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我的战友邱少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品读课文重点段落,学习邱少云自觉严格遵守纪律而英勇献身的伟大精神和钢铁般的坚强意志。
2、感受心理活动的描写对表现英雄形象,突出中心的作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段落。
教学重点
学习邱少云自觉严格遵守纪律而英勇献身的伟大精神和钢铁般的意志。
教学难点
感受心理活动的描写对表现英雄形象,突出中心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观看视频《我的战友邱少云》。
2、交流:被火烧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一般人的反应是什么?
二、自学课文,初步理解
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阅读4—8自然段,解决问题:
1、在潜伏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情况?火是怎样烧到邱少云身上的?
2、有办法救邱少云吗?为什么不救?
3、邱少云在烈火烧身时是怎样做的?画出相应的语句。
4、“我”的心情怎样?
三、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在潜伏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情况?火是怎样烧到邱少云身上的?(火烧到了邱少云的身上)
学习相关语句“他的棉衣已经烧着,火苗趁着风势乱蹿,一团烈火把他整个身子包住了。”重点体会句中的“包”字,引导学生想象火势的猛烈。
2、在火烧到邱少云身上后,他有办法获救吗?
课件出示:这个时候,邱少云只要从火里跳出来,就地打几个滚,就可以把身上的火扑灭。我趴在他附近,只要跳出去,扯掉他的棉衣,也能救出自己的战友。
(1) 这段话运用的是什么描写方法?是谁的心理?
(2) 如果救了火,后果又将会怎样?
课件出示:但是这样一来,我们就会被山头上的敌人发觉,我们整个班,我们身后的整个潜伏部队,就会受到重大的损失,这一次作战计划就全部落空了。
(3)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什么?(在生死关头,英雄想到的不是个人安危,而是整个部队,整个作战计划。这体现了战士的高尚情操)
3、邱少云在烈火烧身时是怎样做的?读读相关句子。
(1)课件出示:①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②这个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
(2)第一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为什么把邱少云比喻成“千斤巨石”?(都一动不动,不怕火烧)
(3)这两句话与前面哪个词相照应?(纹丝不动)
(4)读一读带红色的词语,说明了什么?
(5)谈对邱少云的认识。(严守纪律、勇于献身;钢铁般的坚强意志)
(6)带着感情朗读第8自然段。(崇敬心情)
4、邱少云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在烈火烧身时,他内心想的不是自己生命的安全,而是战斗的胜利。文中说邱少云想千斤巨石一样,但他也是有血有肉的人啊,在烈火烧身的时候,怎么能忍受这样的痛苦呢?作为邱少云的战友,“我”心里是怎样想的?
(1)课件出示课文第七自然段。
(2)分析第1、2、3句话。
a.这两句写出了“我”怎样的心情?(担心)
b.“年轻”一词强调了可能会出现什么状况?
c.这是一段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心理描写 侧面烘托出了邱少云在烈火烧身时那种令人难以忍受的危险处境)
(3)分析第4、5句话。
a.为什么我不敢朝那儿看又忍不住不看?(心情矛盾)
b.“奇迹”指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奇迹吗?(心底的期盼)
(4)分析第6句话。
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5)我的心理活动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着重写我的心理?
5、 课件出示:①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
②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二十分钟。
两个“才”说明了什么?
6、理解“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1952年10月12日。”
(“永远忘不了那一天”,也就是永远忘不了邱少云在烈火中壮烈牺牲的光辉形象,永远忘不了邱少云自觉遵守纪律的崇高品质。)
四、当堂检测
你认为邱少云是个怎样的人?
五、作业
你有什么话想对邱少云叔叔说的?以《邱叔叔,我想对您说》为题,写下你想说的话。
六、板书设计
14、我的战友邱少云
严守纪律
意志坚强
年轻而又伟大的战士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