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法施工中的机械设备管理姜文亮 (随岳中四标,湖北省 天门市 431700)摘 要:简单对当前施工机械使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进行分析, 结合目前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及措施。针对项目法施工的特点,比较三种常见的管理方法。应用上述方法重点分析公路施工企业对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关键词:施工机械 管理 项目法 现状 0 引言机械设备是衡量施工企业经济实力的主要标志之一, 是决定企业资质的重要因素, 同时也是技术进步的载体及施工企业生产能力的一种体现。目前, 项目招投标对机械设备要求提出了严格的合同规定。随着机械化施工程度的不断提高, 机械使用费在施工成本中的比重也日益增长, 可以
2、说直接影响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如何合理管理好施工机械已成为一个十分重要而且紧迫的课题。施工企业的作业受气候的影响很大, 尤其是路基施工等土石方施工, 只能在天气晴好时抢任务、抢工期。在雨天或不具备条件时(如工序问题限制)停歇.为了保证施工进度, 所以经常采用停人不停机的做法, 单机连续工作动辄十几小时以上, 设备的工作条件和强度十分恶劣。这可以说是目前我国施工企业的普遍特点, 根据我国国情而且将较长时间存在下去。推行“项目法”施工是国家对施工企业深化内部改革、优化组织结构、完善经营机制和加强科学管理提出的明确要求。机械设备管理体制也将从传统的“小而全”的封闭式管理向以工程任务为导向,以项目
3、需求为中心的开放型管理转变。公路建设离不开工程机械, 尤其是高精度、高效率和智能化的工程机械。拥有工程机械数量的多少、性能的优劣, 已成为衡量公路施工企业技术、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是能否完成高质量公路建设工程的关键。近年来, 公路施工企业在机械管理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工程机械管理水平还远远落后于现代施工的要求,影响了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已经成为公路施工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1普遍存在的问题1.1 人员素质跟不上根据笔者对几个施工单位调查统计, 近年来施工企业操作人员中年轻人居多, 而且比例有逐年增大的趋势。年轻操作人员中, 绝大多数既未经过师父“传、帮、带”的技术传授,
4、又未经过系统的技术培训, 技术水平普遍较低。他们或不了解所操作机械的主要结构及基本工作原理, 或不清楚日常行车保养的具体内容, 或不能辨别机械运行是否正常, 或不能规范操作设备, 或检查保养不及时、不到位, 责任心不强等等, 致使机械设备技术状况下降甚至恶化, 油料浪费严重, 修理费用增加, 单机使用成本居高不下,尤其和现在项目所开展的精细化管理不相符, 严重影响了项目(尤其是切块承包经营类型)的经济效益。而年纪较大、工龄较长的维修人员却是学习受限,大多数人对液力液压装置工作原理、工作方式、结构功能比较陌生, 不能系统进行故障分析, 不能把各液压装置联系成一个回路逐项检查, 而是盲目的拆卸更换
5、配件, 甚至把本不应拆检、技术状况良好的总成拆检, 破坏了原来的啮合状态, 反而降低了机械的使用效能,在进口机械中更明显,如宝马,迪纳派克,英哥索兰等压路机和如别宁霍夫,玛连尼,日工等拌和设备。1.2 硬件设施不合格1.2.1 厂地条件相当多的项目经理部不搭建修理间(棚)或维修现场差,设备发生故障虽然已经不全在原地拆、修、装,已经不在现场修理发动机、液力变矩变速器及液压工作装置等,但仍不易保持零件的清洁又难以保证修理质量。1.2.2 检测设备没有配置或缺乏故障检测仪器及诊断设备, 仅凭经验或感官估计故障部位准确率低, 增加了不必要的工作量, 机械不能尽快得以修复,大多数还要送外维修。1.2.3
6、 维修设备一些项目缺乏起重吊装器械,有门吊的项目不多,工地配8吨吊车的也很少,没有拆装特定总成部件所必须的专用工具,条件好的项目自己加工一些简易专用工具,大多数使用常用工具拆卸, 人为造成零件破坏。度量仪器长期不校准或不标定, 误差超过了允许的范围, 造成精密件装配过松或过紧, 留下隐患。紧固螺栓时不常使用测力矩扳手按照规定值紧固, 而是凭感觉判断,易使高速运转部件螺栓脱出, 酿成严重后果。1.3 日常管理不科学1.3.1 公司或项目经理部虽然制定了设备管理制度, 但往往落实不了, 而过度依赖厂家提供的无偿或有偿服务, 故障不能及时排除或小病带病运转。1.3.2 机械主管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资格否
7、决权、使用决定权少, 造成约束不力、有章难循、管理不严的局面。在项目层面上,操作人员对机械没有形成固定配属关系, 有时不严格执行两班运转设备的交接班制度。1.3.3 现场工程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还有可能发生长距离转移机械进行施工作业, 作业点机械配套不合理, 油料浪费严重、机械效率低、工程成本过高。1.3.4 配件库存量不合理,现在都在追求0库存。我们知道库存过多则占用过多资金, 配件未使用就腐蚀、老化、损耗; 库存不足则停机待料时间长,尤其在进口设备上更反映突出,直接影响施工进度。采购员有些不购买正规厂家或原厂配件, 配件质量不合格, 埋下了隐患。1.3.5 在工程扫尾或结束时,根据公司规章制
8、度虽然有修复的要求,但公司尺度不一样,个别项目部不对机械设备进行全面的检修或认真检修, 所以下一个项目一开工机械就频繁发生故障, 工程进度自然无从谈起。1.3.6 操作人员不填写运转记录,驾驶人员不认真填写行车记录或弄虚作假随意编造, 依据这些记录整理出来的报表自然毫无实际意义; 尽管有但太粗糙,没有做好维修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不能对日后的故障分析判断提供参考依据。2 项目法施工对机械管理的要求在传统的机械设备管理中, 管理的重心放在机械本身的技术管理上,主要围绕如何提高设备完好率来开展工作,很少涉及经济管理和成本管理。在“项目法”施工管理模式下,项目与企业及各工程队之间都是运用经济合同
9、来明确自己的经济指标和责任,以此来进行严格的经济核算管理。因此机械设备的使用与管理也必须把其综合经济效益作为主要目标,使机械设备的管理从实物形态的管理中解脱出来,转向价值形态的管理,运用经济手段解决机械设备的使用及管理问题。2.1 管理模式在机械设备管理中的应用“项目法”施工要求机械设备管理体制必须从传统的生产静态型,向以满足项目需求为中心,具有随项目需求变化而反应迅速,并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的生产经营型动态管理转变。机械管理的目的不只注重完好率,而是应该把如何发挥机械设备的最大效率,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放在首位。而如何发挥机械最大效率,实现最佳经济效益,机械设备管理所采取的模式对其影响将至关重要。
10、管理模式是管理体制的外在体现,一个科学的、合乎实际的管理模式能使机械设备技术管理落到实处也能使机械设备的效率充分发挥,而一个与实际相悖的模式将使机械管理矛盾重重,管用脱节,无法提高机械效率,完好率更是无法保证。现在大多数公司摒弃原来实行的传统的固定配属模式,机械设备固定配属在工程队,一般不能调动,发生因为与市场的需求不适应,结果造成一些单位设备闲置或利用不充分,而在另一些单位中不配套或出现缺口的矛盾越来越少。2.2 目前施工企业采用的几种管理模式2.2.1 固定配属型这种模式是传统的管理模式,即把机械设备以“小而全或大而全”的形式固定配属在项目部或工程队中,很少调动。优点是保证了机械设备的稳定
11、性。机械设备的使用、维修和管理具有长期性,对机械设备的本身的技术管理十分有利。但是由于“项目法”施工的推行 也是由于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工程任务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固定配属的管理模式很难适应市场的需求,往往造成许多不必要的浪费,机械效益也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固定配属的管理模式在一些施工企业中仍然采用,但规模愈来愈小,原来一个工程队配置3O4O台机械,现在化整为零,每个分队810台左右。2.2.2 内部经租型内部经租的管理模式为许多业内人士所推崇,内部经租的管理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模式,完全用经济手段来解决机械设备的使用、管理和核算等问题,同时内部经租模式也使机械设备的反应快速灵敏,能将充分满足复
12、杂多变的项目需要。另外社会机械租赁市场十分活跃,使施工企业内部开展经租更显得必要和可行。有的公司机械管理就采用了内部经租的模式。主要施工机械、设备统一归公司管理,根据项目需要随时调剂闲置设备,使机械设备资源实现了优化组合,充分发挥了机械效率,一度时期实现了机械的最佳效益。但是内部经租管理模式在实行中也越来越暴露出一些弊病:(1)短期行为。个别项目的领导对机械设备租赁管理上有局限性,在对待内部经租方面,过多为本项目利益打算,不为其它项目或单位整体利益着想,不能正确处理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短期化行为的后果是导致了设备有人用没人修或修不彻底,单方面追求生产率,严重忽视了机械本身所需的维修与保养
13、,机械技术状况隐形恶化;(2)机械调动频繁,缺乏稳定性,机械本身的技术管理容易脱节,机械的按时保养及维修不易得到很好的保证;(3)必须得到行政命令(一般地说是指调令)的支持,否则经租的经济往来就会变成空头支票。2.2.3 综合型这种管理模式结合了固定配属和内部经租的特点,使机械的技术动态管理和价格动态管理相结合,既保证了机械使用的稳定性也保证了机械设备应对市场的灵活性。公司目前采用的是综合型的机械管理模式,成立有机械工区,把一套最小规模但比较完整的常规机械设备固定配属在工区里,把工区的管理人员,操作人员与机械紧紧连在一起。调拨时以工区形式调拨,保证了机械设备管理使用的长期性和稳定性。此外我们还
14、建立了机械租赁中心,把那些大型单一的机械设备集中起来,统一经租管理,哪个项目需要就把哪台设备租过去,用完了再调到下一个工地,避免了设备的闲置浪费,暂时都不用了就调到中心保养或对外出租,机械总是有人管有人修有人用,机械保养得到了保证,机械效率得到了充分发挥,静态中有动态,动态中有静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综合型的管理模式优点较多,但也存在具体操作困难的问题, 比如机械工区上了项目以后必须统一归项目管理,其建制就会随项目生产的重新组织而打乱。3 改进措施及建议3.1 提高维修操作人员综合素质员工素质的提高是解决好机械技术状况、使用成本寿命的根本措施。职工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 作为企业效益的创造者,
15、 职工的素质对盈亏有决定作用。应对职工进行专业培训, 规模较大、技术力量较强的单位可以在单位内部集中进行培训, 不具备这种条件的可以将职工送到社会上专业的培训机构学习理论及实际的操作, 并且这种学习应该是定期的、制度化的。通过培训, 员工能正确操作机械、合理作业、节省油料, 具备一定的预防事故及排除隐患的能力, 发生事故也知道如何采取补救措施, 可以提高故障判断的准确性及维修质量。这在工程进度压力大、生产任务重的情况下意义尤为重大。目前, 我国的职业教育已形成一定规模, 技校、中专、高职层次齐全, 企业应逐年引进学校的毕业生充实到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中去, 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3.2 坚持“保养
16、为主, 预防为主”的原则机械设备使用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初期磨损阶段(磨合期) 、正常工作阶段及逐渐加剧磨损阶段。初期磨损阶段磨损较快, 当摩擦副配合良好后磨损量增长速度开始减慢。在这个期间, 表面不平部分被除去, 形成光滑、耐磨、可靠的工作表面, 易出现粘着、擦伤、咬合或剧烈磨损, 因而故障率高。设备在使用过程中, 磨合期的使用保养应特别注意: 减负, 按额定负荷的20 % 30 %。限速, 参照各挡位的最高速度降低25 %30 %。严格执行操作制度, 认真做好设备的日常保养, 根据总成在运行中的声响和温度及时进行调整, 保持发动机正常的工作温度和机油压力。在正常工作阶段, 零件经磨合后
17、加工或修理中的缺陷被消除, 磨损量随工作时间(行车里程) 的增加而缓慢增长, 这个阶段的故障率趋于稳定, 合理运用、正确规范的保养能延长这个阶段的工作时间(里程) 。通常, 施工企业在全国范围内都有工程项目, 设备受自然条件、季节变化的影响很大, 除了常规保养外, 还应该根据当地具体条件对设备进行必要的技术改造和特殊的保养。3.3 提升硬件装备水平当前的建设工程一般工期紧张, 抢任务、抢工期无法避免, 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停机对生产的影响, 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使故障机械恢复正常,对停机可能导致整个生产停滞的大型主导设备(如摊铺机、沥青砼拌和机) 应实行状态维修方式。借助于专用仪器设备或用感官对设
18、备运行状态进行监测, 根据检测诊断的机械磨损规律及故障率预测设备将连续工作的时间, 在磨损度到达极限值之前将部件更换, 可以避免长时间的停机维修。应购置先进的监控检测仪器, 以便准确的测出故障部位及损坏程度, 此类仪器有电路测试仪、磁力无损探伤仪、油耗检测仪、发动机检测仪等, 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配置。储存总成即时更换。现场设备维修总成互换是缩短停机时间极为有效的途径, 如路基施工中相同型号的装载机、推土机台数较多, 可以将因故障换下的总成修理调试好作为储备件, 机械发生故障就可以做到即时更换。零配件的采购供应也是影响修理速度的重要因素, 根据统计的结果制定一个合理的库存量。应特别指出: 主导机
19、械的易损件一定要有一个安全库存量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根据笔者的工作经验,发动机润滑油一定要用达标或超标的型号油品,进口原装机械对燃油质量要求普很高, 目前我国燃油的质量大多达不到其要求, 为延长发动机寿命, 可以在供给油路中再串连一个燃油滤清器,但要考虑其通过量。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应在施工工地接入互联网和内部平台, 当修理中遇到疑难问题时, 修理人员可以利用网络与专家、生产厂家实行远程信息交流。也可以和相关部门进行业务的联系。3.4 提升设备管理水平现场机械设备应由机械主管或专职调度统一调配, 机械主管既要具有机械使用、维修的能力, 又要懂得公路工程方面的知识。在实际工作中要全面落实责、权、利制
20、度, 对上机人员要有技术资格否决权, 因为机械管理的重点是对操作人员的管理。根据不同设备的特点分别制定相应的设备操作规程, 人手一份, 明确其工作岗位的内容与责任,定期组织操作人员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并考核。重点设备采取抵押金制度, 以设备的原值为基数, 参考新旧程度乘以一个比例为抵押金的金额。机驾人员与设备形成长时间的固定配属关系, 人随机走。项目完成或移交新操作手时根据设备保养的情况奖惩, 唯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操作人员的责任心, 修理人员工作条件脏、累、差, 要尽可能的为其改善工作条件, 搭建临时修理车间, 提高维修的机械化程度, 增加其收入,提高修理人员的积极性。实行单车成本核算是控制机械
21、使用成本的核心内容, 资料记录统计工作为单机核算提供依据。在实际操作中实行单机台帐制度, 操作人员认真填写运转记录, 修理车间填写维修档案, 油料管理人员要做好油料(燃油, 液压油, 润滑油等) 的发放记录, 按设备编号登记明细帐。按月把发生在每台设备上的费用都结总在该台设备上, 参照运行记录对油料及配件材料的耗费进行详细的经济成本分析, 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保证该台设备合理使用, 这是控制单机使用成本的关键。下一个项目时对设备的了解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设备资料记录的完整性。4 公路施工企业对工程机械的管理现状与改进措施及建议4.1 工程机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公路施工企业在工程机械管理方面存在以
22、下问题: 一是在设备配备上存在不合理现象,造成有些设备不足、有些设备闲置; 二是为赶进度完成工程任务,不能按时保养,使设备带病工作; 三是在设备使用上存在“大材小用”或“小材大用”的现象; 四是缺资金, 影响先进设备的及时引进; 五是维修跟不上, 维修厂效益极低; 六是“重效益轻管理、重使用轻维修”的管理模式等。上述问题主要是公路施工企业不能很好地结合自身施工特征和施工任务的具体情况进行工程机械管理,管理不到位所造成的。4.2 承包责任制和项目法施工对工程机械管理的影响目前, 公路施工企业一般实行承包责任制, 并按照项目法施工。有些人认为这种管理体制在工程机械管理方面形成了以施工项目组为单位的
23、、自管自用、“小而全”的设备配置体制, 直接产生了“设备利用率低”、“拼设备”和“大材小用”等问题, 给工程机械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不便, 影响了公路施工企业的效益, 阻碍了公路施工企业的发展。但事实上,企业承包责任制和项目法施工是公路施工企业为了适应公路建设迅速发展的需要, 将公路施工的项目组推向市场, 成为市场的基本经济单元与竞争主体, 使市场成为其战场的重要举措。这是一种充分调动施工单位尤其是项目组的积极性所采取的管理机制, 这种机制在克服“吃大锅饭”、“管得过死过严”等现象以及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等方面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在工程机械管理方面, 它鼓励项目组以自己的利益和具体情况,配置和使用
24、机械设备,是一种能够长期、稳定地保护个人或集体利益的制度,是搞好工程机械管理的动力源。因此, 公路施工企业工程机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非出自企业承包责任制和项目法施工。正确认识这一点有利于找到问题的根源,然后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4.3 租赁是工程机械合理配置的有效途径公路施工企业不同于一般企业, 主要表现为: 第一,各分公司之间分工细; 第二,同一施工单位的工程任务多变; 第三,施工依赖于工程机械, 且施工机械的专用性强。这些特征决定了合理配置公路工程施工设备的难度大。在国外, 工程承包商十分慎重地对待新设备的添置, 尽可能采取租赁方法获取设备使用权。据统计, 早在2 0 世纪六七十年代, 美国
25、施工企业自有设备占有率就从7 0 % 降到了3 4 % 。美国的施工企业对待工程机械就和对待企业的周转资金一样, 周转资金不够时可以向银行贷款, 多余时便存入银行; 当工程任务大时, 便向社会性租赁公司租入设备, 工程任务不满时, 则出租设备。美国的施工企业如此看重工程机械租赁, 是因为利用社会性租赁公司处理施工企业的工程机械配置可达到明显效果。4.3.1 有利于提高机械设备利用率租赁公司机械设备来源于三个途径: 一是租赁公司通过市场调查进行宏观预测, 自行购置先进设备; 二是向施工企业购置多余设备;三是从施工企业租用闲置设备。各施工企业只需配备部分必要的、常用的机械, 施工高峰期可向租赁公司
26、租用,施工低谷时又可将闲置的设备或不适合工程要求的设备出租给租赁公司代租, 从而基本避免了施工高峰期设备不足和低谷时的设备闲置现象, 提高了机械设备的利用率。4.3.2 有利于解决资金短缺问题租赁公司所采取的租赁方法有两种: 经营性租赁和融资性租赁。其中融资性租赁是有分期付款销售商品性质的借贷活动。通常由租赁公司与承租单位签订租赁合同, 租赁公司出资按照承租单位的要求购买机械设备, 供承租单位使用, 并按期收取租金。因此, 各施工企业利用租赁公司实行的融资性租赁能有效解决因资金短缺而无法引进先进设备的问题。4.3.3 有利于消除“拼设备”等不合理使用现象租赁公司机械设备配备比较齐全, 施工企业
27、可根据实际情况向租赁公司租用设备, 无需再去“拼设备”, 因经济约束, 在设备使用上也不会“大材小用”。4.3.4 有利于工程机械管理水平的提高机械设备相对集中于租赁公司, 使机械管理人员和维修技术装备相应集中, 管理专业化程度高, 从而为管好、维修好、更新改造好这些机械设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 由于大量机械的集中, 相对来说, 施工单位自用设备数量大大减少, 规格品种相应单一, 也有利于施工企业提高自有机械设备的管理水平。4.3.5 有利于在职工中塑造一种建设性的工作伦理公路施工企业向社会性租赁公司租用机械设备, 职工为了节约租赁费用, 会尽量减少机械租赁时间, 这样能增强职工的时间观念
28、, 并有助于提高职工专业协作能力和责任感。公路施工企业利用社会上的租赁公司处理机械设备基本上解决了由于企业自身特色所引起的设备配备难题以及相应的一系列问题。但具体操作时, 应注意以下两点: 首先租赁公司应是社会性的工程机械租赁公司, 不适合搞公路施工企业内部租赁。主要原因是公路施工企业内部各分公司是按专业分工设置, 各分公司所使用的设备专用性强, 缺乏相互租用的条件。因此, 全省性的、全国性的租赁公司才是发展方向。其次工程机械的合理匹配是确定租赁设备数量的关键。机械的匹配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 它受施工对象约束, 跟机械种类与规格有很大关系。施工对象不同, 选择的施工机械种类不同, 例如,
29、 路基土方工程中选用装载机、挖掘机、平地机等, 而在路面工程中, 却选用拌和机、摊铺机、压路机等。机械种类不同, 匹配方法不同, 即使种类相同, 因规格不同, 匹配也不同。各施工企业在处理机械匹配问题时, 要考虑到本单位的施工特点和施工任务, 合理选配机械种类与数量。从上述分析可知, 公路施工企业工程任务多变性、企业内部各分公司或各施工处之间分工细和设备的专用性强等企业自身特征是在工程机械管理中采取设备租赁的基础, 其中设备的专用性又决定了设备租赁应在较大范围内开展,公路施工企业内部租赁不太适合施工企业的实际, 而合理匹配设备是搞好设备租赁工作的关键。4.4 工程机械管理中的管理组织和管理制度
30、建设公路施工企业的工程机械管理依赖于一个健全的现代化管理系统。这个系统既要有能适应工作需要的组织机构和科学的管理制度, 更要有一种使人有安定、愉快、清新的感觉, 并给人带来朝气、使人始终充满希望的建设性工作伦理。公路施工企业以形成一种建设性的工作伦理为轴心, 搞好工程机械管理中管理组织和管理制度建设, 目前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调整和改革管理组织机构, 健全规章制度。4.4.1 公路施工企业在工程机械管理的组织机构设置方面应保证各部门的职能没有重复和交叉的地方。其中, 设备购置、使用、折旧、更新等业务都涉及几个职能部门的管理业务, 要在建立与健全管理机构的同时, 制定一系列与之相适应的标准或规范,
31、 明确岗位职责, 确保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4.4.2 公路施工企业应在工程机械管理方面实施标准化工作和制度化工作。实施标准化工作, 一方面能提高工作效率; 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 能形成一种对事不对人”的管理方式, 有利于营造宽松、鼓励创新的氛围。实施制度化工作, 可以维护正常的“游戏规则”, 确保公平竞争和优胜劣汰的工作环境。公路施工企业在工程机械管理中应广泛实施标准化工作, 并且要求企业在工程机械管理方面的制度更完善、更稳定。4.4.3 公路施工企业应改革现有的机械设备维修体制, 切实推行“状态维修制度”。目前, 我国部分公路施工企业还在沿用计划预防修理制, 这是一种比较保守、盲目的维
32、修制度, 也是一种淡化责任、消磨斗志、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维修体制。状态维修中, 企业可根据工程机械实际状况决定检修时间、工期和项目, 是一种责任制度。公路施工企业应克服旧的管理体系的影响, 提高人员素质, 加大资金投入, 切实推行“状态维修”管理制度。参考文献:1 王秉刚. 可靠性工程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1).2 高延龄. 汽车运用工程M.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9(1).3 谢永平. 公路工程机械机务管理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54 中国公路学会筑路机械学会主编公路筑养路机械机务管理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5 吴国进主编,刘效尧主审. 公路养护机械设备与管理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6 李玉珍, 余素萍编著,张翠玉主审公路工程实验仪器使用与维护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7 梁卫静. 谈筑路机械液压系统故障诊断J山西建筑,2004,(8):1291308 马春平. 如何延长筑养路机械设备使用寿命J山西建筑,2004,(14):22-23.9 沈永刚. 现代设备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10 许安, 崔崇学. 工程机械维修.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