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一、选择题A1中共领导人曾谈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美国政府对于中国人民的敌视有加无已。”“如果没有苏联和其他人民民主国家的帮助,存解放后的中国建立工业基础是不可想象的。”“我们一定要联合苏联,要以苏联为首,这样就可能使资本主义国家不敢妄动。”为此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A“一边倒”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另起炉灶” D “求同存异” A21973年初,中日两国互设大使馆,互派大使,并陆续签订了贸易、航空、海运、渔业和科技文化等一系列协定,使这些方面的交往得到很快的发展。这一外交局面的出现A体现中国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是中美两国建交引发的连锁反应C有助于恢
2、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反映了中国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活动 A31955年4月20日人民日报刊文:“国家不分大小强弱,在国际关系中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它们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都应该得到尊重,而不应受到侵犯。我们亚非国家需要的是和平和独立,我们并无意于使亚非国家同其他地区的国家对立,我们同样需要同其他地区的国家建立和平合作的关系。”上述材料反映了新中国初期在外交领域提出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 不结盟政策A. B. C. D.A4.美国时代周刊每年都将它评选的年度风云人物照片作为刊物 封面,右图是该周刊1978年度封面人物,英文标题为“邓小平: 中国新时代的形象”,
3、 邓小平受到关注是因为A.邓小平真正把中国的大门向世界打开B.邓小平推动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C.邓小平提出国家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D5.2013年8月叙利亚发生化学武器袭击事件,9月27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一项有关叙利亚化学武器问题的决议,这成为自2011年叙利亚危机爆发以来安理会通过的首份涉叙决议,此前中国曾三次在向叙利亚当局施压的涉叙决议中投反对票。这表明中国在新时期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动 积极维护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参与符合联合国宪章的维和行动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A. B. C. D.A6.2008年3月5日,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
4、来同志诞辰110周年。建国以后,周恩来曾长期担任外交部长的职务,在国际社会中有“红色外交家”的美誉,下列周恩来参加的外交活动,按时间排列正确的是 参加日内瓦会议 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 会晤日本首相田中角荣 出席万隆会议 A B C DA7. 20世纪70年代初“两位历史巨人之 间的握手”(尼克松和毛泽东),其中“握手”的原因正确的是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中苏关系恶化的加剧 美国遏制中国政策失败 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 中国借鉴美国的管理经验A. B. C. D.D8、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发行了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l2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了一个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国外交
5、特点的标题是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 B“斗智斗勇”“再次较量”“蜂回路转” C“求同存异”“跨洋握手”“扬眉吐气”D.“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C9、“一个好兄弟不如一个好邻居,”“与邻为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中,最能体现这种思想的是A、参与发起创立亚太经合组织 C、积极参加世界贸易组织C、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D10右图是我国于1965年发行的两张邮票。从中可以获得的正确信息是 A这次会议的会址在印度的万隆 B会议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是我国首次一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 D会议加强了亚非各国的联系和团结B11今年是上海合
6、作组织成立十周年。十年前,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相聚上海,共同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在世界外交舞台上成功开创了A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模式B大小国家之间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C发达国家加强经济合作的模式D大国之间加强军事安全的协作模式B12、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目前正在她的邻邦进行的战争和战争扩大的危险,不能不加以密切的关注。中国人民认为:朝鲜战争停止了,现在,印度支那战争同样应该停止。”这次会议应是 A.亚非万隆会议 B.日内瓦会议C.布雷顿森林会议 D.第20届联大C13. 法新社评说:“改变世界的一周”应该是“
7、改变尼克松的一周”。开罗金字塔报评论说:“西方帝国封锁新中国的神话破灭了,这是亚非人民的伟大胜利!”上述两个评论的事件是()A.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B. 中日邦交正常化C. 中美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D. 中美签署中美建交公报14.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的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 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和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 中华人
8、民共和国外交关系文件集第3集材料二右图为第26届联大会议上乔冠华团长开怀大笑。材料三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多极化趋势在全球或地区范围内,在政治、经济等领域都有新的发展,世界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大国之间的关系经历着重大而又深刻的调整。各种区域性、洲际性的合作组织空前活跃。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 材料一中所说的“这些原则”是指什么? 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在此原则下,有哪些重大的外交活动?(2) 材料二的照片中乔冠华为什么开怀大笑? 此事有何重大意义? 第二年,我国在外交方面又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3)根据材料三,列举新世纪以来中国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
9、的重大外交活动。答:. (1)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参加日内瓦会议及万隆会议。 (2) 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意义: 标志着美国长期实行的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是新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有 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成就:中美关系解冻及中日邦交正常化。(3) 在上海成功举办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新中国初期外交成就 15、现代中国对外关系 70年代外交成就 新时期外交成就 16、 中美关系:新中国成立后-70年代初:美对华政策 敌对、孤立 ,中美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的紧张状态;70年代初开始,中美关系开始缓和,表现:A、1971年7月, 秘密访华,中美两国同时发表公告,震惊整个世界;B、1972年, 访华,在上海签订 ,意义: ,C、1979年,中美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美关系有发展、有摩擦,但合作发展是主流。17、 中日关系:建国初-20世纪70年代:敌对(原因:日本追随美国仇视中国);70年代开始,中日关系趋向友好,表现:1972年, 访华,中日关系开始正常化。(直接原因: )影响国家对外政策的因素有哪些?(国际形势、国家利益、意识形态、国家综合国力)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