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药药剂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课程编号:02120002
课程名称:中药药剂学课程名称: Pharmaceutics of Chinese Medicine
开设单位:药学院药剂与炮制教研室学时学分:总学时:108 ,理论学时:60 ,实验学时:48, 学分6
课程性质:必修、专业课程授课对象:中药专业本科生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自然科学概论、数理统计、无机化学、有机化学、 物理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中药化学、文献学、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药用植物学、拉丁语、药理与中药药理学、中药学导论等课程。
考核方式:本课程为校级考试课程,理论课考核方式采用闭卷笔答形式、其成绩 所占比例为总成绩的70%,平时成绩所占比例为总成绩的30%,包括出勤、课堂提 问、期中测验、作业、实验课操作考核成绩、实验报告等多种形式。
二课程描述、课程简介
《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 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中 药药剂学》是中药专业的主干专业基础课,它不仅与本专业的各门基础课、专业 基础课和其他专业基础课有密切联系,而且与生产实际和临床用药也密切相关, 是联结中医与中药的纽带。
通过对本门课程的课堂讲授、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中药常用剂型的概念、 特点、制备工艺和质量要求等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熟悉现代药剂学的 有关理论,了解国内外药剂学进展概况及专用设备的基本构造、性能和使用保养 方法等内容。
本门课程根据《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编写基本原那么》等文件的要 求:坚持中医药特色、加强中药传统理论知识与现代科学技术的有机结合,反映 中医药的新成果、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辅料,贯彻〃少而精〃的原那么。
三课程教学目的要求、内容与方法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1.掌握《中药药剂学》的含义与任务;药物剂型选择的基本原那么,《中药 药剂学》常用术语;《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中华人
【教学方法】讲授、多媒体。
第二十五章中药新药的研制
【目的要求】1、熟悉中药新药研究的内容。
2、了解中药新药研究开发的系统研究方法。
【教学内容】1、概述新药研究。
2、中药新药研究开发的系统研究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多媒体。
四学时分配
章序
教学内 容
教学课时数
自学时数
实验课时数
1
绪论
2
2
2
中药调剂
1
1
3
制药卫生
3
3
4
中药制剂 的原辅料
2
2
5
粉碎、筛 析、混合
2
2
6
浸提、别离、 精制、浓缩与 干燥
4
4
7
浸出药剂
4
4
6
8
液体药剂
4
4
6
9
注射剂
6
6
4
10
外用膏剂
2
2
2
11
栓齐1」
2
2
2
12
胶剂
1
1
13
散剂
1
1
2
14
丸剂
4
4
4
15
颗粒剂
2
2
4
16
胶囊剂
2
2
17
片剂
6
6
6
18
气雾剂、喷 雾剂与粉 雾剂
2
2
19
其他剂型
1
1
20
药物制剂 新技术
2
2
4
21
中药制剂新 型给药系统
2
2
22
中药制剂的 稳定性
1
1
23
生物药剂学 与药物动力 学
0
0
24
药物的配伍 变化
1
1
25
中药新药的 研制
1
1
8
26
机动
2
2
合计
60
60
48
五教材选用及参考资料 (一)教材选用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药药剂学》杨明主编ISBN 978-7-5132-0880-2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7月第3版定价 55. 00
(二)参考资料.毕殿洲 主编《药剂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1 .崔福德主编《药剂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张兆旺、范碧亭主编《中药药剂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
2 .张兆旺 主编《中药药剂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杨丽 主编《药剂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简称《部颁药品标准》)及有关药事法规的性质、 特点与使用方法。
2、熟悉《中药药剂学》在药学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剂型的分类方法;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与药品平安试验规范。
3、了解《中药药剂学》的开展简况。
【教学内容】
1、详述《中药药剂学》的定义、性质与任务;中药剂型选择的基本原那么; 《中药药剂学》常用术语的概念;讲述《中药药剂学》在中医药事业中的地位和 作用。
2、介绍《中药药剂学》的开展。
3、药物剂型的分类。
4、中药药剂工作的依据:详述《中国药典》、《部颁标准》、药品主要 管理法规等的性质和作用,强调药剂工作的法制性,科学性和严肃性。
5、讲述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与药品平安试验规范,树立严格执行各种 管理制度的观念。
【教学方法】讲授、多媒体。
第二章中药调剂
【目的要求】
1 .掌握处方的调配程序与考前须知。
2 .熟悉中药〃斗谱〃排列的一般原那么,处方药、非处方药的基本概念;中药 毒性药品种及用量;处方禁忌药。
【教学内容】.处方的调配、考前须知。
1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
【教学方法】讲授、多媒体。
第三章药剂卫生
【目的要求】1、掌握常用的灭菌方法和主要防腐剂的正确用法。
2、熟悉药剂卫生的意义和基本要求,预防药剂污染的主要环节。
3、了解制药环境卫生的要求和管理。
【教学内容】1、概述药剂卫生的基本内容。
2、介绍中药制药厂建设的基本要求,空气洁净技术与应用,洁净室的卫 生与管理。
3、灭菌方法与无菌操作:详述各种灭菌法。
4、防腐与防虫:详述液体药剂的防腐与防腐剂。
【教学方法】讲授、多媒体。
第四章中药制剂的原辅料
【目的要求】.掌握中药制剂原辅料的含义、特点
1 .熟悉中药原辅料的分类、中药制剂辅料的作用、选择的原那么及注意事 项.
2 . 了解中药制剂原料的质量控制、中药制剂辅料的管理及开展趋势。 【教学内容】
1 .中药制剂原料:讲述中药制剂原辅料的特点、分类;中药制剂原料的质 量控制。
2.中药制剂辅料:讲述;中药制剂辅料的作用、选择的原那么及考前须知、 管理及开展趋势。
【教学方法】
讲授、多媒体。
第五章粉碎、筛析、混合
【目的要求】1、掌握药料粉碎、筛析、混合的原理。
2、掌握常用的粉碎方法。
3、了解常用机械的构造、性能与使用保养方法。
4、了解与中药药剂有关的微粉学知识。
【教学内容】1、粉碎:讲述药料粉碎的目的与基本原理,各类中药材的粉碎方法等。
2、筛析:讲述药粉筛析的目的,药筛及药粉的分等。
3、混合:讲述药料混合的目的与基本原理,常用混合方法等。
4、微粉学基础知识。
【教学方法】讲授、多媒体。
第六章浸提、别离、精制、浓缩与干燥
【目的要求】
1、掌握中药浸提原理及其影响因素;常用的浸提方法及其应用;常用分 离方法的特点与应用;常用精制方法的原理及其应用;影响浓缩的因素,常用浓 缩方法、原理及其应用;影响干燥的因素,常用的干燥方法、原理及其应用。
2、熟悉药材成分与疗效的关系。
3、熟悉浸提、别离、精制的目的。
4、了解中药常用设备的性能及使用保养。
【教学内容】1、概述药材成分与疗效的关系。
2、详述中药浸提原理与影响因素。
3、常用浸提方法与设备及其应用。
4、中药提取液常用的精制方法原理及其应用。
5、中药提取液常用的别离方法特点、原理及其应用。
6、讲述影响浓缩效率的因素,浓缩的方法、原理及应用,各种浓缩设备。
7、讲述干燥的基本原理,影响干燥的因素,各种干燥方法、原理及应用 各种干燥设备。
【教学方法】讲授、多媒体。
第七章浸出药剂
【目的要求】
1、掌握汤剂、中药合剂、口服液剂、糖浆剂、煎膏剂、药酒、酊剂、流 浸膏剂、浸膏剂、茶剂的制备方法与操作关键。
2、熟悉浸出药剂的含义、特点及剂型种类;各种剂型的含义、特点、质 量要求。
3、了解汤剂研究及剂型改革进展,浸出药剂的质量控制、剂型选择与工 艺设计。
【教学内容】1、概述浸出药剂的含义、特点及剂型种类。
2、讲述汤剂含义及特点;汤剂的制法与影响质量因素,特殊药物的处理, 汤剂研究及剂型改进的进展;煮散与茶剂。
3、讲述中药合剂(含口服液)的含义、特点、质量要求,详述制法。
4、讲述糖浆剂的含义、特点、分类、质量要求与制法。
5、讲述煎膏剂的含义、特点、质量要求与制法。
6、讲述药酒与酊剂的含义、特点、质量要求、制法及两者的异同点。
7、讲述流浸膏剂与浸膏剂的含义、特点、制法、质量要求及应用。
8、浸出药剂的质量控制问题,剂型选择与工艺设计。
【教学方法】讲授、多媒体。
第八章液体药剂
【目的要求】
1、掌握分散体系的基本理论;外表活性剂的性质与应用;药剂中增加药 物溶解度的方法;胶体溶液的稳定性、制法;乳剂特点、制法与形成理论、稳定 性,乳化剂的选用;混悬剂的特点、制法与稳定性。
2、熟悉分散技术在药剂中的应用;液体药剂的的质量要求。
3、了解按给药途径和应用方法分类的各种液体剂型的概念及特点;液体 药剂的色、香、味及包装贮藏与产品质量的关系。
【教学内容】1、概述分散技术与液体药剂基本知识。
2、讲述外表活性剂的含义、组成、特点、类型、性质和在药剂中的应用。
3、溶解问题与真溶液型药剂,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原理与应用,真 溶液型药剂的含义、特点及制法。
4、胶体溶液型药剂的含义、特点及制法,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与解决方法。
5、讲述乳浊液型药剂的含义,乳化的原理和条件,制法与应用,影响稳 定性的因素与解决方法。
6、混悬液型药剂的含义,特点与制法,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与解决方法。
7、按给药途径与应用方法分类的液体药剂;液体药剂的矫嗅、矫味与着 色;液体药剂的包装与贮藏。
【教学方法】
讲授、多媒体。
第九章..注射剂
【目的要求】
1、掌握中药注射剂的含义、特点、分类和质量要求;热原的性质、污染 途径及除去方法;掌握注射用水的制备;注射剂常用附加剂的种类、性质及选用; 中药注射用原液的制备;中药注射剂制备的工艺过程和技术关键。
2、熟悉常用溶剂的种类;注射用水的质量要求;注射用油的质量要求及 精制法;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控制与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输液剂、粉针、混悬 型、乳浊液型注射剂,眼用液体制剂。
3、了解中药注射剂的研究概况与展望;注射剂容器的种类;容器处理及 分装。
【教学内容】
1、概述中药注射剂的含义、特点、分类与质量要求,注射剂中药物的吸 收途径,中药注射剂的开展概况。
2、讲述热原的含义、基本组成、性质、污染途径、除去方法及检查方法 等。
3、重点讲解注射用水的质量要求,蒸储法制备注射用水,介绍反渗透法; 注射用油的质量要求与精制法;其他注射用溶剂。
4、详述注射剂附加剂。
5、详述注射剂的制备。
6、讲述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控制。
7、讲述输液剂与血浆代用液;粉针剂及其他注射剂;新产品设计;眼用 液体制剂。
【教学方法】讲授、多媒体。
第十章
外用膏剂
【目的要求】1、掌握软膏剂、膏药、橡胶膏剂的含义、特点与制法。
2、熟悉外用膏剂的透皮吸收机制及影响因素;糊剂、涂膜剂、贴膏剂的 含义、特点及制法;软膏与黑膏药基质的种类和性质。
3、了解外用膏剂的质量要求。
【教学内容】
1、概述外用膏剂的含义、特点与种类,讲述外用膏剂的透皮吸收机制及 影响吸收因素。
2、讲述软膏剂的含义、特点,基质的种类、性质与选用,软膏剂的制法 及质量评定,问题与考前须知。
3、讲述膏药的含义、特点与种类;原辅料的准备,制法与质量评定。
4、讲述橡胶膏剂的含义、特点与种类,制法等;糊剂、涂膜剂与贴膏剂。 【教学方法】讲授、多媒体。
第十一章栓剂
【目的要求】
1、掌握栓剂的含义、特点与药物吸收的途径和影响吸收的因素;热熔法 制备栓剂的工艺、操作要点,置换价的含义及计算。
2、熟悉常用栓剂基质的种类、性质、质量要求及栓剂的质量要求。
3、了解栓剂的开展简况;包装与贮藏的要求。
【教学内容】1、概述栓剂的含义、种类、作用特点及质量要求。
2、栓剂的基质与附加剂。
3、栓剂的制法,详述热熔法制备栓剂的工艺、设备,置换价的概念及计 算,双层栓剂与中空栓剂的制法。
4、栓剂的质量评定、包装与贮藏。
【教学方法】讲授、多媒体。
第十二章 胶剂
【目的要求】1、掌握胶剂的含义、特点与制法。
2、熟悉胶剂原辅料的选择与处理。
3、了解胶剂的质量评定。
【教学内容】1、概述胶剂的含义、开展、特点与种类。
2、胶剂的原辅料选择与处理。
3、讲述胶剂的制法并举例;胶剂的质量要求。
【教学方法】讲授、多媒体。
第十三章散 剂
【目的要求】
1、掌握散剂的一般制备方法,以及含毒性药散剂、低共熔物散剂、含液 体药物散剂、眼用散剂等的制备原那么和方法。
2、掌握常用混合方法。
3、熟悉散剂的含义、特点、分类、质量要求及检查法。
【教学内容】1、概述散剂的含义、特点、分类与质量要求。
2、详述散剂一般制备方法,各类特殊散剂的制法及举例。
3、介绍散剂的质量检查。
【教学方法】讲授、多媒体。
第十四章丸剂
【目的要求】
1、掌握泛制法、塑制法制备丸剂的方法;水丸、蜜丸、浓缩丸、滴丸的 含义与应用。
2、熟悉丸剂的特点与分类;糊丸、蜡丸的含义、特点与制法;滴制法制 备丸剂的基本原理与过程;丸剂的包衣与质量检查方法。
3、了解丸剂包衣种类与方法;丸剂的染菌与防腐;包装与贮藏。
【教学内容】1、概述丸剂的含义、特点、制法、开展与分类。
2、讲述水丸的含义、特点,赋形剂的种类与应用,水丸对药物的要求, 泛制法制水丸的工艺。
3、讲述蜜丸的含义、特点,蜂蜜的选择与炼制,塑制法制蜜丸的工艺。
4、讲述浓缩丸的含义、特点,药料处理原那么,制法;糊丸与蜡丸;微丸 与滴丸。
5、丸剂的包衣;丸剂的质量检查;丸剂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措施;丸 剂的包装与贮藏。
【教学方法】讲授、多媒体。
第十五章颗粒剂
【目的要求】1、掌握颗粒剂的含义、特点、质量要求与制备方法。
2、熟悉颗粒剂类型。
【教学内容】1、概述颗粒剂的含义、特点与类型。
2、讲述各种颗粒剂制法与举例。
3、颗粒剂的质量要求与讨论。
【教学方法】讲授、多媒体。
第十六章胶囊剂
【目的要求】1、掌握硬胶囊剂、软胶囊剂的含义、特点与制法。
2、熟悉硬胶囊剂、软胶囊剂的质量评定,肠溶胶囊的特点与制法。
【教学内容】1、概述胶囊剂的含义、特点、分类及质量要求。
2、讲述硬胶囊剂、软胶囊剂的制法与举例。
3、讲述胶囊剂质量评定工程、方法与要求;胶囊剂的包装。
【教学方法】讲授、多媒体。
第十七章片剂
【目的要求】
1、掌握片剂的含义、特点、种类与应用;片剂常用辅料的种类、性质和 应用;中药片剂的一般制法。
2、熟悉压片时可能发生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片剂包衣的目的、种类、要 求与工艺;片剂的质量检查。
3、了解压片机的构造、性能及其使用;片剂形成的理论;片剂新产品设 计。
【教学内容】1、讲述片剂的含义、特点、种类与应用。
2、详述片剂赋形剂。
3、详述片剂的制备。
4、片剂的包衣;片剂的质量检查;片剂的包装和贮藏;新产品设计。
气雾剂、喷雾剂与粉雾剂
【教学方法】讲授、多媒体。
第十八章
【目的要求】1、掌握气雾剂的含义、特点及分类。
2、熟悉气雾剂的组成与制法;药物经肺吸收的机制。
3、了解喷雾剂与粉雾剂。
【教学内容】1、讲述气雾剂的含义、特点、分类、经肺吸收机理,组成及制法。
2、概述喷雾剂与粉雾剂。
【教学方法】讲授、多媒体。
第十九章其他剂型
【目的要求】1、掌握丹药、膜剂的含义、特点与制法;膜剂的处方组成。
2、熟悉膜剂成膜材料的性质与选用;熟悉海绵剂。
3、了解其他剂型。
讲述膜剂、丹药以及海绵剂内容。
【教学方法】讲授、多媒体。
第二十章
药物制剂新技术
【目的要求】
1 .掌握单凝聚法与复凝聚法微型包囊技术;掌握缓释制剂、控释制剂、固体 分散体,靶向制剂,B一环糊精包合,前体药物制剂,微型胶囊的含义与特点。
2 .熟悉缓释制剂、控释制剂、固体分散体,靶向制剂,6—环糊精包合, 前体药物制剂,微型胶囊的制备方法。
【教学内容】
1 .概述药物制剂新技术。
2 .讲述缓释制剂、控释制剂、固体分散体,靶向制剂,B一环糊精包合,前 体药物制剂;单凝聚法与复凝聚法微型包囊技术。
【教学方法】讲授、多媒体。
第二十一章中药制剂新型给药系统
【目的要求】
1 .掌握缓释、控释制剂、靶向制剂的含义、特点。
2 .熟悉缓释、控释制剂、靶向制剂释药原理。
3 . 了解缓释、控释制剂、靶向制剂一般制法。
【教学内容】
1 .缓释、控释制剂:缓释、控释制剂的原理
2 .靶向制剂:、靶向制剂的释药原理
【教学方法】 讲授、多媒体。
第二十二章中药制剂的稳定性
【目的要求】1、掌握中药制剂稳定性的考察方法及有效期的求解。
2、熟悉影响中药制剂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常用的稳定化措施。
3、了解研究药剂稳定性的意义;包装材料与药剂稳定性的关系。
【教学内容】1、概述中药制剂稳定性内容。
2、影响中药制剂稳定性的因素及稳定化方法;中药制剂的稳定性考察方 法;包装材料对制剂稳定性的影响。
【教学方法】讲授、多媒体。
第二十四章药物的配伍变化
【目的要求】了解药物制剂配伍变化、配伍禁忌的含义;药剂学配伍变化内容。
【教学内容】1、概述关于药物配伍变化。
2、讲述药剂学的配伍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