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第18课三国鼎立教案.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917459 上传时间:2024-12-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9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8课三国鼎立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18课三国鼎立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18课三国鼎立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18课三国鼎立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18课三国鼎立教案教材分析三国鼎立这一课是七年级第四单元的第一课,主要介绍国家从分裂到局部统一的过渡时期的历史。三国鼎立是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必然结果,它的形成实现了几个大范围的局部统一,是历史的一大进步。这课内容为下一课学习“西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因此“三国鼎立”揭开了中国大分裂和大融合的序幕,起着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教材简单介绍了两次重要的战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这两次战役与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因果明确,脉络清晰,易于被学生接受和理解。但是,这一历史事件时空跨度较大,对学生的学习增加了难度。 学

2、情分析在学习三国鼎立前,学生已经了解到东汉末年宦官外戚专权导致皇权衰微,黄巾起义使东汉王朝名存实亡等情况,这些知识正是三国鼎立形成的背景之一。同时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通过小说、电视电影、游戏了解了三国时期许多生动的故事,对三国中的人物及主要故事情节都很熟悉,很容易进入历史情境,但初一学生认识能力还不高,容易把文学作品当成为真实的历史,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了解文学作品和真实的历史之间的区别。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知道三国鼎立局面形成过程中的著名历史人物曹操、诸葛亮,了解文学描写和历史真实之间的不同。了解历史上著名的战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说出其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系。简述三国鼎

3、立局面的形成以及它对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指出三国的地理位置,提高识图能力。(二)过程与方法利用历史教学插图、视频,直观形象地了解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有关史实。学习从各种途径收集史料的方法,收集讲述有关三国历史的小故事。层层设疑,分组讨论。情境教学与问题探究式教学相结合。阅读课文,找出关于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有关因素,提高从课文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每一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客观条件,但人们的主观能动性也能起重要作用。通过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到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了解曹操、诸葛亮作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

4、、军事家,对我国历史进步所起的主要作用。教学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教学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教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课件音频念奴娇-赤壁怀古片段,把学生带入情境,增强学生学习兴趣。(问:历史上这里发生了一场著名的战役,知道是什么吗?)(二)学习新课先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本节课的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的形成。1.官渡之战首先,告诉学生要探究三国形成的历史,得从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说起,学生了解背景并明白曹操要统一北方,必先击败实力雄厚的袁绍。课件动态显示官渡之战形势,让学生阅读教材,以表格形式落实相关知识点(时间、交战双方及结果)

5、;启发学生得出这次战役的特点(以少胜多);学生思考并讨论“曹操胜利、袁绍失败的原因”,最后教师明确完善。官渡之战胜利后,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统一后的曹操满怀着豪情写下了豪迈的诗篇(课件展示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师问:这名诗反映了他的什么心情呢?生:想统一南北、一统天下。由此过渡到第二框内容。2.赤壁之战(1)“三顾茅庐”的故事(2) 课件动态显示赤壁之战形势,播放“赤壁之战”影片片段。(3)学生自读教材,以表格形式落实知识点(时间、交战双方和结果)(4)学生思考并讨论: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而赤壁之战又以多败少的原因,然后由教师明确完善。(5)引导学生分析认识:赤壁之战以后三股政治势

6、力旗鼓相当,势均力敌,三分天下初露端倪,全国统一的客观条件尚未成熟,这样就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6)教师展示戏曲中曹操的扮相,学生尝试评价,并由此引出问题:曹操是三国人物吗?过渡到第三框内容。3.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1)学生阅读教材,回答三国鼎立形成情况,完成表格:政权名称时间创建者都城(今名)魏蜀吴学生明白曹操是东汉末年人,不是三国时期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魏国在北方,蜀国在西南,吴国在东南,如同鼎的三足),使我国从东汉末以来的分裂割据走上了较大范围的局部统一,因此是历史的一大进步。(3) 动手设计一个三国鼎立形势图(2) 通过了解三国经济的发展情况,教师补充:孙权派大将卫温率船前往夷洲

7、(今台湾),这是大陆与台湾交通最早的记载。可见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三)课堂小结 1. (课件出示小结图示,根据图示归纳)学生从这幅图表中得出:天下大势是分久必合,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作业设计:(学习水平一般或稍差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情况只选做第1-4题基础知识练习,使这部分同学能够理解巩固最基础的部分。优秀学生,他们既要做第1-4题基础知识练习,又要做体现知识迁移练习和能力培养的第5、6题练习,使这部分同学在巩固基础上做到活学活用,提高他们的能力)1不属于三国时期的人物是( )A曹操 B孙权C刘备 D曹丕2曹操统一北方的决定性战役是( ) A巨鹿之战B

8、长平之战C官渡之战D赤壁之战3与诸葛亮无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官渡之战B赤壁之战C三顾茅庐D草船借箭4三国鼎立时期,蜀国的都城是( ) A建业 B洛阳C成都 D许昌5.识图题:A的建立者是B的都城在C的国号是6评价曹操(启发学生思考,得出结论:曹操完成统一北方的大业是最主要的方面,是推动历史进步的。所以,正如鲁迅所评价的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五)板书设计第18课 三国鼎立一、官渡之战200年 曹 操袁绍(以少胜多) 二、赤壁之战208年孙权刘备联军曹操(以少胜多)220年 曹丕建立魏 都城洛阳三、三国鼎立221年 刘备建立蜀 都城成都 222年 孙权建立吴 都城建业- 4 -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