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节点综合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 录1概述12咨询内容、依据22.1咨询内容22.2依据文件32.2.1有关标准、规范、规程32.2.2相关规划及文件43主要咨询修改建议43.1河势演变分析53.2工程布置与设计54主要咨询成果94.1工程建设的必要性94.2水文、泥沙124.3工程地质134.4河势演变及趋势分析144.5工程任务和规模174.5.1工程任务174.5.2工程整治范围174.5.3工程内容184.6工程总布置与设计184.6.1工程等级和标准184.6.2设计水位与流速184.6.3工程总布置194.6.4整治工程设计194.7施工组织设计234.8工程管理254.9工程占
2、地及移民安置254.10工程招标264.11环境影响评价264.12水土保持264.13节能264.14工程投资274.14.1编制依据274.14.2主要调整说明274.14.3主要编制结果294.15附件294.15.1估算审查附件294.15.2其他附件2921 概述#是长江下游澄通河段重要的河势控制节点,该节点位于澄通河段浏海沙水道右侧段山港至十二圩港之间,该岸段地质疏松,受如皋中汊和浏海沙水道汇流顶冲,坍岸严重。随着如皋中汊的发展,1998年以后,浏海沙水道近岸顶冲点下移至#江段九龙港至十一圩之间,这一河势变化改变了#江段近岸河床冲淤变化格局,顶冲区域的下移,大大增强了九龙港以下近岸
3、河床冲刷强度,由于水流贴岸顶冲,崩岸时有发生,是长江下游江岸主要的崩坍区域之一。#江段的稳定对于如皋沙群水道乃至整个澄通河段上段河势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其工程保护区现已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港口、企业重地,沿江岸线分布着#市大量的大中型企业及码头,其中包括特大型企业#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为维护长江堤防安全、维护河势及航道稳定及确保沿江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共同需要。目前,长江委已将#岸线综合整治工程纳入长江澄通河段河道综合整治规划报告(报批稿,2010.7)。历次整治相对稳定了#段的河势,为沿江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但受其护岸整治范围、标准不足,堤防与岸坡缺少系统整治影响,同时为积极适应上下游
4、工情、水情的变化,对#节点进行综合整治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受#市水利局委托,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上海院)2011年6月编制了#节点综合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以下简称可研报告),受省水利厅委托,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我公司对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技术咨询。项目咨询过程中,2012年4月初,我公司提出可研报告咨询初步意见,上海院根据该意见对相关问题和建议进行了梳理,4月28日我公司组织与专家组成员及#水利局就初步意见进行了沟通,根据沟通会意见,上海院对可研报告进行了补充、修改和调整工作,于6月上报了可研报告修改稿,经认真审阅,形成本咨询报告。2 咨询内容、依据2.1 咨询内容
5、在2012年4月咨询初步意见的基础上,针对上海院可研报告修改稿(2012年6月)以及工程地质汇总资料、工程设计图纸、工程量计算清单及投资估算等相关资料,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设计规程、规范、标准进行咨询,针对本工程项目特点,咨询主要内容如下:1. #节点综合整治工程必要性论证的合理性。2. 工程任务及规模与相关规划的符合性。3. 可研报告执行国家和行业强制性标准情况。4. 气象水文、工程地质分析成果的全面性、合理性。5. 满足堤防、岸坡稳定和抗冲刷要求的工程总体布置的合理性。6. 护岸工程及主要建筑物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安全稳定性。7. 施工组织设计的合理性。8. 工程征占地的合理性。9. 环境保
6、护及水土保持、节能、劳动安全及工业卫生等涉及公共安全、公众利益的工程措施的合理性。10. 工程管理机构设置、管理范围、管理设施配备的合理性。11. 工程投资估算的编制依据和方法、投资估算的内容、单价和取费参数的合理性;工程量计算的正确性。特别是块石价格的合理性。12. 对可研方案提出优化措施,对投资估算提出调整意见。2.2 依据文件2.2.1 有关标准、规范、规程1、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编制规程(DL5020-93);2、防洪标准(GB50201-94);3、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4、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5、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L
7、203-97);6、防波堤设计与施工规范(JTJ298-98);7、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8、水利工程水利计算规范(SL104-95);9、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10、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50290-98);11、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T191-96);12、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71-96);13、堤防工程施工规范(CJJ50-92);14、航道整治工程技术规范(JTJ312-2003);1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16、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1999);17、水利水电工程量计算规定(DL
8、/T5088-99);18、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19、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GJ08-37-2002);20、水利水电工程天然材料勘察规程(SL/251-20000);2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22、其它有关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2.2.2 相关规划及文件1.江苏省防洪规划;2.江苏省水利现代化规划;3.苏州市水利现代化规划;4.长江澄通河段河道综合整治规划报告。5.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规划6.#市江堤加高加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7.苏州市长江防洪工程管理条例(2004修改)8.#市河道管理实施办法3 主要咨询修改建议咨询过程中,所提咨询
9、修改建议被设计单位采纳,并按此调整了设计报告、图纸,主要修改建议如下:3.1 河势演变分析1、咨询初步意见提出:#所在河段是径流和潮流双向影响地区,潮流强劲,建议按整个长江澄通河段(江阴鹅鼻咀徐六泾)进行河演分析。设计单位增加了澄通河段河道概况,对整个澄通河段河势演变的概况以及福姜沙河段与通州沙河段的关系进行了描述。2、咨询初步意见提出:浏海沙水道近期演变断面分析,还需结合护岸工程实施时间来分析,用以判明近岸河床护岸以来的稳定性,即明确现状护岸工程加固或重建的必要性。九龙港以下段近岸河床冲刷程度大于九龙港以上段,尤以九龙港至沙洲电厂冲刷强度较大;工程岸段河床平面及断面变化。在各代表断面近年变化
10、图中,建议标出已建护岸工程外缘线。2005年12月2009年8月,2#、3#断面深槽淤积,12#至15#断面深槽又大幅淤积,不标出护岸外缘线(及实施时间)则难以判别已建护岸完好情况。设计单位在整治工程现状章节中对工程岸段近年,特别是2009、2010年实施的护岸工程情况及其整治效果进行了逐一补充分析。3、咨询初步意见提出:补充工程采砂可行性论证内容。设计单位在施工组织设计章节中对砂源地的选择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和推荐,并对砂源地砂源储量、运距等开采条件进行了分析。3.2 工程布置与设计1、关于工程整治范围,咨询初步意见提出应进一步复核。可研报告提出抗冲刷要求整治范围为一干河九龙港二干河以下1260
11、米进行全线护岸,理由阐述不充分。应对已建工程现状特别是2009年以来实施的工程稳定情况作出分析判断,在此基础上进行布置。未破坏的原丁坝区也应作为已建护岸区对待。(1)对2009年、2010年实施的整治工程布置、完好情况以及在本次工程中是否利用作出说明。可研报告仅对2000、2005年整治工程效果进行分析;(2)下阶段应进一步分析已建工程完好情况,细化工程布置。自20052009年,从九龙港到十一圩港间,先后实施了较大规模的抛石护岸工程,20052009年的冲淤结果并不能准确判定淤积区已护岸工程是否存在和完整;(3)补充沙钢集团等企业使用该段岸线以来护岸工程范围内历年护岸工程量及投资情况(建议分
12、年列表)。设计单位进行了相应补充。2、咨询初步意见提出:需对桩号S0+779S1+194堤防及岸坡整体稳定采用灌注桩措施进行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对连排灌注桩、袋装砂压载,建平台和削坡等稳定堤岸工程型式需要进一步研究。(1)建议进一步研究采用连续灌注排桩护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比较采用尼龙网石兜护岸,以求节约造价和增加工程适应性。如在海力8号码头前沿(S0+779S1+1194,即护长417m,实似护长475m)设计连排灌注桩范围长417m(桩深25m),再加上码头前沿深槽设计为袋装砂+2m厚抛石压载。(2)在堤防稳定措施中,使用抛石压载,抛石量较大,一半以上断面抛石平均厚410米,投资较多。建议
13、复核堆载前后相关断面岸坡稳定系数变化,是否会因大量堆载导致岸坡稳定系数下降?进一步优化压载设计,建议使用部分袋装砂上覆盖块石,或调整边坡系数。设计单位根据此意见进行了补充分析论证,采用灌注桩措施是必要的,并优化了压载设计。3、关于灌注桩设计。咨询初步意见中提出:S0+779S1+194为堤防稳定而布置的连排灌注桩,1.00.60桩长25米,主要作用是抗侧滑。如无需其起到地连墙的作用,建议由一字排列改为垂直堤防的门式布置,可显著提高其抗侧滑力。设计单位根据此意见进行了比较论证,综合抗侧滑和地连墙的作用,仍采用灌注桩平行堤轴线一字排列布置的方案。4、关于护岸工程结构设计咨询初步意见提出:(1)块石
14、粒径计算。水下抛石粒径可按0.350.40米考虑。可研报告提出“设计流速取2.03.5米/秒,计算得块石粒径为0.160.49米,相应重量为20kg300kg”,此计算存在两点问题,一是在最大3.5米/秒流速下,粒径应为0.35米,二是当粒径为0.49米时,重量应为160kg,而不是300kg,300kg的等容粒径为0.615米。除风浪较大的浅水区块石粒径应加大到0.49米外,一般水下抛石块石粒径0.350.40米已满足要求。(2)抛石厚度设计。可研报告“根据有关工程设计规范的规定,抛石厚度不小于抛筑块石粒径的2倍”,约为1.0米,而设计中取为2.0米,甚至4.0米,远超过江苏省60年来坍岸整
15、治最大抛石厚度一般2m的记录。考虑到工程地段的重要性,建议抛石厚度取为1.5米,增加防崩层厚度,取为2.0米,在深槽部位,如-35m及其以下,抛石厚度也不宜超过2.5m。(3)因抛石护深槽(护底)抛石厚度较小,有可能在深槽发展过程中渐次破坏,不如加强防崩层有效。建议将断面1、断面2、断面5中抛石护深槽改为设防崩层宽20米,抛石厚2.0米。(4)对于S2+543S2+932(海力5号码头)的工程布置:V-20以上不加固未说明理由;因为断面6河岸抗滑稳定已满足规范要求,且护岸平面布置过于凸出,工程断面布置在-25米至-40米间抛石厚4米,并在-40米至-49米间设袋装土压脚;在边坡缓至1:13的-
16、49米至-53米间宽55米的河底,设袋装土上抛石厚2米;此断面设计标准过高,建议优化并适当后缩。设计单位根据咨询意见对抗冲刷要求抛石的厚度及防崩层宽度进行了调整,最大抛石厚度不大于2.0m5、关于网兜抛石可研报告网兜抛石量比例较大,达总抛石量的30%。咨询初步意见提出:应分析在小于1:2的岸坡上使用网兜抛石的必要性。据地质资料,抛石=3540,抛石外包格宾网=3540、C=3Kpa,两者力学特性相差很小。设计中使用的抛石规格已足够满足块石单体稳定和边坡稳定的要求,提出使用抛石外包格宾网的理由不足,且造价较高。在护岸工程实践中,在某深泓逼岸的严重坍江段,曾有水下陡坡处理抛填块石至1:1的成功经验
17、,故1:2的抛石边坡已足够稳定。设计单位根据测量成果,对岸坡陡于1:2的岸段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咨询意见基本同意暂按总抛石量的30%考虑,下阶段再进行优化。6、关于抛填袋装砂设计。咨询初步意见提出:补充装沙袋尺寸要求,应明确编织袋的材料性质、强度、规格以及保砂性与透水性指标等,明确土工织物的等效孔径和砂料的d50、d90等规格要求。本工程中袋装砂位于水下,不直接受紫外线照射,不易老化,可选取强度大、价格较低廉的聚丙烯编织布作为充砂袋的袋布,其深水部位砂袋不必使用防老化机织布。保砂性差会影响砂袋稳定,透水性差将影响充沙袋的充盈度。设计单位据此进行了优化设计。按枯水位0.0米上下抛填和高程-15米
18、、-40米以下水下抛填分别进行了设计,并充填砂进行了设计。本报告采用85高程系统。4 主要咨询成果4.1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是长江下游澄通河段重要的河势控制节点。该节点位于澄通河段浏海沙水道右侧段山港至十二圩港之间,在澄通河段总体河势中,控制了上游河道调整对下游河势的影响,有利于形成较稳定的藕节状分汊河道,发挥着对上、下游分汊河道的控导作用;该节点对下游南通港区的安全运行、通州沙东、西水道分流比的合理配置、南通河段(澄通河段下段)的12.5米深水航道建设以及通州沙西水道的综合整治开发利用均有直接的影响。#控制段是著名的长江坍江险工地段之一,是浏海沙水道弯道段的主体。该岸段地质疏松,受如皋中汊和
19、浏海沙水道汇流顶冲,坍岸严重。随着如皋中汊的发展,1998年以后,浏海沙水道近岸顶冲点下移至#江段九龙港至十一圩之间,这一河势变化改变了#江段近岸河床冲淤变化格局,顶冲区域的下移,大大增强了九龙港以下近岸河床冲刷强度,由于水流贴岸顶冲,崩岸时有发生。据统计,段山港至十二圩港段共发生严重塌岸长11.4千米,一般性塌岸长5千米,多年来坍失土地3万余亩。历次整治相对稳定了河势,为沿江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经八十年代以来的连续抛石治理,岸线崩退趋势受到遏制,随着上游双涧沙和如皋沙群的演变,主流已形成目前比较稳定有利的河势,本工程所在河段也成为相对固定的迎流顶冲的岸段,岸线的初步稳定为沿江开发利用创造了条
20、件,该区现已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港口、企业重地,沿江岸线分布着#市大量的大中型企业及码头,其中包括特大型企业#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节点现状河势和水流条件尚未得到根本改善。受历次治理经费所限,护岸工程前沿基本上在等高线-35米 左右,远未抛护至深水区,随着如皋中汊的发展,受其出流顶冲及浏海沙水道水流冲刷的影响,近岸深槽呈冲深逼岸之势,前沿河床仍在不断冲刷加深,已建抛石护岸工程不可避免会产生破坏,目前近岸已出现多个-50-60米的冲刷坑,最深处已近-70米,抛石区不断损坏坍落,冲刷坑离岸距离约150米,局部水下平均边坡不足1:2,深泓连年逼岸,甚至部分江堤产生裂缝,已危及节点稳定和沿江大型工矿
21、企业的防洪安全和生产运行;此外,在实施双涧沙航道整治工程后,如皋中汊分流比将会有所增加,还将加大#控制段的水流顶冲压力。工程整治是维持航道稳定的需要。该河段为主航道,上承福姜沙水道,下接通洲沙东水道主航道,治理不仅为本河段的航道稳定创造了条件,也为上下游特别是通洲沙东水道主航道进口的稳定打下基础,同时为12.5米深水航道整治创造了条件。目前,#岸线综合整治工程已纳入长江澄通河段河道综合整治规划报告(报批稿,2010.7)。规划近期河势控制目标已明确“稳定浏海沙水道下段南岸顶冲点位置及南北两岸边坡,结合横港沙合理圈围,使九龙港附近形成新的人工节点,为通洲沙汊道提供稳定的入流条件”。为维护澄通河段
22、总体河势的稳定,考虑三峡工程等蓄水运行后,上游径流来沙量减少将对下游河道造成不利影响,一方面需对目前处于迎流顶冲和深槽贴岸冲刷的老险工段进行加固;另一方面需对澄通河段河道整治工程实施后可能引起的江岸冲刷、影响河势稳定和防洪安全的岸段进行守护。段山港至十二港段护岸加固工程列入整治工程规划,加固总长度约18.5千米,#节点位于该段工程范围。综上所述,为进一步维护#江段的河势稳定,为沿江经济发展和岸线利用创造条件;进一步完善防洪体系,保障沿江地区防洪安全;进一步改善航道条件,充分发挥黄金水道的效益,按轻重缓急原则,对#节点先期进行整治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建议:1、补充说明近期#节点险工段出险和抢险情
23、况。2、补充工程保护范围内社会经济概况及发展趋势。4.2 水文、泥沙1、径流大通水文站为长江下游地区最后一个径流控制站,大通站与本河段区间入汇流量较小,大通站径流资料可代表本河段的径流。同意采用大通站19502007年多年平均径流量、历年最大流量、历年最小流量、多年平均流量、多年径流年内分配等统计资料成果。2、潮汐、潮位工程段处于长江潮流界范围内,属径流和潮流双向影响地区,该河段潮汐属非正规半日浅海潮,愈向上游,潮波变形程度愈大,涨潮历时愈短,落潮历时愈长,落潮历时大于涨潮历时;平均潮差向上游沿程递减。本工程位于江阴肖山与南通天生港潮位站之间,同意根据两站特征潮位和高低潮位频率值进行内插。建议
24、根据苏水计1997210号“关于我省长江远期防洪(潮)设计水位及沿线建筑物设计标准的通知”进一步分析设计高潮位,根据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江苏省沿江、沿海最低潮位分析(1998年)进一步分析设计低潮位。3、泥沙大通站泥沙特性基本反映了澄通河段上游径流来沙特性。同意根据19502006年实测资料对多年平均输沙量、输沙量的年内分配、历年最大输沙量、最小输沙量统计分析成果。三峡工程蓄水后,大通站输沙量减小明显。4、施工期水位下阶段应进一步细化施工工期及潮位,尤其是堤防压载加固时潮位。4.3 工程地质1、可研阶段未开展#岸线综合整治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基本同意利用已有海力9号海力1号码头工程地质勘察以及
25、沙钢集团一干河下游及二干河上游长江岸线整治工程勘察报告成果。下阶段应对已有码头范围内和企业自保堤勘察成果进行整编,并按规范要求开展必要的补充勘探工作,全面掌握工程范围内的地层岩性、工程地质条件和地层物理力学指标,提供相应工程地质图、剖面图。2、同意对海力9号海力1号码头工程及沙钢集团企业自保堤工程地质的评价意见。3、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工程区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0S,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0.05g,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4、工程所需砼粗、细骨料和块石须外购。5、由于本工程块石需求量较大,下阶段应进一步落实料源和质量评价。报告对抛填砂袋内充填砂砂源地进
26、行了初步分析和推荐,下阶段应按充填砂质量指标要求进一步探明砂源地、储量与质量及运输开采条件评价。4.4 河势演变及趋势分析1、基础资料和方法评价河势分析依据的河道地形资料比较完整,分析方法正确;河演分析从历史演变到近期演变,分析了福姜沙河段和如皋沙群段的滩槽演变,重点分析工程岸段河床平面和断面变化对冲刷岸段的深潭发育及冲刷机理,探讨该岸段稳定性影响因素,采用Delft3D模型,分析凹岸顶冲岸段三维水流的近岸及近底流速情况,有利于进一步认识防护工程的水动力特性和说明岸坡防护的水动力分析和工程整治效果。2、基本同意报告的河演分析结论。工程段是径流和潮流双向影响地区,潮流强劲,报告对长江澄通河段(江
27、阴鹅鼻咀徐六泾)宏观河势和微观河势进行分析。河演分析中充分说明了#节点控制段的形成,以及在澄通河段河势的控导作用,特别是九龙港至十二圩控导段对通州沙分汊河段入流条件的控导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结论:(1)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经过不断整治,将原如皋沙群从14个暗沙、岛屿及多条汊道,整治成双汊河道,这是长江澄通河段上段整治的重要成就之一;(2)横港沙尾原在狼山以东营船港河口以下,自1957年汛期中,洪水将横港沙尾冲断,从此横港沙尾不断上移缩短,至上世纪底,横港沙尾已基本上相对稳定在目前位置;(3)近年来,双涧沙滩面上形成的两条南北方向串沟,不断将福姜沙北汊(如皋中汊上段)水流分向福姜沙中汊(浏海沙
28、水道上段),对该段河势的变化有较大的影响。(4)如皋沙群河势近期相对稳定,即将进行的河道和航道整治方案必然是基于现有基本稳定的河势条件,并充分考虑沿江开发利用的实际状况,各汊道现有的分流格局及功能不可能出现在的改变。因此,本河段河势出现大尺度调整的可能性不大,这为如皋沙群水道的长期稳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也为#江段的进一步治理提供了较好的外部河势条件。近期河演分析表明:如皋中汊分流较稳定,但#岸段迎流顶冲的形势将长期存在,护岸工程前沿河床仍不断下切,断面有向窄深方向发展趋势。同意工程河段深泓线变化、平面变化、断面变化及河床冲淤变化分析结论。(1)深泓线变化。1983年以后,浏海沙水道深泓线平面位
29、置总体基本稳定,深泓线紧靠南岸。如皋中汊与浏海沙水道两汊深泓汇合区域在一干河至九龙港一带,汇合点位置总体基本稳定,变动范围在一干河下游710米九龙港十一圩港上游附近,2001年以后下移至九龙港以下。(2)河床平面变化。受如皋中汊发展和泓北沙扩大影响,1977年以来九龙港至十二圩港主河槽南侧冲刷,主河槽平面位置总体表现为向南移动。总体上,近年南岸不断冲刷后退,南侧深槽南移趋势明显,深槽仍有冲深趋势。(3)河床断面变化。1977年以来九龙港、十一圩港主要表现为河床断面面积扩大、河床刷深。近年来工程岸段深槽紧靠南岸,断面形态呈窄深型,总体河势比较稳定,但本河段河势、水流条件未得到根本改善,特别是近年
30、中汊水流顶冲作用的加强,已建抛石护岸工程也不可避免会产生破坏,导致该段沿线近岸河床冲刷加剧,岸坡变陡。(4)河床冲淤变化。受双锏沙水道淤积消亡和如皋中汊发展的影响,浏海沙水道南岸顶冲点由#一带下移至九龙港十一圩港一带,大大增强了九龙港以下近岸河床冲刷强度。工程河段2005年到2009年以来,一干河至九龙港段近岸河床变化总体以冲刷为主;九龙港十一圩港段总体也以冲刷为主,且冲刷量明显大于一干河至九龙港段近岸河床冲刷量,最大冲刷强度出现的时段同一干河至九龙港段;十一圩港至十二圩港近岸河床变化以冲刷为主,且冲刷量最大。3、同意可研对2000年、2005年、2009年和2010年已实施护岸工程整治效果的
31、分析结论。每年应急抛石工程实施后,各区域岸坡受冲刷后退的现象得到了一定的抑制和减缓,但由于该岸段水动力条件强劲,河势未得到明显改善。4、建议:(1)工程河段近岸水域河床冲淤变化,还需结合护岸工程实施时间来分析,用以判明近岸河床护岸以来的稳定性。(2)工程岸段河床平面及断面变化,在各代表断面近年变化图中,建议标出已建护岸工程外缘线。4.5 工程任务和规模4.5.1 工程任务通过#节点工程段综合整治措施,提高河床抗冲能力,遏制深槽逼岸,稳定该河段水下岸坡,确保工程岸段和堤防防洪安全,为沿线码头及厂区正常运行提供保障;同时稳定浏海沙南岸顶冲点,为本河段及上、下游河段的河势稳定创造有利条件。4.5.2
32、 工程整治范围同意可研根据#段已建工程的实际情况和近期工程实施效果,结合最新的水下地形变化,并参照河势分析的主要结论和趋势分析,以下护槽港边滩和双涧沙守护工程实施后的影响分析,并根据堤防及码头岸坡整体抗滑稳定分析结果,以及#节点岸坡冲刷、淤积深度及范围,综合确定本次整治工程范围。可研整治工程纵向范围为一干河九龙港二干河以下1260米之间的岸线,里程总长约7250米,横向范围从企业自保堤顶临江侧至深槽约165255米。其中海力8号码头下、海力3号码头区及十一圩港十二圩港之间三段应列为重点防护范围。长江澄通河段河道综合整治规划报告(报批稿)提出:拟对#节点所在的段山港至十二圩港段实施护岸加固工程,
33、加固总长度约18.5千米。可研提出的工程范围是规划整治河段中河势控制的重点,可以先期安排实施。建议下阶段应补充测量最新水下地形图,并进一步分析已建工程完好情况,细化工程治理范围。4.5.3 工程内容根据河段总体河势、工程区域局部河床演变、数模计算和岸坡稳定复核成果,工程主要内容为:堤防、岸坡整体抗滑稳定要求整治工程和抗冲刷要求整治工程两部分。4.6 工程总布置与设计4.6.1 工程等级和标准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和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节点岸线护岸工程等级为II等,防洪标准为10050年一遇,堤防级别为2级,同意企业自保堤防按2级堤防进行稳定复核。4.6.2
34、 设计水位与流速可研提出工程区域100年一遇设计高潮位为5.1米,设计低潮位为-1.52米;50年一遇设计高潮位为4.91米,设计低潮位为-1.43米。建议设计高潮位按省水利厅1997年江堤达标设计洪水位批复成果,设计低潮位建议采用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1998年沿江、沿海最低潮位分析成果。下阶段应进一步复核设计潮位。同意#节点近岸设计流速按2.03.5m/s考虑。4.6.3 工程总布置根据河段总体河势、工程区域局部河床演变、数模计算和岸坡稳定复核成果,分为堤防、岸坡整体抗滑稳定要求整治工程和抗冲刷要求整治工程两部分。基本同意堤防稳定要求整治范围长3696米、岸坡整体稳定要求整治范围长417米,抗
35、冲刷要求整治范围长6172米。满足堤防抗滑稳定要求整治的具体范围为:S0+090S0+779、S0+779S1+194、S1+357S1+743、S2+543S2+932、S2+932S3+433、S3+433S3+779、S4+027S4+288、S5+014S5+489、S5+927S6+511。满足岸坡抗滑稳定要求整治的具体范围为S0+779S1+194。满足抗冲刷要求整治的具体范围为:S0+000S0+779、S0+779S1+194、S1+194S1+376、S1+690S2+508、S2+508S2+946、S2+946S4+665、S4+665S5+014、S5+014S6+80
36、0。S1+376S1+690段岸坡均为淤积,淤积厚度24米,可研不再处理。4.6.4 整治工程设计4.6.4.1堤防及岸坡加固(1)堤防及岸坡稳定计算工况和水位组合以及堆顶、堆后设计荷载取值合理。基本同意堤防及岸坡稳定计算成果,下阶段根据补充的勘察资料进一步复核。(2)为满足堤防及岸坡稳定,同意采取堤外坡压载加固措施。堤防稳定措施中堆载设计断面较大,为优化压载设计和降低工程造价,同意采用袋装砂+抛石压载方案,抛石厚度为2米。下阶段根据稳定所需压载范围和水位情况,对部分堤段加固方案进一步优化。(3)可研为保证S0+779S1+194堤防及岸坡整体稳定,比较了堤外坡至码头前沿至深槽全部抛石压载方案
37、、仅码头前沿至深槽抛石压载方案以及灌注桩+码头前沿至深槽抛石压载等三方案。基本同意采用连排灌注桩+码头前沿至深槽抛石压载方案。为保证灌注桩的地连墙作用,同意采用平行堤轴线一字型布置。(4)下阶段进一步分析桩号S2+932S3+433为满足压载加固要求抛石挤淤的可行性,并根据地质情况复核灌注桩具体设计。4.6.4.2岸坡抗冲刷设计(1)可研比较了丁坝护岸、丁坝与顺坝组合护岸、平顺护岸等方案,综合岸线整治建筑物型式各自的作用、使用条件及特点、施工条件,考虑码头的正常运行、#节点岸线岸坡较陡、水深、流速大、冲刷坑深等因素以及长江中下游护岸工程实践,基本同意#节点岸线整治采用自我适应河床变形能力强、不
38、影响岸线利用、施工简单、有利于提高堤防整体抗滑稳定的斜坡式平顺抛石护岸方案。可研为保证抛填块石自身的稳定性,在岸坡陡于1:2的岸段采用稳定性较好的散抛块石与网兜抛块石组合的结构,其余岸段采用散抛块石结构。下阶段应进一步分析岸坡陡于1:2采用网兜抛石的必要性和所占总抛石量的比例,补充相应方案的比较。(2)同意抛石粒径取值。该河段一般最大流速为23.5米/秒,根据估算和我省实践经验,同意本工程护岸抛石粒径采用0.350.40米,相应重量为6090kg。(3)同意抛石厚度设计。根据有关工程设计规范的规定,抛石厚度不小于抛筑块石粒径的2倍,约为1.21.8米。为确保抛石护岸工程质量和整治效果,设计抛石
39、厚度应适当加厚。同意可研提出的抛石厚度:在码头前沿-25.0米(或-30.0米,或-40.0米)等高线的区域设置1.5米厚的抛石,而在-25.0米(或-30.0米,或-40.0米)等高线深槽的区域抛石厚度取为2.0米。(4)同意岸坡抗冲刷要求工程布置。可研提出:在冲刷区域,码头前沿-25.0米(或-30.0米,或-40.0米)等高线的区域设置抛石护岸,厚1.5米;-25.0米(或-30.0米,或-40.0米)等高线深槽的区域结合防崩层的布置,设置抛石护岸,厚2.0米。为防止抛石坡脚产生淘刷破坏,增强抛石护岸的稳定,在抛石坡脚布置宽20米、高2米的抛石棱体镇脚。其中:桩号S0+090S0+779
40、(海力9号码头),码头前沿-25.0米(-30.0米)等高线区域设置抛石护岸,厚1.5米;-25.0米(或-30.0米)等高线深槽的区域结合防崩层的布置,设置抛石护岸,厚2.0米,设防崩层宽20米,抛石厚2米。桩号S0+779S1+194(海力8号码头),岸坡抛石压载,结合岸坡抗冲刷要求,抛石高程-15.0米,平台宽26米,坡度1:2至高程-35米。在高程-35米布置一抛石棱体,平台宽10米,坡度1:2至深槽。抛石坡脚布置宽20米、高2米的抛石棱体镇脚。桩号S1+194S1+376(海力8号码头海力7号码头始端之间),码头前沿-30.0米等高线区域设置抛石护岸,厚1.5米;-30.0米等高线深
41、槽的区域结合防崩层的布置,设置抛石护岸,厚2.0米,设防崩层宽20米,抛石厚2米。S1+376S1+690(海力7号码头)不设抛石护岸结构。桩号S1+690S2+508(海力6号码头),码头前沿-30.0米(-40米)等高线区域设置抛石护岸,厚1.5米;-30.0米(-40米)等高线深槽的区域结合防崩层的布置,设置抛石护岸,厚2.0米,设防崩层宽20米,抛石厚2米。S2+508S2+946(海力5号码头),岸坡0米-20米高程等高线区域均为淤积,不设抛石护岸结构。-20.0米-40.0米等高线区域设置抛石护岸,厚2.0米;-40.0米等高线深槽的区域布置防崩层:-40.0米高程抛石,平台宽10
42、米,坡度1:2至高程-50.5米,先用袋装砂抛填,然后散抛块石护坡,厚2.0米。深槽抛石至高程-50.5米,厚2.5米,宽约35米。桩号S2+946S4+665(海力4号码头海力2号码头),码头前沿-40米等高线区域设置抛石护岸,厚1.5米; -40米等高线深槽的区域结合防崩层的布置,设置抛石护岸,厚2.0米,设防崩层宽20米,抛石厚2米。桩号S4+665S5+014(海力2号码头终端海力1号码头始端),码头前沿-25米等高线区域设置抛石护岸,厚1.5米; -25米等高线深槽的区域结合防崩层的布置,设置抛石护岸,厚2.0米,设防崩层宽20米,抛石厚2米。桩号S5+014S6+800(海力1号码
43、头工程终点),码头前沿-30米等高线区域设置抛石护岸,厚1.5米; -30米等高线深槽的区域结合防崩层的布置,设置抛石护岸,厚2.0米,设防崩层宽20米,抛石厚2米。4.6.4.3抛填装砂袋和充填砂设计同意按枯水位0米左右与-15.0米高程以下两种情况设计装砂袋布。基本同意选用编织袋的材料性质、强度、规格以及保砂性与透水性指标要求。0米高程上下抛填的袋装砂袋布采用150g/m2聚丙烯编织布,-15.0米高程以下采用260g/m2机织土工布。基本同意装砂袋尺寸。0米高程上下抛填的装砂袋为聚丙烯编织布,砂袋尺寸为1.6*1.6*0.2米(长*宽*厚);-15.0米高程以下采用260g/m2机织土工
44、布,砂袋尺寸为:5*2.5米6*3米(长*宽),厚度0.60.8米。同意抛填砂袋内充填砂指标要求,下阶段应根据采砂论证成果取用。4.7 施工组织设计1、基本同意可研施工组织设计。2、基本同意施工总工期33个月和具体进度安排。工程所处位置为深槽区和码头平台内侧区域,施工受长江水位、气象和流速等因素影响较大,有效施工天数不多,工期紧迫。下阶段施工工期安排可在避开主汛期(小于某设定流量或流速)、台风影响和避免与码头装卸相互影响的情况下,适当加快工程进度;进一步细化施工工期,根据不同分期水位、流速,合理确定堤外坡抛石压载、深水区袋装砂抛填施工时段。3、本工程所在区域水上交通便利,工程所需主要建筑材料块
45、石、砂以及水上施工船只等均可通过长江黄金水道运抵施工现场。工程所需部分建筑材料、人员及机械设备也可通过陆上交通由#市政道路直达工程所在地。本工程段通航船只密度大,施工时需考虑海事监督维护。4、工程施工以水上施工作业为主,下阶段进一步优选取砂机械,抛填工艺建议将装砂袋置于弧形透水的枕架上,提高其充盈度;施工时应按组(5-10个或更多)驳运,以满足施工进度要求。工程实施顺序宜先实施前沿防护工程后实施堤防、河坡稳定工程,特别要注意施工过程对岸坡稳定的影响。水下抛石和抛填袋装砂施工受水流影响较大,河床调整也会影响工程准确性。因此必须加强观测,精确定位,及时测量,保证抛填到位。5、材料来源及运输。本工程
46、主要建筑材料是块石、充填砂及混凝土。块石可由浙江舟山、安徽等地石料场购买,石驳水运至施工现场。充填砂袋用砂主要考虑采用外来砂,可研报告初拟采用渡泾港外侧砂源地,其位于护潮港边滩尾部,邻近渡泾港,砂源地距工程区域平均运距约7.5km,砂源储量约110万m3,其质量和储量能满足本工程要求。钢筋、水泥等主要建筑材料可从#或苏州市场上采购。由于本工程石料用量大,下阶段应进一步调查石料来源,拓展块石供应渠道,加强其供应能力,以免影响工程进度。下阶段应进一步对砂源进行比较,并积极加强与水利、航道、海事部门协调。4.8 工程管理1、基本同意工程管理设计。2、本整治工程为加固工程,管理体制和机构维持现状,仍由
47、#市水行政主管部门管理,并接受省水利厅和流域机构宏观指导和监督。本工程所处河段对澄通河段河势的控导作用明显,建议工程所在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应纳入长江防护工程统一监督管理。3、为保证堤防和岸坡安全,应明确工程管理范围,并划定保护范围、配套相应的观测设施,以加强工程和实施效果的观测,为工程维护提供依据。4、根据岸坡稳定的复核要求,提出切实可行办法加强对堆载的清理与管理。4.9 工程占地及移民安置本工程在原有管理范围内进行加固,不涉及新征土地及拆迁补偿。施工期需临时占地6.6亩,主要用于布置施工临时设施布置。4.10 工程招标可研报告提出的工程招标范围、形式、方式基本合适,具体标段划分建议下阶段根据工程实施要求作进一步优化。4.11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