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6505T088-2020骆驼疾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694528 上传时间:2024-02-04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918.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6505T088-2020骆驼疾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DB6505T088-2020骆驼疾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DB6505T088-2020骆驼疾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DB6505T088-2020骆驼疾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DB6505T088-2020骆驼疾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65.020.3 CCS B 41 6505 哈密市地方标准 DB 6505/T 0882020 骆驼疾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integrate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amel diseases 2020-11-30 发布 2020-12-30 实施 哈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6505/T 0882020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哈密市畜牧工作站提出。本文件由哈密市农业农村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哈密

2、市畜牧工作站、伊吾县畜牧工作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罗生金、蔡树东、黄浩、买木力阿皮孜。DB 6505/T 0882020 2 骆驼疾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骆驼的疾病防治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疫病防控、主要传染病防治、寄生虫病防治、常见普通病防治、无害化处理、生产记录。本文件适用于舍饲及放牧骆驼的疾病预防控制。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8596 畜禽养殖场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 18646

3、 动物布鲁氏菌病诊断技术 NY/T 682 畜禽场场区设计技术规范 NY/T 1167 畜禽场环境质量及卫生控制规范 NY/T 1334 畜禽粪便安全使用准则 NY 5027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饮用水水质 NY/T 5030 无公害农产品 兽药使用准则 NY 5032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NY/T 5151 无公害食品 肉羊饲养管理准则 NY/T 5339 无公害农产品 畜禽防疫准则 SN/T 1181 口蹄疫检疫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2010年第7号 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2006年第67号 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

4、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动物疫病 animal diseases 动物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3.2 病原体 pathogen 能引起疫病的生物体,包括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3.3 动物防疫 animal epidemic prevention 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扑灭和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DB 6505/T 0882020 3 4 基本要求 4.1 防疫条件审核 建场前骆驼场应向当地县级以上兽医主管部门提出对选址进行动物防疫风险评估申请;根据评估结果确认选址是否符合动物防疫要求。有关养殖场所布局、设施、人员等要素仍按照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2010 年农业部令第 7 号)执行。4.2

5、人员要求 4.2.1 骆驼场全员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4.2.2 生产人员进入生产区应更换工作服,并按照 NY/T 5339 的规定进行消毒。4.2.3 骆驼养殖场兽医专业技术人员不得对外开展动物诊疗相关活动。4.2.4 非生产人员不得进入生产区。特殊情况下,应消毒、更换防护服后方可入场,并遵守场内的一切防疫制度。4.3 环境卫生要求 4.3.1 骆驼饲养场的环境卫生质量应符合 NY/T 1167 的要求,污水、污物处理按照 GB 18596 执行。4.3.2 骆驼饲养场的选址、建筑布局和设施设备应符合 NY/T 682 的要求。4.4 饲养管理要求 4.4.1 饲养管理按照 NY/T 5

6、151 的要求执行。4.4.2 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使用按照 NY 5032 的要求执行。4.4.3 应具有清洁、无污染的水源,水质应符合 NY 5027 规定的要求。4.4.4 兽药使用按照 NY 5030 的要求执行。4.5 卫生消毒 4.5.1 基本要求 消毒方法和消毒药物的使用等按照NY/T 5339 的规定执行。4.5.2 环境消毒 养殖场区、道路和驼舍周围环境每隔 15 d30 d用2%NaOH或 10%石灰乳消毒一次。驼场内的污染池、排粪坑、下水道出口,每月用漂白粉消毒一次。在驼场入口处应设有消毒池,每周更换消毒药1次2 次,使其保持有效浓度。4.5.3 驼舍消毒 对驼舍地面应每天清

7、扫 1 次,可选用 0.05%百毒杀溶液定期进行带驼消毒,减少环境的病原微生物。驼舍、产房按生产程序消毒。每批驼调出后应彻底冲洗干净,然后进行喷雾消毒或熏蒸消毒。4.5.4 人员消毒 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必须更换工作服和工作鞋,经紫外线及脚垫消毒。外来人员进入生产区时,也应更换工作服和工作鞋,经紫外线消毒,并遵守场内防疫制度,按指定路线行走。DB 6505/T 0882020 4 4.5.5 用具消毒 对补料槽、饲料车、料桶、草架等用具,定期用 1%3%来苏儿或 0.1%新洁尔灭溶液进行消毒处理。5 疫病防控 5.1 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建立防疫制度,场长、饲养员、兽医等各项

8、管理制度 5.2 疫病检测、免疫、疫情处理 5.2.1 养殖场(户)兽医人员要定期对骆驼进行临床观察,并详细记录,发现疫病时立即向当地动物检疫部门报告,协助诊断,并按有关规定处理。疫病监测每年不少于 2 次。5.2.2 免疫程序可参照附录 A 执行。5.2.3 骆驼发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情时,立即报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由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依法采取扑灭措施,并按国家有关规定上报。6 检疫 骆驼出场需做产地检疫,按农业部关于印发 生猪产地检疫规程 等 4 个规程的通知(农医发 201027号)执行,检疫合格方可出栏。7 骆驼引进 7.1 基本要求 需要引进骆驼,按照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生猪产地检疫规

9、程生猪屠宰检疫规程和跨省调运乳用种用动物产地检疫规程的通知(农牧发20192 号)执行。7.2 购入 必须在非疫区购买能繁母驼,必须向输入地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请办理审批手续,符合GB 16549规定要求。7.3 引入 母驼必须在国家及地方部门认可的正规驼场购买,引进种公驼的养殖场必须具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系谱档案、免疫证、并出具检疫证,按照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生猪产地检疫规程生猪屠宰检疫规程和跨省调运乳用种用动物产地检疫规程的通知(农牧发20192 号)执行。7.4 运输 必须出具产地检疫证明、运输车辆消毒证明、非疫区证明、防疫卡等相关手续。7.5 隔离 DB 6505/T 0882020

10、 5 引进骆驼在进场前必须隔离饲养 45 d,进行观察,无异常方可混群饲养。7.6 消毒 进场时对运输车辆及骆驼必须进行消毒,同时对圈舍、场地消毒。7.7 检疫 外地引进骆驼进场隔离期间应进行口蹄疫、布氏杆菌病等传染病的检疫,出现阳性立即捕杀销毁。7.8 免疫 骆驼隔离期间根据本地疫情流行情况接种口蹄疫等疫苗后,方可混群。8 骆驼主要传染病的防治 8.1 布氏杆菌病 8.1.1 概述 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8.1.2 临床症状 多由牛布鲁氏菌感染,其次是骆驼布鲁氏菌感染。病母驼常在妊娠后的第七个月至十个月发生流产。流产后常伴发关节炎,病驼消瘦,公驼出现睾丸肿大等症状。8.1.3

11、诊断 具体按照GB/T 18646 规定执行,通过虎红平板试验等进行初步筛查,试管凝集实验确诊,必要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确诊。8.1.4 预防措施 圈舍间要有一定的距离或隔离带,禁止骆驼与牛、羊等家畜混养。出现疑似病例,及早隔离,及时诊断,一旦确诊及时扑杀。严格消毒,注意人员自身防护,彻底清灭致病菌源。8.2 炭疽病 8.2.1 概述 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8.2.2 临床症状 本病潜伏期 1 d5 d,临床上常见两种类型。最急性型:常突然倒地死亡,口及鼻腔出血样泡沫,肛门及阴户出血,尸僵不全,血凝不良。急性型:患病驼体温升高,全身颤抖,呼吸困

12、难,粘膜发紫,初便秘,后腹泻,粪内带血,尿暗红。孕驼流产。病程约 1 d2 d。亚急性型的症状与急性型相似,但病程较长,约 2 d5 d,病情亦较缓和。并在体表各部位,如喉部、颈部、腹下、肩胛、乳房等部皮肤,以及直肠、口腔粘膜等发生炭宜痈。DB 6505/T 0882020 6 8.2.3 预防 8.2.3.1 出现疑似病例,及时上报,立即处理,禁止解剖食用。8.2.3.2 炭疽疫区及受威胁区内的易感家畜,每年必须注射炭疽芽孢苗。8.2.3.3 发病时,应立即上报疫情,划定疫点、疫区,采取隔离封锁等措施,对病畜隔离治疗,禁止病畜流动,对发病畜群要逐一测温,体温正常的进行炭疽芽胞苗紧急接种。8.

13、2.3.4 凡体温升高的可疑患畜应用抗炭疽血清,300 mL/峰,必要时 12 h 后重复注射一次,可获得显著疗效。青霉素 800 万 IU+链霉素 300 万 IU,肌肉注射,每日二次,直至体温降至常温。两者同时注射效果更佳。8.3 骆驼脓疱病 8.3.1 概述 以结核棒状杆菌为病原的传染病。经病畜、带菌动物及污染环境等途径传染的地方性散发流行传染病。8.3.2 临床症状 病初咳嗽,不经治疗 1 周2 周后停止。严重者,气管内呼噜发响,呼吸困难,口吐白沫,急性者,经一周左右死亡。多数病例呈慢性经过,咳嗽停止 1 个月2 个月后,患驼皮下出现脓肿,有的发生跛行,体温升高(38.8 39),呈弛

14、张热,食欲减退或废绝。皮下脓肿常发生于颈、背中线两侧,常呈串珠状,大如鸽蛋,甚至鸡蛋大。肺脏、颌下淋巴结、肌肉、肢关节等处皆可发生脓肿。8.3.3 防治 8.3.3.1 出现发病病例,应加强饲养管理,及早隔离治疗,及时切除脓疱,用 3%双氧水彻底清洗创口。8.3.3.2 160 万 IU 青霉素 4 支+100 万 IU 链霉素 2 支+0.9%生理盐水混合,一次肌肉注射,连用 3 d5 d。8.3.3.3 体温升高时,选用 10%磺胺嘧啶钠 200 mL300 mL+乌洛托品 100 mL+5%葡萄糖 1000 mL;5%碳酸氢钠 500 mL,分别一次静脉注射,直至体温降至常温再用药 1

15、d2 d,可取良好效果。8.3.3.4 选用消黄散:栀子 40 g,黄芩 40 g,黄连 30 g,连翘 40 g,黄药子 30 g,白药子 30 g,大黄 40 g,芒硝 100 g,知母 40 g,贝母 20 g,郁金 40 g,甘草 15 g,蜂蜜 120 g,鸡子清 4 个,浆水1 碗,水煎,或共为细末,水煎,调蜜,鸡子清,浆水,开水冲服,一日一次,连用 3 d。8.4 破伤风 8.4.1 概述 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中毒性人畜共患病。8.4.2 临床症状 病初精神沉郁、粘膜发绀、头颈伸直、口紧垂涏、采食饮水发生障碍,咀嚼不灵、吞咽困难、瞬膜外露、呼吸急促、鼻孔长大、耳直

16、尾举、容易受惊、受惊后全身痉挛,四肢张立,步态僵硬,行走不易。病的晚期腹肌强直,全身出汗,最后窒息死亡。8.4.3 防治 DB 6505/T 0882020 7 8.4.3.1 预防接种,每年定期接种破伤风类毒素,皮下注射 1mL,幼驼减半。8.4.3.2 早期静脉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20 万 IU30 万 IU,以后每天注射 10 万 IU,连续注射 3 d6 d。及时处理伤口,伤口消毒选用碘伏、双氧水等,防止继发感染,同时肌肉注射抗菌素。8.4.3.3 10%葡萄糖注射液 1000 mL+维生素 C 注射液 4 g;0.9%氯化钠注射液 1000 mL+青霉素钠 800万 IU;替硝唑注射液

17、 400 mL,分别一次静脉注射,连用 3 d5 d,有良效。8.5 骆驼肠毒血症 8.5.1 概述 由魏氏梭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毒血症。8.5.2 临床症状 8.5.2.1 最急性型:骆驼不表现病症而突然死亡。少数病驼呈现沉郁,肠臌气突然摇晃倒地。发生阵发性和强直性痉挛,磨牙,呼吸加快,喘气,流涎,从鼻腔流出大量浆液性、出血性粘液。8.5.2.2 急性型:病驼离群,麻木、低头站立或转圈,随即倒地,四肢伸直,头弯向后或置于胸前,然后发生阵发性痉挛,四肢划动,用头撞地,磨牙。一般于 1 d 后死亡。8.5.2.3 亚急性型:病驼消化机能紊乱,粪便不成形、发黑、有恶臭、有粘液和气泡,尿呈褐色,体温

18、不高,神经症状开始表现为兴奋,以后沉郁。多数患驼于出现症状后 3 d4 d 死亡。8.5.3 防治 8.5.3.1 在春夏发病季节加强骆驼的饲养管理,调节好饲料,发生疫情时,要及时转移放牧场地,病驼隔离治疗、死亡户体及毛皮、污物应烧毁。场地、环境及用具用 10%漂白粉,3%烧碱溶液彻底消毒。8.5.3.2 应用骆驼梭菌三联四防苗预防接种,每峰驼皮下或肌肉注射 5 mL,免疫注射后 14 d21 d产生免疫力、免疫期暂定为半年。9 寄生虫病的防治 9.1 伊氏锥虫病 9.1.1 概述 由锥虫属的伊氏锥虫寄生于骆驼等家畜血浆及组织内所引起的寄生虫,常发生于夏秋季节。9.1.2 临床症状 多为不典型

19、的稽留热(多在 40 以上)或弛张热。发热期间,呼吸急促,脉搏增多,血像、尿液、精神、食欲、体质等均有明显变化。一般在发热初期血中可检出锥虫,急性病例血中锥虫检出率与体温升高比较一致,而且有虫期长,慢性病例不规律,常见体躯下部浮肿。后期病驼高度消瘦,心机能衰竭,常出现神经症状,主要表现为步态不稳,后躯麻痹等。9.1.3 治疗 9.1.3.1 拜耳 205。骆驼 17 mg/kg 体重,用无菌蒸馏水或生理盐水,配成 10%溶液,颈静脉注射,第8 d 再用第一次的剂量重复注射一次。DB 6505/T 0882020 8 9.1.3.2 贝尼尔。4 岁以上的骆驼 0.8 g1 g,加生理盐水 500

20、 mL,4 岁以下的骆驼 0.5 g0.8 g,加生理盐水 500 mL,静脉注射。9.1.3.3 对重病的骆驼同时补液,以提高病驼的抵抗力。9.2 螨病 9.2.1 概述 由疥螨科和痒螨科的螨寄生在家畜体表而引起的慢性寄生性皮肤病。9.2.2 临床症状 首先发生在皮肤薄的颈、腹、体侧等部位,然后蔓延全身。初期痒感不明显,以后形成粗厚的痂、裂缝和溃烂。病驼奇痒、脱毛、骚动不安,影响采食和休息,冷季脱毛过多,可造成冻死。9.2.3 防治 9.2.3.1 舍饲饲养注意环境卫生,驼圈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9.2.3.2 25%二嗪农溶液稀释 1000 倍喷洗。9.2.3.3 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注射液

21、,0.2 mg/kg 体重,一次皮下注射。9.3 肝片吸虫病 9.3.1 概述 由椎实螺囊蚴寄生于草食性哺乳动物的肝胆管内或人体而引起人兽共患的寄生虫病。9.3.2 临床病状 轻度感染,如果饲养管理好,一般不表现明显的症状。严重感染肝片吸虫后,主要表现体温升高,食欲减退,精神沉郁,双目闭合,流泪,结膜苍白,被毛干枯易断,体态消瘦。死前卧地不起,头颈伸直,3 d5 d死亡。慢性经过,病驼食欲不振,逐渐消瘦,被毛粗乱,精神沉郁,瘤胃蠕动弱,贫血,便秘与下痢交替发生,孕牛流产,消瘦、衰竭而死亡。9.3.3 治疗 9.3.3.1 硝氯酚注射液。驼 5 mg/kg 体重,皮下注射。9.3.3.2 丙硫苯

22、咪唑。驼 20 mg/kg 体重,一次口服。9.3.3.3 肝蛭净(化学名为三氟苯唑)。驼 10 mg/kg15 mg/kg 体重,1 次口服。本药对肝片吸虫的各个发育阶段均有杀灭的功效。9.3.3.4 氯氰碘柳胺钠(佳灵三特、克罗散泰):预防 5 mg/kg,治疗 7.5 mg/kg,肌内注射;片剂、粉剂、混悬剂用量加倍。9.3.3.5 肝蛭净散:苏木 30 g,肉豆蔻 20 g,茯苓 30 g,贯众 45 g,龙胆草 30 g,木通 20 g,甘草20 g,厚朴 20 g,泽泻 20 g,槟榔 30 g,共为末,温开水冲调,一次灌服,连用 3 d5 d,有腹泻现象及时保肝、强心、补液。9.

23、3.4 预防 9.3.4.1 为控制肝片吸虫的感染,避免将骆驼在有沼泽的低湿牧场上放牧、饮水。DB 6505/T 0882020 9 9.3.4.2 定期驱虫,结合春秋防疫,春季肌注氯氰碘柳胺钠注射液,用药剂量遵从医嘱。10 常见普通病的防治 10.1 瘤胃臌气 10.1.1 发病原由 由于骆驼采食大量易发酵青绿牧草,如棱棱、合头草嫩枝等而发病,尤以阴雨天为甚,发病快,常因得不到治疗而死亡。10.1.2 临床症状 有原发性、继发性之分。原发性瘤胃臌气,病情较急,左腹臌胀,病畜食欲减退,反刍停止,呼吸困难,眼球突出,心跳加速,后期卧地不起,心肌麻痹。继发性瘤胃臌气,胃肠蠕动减弱,周期性发作,半间

24、歇性腹泻,便秘,病驼逐渐消瘦。10.1.3 治疗 10.1.3.1 主要方式 以排气减压、消胀、止酵、泻下恢复胃功能为主。10.1.3.2 排除气体 用套管针在左肷部进行前胃穿刺放气;还可以针孔注入止酵剂。10.1.3.3 制酵消胀法 法一:醋 500 mL1000 mL,植物油 500 mL,一次灌服。法二:炒盐 0.5 kg,以开水 1000 mL2000 mL冲化,候温灌服。法三:白酒 500 mL,加浓茶灌服。10.1.3.4 针灸 白针蹄窝穴,尾本穴放血,火针脾俞穴、舌根穴。10.1.3.5 护理 不能快赶,猛跑,停止役使,及时救治。10.2 肠便秘 10.2.1 发病原由 由冬春枯

25、草季节,骆驼长期采食难以消化的粗硬饲草或饮水量不足、牙齿有病对饲草咀嚼不烂、误食沙土、砂浆等,在肠内沉积,引起肠蠕动和分泌减退,最终发生肠弛缓。10.2.2 临床症状 DB 6505/T 0882020 10 病驼精神沉郁,采食减少或停止,反刍减少,磨牙,腹痛,放牧时喜卧打滚,初期排两头尖的少量粪球,并附有粘液,后期排粪停止。肠蠕动减弱,呼吸、心率加快。10.2.3 防治:10.2.3.1 改善饲养管理,保证充足饮水或补液。治疗原则以止酵、泻下恢复胃肠功能、强心健脾补液为主。10.2.3.2 硫酸镁 800 g1000 g 加水灌服。10.2.3.3 10%氯化钠 500 mL,10%葡萄糖

26、500 mL,适量强心剂,混合一次性静脉注射。10.2.3.4 芒硝 500 g,大黄 60 g,枳实 30 g,厚朴 30 g,二丑 30 g,生姜 15 g,共研末,加麻油0.5 kg,开水 2.5 kg3 kg,候温灌服。10.2.3.5 结肠便秘,用温肥皂水,每次 15000 mL30000 mL,深部灌肠。10.2.3.6 直肠便结,可行灌肠或伸手掏取。11 废弃物处理 11.1 病死骆驼进行无害化处理,骆驼场污染物排放应符合 GB 18596 的规定要求。11.2 建立专门的堆粪场进行集中处理,驴粪便经堆积发酵后可做农业用肥,应符合 NY/T 1334 的规定要求。12 生产记录

27、按照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所有骆驼建立兽药使用记录、消毒记录、免疫记录、监测记录、无害化处理记录,记录应保存两年以上。DB 6505/T 0882020 11 A A 附录A (资料性)骆驼主要传染病免疫程序 免疫时间 疫苗种类 免疫方法 备注 一周龄以上 号炭疽芽孢苗或无荚膜炭疽芽孢苗 颈部皮下注射 近三年有炭疽发生的地区使用,一年加强一次 3 月龄 口蹄疫疫苗 肌肉注射 免疫期 6 个月 4 月龄 口蹄疫疫苗 肌肉注射 加强免疫,以后每 4 个月6个月免疫一次 4 月龄5月龄 魏氏梭菌病灭活苗 皮下或肌肉注射 也可以用骆驼三联四防苗免疫,免疫期 6 个月 成年骆驼 口蹄疫疫苗 肌肉注射 每年 2 次,免疫期 6 个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