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后一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听读、默读,了解小说的主要情节;2、抓住重要语句理解其深刻含义3、激发学生高度的爱国热情,并激励学生认真学习,准备将来为祖国的建设作贡献。4、学习本文出色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激发想象力和发展思维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通过韩麦尔先生的语言、动作、神情以及小弗郎士的后悔悲愤的心情,体会他们的爱国主义思想2、通过听读,加深对人物思想感情的理解教学准备:录音机、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语言,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尊严。学习热爱民族的语言,就是维护国家的尊严,就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篇反映爱国主义题材
2、的作品最后一课。题目为什么叫最后一课呢?请同学们跳读,用课文原句回答。原句在第11段中。(板书:最后一课)(2)请学生介绍本文的作者、写作背景都德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一位杰出的小说家,一生共创了13部长篇小说,两部回忆录,一部剧本和四部短篇小说。最后一课是都德爱国主义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是作者于1873年写下的。(板书作者:都德)。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放录音,学生边听边思考:本人主要写了哪几个人物?文章思路为何?小弗郎士、韩麦尔先生是本文的两个主要人物,课文正是通过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中见闻与感受以及韩麦尔先生的高度民族责任感来表现法国人民深厚爱国热情的。(板书:小弗郎士、韩麦尔先生)第一部
3、分(110):写上课前,小弗郎士在路上所见的典型环境和课堂气氛;第二部分(1123):写最后一课的经过,重点写了法语课,其次还写了习字课、历史课与拼音课;第三部分(2429):写下课时的情景。(板书:课前、上课、下课)。三、感悟思想,体验情感指导学生集中注意力默读全文,不动唇、不指读,每分钟不少于500字,并结合课后练习一,边读边思考,念完后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最后由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讨论结果。小弗郎士的思想情感变化:a、从贪玩、不爱学习到热爱语法b、从怕老师到理解、同情并敬爱老师c、从幼稚不懂事到热爱祖国四、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是通过听读和默读,了解了侵略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与灾难,也使我们认清了侵略者的罪恶,从而激励我们要热爱祖国语言、热爱祖国。五、作业布置:用笔勾画出韩麦尔先生的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重要语句,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可以参看课后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