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地震中的父与子说课稿及简案.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886693 上传时间:2024-12-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震中的父与子说课稿及简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说课稿及简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说课稿及简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说课稿及简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地震中的父与子说课稿一、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父母之爱”为专题,编排了精读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略读课文慈母情深、学会看病。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了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时,一位父亲冒着生命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学的传奇故事。这篇课文,描写具体、情感真挚,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二是引导学生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阅读能力。所以在本节课教学中,我紧扣“父母之爱”这一专题来引导学习,

2、重点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感受父爱的伟大,并联系生活实际再现情境,体验文本,提高阅读能力。二、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废墟、瓦砾、倒塌、砸碎、颤抖”等词语。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 2、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 3、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教学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伟大的父爱。 2、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

3、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初步认识本课生字词。 2、教师准备课件。六、教学过程 (略 ) 七、课后随感一、简简单单教语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篇震撼人心、情感性很强的文章。但文章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距离,生离死别的痛苦学生很少有体验。文章值得推敲的句段很多,人物的心理变化较复杂。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入情入境,情有所动,理有所悟,我仔细研读文本,择取文章精华,删繁就简。设计了一条主线:就是走进父亲,设计了一个主干问题:就是从哪些语句你体会到父亲的了不起?在这一主干问题之下,对教学内容又进行了取舍,我紧紧抓住了三个点,那就是一句话:“谁愿意帮助我?,”一个场景: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

4、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一个形象: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引领学生潜心会文,透视人物内心世界,感悟人物坚定信念,提升人物饱满形象。通过对这三个点的深挖,来达到以点带面,以少胜多的效果,从而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二、小心引领,深入内心,体会情感。只有深入人物内心,才能更好的体会人物的情感。怎样才能引导学生深入呢,这就是教师备课时要下功夫的地方。今天在学习父亲的三句话时,父亲的回答,简单而且略显重复,在以前的教学中,常常被忽略了,后来我发现它竟然是作者有限篇幅内的素材首选,还用了大量的笔墨。静心研读后,竟从中体验到父亲的焦急、痛苦以及近乎绝望却不愿放弃的疯狂,甚至比痛哭、

5、比呐喊,更震撼人心。怎样让学生也能体会到呢?我是这样一步一步引导的:(1)“请同学们再读读这三句话,你有什么发现?”(2)细读一下,说说“父亲说这三句话时的心情是一样的吗?”(3)带着你们的体会合作读这三句话。(4)追问学生:大家这样劝你,灾情又这样严重,你为什么不离开呀?(5)“大家的心都是相通的,你为什么不跟大家说清楚呢?”,通过步步为营的追问,通过排比式的导读,通过老师设身处地的模拟对话,学生逐渐进入到了这位父亲的生命状态中,学生终于体会到了为什么在其他的父母痛苦的呐喊声后都绝望的离开,在这么多并没有停止施救的专业人员的劝说下,在自己的行为可能引起更大灾难的情况下,他还要冲到废墟中去救自

6、己的儿子,是不是丧失理智,是不是精神失常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他们看到了一位特殊状态下的父亲,触摸到了一颗丰富的父亲的心。三、情感震撼,读中悟情,读中体验。这篇课文发生的背景是一次大地震,由于文本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较远,上课伊始,展示了7张有关地震的图片,通过语言描述,刺激学生的感官,拨动他们的心弦,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使他们很快地和课文融为一体,同时图片的展示也使一些词语的理解水到渠成。在课即将结束时,用汶川地震的感人的图片,用音乐渲染,再次引导学生深入父亲的内心,想象父亲会对儿子说些什么。体会那浓浓的父爱。要想使学生动情,教师自己首先得动情,教学中,尽量的用饱含深情的语言作为“引语”,去点燃

7、学生情感的火花,从而使充满主观意识的课堂教学活动得到发挥。在教学中,教师还以合作者的角色,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对于主要句段的学习,我始终强调以朗读训练为主,披文入情,以读促思,读中感悟。在对语言文字准确、细腻、深入地把握中,获得准确、细腻、深入的体验,以增强语感。比如学习父亲拼死救子的句子,“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先指导学生从时间上读出父亲的劳累;再接着从父亲的形象上读出他沉甸甸的爱和肉体的痛苦;继而在体验父亲心理活动中读出他内心的孤独与苦闷;最后探究父亲的精神支柱,读出伟大形象。学生在立体推进的朗读

8、过程中,与主人公共同体验,共同感受,学生在学语文的同时受到精神的滋养。“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我们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充分的时间读书,有足够的空间思考,有较多的机会实践。让学生在情感得到激荡的同时品味语言、积累语言。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 1、出示课题 齐读课题。2、初读课文,要求:(略)回答这是一场什么样的地震?父与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3、通过相关语句感知:这是一场什么样的地震?出示图片,再现地震这样的灾难,顺势理解新词,并检查生词认读情况。4、把握全文感知:父与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这是一对怎样的父子呢?二、精读悟情(一)这节课,我们先走近这位了不起的父

9、亲。请同学们静心默读课文112自然段,在这部分课文当中,有许多有关父亲的描写,请仔细看一看,从哪些语句中你读出了父亲的了不起,画下来,做上批注(二)重点引导学生感悟朗读以下重点句段1. 511自然段:(抓住描写父亲语言的句子体会父爱)(1)谁阻挡过他?是怎样阻挡的?注意朗读。(2)关注父亲回答的三句话。(3)分角色读课文,仔细体会父亲说话时的不同心情。(4)带着体会再读三句话,(5)再追问父亲为什么不离开?为什么不向别人解释?直击父亲的内心,体会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总结:通过父亲简简单单的三句话,我们了父亲对儿子深深地爱,感受了他的了不起。2. 12自然段:第一句:“他挖了8小时,没人再来阻挡

10、他。”(抓住描写动作的语句体会父爱) 说说你从哪里体会到父亲的了不起的?(1)时间的长,父亲挖得很辛苦!36小时到底多长?(2天1夜 54节课)(2)在这么长的时间里,父亲一直在干什么?(挖)(3)通过挖字,你体会到什么?(他有工具吗?有人帮他吗?为什么都不帮他?他吃饭了吗,喝水了吗?休息了吗?在挖掘儿子的过程中,还会有哪些动作?(掀、搬、推、扔、拽、陶、刨)所有的这些动作,都是在干一件事,那就是挖掘儿子。一边看图,一边想象,在做这些时,父亲会怎么样?)(4)一个挖字,包含如此丰富的内容,谁来读读这个句子?(5)为什么要罗列时间,而不直接写36小时呢?(6)为什么罗列时间的词语之间用“,”而不

11、用“、”呢?(7)反复引导朗读, 体会时间的漫长,挖掘的艰辛、劳累、疲倦与坚持。 (8)追问:是什么支撑着父亲36小时的苦苦挖掘呢?总结:就是“挖”这一个动作,一个场景,让我们再一次的感叹父亲的了不起。3.12自然段:第二句:“他满脸灰尘、到处都是血迹。”(抓住描写外貌的语句体会父爱)(1)经过36小时艰苦挖掘的父亲会是什么样子的?(2)体会外貌描写要按一定的顺序。(3)想象:在挖掘中父亲可能会遇到哪些危险?哪些困难?他又是如何克服的?(4)引导朗读。三、1、出示汶川地震中其他反映父母之爱的图片,进一步的体会爱子情深。2、引导学生进行小练笔:挖掘还在进行,儿子生死未卜,这位父亲一边苦苦的挖掘,一边会对儿子说些什么呢?四、总结全文:这节课,我们通过研读描写父亲语言、动作、外貌的语句,认识了一位了不起的父亲,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儿子又是怎样坚信承诺,和父亲重逢在一起的呢?4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