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 十一 章 第 1 节 课题 杠 杆 第 5 课时 总第 5 教时
初二物理教案、学案一体化 教与学的过程
课 题 杠 杆
教 材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11.1 P2~8。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杠杆,知道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等概念,会画杠杆的力臂。
2、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能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会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题;
3、知道杠杆的一些应用,了解杠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能对杠杆进行分类,能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解决简单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结构。
2、通过探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杠杆的应用,进一步认识物理是有用的,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2、结合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杠杆的研究和应用的介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难点 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分析与计算。
教学方法 例题与习题。
教学过程
例题1、一根粗细不均匀的木棒,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拉住粗端,使木棒稍微离开地面时,弹簧测力计上的读数为12N,用弹簧测力计拉住细端使木棒稍微离开地面时,弹簧测力计上的读数为8N,求木棒的重力。
同步训练(一)
1、一根粗细均匀的木棒,重力约为15N,某同学想要用一测量范围是0~10N的弹簧测力计测量木棒的实际重力,请设计一方案帮助他测量。
例题2、如右图所示,物体悬挂在A点,在B点需作用100N竖直向下的力,杠杆(自重不计)才平衡于水平位置;若物体悬挂在B点,在A点需作用400N竖直向下的力,杠杆才平衡于水平位置。求物重。
同步训练(二)
2、用一架不等臂天平测量某物体的质量,当物体放在左盘时,测得的质量为m1,当物体放在右盘时,测得的质量为m2,求物体的实际质量为多少?
例题3、如图所示,在杠杆OA的C点处挂重30N的物体,在A点用与OA杠杆成30°的绳子拉住,使它保持水平,若OA=60cm,CA=20cm,则(1)绳所承受的拉力等于多少?(2)若物体从C点沿CO方向以1cm/s的速度匀速向O点移动,经过多长时间绳子拉力和物体重力相等。
同步训练(三)
3、如图所示,硬质木条OA的左端与竖直墙壁连接,可以绕O点转动,木条的A端经细绳悬于B点,细绳与木条之间的夹角为30°,木条保持水平,有一重为8N的玩具小车从O点开始以0.2m/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经过2s到达C处时,细绳恰好拉断,已知木条长80cm(木条的质量和小车的长度不计)求:(1)C点距O点的长度;(2)细绳所能承受的拉力。
4、如图所示,一轻质杠杆OA可绕O点转动,A端用绳子 系住,绳子的另一端系于竖直墙壁的C点,在杠杆中点B处悬挂一重为G的重物,杠杆处于水平静止状态。已知杠杆OA长为2L,O点到C点距离为L。
(1)请在图上画出拉力F的力臂。
(2)求出拉力F的大小。
(3)若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3G/2,则重物最多能悬挂在离O点多远处?
四、布置作业
1、课堂作业:《补充习题》上的内容
2、课外作业:《作业本》上的内容
3、预习作业
下一节内容的概念及讲义上每节的预习作业(预先准备的)
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