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2年高考理科综合考试大纲的说明——化学部分.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944723 上传时间:2024-12-2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8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高考理科综合考试大纲的说明——化学部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2年高考理科综合考试大纲的说明——化学部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2年高考理科综合考试大纲的说明——化学部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2年高考理科综合考试大纲的说明——化学部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2年高考理科综合考试大纲的说明——化学部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考试大纲的说明(新课标)化学部分.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以及适当的难度。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答卷方式 闭卷、笔试。二、考试时间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300分。三、科目分值物理110分、化学100分、生物90分。各学科试题只涉及本学科内容,不跨学科综合。四、题型试卷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非选择题一般包括填空、实验、作图、计算、简答等题型。 五、试卷结构

2、1、试卷分第卷和第卷 第卷是生物、化学、物理三个科目的必考题,题型为选择题。共21题,每题6分,共计126分。其中生物6道题(单项选择题),化学7道题(单项选择题),物理8道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 第卷由生物、化学、物理三科的必考题和选考题构成。生物、化学、物理各科选考内容的分值控制在15分左右。 2、物理三个选考模块,考生从中任意选做一个模块的试题;化学三个选考模块,考生从中任意选做一个模块的试题;生物两个选考模块,考生从中任意选做一个模块的试题;但均不得跨模块选做。 3、组卷:试卷按题型、内容和难度进行排列,选择题在前,非选择题在后,同一题型中同一学科的试题相对集中,同一学科中

3、不同试题尽量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 、各学科考核目标、内容化 学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以下简称大纲),结合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制定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考试大纲的说明(课程标准实验版)(以下简称说明)的化学科部分。制定说明既要有利于化学新课程的改革,又要发挥化学作为基础学科的作用;既要重视考查考生对中学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要注意考查考生进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的潜能;既要符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要求,符合教育部考试中心大纲的要求,符合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的实际情况,又要利用高

4、考命题的导向功能,推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一、考核目标与要求化学科考试,为了有利于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考生,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测试考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化学科命题注重测量自主学习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促进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一)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1)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能融会贯通,有正确复述、再现、辨认的能力。(2)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

5、、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的能力。(3)从试题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经与已有知识块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的能力。2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1)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知识,采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2)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成果,用正确的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等表达,并做出解释的能力。3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1)了解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2)在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初步了解化学变化规律,并对化学现象做

6、出科学合理的解释。(二)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为了便于考查,将高考化学命题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的程度,由低到高分为了解、理解(掌握)、综合应用三个层次,高层次的要求包含低层次的要求。其含义分别为:了解:对化学化学知识有初步认识,能够正确复述、再现、辨认或直接使用。理解(掌握):领会所学化学知识的含义及其适用条件,能够正确判断、解释和说明有关化学现象和问题,即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综合应用:在理解所学各部分化学知识的本质区别与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分析、类推或计算,解释、论证一些具体化学问题。二、考试范围与要求考试分为必考和选考两部分。必考为必修模块“化学1”、

7、“化学2”和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的内容;选考为选修模块“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的内容,考生从3个选考模块中任意选考1个模块的内容。必考内容必修模块“化学1”、“化学2”和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的内容。根据化学的学科体系和学科特点,具体内容包括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和化学实验基础五个方面。1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了解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了解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和推理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方法。认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

8、门科学。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基本原理以及能量变化等规律。了解定量研究的方法是化学发展为一门科学的重要标志。理解摩尔(mol)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可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如化学与生活、材料、能源、环境、生命过程、信息技术的关系等)。了解在化工生产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2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了解原子团的定义。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化学用语及常用计量熟记并

9、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的化合价。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溶液了解溶液的含义。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了解溶液的组成。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

10、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了解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了解原子构成。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以IA和VII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了解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了解化学键的定义。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化学反应与能量了解氧化还原反应

11、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掌握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和相关计算。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了解焓变与反应热的含义。了解H=H(反应产物)H(反应物) 表达式的含义。理解盖斯定律,并能运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焓变的简单计算。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金属腐蚀的危害,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

12、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了解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相关计算。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并能用相关理论解释其一般规律。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电解质溶液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了解水的电离,离子积常数。了解溶液pH的定义。了解测定溶液

13、pH的方法,能进行pH的简单计算。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盐类水解的应用。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了解溶度积的含义及其表达式,能进行相关的计算。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3.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常见金属元素(如Na、Al、Fe、Cu等)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了解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常见非金属元素(如H、C、N、O、Si、S、Cl等)了解常见非金属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了解常见非金属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

14、应用。4.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了解甲烷、乙烯、苯等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了解乙烯、氯乙烯、苯的衍生物等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了解乙醇、乙酸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反应及重要应用。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运用5.化学实验基础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能对常见的物质进行检验、分离和提

15、纯。能根据要求配制溶液。能根据实验试题要求,做到: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以上各部分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选考内容选考内容为选修模块“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的内容,考生从中任意选考一个模块的内容。(一)化学与技术1.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了解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综合利用的意义。了解我国无机化工的生产资源和产品的主要种类。了解海水的综合利用。了解化学科学发展对自然资源利用的作用。了解化学对废旧物资再生与综合利用的作用。2.化学与材料的制造和应用了解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对材料的要求。了解化学对

16、材料科学发展的促进作用。了解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合成材料、复合材料和其他新材料的特点,了解有关的生产原理。了解用化学方法进行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的原理。了解我国现代材料研究和材料工业的发展情况。了解新材料的发展方向。3.化学与工农业生产了解化学在水处理中的应用。了解合成氨的主要原理、原料、重要设备、流程和意义,认识催化剂的研制对促进化学工业发展的重大意义。了解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特点、精细化工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了解化学肥料、农药等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二)物质结构与性质1.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原理及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价电

17、子的排布。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了解元素电离能的含义,并能用以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了解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了解其简单应用。了解电负性的概念,知道元素的性质与电负性的关系。2.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理解离子键的形成,能根据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解释其物理性质。了解共价键的形成,能用键能、键长、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了解原子晶体的特征,能描述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理解金属键的含义,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了解金属晶体常见的堆积方式。了解杂化轨道理论及常见的杂化轨道类型(sp、sp2、sp3)能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或者杂化轨道理论推测常见

18、的简单分子或者离子的空间结构。3.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了解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了解氢键的存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能列举含有氢键的物质。了解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的结构微粒、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能根据晶胞确定晶体的组成并进行相关的计算。了解晶格能的概念及其对离子晶体性质的影响。(三)有机化学基础1.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能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元素含量、相对分子质量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了解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了解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能正确地表示它们的结构。了解确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化学方法和某些物理方法。了解有机化合物存在异构现象,能判断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不包

19、括手性异构体)。能根据有机化合物命名规则命名简单的有机化合物。能列举事实说明有机分子中基团之间存在相互影响。2.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以烷、烯、炔和芳香烃的代表物为例,比较它们在组成、结构、性质上的差异。了解天然气、石油液化气和汽油的主要成分及其应用。举例说明烃类物质在有机合成和有机化工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以及它们的相互联系。了解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结合实际了解某些有机化合物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影响,关注有机化合物的安全使用问题。3.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了解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能举例说明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质能源开发上的应用。

20、了解氨基酸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了解氨基酸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了解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了解化学科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4.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了解合成高分子的组成与结构特点,能依据简单合成高分子的结构分析其链节和单体。了解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特点。了解新型高分子材料的性能及其在高新技术领域中的应用。了解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在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贡献。三、题型示例(一)选择题示例例1:背景材料:2006年春季,宁夏大部分地区进行了人工降雨;为预防甲状腺肿大,在食用盐中加入碘酸钾(KIO3);为了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用乙醇代替汽油作为汽车的燃料;莽草酸是合成治疗禽流

21、感的药物达菲(Tamiflu)的原料之一,它的一种同分异构体a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gI和干冰都可用于人工降雨 B用米汤检验含碘食盐中是否含有碘元素C乙醇和汽油都是可再生能源 D1 mol a能与4 mol NaOH完全反应 a的结构简式【答案】A(2007年宁夏理综题)【说明】本题主要涉及必修模块“化学1”、“化学2”的内容。主要通过设置化学与生活、环境、能源等相互关系的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融会贯通、再现、辨认的能力;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能力。X的转化率ab时间例2:图中曲线a表示反应X(g)+Y(g) Z(g)+M(g)+N(g)

22、,H0进行过程中X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若要改变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b曲线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A升高温度B加大X的投入量C加催化剂D增大体积 0【答案】C 【说明】本题主要涉及等候模块“化学反应与原理”的内容。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移动、反应物的转化率等基本概念和原理。考查考生对曲线的观察能力;检验考生根据曲线提供的信息,通过图像分析和逻辑推理的方式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的准确性和思维的严密性。例3: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光照条件下通入Cl2,气液分离; 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分液、干燥、蒸馏; 除去CO2中少

23、量的SO2:气体通过盛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洗气瓶; 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加足量生石灰,蒸馏。A B C D 【答案】B【说明】本题考查简单化合物的分离以及去除杂质相关实验的操作。利用不同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即可进行分离。例4:图标 所警示的是A. 当心火灾氧化物 B. 当心火灾易燃物质C. 当心爆炸自燃物质 D. 当心爆炸爆炸性物质【答案】B【说明】本题考查考生对化学实验安全图标的识别。在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的化学实验基础部分中,都明确要求“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本题的4个选项都与实验安全有关。规范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安全、合理、准

24、确、顺利完成化学实验的基本保证;一些常用化学危险品的标志是对已知或未知化学品的潜在危险给予一种直接的警示;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则是综合运用上述知识和技能对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等突发事件具有预防和处理能力的要求。例5:将固体NH4I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NH4I(s) NH3(g)+HI(g) 2HI(g) H2(g)+I2(g)达到平衡时,c(H2)=0.5 mol/L,c(HI) = 4 mol/L,则此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A. 9 B. 16 C. 20 D. 25【答案】C【说明】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化学平衡常数。考生对平衡常数的表达式要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25、才能准确回答此题。例6:已知H2(g)、C2H4(g)和C2H5OH(1)的燃烧热分别是285.8 kJ/mol,、1411.0 kJ/mol和1366.8 kJ/mol。则由C2H4(g)和H2O(l)反应生成C2H5OH(l)的H为A. 44.2 kJ/mol B. +44.2 kJ/mol C. 330 kJ/mol D. +330 kJ/mol【答案】A【说明】本题涉及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主要考查考生对于化学反应热和盖斯定律的理解和简单计算的能力。(二)非选择题示例例7:现有甲、乙、丙、丁4种短周期元素,甲元素M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是K电子层电子数的一半,该元素的单质在大气层高空释放的蒸气

26、呈现明亮的橙黄色云雾,科学家由此可确定火箭在空中的位置;乙元素的单质在室温下、冷的浓硫酸或空气中,表面都能生成致密的氧化膜;丙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是黄绿色气体;丁元素与丙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写出甲、乙、丙、丁4种元素的符号。甲 、乙 、丙 、丁 甲元素和乙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较强的是 ;将过量的丙元素的单质通入FeBr2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该反应的氧化剂是 (写物质名称)由甲元素和丁元素组成的盐溶液的pH 7(填、)将乙元素的单质(除去氧化膜)投入浓氯化铜溶液中,在其表面很快出现一层红色物质,产生气体的速率逐渐加快,触摸容器壁得知溶液温度迅速升高,收集气体

27、,检验其具有可燃性。产生的气体是 (写化学式)。请从有关能量、是否有电化学作用等方面分析开始阶段产生气体的速率不断加快的原因 。【参考答案】Na Al Cl S NaOH3Cl2+2Fe2+4Br=2Fe3+2Br2+6Cl 氯气 H2 铝先置换出氯化铜中的铜,然后在金属表面形成无数微小的原电池,所以溶液中有气体产生,由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因此溶液温度迅速升高,产生氢气的速率不断加快。【说明】本题主要考查的内容是必修模块“化学1”中常见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必修模块“化学2”中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中原电池工

28、作原理及化学反应能量的转化。在能力层面上,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考生对这3个必考模块主要知识的理解程度,提炼、吸收试题提供的信息并加以转换、重组与已有知识整合的能力;通过分析和综合,用正确的化学术语和文字表述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思维过程跨度大,需要考生沉着应对。例8:有关物质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已省略)。通常C为气体单质,G为紫黑色固体单质。实验室中,常用固体E在B的催化下加热制取气体单质H。请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写出另外一种实验室制取H的化学方程式 (4)D溶液与Pb(NO3)2溶液混合可形成沉淀,此沉淀的Ksp

29、=7.0 109。将等体积的D溶液与Pb(NO3)2溶液混合,若D的浓度为1.0102 mol/L,则生成沉淀所需Pb(NO3)2溶液的最小浓度为 。【参考答案】MnO2+4HCl(浓)MnCl2+Cl2+2H2O 6I+ClO3+6H+=3I2+Cl+3H2O2H2O22H2O+O2 或2KMnO4K2MnO4+MnO2+O2等其他答案5.6104 mol/L 【说明】本题以实验室常见的元素及其化合物为背景,考查考生对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方法及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以及对难溶物质的溶度积的掌握情况,同时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和利用化学用语表达交流的能力。例9:某种催化剂为铁的氧化物。化

30、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对该催化剂中铁元素的价态进行探究:将适量稀硝酸加入少许样品中,加热溶解;取少许溶液,滴加KSCN溶液后出现红色。一位同学由此得出该催化剂中铁元素价态为+3的结论。(1)请指出该结论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2)请完成对铁元素价态的探究:限选实验仪器与试剂:烧杯、试管、玻璃棒、药匙、滴管、酒精灯、试管夹:3 mol/L H2SO4/3 H2O2、6 mol/L HNO3/0.01 mol/L KMnO4、NaOH稀溶液、0.1 mol/L KI、20 KSCN、蒸馏水。提出合理假设假设1: ;假设2: ;假设3: 。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你的假设(不要在答题卡上作答)实验过程根据的实验

31、方案,进行实验。请在答题卡上按下表格式写出实验操作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实验操作预期现象与结论步骤1:步骤2:步骤3:【参考答案】详见2008年高考广东化学试卷第21题。【说明】本题以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对该催化剂中铁元素的价态进行探究为背景,考查Fe2+和Fe3+的转化、Fe3+的检验等相关知识;以探究实验的核心环节为载体,考查考生对实验方案评价和设计的能力。例10:下表是稀硫酸与某金属反应的实验数据:实验序号金属质量/g金属状态C(H2SO4)/molL-1V(H2SO4)/mL溶液温度/金属消失的时间/s反应前反应后10.10丝0.550203450020.10粉末0.550203550

32、30.10丝0.750203625040.10丝0.850203520050.10粉末0.85020362560.10丝1.050203512570.10丝1.05035505080.10丝1.150203410090.10丝1.150204440分析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4和5表明, 对反应速率有影响, 反应速率越快,能表明同一规律的实验还有 (填实验序号);(2)仅表明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产生影响的实验有 (填实验序号);(3)本实验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其他因素还有 ,其实验序号是 。(4)实验中的所有反应,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变化值(约15)相近,推测其原因: 。【参考答案】固体反

33、应物的表面积 表面积越大 1和21、3、4、6、8 2、5 反应温度 6和7、8和9因为所有反应中,金属质量和硫酸溶液体积均相等,且硫酸过量,产生热量相等,所以溶液温度变化值相近【说明】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的知识以及考生对实验数据的查阅、分析能力。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目标中提出来,要“经历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探究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本题就是按照这一课程目标考查的。例11:Fenton法常用于处理含难降解有机物的工业废水,通常是在调节好pH和Fe2+浓度的废水中加入H2O2所产生的羟基自由基能氧化降解污染物。现

34、运用该方法降解有机污染物p-CP,探究有关因素对该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设计控制p-CP的初始浓度相同,恒定实验温度在298K或313K(其余实验条件见下表)。设计如下对比实验。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表中不要留空格)。数据处理实验测得p-CP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右上图。请根据右上图实验曲线,计算降解反应在50150s内的反应速率;v(p-CP)= mol/(Ls) 解释与结论实验、表明温度升高,降解反应速率增大。但温度过高时反而导致降解反应速率减小,请从Fenton法所使用试剂H2O2的角度分析原因: 实验得出的结论是:pH=10时, 思考与交流实验时需在不同时间从反应器中取样,并使所取

35、样品中的反应立即停止下来,根据上图中的信息,给出一种迅速停止反应的方法: 【参考答案】(1)实验编号实验目的T/KpHc/10-3molL-1H2O2Fe2+31336.00.30探究实验的pH对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2)8.010-6(3)过氧化氢迅速分解。(4)反应速率为零(或该降解反应不能进行)(5)将所取样品迅速加入到NaOH溶液中,使pH约为10(或将样品置于低温环境中骤冷等其他合理答案均可)(2009年安徽高考理综第28题)【说明】本题以工业上利用Fenton法对有机污染物p-CP的降解反应为情境,以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为研究课题,考查考生运用相关的化学反应原理、元素化合物知识

36、及化学实验基本知识进行实验设计的能力,运用控制变量方法设计实验的能力,观察图表获取有用信息进行数据处理和计算的能力,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用正确的化学术语及文字进行表达的能力。例12:工业上可用食盐和石灰石为主要原料,经不同的方法生成纯碱。请回答下列问题:(1)路布兰法是以食盐、石灰石、浓硫酸、焦炭为原料,在高温下进行烧碱,再浸取,结晶而制得纯碱。食盐和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硫酸钠和焦炭、石灰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已知产物之一为CaS);(2)氨碱法的工艺如下图所示,得到的碳酸氢钠经煅烧生成纯碱。中的中间产物C是_,D_。(写化学式);装置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

37、联合制碱法对氨碱法的改进,其优点是_;(4)有人认为碳酸氢钾与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相似,故也可用氨碱法以氯化钾和石灰石为原料制碳酸钾。请结合下图的溶解度(S)随温度变化曲线,分析说明是否可行?_。【参考答案】(1) 2NaCl+H2SO4(浓)Na2SO4+2HCl Na2SO4+ CaCO3+2C Na2CO3+ CaS +2 CO2或 Na2SO4+2C Na2S+2 CO2、 Na2S + CaCO3 Na2CO3+ CaS (2)Ca(OH)2,NH3;NH3+CO2+NaCl+H2O=NaHCO3+NH4Cl(3)提高了食盐的利用率;副产物NH4Cl可做氮肥等;可利用合成氨的副产物CO

38、2。(4)不可行,因为碳酸氢钾溶解度较大,且在常温下与氯化钾的溶解度差别小,在氨盐水碳酸化时无法大量析出。【说明】本题要求考生对纯碱的工业制法有系统的认识,既考查了早期的生产方法也考查了近代的生产方法,还比较了氨碱法和联合制碱法的优缺点。要求考生能够应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例13:分析下面两个案例并回答有关问题。(1)某城镇生产、生活的分布情况如图所示,河流中W、X、Y、Z处某次水样抽测结果如表所示。 地点项目WXYZ水温/15182625pH6855溶解氧量/(mg/L)11973导致X、Y处水样pH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Z处鱼类大量减少,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2)某地区

39、已探明蕴藏有丰富的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还含有SiO2等杂质)、煤矿、石灰石和黏土。拟在该地区建设大型炼铁厂。随着铁矿的开发和炼铁厂的建立,需要在该地区相应建立焦化厂、发电厂、水泥厂等,形成规模的工业体系。据此确定上图中相应工厂的名称A 、B 、C 、D ;以赤铁矿为原料,写出高炉炼铁中得到生铁和产生炉渣的化学方程式 ; 从“三废”利用、环境保护等角度考虑,该地区和企业在生产中应采取的一些措施有(举出2种措施即可) 。【参考答案】造纸厂排放的碱性废污水使X处河水pH升高,火力发电厂净化烟气的酸性废水治理未达标就排放,造成Y处等的河水pH降低(或火力发电厂燃煤产生的SO2会导致酸雨,飘落

40、后使Y处等河水pH降低)化肥厂、农田及生活污水使Z处河水富营养化,水温较高,适于藻类等水生植物生长,河水中溶解氧被大量消耗,导致鱼类死亡。发电厂 焦化厂 炼铁厂 水泥厂 Fe2O3+3CO2Fe+3CO2 CaCO3+SiO2CaSiO3+CO2用炼铁厂的炉渣(或CaSiO3)作为水泥厂的原料用发电厂的煤矸石和粉煤作为水泥厂的原料将石灰石煅烧成生石灰,用于吸收发电厂和焦化厂燃煤时产生的SO2,减少对空气的污染建立污水处理系统【说明】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化工生产原理以及环境保护涉及的一些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在案例1中,主要涉及造纸厂、火力发电厂、生活以及农田中不合理使用化肥等可能对附近水体产生的

41、影响。在案例2中,给出了一系列生产企业及其部署的问题情境,即根据当地的自然资源考查考生如何合理设计和安排工业体系,既要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又要注意环境保护,实现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的。例14:已知X、Y和Z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42。X元素原子的4p轨道上有3个未成对电子,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2p轨道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X跟Y可形成化合物X2Y3,Z元素可以形成负一价离子。请回答下列问题:(1)X元素原子基态时的电子排布式为 ,该元素的符号是_;(2)Y元素原子的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该元素的名称是_;(3)X与Z可形成化合物XZ3,该化合物的空间构型为 ;(4)已知化合物X2Y3在稀硫酸溶液中可被金属锌还原为XZ3,产物还有ZnSO4和H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比较X的氢化物与同族第二、第三周期元素所形成的氢化物稳定性、沸点高低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 As 氧 三角锥形As2O3+6Zn+6H2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