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0-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692324 上传时间:2024-02-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5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0-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1、专业所属学科及专业名称、代码 学科门类: 工学 类 别: 土建类 中文名称: 土木工程 英文名称: Civil Engineering 代 码: 080703 2、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求,掌握土木工程学科必需的基本理论和专业基础,具有专门的管理知识,具有从事土木工程项目设计、施工、服务及管理等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毕业后能在房屋建筑、交通土建工程等领域从事第一线生产技术、组织和管理、服务等实际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3、业务培养规格 ⑴思想道德、文化和心理素质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理;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具有基本的和高尚的科学人文素养和精神,能体现哲理、情趣、品位、人格方面的较高修养;保持心理健康,努力做到心态平和、情绪稳定、乐观、积极、向上。 ⑵主要知识和能力要求 ①有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知识和素养:在哲学及方法论、经济学、法律等方面具有必要的知识,对文学、艺术、伦理、历史、社会学及公共关系学等的若干方面进行一定的修习; ②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高等数学、工程数学、概率与数理统计及普通物理的基本知识,了解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其他主要方面和应用前景; ③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房屋建筑、道路桥梁等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及管理的基本技能,具有进行土木工程勘测、设计、施工及进行工程项目管理的初步能力,具有进行工程经济分析的初步能力,具有进行工程监测、检测、工程质量可靠性评价的初步能力; ④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手段查询资料、获取信息的基本能力;具有应用语言、文字、图形等进行工程表达和交流的基本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 ⑤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制图(CAD)及工程软件应用技术,具有应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和辅助管理的初步能力; ⑥了解土木工程的主要法规;了解本专业领域及相关学科的前沿和发展趋势; ⑦具有进行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的初步能力;经过一定环节的训练后具有研究和应用开发的创新能力。 ⑶身体素质 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形成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4、修业年限、毕业要求与毕业学位授予 修业年限:4年(要求在3~6年内完成) 毕业要求:思想政治合格,修完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所有课程,至少在规定的年限内修满规定的学分,且所得学分的结构符合要求,方可毕业。 毕业学位授予条件:取得毕业资格,德、智、体、美考核合格,并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学校规定的授予学士学位的条件,授予工学士学位。 5、主干学科及专业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土木工程。 专业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房屋建筑学、工程测量、混凝土结构原理、钢结构原理、土力学、基础工程、工程抗震设计、混凝土结构设计、钢结构设计、高层结构设计、建筑施工与组织、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桥梁工程、道路与桥梁施工。 6、教学活动周数、学分、学时安排 学期各类教学时间分配表 学 期 课内 教学 入学毕 业教育 考 试 课程 设计 专业 见习 毕业 实习 劳 动 军事 训练 毕业 设计 机 动 一 15 1 2 2 1 二 17 2 1 三 17 2 1 l 1 四 16 2 1 1 五 17 2 1 2 六 16 2 2 七 8 2 1 10 1 八 1 15 2 2 合计 106 2 14 4 2 15 2 2 12 8 学时、学分构成表 课程 类别 通识课程 专业课程 集中 实践课程(周) 理 论 实 验 实 训 学科、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方向课程 专业任选课程 必 修 选 修 理论 实验 实训 理论 实验 实训 理论 实验 实训 学时数 437 204 310 971 135 255(256) 20(20) 158 80 39 学分数 43 12 66 17 14 28 学分百分比% 23.9 6.7 36.6 9.4 7.8 15.6 课堂教学总学时 2570/2571 实验实训学时 1910 总学分 180 专业实验实训学时占专业总教学学时比例% 1390/2774(2775)=50.1 备注:1.建工方向(道桥方向) 2. 专业实验实训学时只计算专业实践部分,专业集中实践共33周,每周按35学时计算。 7、教学进程安排及修读指导 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一) 课 程 类 别 课程性质 课程 编号 课 程 名 称 学 分 数 课内教学 各学期周时数分配 总学时 理论 实验上机 其他实践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通识课程 必修课程 00003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45 45 3 00003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34 34 2 000085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 68 68 4 00001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48 48 3 000008 大学英语(一) 4 60 30 30 4 000009 大学英语(二) 4 68 34 34 4 000010 大学英语(三) 4 68 34 34 4 000011 大学英语(四) 4 64 32 32 4 000040 大学计算机基础 3 60 30 30 4 000016 大学体育(一) 1 30 30 2 000017 大学体育(二) 1 34 34 2 000018 大学体育(三) 1 34 34 2 000019 大学体育(四) 1 32 32 2 000032 军事理论 2 34 34 2 000031 大学语文 2 34 34 2 000056 文献信息检索 1 34 14 20 2 000080000081 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与就业指导 1 职业与发展规划由各系组织,计0.5学分 就业指导由学校组织,计0.5学分 000053 形势与政策 2 每学期2个专题讲座 小 计 43 747 437 50 260 13 8 10 9 6 选修课程 000007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理工类学生至少修读2个学分的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2个学分的艺术类课程,2个学分的心理健康教育类课程和1个学分的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学生至少修满通识选修课程12学分 公共艺术类 自然科学类 人文社科类 心理健康教育类 素质拓展 学生应当积极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学科竞赛、学术讲座(听10个讲座1学分)、创新能力培养活动,这方面素质拓展所取得的学分不应低于4学分。该学分不计入教学总学分。各专业可安排1-2门课程供学生通过自学、考试获取学分,所取得的学分可以作为素质拓展学分。 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二) 课 程 类 别 课程性质 课程 编号 课 程 名 称 学 分 数 课内教学 各学期周时数分配 总学时 理论 实验上机 其他实践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专业课程 学科专业基础课程 084228-29 高等数学 8 128 128 4 4 084114 线性代数 2 34 34 2 084108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 51 51 3 000067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4 85 51 34 5 000069-70 大学物理﹡ 5 80 80 6 2 000075-76 大学物理实验 1 34 34 1 1 000087 管理学概论 2 32 32 2 094002 土木工程概论 2 30 30 2 094001 土木工程制图 4 60 60 4 094006 土木工程CAD 2 34 18 16 2 094007 理论力学﹡ 3 54 54 6 094008 材料力学 4 68 62 6 4 094089 结构力学Ⅰ 4 64 64 4 094090 结构力学Ⅱ 2 34 34 2 094010 工程地质 2 32 24 8 2 094011 土力学 2 34 28 6 2 094017 流体力学 2 34 34 2 094091 工程测量 3 48 36 12 3 094013 土木工程材料 3 51 37 14 3 094014 混凝土结构原理 4 68 60 8 4 094023 钢结构原理 2 34 34 2 094015 基础工程 2 32 28 4 2 小 计 66 1123 971 132 20 10 18 16 11 12 2 备注 大学物理前八周,理论力学后九周,周学时为6。 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三) 课 程 类 别 课程性质 课程 编号 课 程 名 称 学 分 数 课内教学 各学期周时数分配 总学时 理论 实验上机 其他实践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专业课程 专业方向必修课程 专业方向一(建筑工程) 094027 房屋建筑学 3 51 47 4 3 094028 混凝土结构设计 3 48 44 4 3 094042 高层结构设计 2 32 28 4 4 094037 建筑施工与组织 4 64 60 4 4 094044 工程抗震设计 3 48 48 6 094201 钢结构设计 2 32 28 4 4 小 计 17 275 255 20 3 7 18 专业方向二(道路桥梁工程) 094029 道路勘测设计 4 68 68 4 094030 桥梁工程 3 48 44 4 3 094109 路基路面工程 3 48 44 4 6 094046 道路与桥梁施工 3 48 44 4 6 094119 混凝土桥设计 2 32 28 4 2 094049 钢桥设计 2 32 28 4 4 小 计 17 276 256 20 4 5 21 学生可任选专业方向,每一方向课程至少应修习 17 学分 专业方向任选课程 094124 结构设计选型 1 17 17 2 094019 结构设计软件PKPM 1 32 32 2 094101 施工管理系列软件应用 1 32 32 4 094102 工程造价系列软件应用 1 32 32 4 094127 工程结构实验 2 34 16 18 2 094107 结构检测技术 2 32 24 8 2 094123 高层建筑施工 2 32 28 4 4 094026 有限元法基础 2 34 34 4 094051 可靠度基础 1 16 16 2 094016 弹性力学 3 48 48 3 094038 建筑设备 3 51 51 3 094022 新型建筑材料 2 32 28 4 2 094043 组合结构 2 32 32 4 094103 砌体结构 2 32 32 4 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四) 课 程 类 别 课程性质 课程 编号 课 程 名 称 学 分 数 课内教学 各学期周时数分配 总学时 理论 实验上机 其他实践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专业课程 专业方向任选课程 特种结构 2 32 32 4 地下建筑与结构 2 32 32 4 城市工程减灾防灾 工程减灾防灾 2 32 32 4 094104 工程项目管理 2 32 32 4 094125 工程监理基本理论 2 32 32 2 094020 工程概预算 3 48 48 3 094092 工程经济 2 32 32 4 工程投资分析 2 32 32 4 094105 建筑工程质量验收 2 32 32 2 094050 工程质量事故分析 2 32 32 4 094048 桥梁维修加固 2 32 32 4 094054 桥梁结构抗震 2 32 32 4 094123 墩台与基础 2 32 32 4 094106 地基处理 2 32 32 4 094108 建筑机械 1 16 16 1 房地产知识 2 32 32 2 市政工程导论 2 32 32 2 094060 建筑法规 1 16 16 2 094120 工程合同 1 16 16 2 专业英语 2 32 32 2 学生至少应修习任选课程 14 学分 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五) 课 程 类 别 课程性质 课程 编号 课 程 名 称 学 分 数 课内教学 各学期周时数分配 总学时 理论 实验上机 其他实践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实践课程 集中实践教学 专业方向部分 建筑工程方向 094120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 1 1周 1 094081 混凝土现浇楼盖设计 1 1周 1 094083 施工组织设计 1 1周 1 094201 钢结构设计 1 1周 1 道路桥梁方向 094202 道路勘测课程设计 1 1周 1 094203 混凝土桥课程设计 1 1周 1 094204 道路与桥梁施工组织设计 1 1周 1 094205 钢桥课程设计 1 1周 1 公共部分 000086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实践(周) 2 2 暑期2周 000029 军事训练(2周) 2 2 2 劳动(2周) 2 1 1 094113 认识实习(1周) 1 1 1 094114 测量实习(1周) 1 1 1 000038 毕业设计(10周) 10 10 10 毕业答辩(2周) 2 2 000037 毕业实习(16周) 8 15 15 小 计 28 39 合 计 180 修读指导 1.4年内总计修满180学分方可毕业,其中通识课程55学分(包括选修课程12学分),专业课程97学分(包括学科平台、专业基础课程66学分,专业方向课程17学分,专业任选课程14学分),实践课程28学分。 (1)公共选修课程须注重文理渗透和艺术素质的培养,要求学生至少修读2个学分的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2个学分的艺术类课程、2个学分的心理健康教育类课程、1个学分的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总共修满l2学分。 (2)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学科竞赛、学术讲座、创新能力培养活动,这方面素质拓展所取得的学分不应低于4学分。该学分不计入教学总学分。 (3)本专业设建筑工程和道路桥梁工程两个培养方向,每位学生应当至少修习其中一个专业方向,取得17学分。另一专业方向课程也可计入任选课程学分。 (4)本专业所有学生应当修习专业任选课程14学分。 (5)所有学生应当完成本专业设置的全部实践教学任务(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实践2周、军事训练2周、劳动2周、专业见习2周、课程设计4周、学年毕业实习15周、毕业设计10周和毕业答辩2周,共28学分)。 2.专业主要课程修读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