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反思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这一局部学习 的好坏,将对今后计算的正确和迅速程度产生直接的影响,计算时又慢又容易出 错,以后继续学习口算和多位数的笔算是就会遇到很大的困难,与其他同学的差 距就会越来越大。因此,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必须练好的基本功 之一。本单元分三小节完成,第一节,学习9加几,这一小节以实际情景提供计算 题,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并接受凑十法,第二节,学习8、7、6加几,让学生进 一步巩固凑十法,同时要求学生在“拆小数,凑大数”、“拆大数,凑小数”和 “交换加数的位置”等几种方法中,会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算法。
2、第三小 节,学习5、4、3、2加几,这一小节是完全脱离实物,让学生独立思考算法,进 一步巩固“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种算法,也为今后学习加法的交换律打 下基础。在教学中,学生对凑十法掌握较好,能根据具体的题选择合适的凑十法,在 口算小数加大数的试题中,我发现大局部学生能用交换加数的位置想另外一个算 式来口算的方法。本单元的解决问题与以往的解决问题相比,有两个新的要求, 一是要求在得数后面写出单位名称,二是要求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体 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总的来说,大局部学生掌握较好,极个别学生对于给小数凑十的方法似乎有 点儿排斥.在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学生由生活情境中找到
3、数学问题后,课堂上绝大局部学生都知道9+6=15,但当你问他们“你是怎么想的”时,他们就说不 出来了,就在学生脑子一片空白时,我并不急于教给学生算法,而是将这一学习任务 完全交给学生,我给他们提供了一个主动学习的工具一一小棒,对学生说“把你 的想法用小棒摆一摆,好吗?摆完了和你的同学说一说。让他们自由、独立地去探 索,找到解题的方法,允许不同程度的学生有不同算法,此时此刻我要让学生 充分地感受数学、体验数学的过程。我在学生汇报方法时我也没有在黑板上板书 抽象的算理并且接着给出9+8=?继续追问学生是怎么想的?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 当学生再次汇报时,这时我才水到渠成板书算理。通过两次摆小棒,对于已经知 道得数的学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对于不知道得数的学生,他们也学 会了如何计算进位加法。突出了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开展”这一基本 理念。对于学生不同的算法,我都应该加以鼓励,并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使 学生之间能互相启发,互相借鉴,取长补短,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方法。也就是 在教学的全过程中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结构, 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展示知识的全过程,使呈现给学生的算理“活动”起来,使 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