宜采用钢绞线,钢绞线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18、应符合 GB/T 5224 的要求,锚具夹片规格应与钢绞线的规格相对应;d)各顶推点顶推力设计值应取该点所克服摩擦力之和的 2 倍,并应考虑纵坡影响;e)连续式千斤顶、牵引钢绞线和后锚块设计的轴线应与顶推移动轴线保持平行;f)钢桁梁顶推时滑块应具有跟随节点前移功能。DB34/T 46482023 9 标引序号说明:1反力台;2滑块;3连续千斤顶;4反力挡块;5顶推体;6拉杆;7后锚块。图9 使用连续式千斤顶拖拉式顶推示意图 5.5.5 液压泵源系统符合 GB/T 3766 的相关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a)液压泵源系统型号的选取应根据液压顶推器的数量、分布及顶推速度要求确定;b)液压泵源系统宜

19、根据各顶推点及液压顶推器的布置分组模块化配置,每一模块以一套液压泵源独立控制一组液压顶推器;c)液压泵源系统的额定压力应与液压顶推器的额定压力相匹配;d)液压泵源系统的布置应尽量缩短其与顶推器之间的管路长度。控制系统设计 5.6.1 控制系统有检测传感装置和计算机控制中心组成,应具备同步、异步,手动、自动,自锁、互锁和报警等功能要求。5.6.2 控制系统应由传感器采集、通信传输、反馈及泵站驱动等模块组成。5.6.3 传感器采集系统宜按照监控要求选择传感器的种类和精度,使用前要进行标定。5.6.4 通信系统的强弱电应分开布设、排列整齐、标识明确。5.6.5 反馈系统应具有声光信号故障显示及报警功

20、能。5.6.6 泵站驱动模块进行复杂结构的顶推时,宜在各顶推平台设分控制器。支承系统设计 5.7.1 支承系统的设计应考虑顶推体结构、顶推工艺、现场环境、既有结构等因素进行,应包括顶推平台设计、基础设计等内容。5.7.2 支承系统应能承受顶推时所产生的最大竖向作用和最大水平摩阻力且刚度应满足规范要求。5.7.3 支承系统应满足顶推体纵向移动和高程调整的要求,平曲线上顶推施工时,应满足曲线半径偏转要求。5.7.4 在钢结构桥梁墩台附近设置顶推平台时,宜将其设立在承台顶面,且与墩台身进行临时连接固定,增强稳定性。5.7.5 滑移式顶推和拖拉式顶推平台宜采用梁式结构(见图 10 a),步履式顶推平台

21、宜采用墩式结构(见图 10 b),并应符合下列规定:a)顶推平台的平面线形应沿预设线路布置,应满足顶推体的线形要求,长度应满足顶推体拼装和顶推施工的需要;b)顶推平台应预留钢垫箱、竖向调整装置、限位装置、导向装置、操作平台等辅助结构的空间;c)使用钢管柱时,钢管柱顶部应做加强处理。DB34/T 46482023 10 a)梁式结构 b)墩式结构 标引序号说明:1顶推体;2滑道梁;3滑靴;4立柱;5横杆;6剪刀撑;7步履式千斤顶;8钢垫箱;9格构柱式顶推平台。图10 顶推平台结构形式 5.7.6 基础设计应符合 JTG 3363 的相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a)应根据施工条件和地勘资料选择扩

22、大基础和桩基础,陆上基础宜采用混凝土扩展基础,水中基础宜采用打入钢管桩基础;b)当原有勘察资料中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压缩模量等参数不充分时,宜通过补充勘察确定,无法勘察时可根据国家现行相关标准取值;c)反力台钢管桩基础宜设计成斜向钢管,钢管基础顶部应做加强处理;d)利用已有承台基础时,应采用增大基础、增加桩基或增设支承梁等方法加固原有基础。防护系统设计 5.8.1 防护系统应与顶推施工方案同步设计,防护系统应包括作业平台、上下通道、防护栏杆、防护棚等设施,设置要求应符合相关标准。5.8.2 涉路施工应按照 JTG H30 的规定进行控制作业区、安全防护设施的专项设计。5.8.3 涉及航道施工时

23、进行航道安全保障措施、防撞安全保障措施专项设计,并按照 JTS 1201 的DB34/T 46482023 11 规定进行影响性评估。5.8.4 顶推时至少应在两个墩上设置保险千斤顶。6 顶推计算 一般规定 6.1.1 顶推施工计算应包括顶推体和导梁计算、顶推力计算、支承系统计算等内容,结果宜由第三方进行复核。6.1.2 施工期间各种工况下,结构可靠度应按 GB 55001 的规定,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用分项系数表达式进行计算,宜采用三维建模计算的形式进行。作用 6.2.1 作用分类 6.2.1.1 顶推过程中的作用可分为永久作用和可变作用。6.2.1.2 作用于顶推体和导

24、梁永久作用应包括下列内容:a)顶推体自重 G1,分节顶推按照顶推工况分阶段计算取值;b)导梁自重 G2;c)顶推体加固措施自重 G3。6.2.1.3 作用于顶推体和导梁可变作用应包括下列内容:a)施工作用 Q1包括:施工作业人员、临时放置材料、防护系统和小型工具等;b)风作用 Q2。6.2.1.4 作用于支承永久作用应包括下列内容:a)顶推体自重 G1;b)导梁自重 G2;c)顶推体加固措施自重 G3;d)滑道、钢垫箱自重 G4;e)动力千斤顶自重 G5;f)支承架自重 G6。6.2.1.5 作用于支承可变作用应包括下列内容:a)施工作用 Q1包括:施工作业人员、临时放置材料、防护系统和小型工

25、具等;b)风作用 Q2;c)水流压力(水中施工)Q3;d)支承顶水平力 Q4,为千斤顶施力而顶推体未滑动时的静摩擦力。6.2.2 作用标准值 6.2.2.1 顶推体自重 G1、导梁自重 G2、顶推体加固措施自重 G3、滑道、钢垫箱自重 G4、支承架自重 G6的标准值应按设计图纸尺寸与材料密度计算确定。6.2.2.2 动力千斤顶自重 G5标准值采用设备铭牌重量值;当无铭牌重量时按实际重量计算。6.2.2.3 施工活载Q1标准值上的施工作业人员、临时放置材料、防护系统和小型工具等可按实际计算,但不应小于 2.5 KN/m2。6.2.2.4 作用顶推体、导梁和支承架上的风作用 Q2标准值按照公式(1

26、)计算:=(1)DB34/T 46482023 12 式中:k风作用标准值(kN/m2)。s风作用体型系数,应根据风作用计算的具体部位,按 GB 50009 中规定计算。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按 GB 50009 的规定采用。0基本风压(kN/m2),按 GB 50009 的规定采用,取重现期 n=10 对应的风压值,不得小于0.3 KN/m2。6.2.2.5 作用于支承柱、桩上的水流力 Q3标准值按照公式(2)计算:=(2)式中:w水流作用标准值(kN),流水压力为倒三角分部,合力作用在施工水位线以下 1/3 水深处。w水立柱形状系数,对圆形截面立柱,取 0.8,方形断面立柱取 1.5,矩形断

27、面立柱取 1.3。w支承架立柱阻水面积(m2),通常计算至一般冲刷线。w水的容重,取 10 kN/m3。w水流速度(m/s),取施工期洪水期水流速度。重力加速度,取 9.8 m/s2。6.2.2.6 作用于支承柱水平力 Q4标准值按照公式(3)计算:=(3)式中:该支承顶水平力(kN)。安全系数,通常可取 1.5。该支承顶顶推最不利工况承受的最大支反力(kN)。顶推体从静止到滑动状态的瞬间启动摩擦系数,宜通过试验确定,无法通过试验确定时可参照经验取值:四氟板与不锈钢板的静摩擦系数取 0.08;步履式三维千斤顶静摩擦系数取 0.05。分项系数 6.3.1 计算顶推体和导梁的强度、挠度、倾覆和节点

28、连接强度时,作用设计值应采用作用标准值乘以作用分项系数,作用分项系数取值应符合表 1 的规定。表1 顶推体、导梁作用分项系数 验算项目 作用分项系数 永久作用分项系数 G 可变作用分项系数 Q 强度、刚度 1.2 1.4 挠度 1.0 1.0 倾覆 有利 0.9 0 不利 1.2 1.4 6.3.2 计算支承强度、刚度、稳定性、地基承载力和节点连接强度时,作用设计值应采用作用标准值乘以作用分项系数,作用分项系数取值应符合表 2 的规定。DB34/T 46482023 13 表2 支承作用分项系数 验算项目 作用分项系数 永久作用分项系数 G 可变作用分项系数 Q 强度、刚度 1.2 1.4 稳

29、定性 1.0 1.0 地基承载力 1.0 1.0 作用效应组合 6.4.1 顶推体和导梁的抗力设计值应采用计算公式(4)进行计算:RS 0 (4)式中:顶推体和导梁计算的重要性系数 1.0;支承系统的重要性系数取 1.1;S 作用基本组合设计值;R 顶推体和导梁的结构抗力设计值。6.4.2 作用基本组合设计值 顶推施工中应根据可能出现的作用最不利作用效应组合进行计算,按照表3 采用。表3 作用基本组合设计值 计算项目 作用基本组合 顶推体、导梁 强度、刚度 G1+G2+G3+Q1+Q2 挠度 G1+G2+G3+Q1 倾覆 G1+G2+Q2 支承 强度、刚度 G1+G2+G3+G4+G5+G6+

30、Q1+Q2+Q3+Q4 稳定性 G1+G2+G3+G4+G5+G6+Q1+Q2+Q3+Q4 地基承载力 G1+G2+G3+G4+G5+G6+Q1 注:1 表中的+步仅表示各项作用参与组合,而不表示代数相加;2 承载力计算项目包括连接强度计算;3 倾覆计算时,当可变作用对抗倾覆有利时,抗倾覆作用组合计算可不计入可变作用。顶推体和导梁计算 6.5.1 顶推体和导梁计算时可将顶推体结构划分为若干个平面系统分别计算,但应考虑各个平面系统间的共同作用和相互影响。对结构复杂的顶推体结构,宜采用空间计算模型进行分析。6.5.2 顶推体和导梁计算时应按照具体施工工况确定顶推计算各工况,可按照以下工况划分:a)

31、导梁拼装;b)拼装顶推体节段;c)每顶推 1 m;d)导梁上墩前;e)导梁上墩;0DB34/T 46482023 14 f)顶推体上墩后;g)顶推体落梁。6.5.3 顶推体和导梁应计算各顶推工况结构强度、刚度,不满足要求时应采取补强措施。6.5.4 顶推体和导梁的不利工况抗倾覆系数大于 1.3。6.5.5 顶推体和导梁的计算重点应包括结构整体受力分析及稳定性验算、钢导梁前端竖向挠度计算、钢导梁横向联系计算、钢导梁节点连接计算等内容。支承系统计算 6.6.1 支承系统计算应按照 GB 50007 和 JTG 3363 的规定进行计算。6.6.2 支承系统各支承计算应选取顶推各工况支反力最大的工况

32、作为该支承的最不利工况。6.6.3 支承系统计算横向稳定性是应把风作用和水流力布置在同一侧,各支承最大稳定应力比小于1.0,最大临界屈曲作用系数大于 4.0。6.6.4 支承系统计算纵向稳定性应按照支承柱水平力计算,水平向最大位移应小于 H/400。6.6.5 支承系统的计算应包括结构整体受力分析及稳定性验算、基础承载能力计算等内容,顶推平台应考虑顶推千斤顶作用下的局部稳定。顶推力计算 6.7.1 顶推力计算应根据顶推体自重作用、施工作用、顶推实施方案、顶推施工工况等因素进行,并应计入需要同时顶推前进的附属物的影响;单点拖拉顶推力可按式(5)计算:=()1 (5)式中:顶推总重力(kN)。静摩

33、擦系数。宜通过试验确定,无法通过试验确定时可参照经验取值:四氟板与不锈钢板的静摩擦系数取 0.08,动摩擦系数取 0.05。顶推坡度修正系数。1安全系数,通常可取 1.2。6.7.2 各顶推点顶推器型号应满足各顶推点顶推力设计值的要求;各顶推点顶推力设计值应取其所带动的各滑移支点所需克服的摩擦力之和的 2.0 倍,可按式(6)计算:=(+)(6)式中:第i个顶推点所需牵引力。第i个顶推点所带动的滑移支点数量。Gj第j个滑移支点所承受的结构重力作用标准值。滑移支点上的摩擦系数。自然轧制表面,经粗除锈并充分润滑的钢和钢表面之间的滑动摩擦系数取 0.120.15。滚动滑移系数取 0.050.1。顶推

34、力富裕系数,取 1.32.0。滑移轨道与水平面的夹角,不宜大于 6。滑移状态系数,上坡滑移时取 1.0,下坡滑移时取-1.0。6.7.3 纵向顶推设备不同步时顶推力较小顶推平台受到的水平推力可按式(7)计算:DB34/T 46482023 15 =(7)式中:顶推平台受到的水平推力。该顶推平台上梁体作用的反力。该顶推平台上滑板与滑道间的摩擦系数。水平千斤顶发出的水平推力,当有故障时或为零或为某个数值。7 顶推施工 一般规定 7.1.1 顶推作业前应进行支承系统、防护系统验收,合格后开展顶推施工试顶推相关工作。7.1.2 顶推过程中宜按“分级调压,集中控制”的原则进行顶进控制,并根据监控数据按照

35、支点反力和高程双控原则进行调整。7.1.3 对顶推体进行最后一轮顶推时,千斤顶宜采取小行程点动至预定位置。7.1.4 涉路、涉航段钢结构桥梁的防撞护栏、防抛网等附属结构宜随梁段一并顶推就位。施工程序 采用顶推工艺的钢结构桥梁施工流程(见图11)。顶推施工准备基础及顶推平台施工安装长滑道、滑靴(滑移式顶推)导梁安装顶推设备调试(步履式顶推)分段循环顶推顶推体安装导梁拆除整体落梁支架拆除顶推施工完成安装短滑道(拖拉式顶推)安装垫箱、顶推设备(步履式顶推)顶推设备安装及调试(滑移式、拖拉式顶推)图11 钢结构桥梁顶推施工工艺流程 DB34/T 46482023 16 施工准备 7.3.1 钢结构桥梁

36、顶推施工准备时,应对已建成的桥梁墩台进行测量验收,墩台的位置、尺寸、高程、中心线均应符合设计要求。7.3.2 液压顶推器及液压泵源系统进场安装前应参照资料性附录 A 的相关内容进行工厂试验,形成试验报告。7.3.3 钢结构桥梁顶推前,应对顶推体、导梁和顶推平台进行焊缝检测,合格后对顶推平台进行预压。7.3.4 顶推控制系统安装完毕后,应参照资料性附录 B 的相关内容进行联机调试,形成调试报告。7.3.5 试顶推时,液压顶推器伸缸压力应逐渐上调,依次为所需压力的 40、60,一切正常的情况下,再继续加载到 80、90、100,在此过程中全面观察设备运行及顶推体、支承系统等情况,检查并记录结构应力

37、、变形以及整体稳定性等情况。基础及顶推平台施工 7.4.1 当采用扩展基础时,如地基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应采取加固措施,满足设计地基承载力要求。基础施工应符合 GB 50202 的规定。7.4.2 桩基础应按照 JGJ 94 的相关规定进行施工,承载力应按照 JTG/T 3512 的相关规定进行检测并符合设计要求。7.4.3 基础施工完成后,应对基础强度、平面尺、预留预埋情况等进行检查。7.4.4 顶推平台的柱脚预埋件应在基础混凝土浇筑前准确定位并埋设稳固。7.4.5 顶推平台和临时墩构件的加工和安装按照 GB 50755 的要求进行施工。导梁安装与拆除 7.5.1 导梁应在厂内加工并完成

38、预拼。7.5.2 导梁应按专项设计图纸核对零件编号、外形尺寸、坡口方向及尺寸,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组装。7.5.3 导梁拼装中线允许偏差不大于 5 mm,纵、横间底面高程允许偏差应为 5 mm。7.5.4 导梁与顶推体采用高强螺栓连接时,质量应符合 JGJ 82 的技术要求。7.5.5 导梁与顶推体采用焊接连接时,应采用一级焊缝标准,并符合 GB 50661 中的质量要求。7.5.6 导梁与顶推体连接时,连接接头范围内钢结构桥梁的 U 形肋、纵隔板加劲肋可暂时不焊接连接,待钢结构桥梁顶推到位导梁拆除后再在现场进行焊接。7.5.7 导梁与顶推体的连接应按方案设计进行施工,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

39、工序。7.5.8 导梁分部拆除时,剩余的导梁结构应满足后续顶推和受力要求。步履式顶推 7.6.1 采用步履式顶推施工时,拼装平台的长度应不小于 3 个钢结构桥梁节段的长度,同时应满足顶推配套设备的布置、人员操作及钢结构桥梁节段连接作业等要求。拼装台座的顶面高程应以顶推体的竖向线形为准进行设置。7.6.2 采用步履式顶推时,应校核垫梁的长度和刚度,三维千斤顶与顶推体之间设置 20 mm50 mm 厚橡胶垫。7.6.3 顶推过程中竖向顶升和水平顶推各墩的同步精度应控制在 5 mm 以内,同墩两侧的同步精度应控制在 4 mm 以内。7.6.4 多点步履式顶推施工的设备宜布置在各个顶推点上,桥梁左右幅

40、两侧的每两套顶推装置中间宜布置 1 台液压泵站,主控台宜设置在拼装平台上。滑移式顶推 DB34/T 46482023 17 7.7.1 长滑道安装相邻墩滑道顶面高程允许偏差应为 2 mm,同墩两滑道高程的允许偏差应为 1 mm。7.7.2 滑道顶面宜涂硅脂或其他适宜的润滑材料减小其摩擦系数。7.7.3 夹紧式液压千斤顶夹紧轨道过程中的相对滑移量不宜大于 10 mm。7.7.4 正常滑移式顶推时最大水平直线滑移速度不宜大于 6 m/h。7.7.5 滑移式顶推应采取避免不同步误差累积措施。当不同步值超过允差时,应停止滑移,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对滞后部位采用液压顶推器补推至同步位置。拖拉式顶推 7.8

41、.1 短滑道安装相邻墩滑道顶面高程允许偏差应为 2 mm,同墩两滑道高程的允许偏差应为 1 mm。7.8.2 短滑道的长度应大于水平千斤顶行程加滑块的长度,宽度应为滑板宽度的 1.5 倍。7.8.3 顶推前进时,应及时由后面插入补充滑块,插入滑块应排列紧凑,滑块间最大间隙不得超过 1020 cm。滑块的滑面(聚四氯乙烯板)上应涂硅酮脂。7.8.4 水平牵引拖拉时应保证对称、同步,且应能拉动梁体匀速前移。当滑道的纵坡为平坡或下坡时,应设置反向卷扬机作为牵引拖拉的制动装置。7.8.5 在曲线上拖拉顶推体时,墩台的承载力和宽度应满足安装要求。牵引拖拉时,单孔梁的拖拉中线可取桥梁设计中线;多孔梁的拖拉

42、中线可取设计中线的平均值或采用接近的梁跨中线,纵向拖拉到位后再横移到位。7.8.6 拖拉式顶推钢绞线应符合下列要求:a)拖拉式顶推钢绞线下料长度应根据牵引长度、支承墩长度、油缸工作长度、固定端工作长度、张拉端预留;b)采用拉索顶推时,采用左、右旋各半拉索,拉索不得交叉、扭转,应调整预紧使拉索受力均匀;c)拖拉的钢绞线重复使用次数不应超过 30 次,每次使用前应对钢绞线进行外观检查,钢绞线应无松股、断丝现象。落梁 7.9.1 落梁宜采用墩顶支承同步落梁法。落梁时各个墩顶处梁的高差宜不大于 20 mm 或通过计算确定。7.9.2 落梁前检查千斤顶完整状态,然后进行拆除垫块,同时保证其同步性,落梁反

43、力的控制精度应不大于 10设计反力。7.9.3 落梁时,应根据顶推体的受力情况,对分批落梁的次数和顺序进行控制,同一墩、台的千斤顶应同步运行。曲线梁落梁时,应控制曲梁的几何偏心扭转。7.9.4 永久支座应在落梁前进行安装。支架拆除 7.10.1 支架拆除应按设计要求及施工方案规定的方法和要求实施。7.10.2 顶推拼装平台和顶推支架拆除时,选择合理拆除顺序,使结构位移变化平缓,避免主结构应力的突变和突然释放。可按照桥梁挠度最大位置先拆除的原则进行拆除。8 施工监控 一般规定 8.1.1 顶推施工监控宜由有资质的第三方实施,以线形控制为主,应力为辅。DB34/T 46482023 18 8.1.

44、2 顶推施工监控主要内容应包括:顶推过程模拟结构分析、顶推施工状态监测与控制。8.1.3 顶推施工监控工作流程宜按:资料收集、监控方案编制、设计符合性计算、施工模拟计算、现场施工监测、施工跟踪计算、数据分析、反馈控制及提交监控成果。8.1.4 顶推施工前,应依据设计文件和经批复论证的顶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监测控制方案,并确定在顶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状态变化确定必要的预警值和极限值。8.1.5 顶推过程中,当监测结果出现结构应力和变形、设备油压等异常时,应暂停施工,分析原因并制定有效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形成的文件资料应存档。8.1.6 监控成果应符合 JTG/T 3650-01 的规定。8.1.7

45、顶推施工监控宜采用信息化技术和新设备,施工监控宜与结构监测统筹考虑。顶推施工状态监测与控制 8.2.1 顶推现场监控的对象应包括支承系统、滑动系统、导梁和顶推体、动力系统及落梁体系转换。8.2.2 支承系统监控应包括以下内容:a)墩台和临时支承结构的位移、沉降量;b)墩台和支承结构支反力的监测。8.2.3 滑动系统监控应包括以下内容:a)滑动装置的静、动摩擦系数;b)导向装置的横向位移。8.2.4 导梁和顶推体监控应包括以下内容:a)导梁和顶推体的平面轴线偏移;b)导梁和顶推体的内应力;c)导梁与顶推体连接位位置的内应力;d)导梁的前端下挠度。8.2.5 动力系统监控应包括以下内容:a)设备监

46、测内容宜包括液压系统压力与千斤顶行程;b)动力设备顶推力大小的监测;c)动力设备顶推行程位移监测。8.2.6 落梁体系转换监控应包括以下内容:a)顶推体高程、内力进行监测;b)落梁温度的选择控制;c)落梁支座反力控制。监控成果 8.3.1 应依据工程施工进度,及时对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对桥梁结构的状态做出评定,并提交施工阶段监控报告,施工全部结束后,应提交监控总结报告。8.3.2 监测数据整理应项目齐全,数据可靠,规格统一,说明、图表完整。8.3.3 监控资料成果应包括顶推施工监控方案、顶推施工计算报告、顶推施工监控阶段报告、顶推施工监控总结报告以及顶推施工过程中提交的相关监测数据及反馈控制文件

47、。9 检查验收 一般规定 DB34/T 46482023 19 9.1.1 原材料及构配件进场后应检查验收其材质、规格尺寸,焊缝质量、外观质量等,并应符合 GB 50205 的相关规定。9.1.2 进入现场的新购原材料及构配件应具备下列证明资料 a)产品标识及产品质量合格证;b)供应商配套提供的型材,铸件、冲压件、常备式定型钢构件等材料的材质、产品性能检验报告。9.1.3 重复使用的材料及构配件,应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必要时应通过作用试验确定其实际承载能力 9.1.4 正式施工前应对顶推施工前准备工作参照资料性附录 C 的相关内容进行相应的检验验收。9.1.5 钢结构桥梁顶推施工过程检查可按

48、顶推体或顶推体单元划分成一个或若干个检查批,工程划分宜参照表 4 进行。表4 顶推施工检验验收项目划分 序号 分部工程 分项工程 检验批 1 钢结构桥梁 基础及顶推平台 2 导梁、滑道 3 顶推体拼装 每个拼装节段 4 拖拉、滑动、步履顶推 5 落梁 基础检查验收 9.2.1 扩大基础质量检查项目、质量要求、检验方法和数量应符合表 5 的规定。表5 扩大基础检查验收表 序号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地基承载力 符合设计要求 采用触探等每个基础不少于 3 个点 2 基础平面位置 50 mm 全站仪测量全部 3 基础结构尺寸 不小于设计 尺量全部 4 基础顶面高程 10 m

49、m 水准仪测量,每个基础不少于 4 个点 5 预埋件位置/数量 符合设计要求 全站仪和尺量,全部 6 混凝土强度 符合设计要求 取样试验每个基础 3 组试件 9.2.2 钢管沉桩基础质量检查项目、质量要求、检验方法和数量应符合表 6 的规定。表6 钢管沉桩检查验收表 序号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桩位(mm)群桩 中间桩 D/2且250 全站仪:抽查 20桩,测桩中心坐标 外缘桩 D/4且150 排架桩 顺桥方向 40 垂直桥轴向 50 2 桩尖高程(mm)设计值 水准仪测桩顶面高程后反算:每桩测量 3 贯入度(mm)设计值 与控制贯入度比较:每桩测量 DB34/T 4

50、6482023 20 序号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4 倾斜度 直桩 1 铅锤法:每桩测量 斜桩 15tan 注:1.深水中采用打桩船时,其允许偏差应满足设计要求。2.D 为桩径或短边长度,以 mm 计。3.为斜桩轴线与垂线间的夹角。4.当贯人度满足设计要求但桩尖高程未达到设计商程。应按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进行检验,并得到设计认可。顶推平台检查验收 9.3.1 顶推平台质量检查项目、质量要求、检验方法和数量应符合表 7 的规定。表7 顶推平台检查验收表 序号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顶推平台 总体质量 与基础接触面 密贴、平整 尺量查看全部 平面位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