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六国论教案.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688188 上传时间:2024-02-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国论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六国论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六国论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六国论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六国论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六国论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苏询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侮的思想。2、掌握和积累与现代汉语意义不同的词句。3、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结合语境揣摩、辨析词义及活用的能力。4、学习本文严谨的论证结构和生动形象的语言特色。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提要钩玄,因声求气,理清文章脉络和思想内容,把握作者贯注在文章 中的思想情感和写作意图。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的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2、比较探究,认识苏洵观点的片面性。教学过程:一、导言:有这样一首长诗:“当年苏老泉,年已二十七。方知需用功,发奋读书籍。并同儿与女,思究圣人语。寒窗多少年,青丝根根白。父子同进京,三人皆中举。皇城咸

2、震惊,争诵苏洵名。读书从不晚,辛勤为第一。”这首诗叙述了苏洵父子刻苦读书、终于中举名震京城的故事。也有这样一首短诗:“大器晚成传美名,言兵六国出奇声。 三苏共逐文坛盛,不负老泉劳半生!”这首诗也高度概述了苏洵大器晚成、“不负劳半生”的生平经历。其中,“言兵六国出奇声”指的是苏洵史论文的典范之作六国论。那么,苏洵在这篇文章中究竟发出了怎样的“奇声”呢?今天,我们走近苏洵,走进六国论,去体味其中深刻的思想内涵。板书课题:六国论一、知人论世知人论世,了解作者、作品出处、写作背景,有利于体会作者思想情感。(1) 作家作品介绍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据说2

3、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宋仁宗嘉右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京城,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2篇,权书10篇,衡论10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振。苏洵精于古文写作,尤长于策论,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著有嘉祐集,本文选自嘉祐集权书。权书都是评论政治和历史的,本文是其中的第8篇。 (2) 写

4、作背景作者生于真、仁、英宗三世。其时, 宋王朝虽然尚未疲弱不堪, 但北有契丹( 大辽) , 西有西夏, 它们不断骚扰, 国家不得安宁。1004 年, 大辽举兵攻宋, 当时宰相寇准力主抗辽, 宋辽在澶州打了一仗,宋军大胜。形势如此有利, 真宗却一味求和, 订下“澶渊之盟”, 规定宋每年向辽进贡银10万两, 绢20 万匹。自此, 抗敌卫国志气锐减, 委曲求全之风日上。后辽又连连加码, 宋均慨然应答。1044 年, 西夏元昊上书停战求和, 宋却反而给西夏银、绢、茶。一代又一代的“ 为国者” 皆被敌人积威所劫, 以物供敌, 以钱富敌。苏洵是睹之心忧, 忧而思救, 于是写下了这篇醒世文章。 附:题解“六

5、国”: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为了独占天下,国与国之间经常进行战争。六国论的六国就是指的战国七雄中秦国以外的齐、楚、燕、赵、韩、魏六个国家,它们都被秦国一个个地击破而消灭了。 “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借古讽今。 二、提要钩玄,理解内容。“提要钩玄”,理清作者思路和论证结构,体会本文论点鲜明、论证严密、结构严整的特点,体会本文的“逻辑性”。师问:本文是一篇典范的论述体散文,请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角度梳理结构思路。师生明确

6、: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第二部分(2、3段) 分析问题,展开论证。第2段以“割城”为例,论证“赂秦”之弊。 第3段,以“不赂者以赂者丧”的事实,进一步论证“弊在赂秦”。 第三部分:(4、5段)解决问题,收束全文。第4段承上启下,提出“为国者”不要被敌国的“积威之所劫”的劝告。 第5段,借时讽世,借古喻今,讽谏六国之后的国家不要重蹈覆辙。 (PPT6)师问:文中二、三段分别论证了“赂秦而力亏”“不赂者以赂者丧”,二者的顺序能颠倒吗?第一段中,“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用否定句式排除异说,保证了后一分句“弊在赂秦”正面肯定的确凿性。事物之间的联系

7、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单纯肯定“弊在赂秦”,并未排除“弊在兵不利”等其他因素,论述逻辑性受损。“或曰”句以设问呈疑,代读者提问,而径自作出回答,对论点进行了补充,从而把论述向前推进一步。两个分论点实际上是论证中心论点的两个论据,从“赂者”和“不赂者”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容不得人反驳,加强了中心论点的严密性,增强了事理逻辑性。因为“赂”是主要的,“不赂”是次要的,所以不能颠倒顺序。 师问:作者是怎样论证分别论证两个分论点的?讨论后明确:(1)第二段论证分论点一“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针对韩、魏、楚三国赂秦的弊端进行论证。分两层进行论述。第一层用三组对比加以论证:首先从数量上对比,用秦以积威所得

8、比以攻取所得多倍,与六国因赂秦所亡者比因战败而亡者也多百倍的事实,论证“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PPT8)其次从程度上对比,用先人开辟土地的艰难与后人割让土地的轻易这种事实上的对比,说明“得一夕安寝”是不可能的道理,因为“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最后从道理上对比,用“诸侯之地有限”与“暴秦之欲无餍”和“奉之弥繁”与“侵之愈急”这种关系上的对比,说明“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的道理。 第二层,引用古人的话为证,运用引证法,比喻论证,形象地说明赂秦的危害。两层都论述了赂秦国家灭亡的原因,有力地论证了“弊在赂秦”的中心论点。 (2)第三段论证分论点二“不

9、赂者以赂者丧”。首先,作者主要采用了事实论证,针对齐、燕、赵三国不赂秦而破灭的情况进行论证。共分两层论证。第一层论齐国,虽“未尝赂秦”,但它亲近秦国而不联合五国,所以,五国一旦破灭,它就必然要被无厌的暴秦所歼灭。第二层分别论证“燕赵之君”的“义不赂秦”。这两国都能用兵守土抗秦,保全国家,但由于燕丹“以荆卿为计”,因而“始速祸焉”,导致灭亡;同样,由于赵国李牧被诛,用武不终,因而“邯郸为郡”,结果也是国家灭亡。不仅如此,而且燕赵两国“处秦革灭殆尽之际”,“智力孤危”没有援助,所以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战败而亡”的。 作者层层推进地从齐、燕、赵三国破灭的结果推论其破灭的原因,有力地证明了“不赂者以赂

10、者丧”的分论点,否定了“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的疑问,从反面论证了中心论点的正确,避免了逻辑上的漏洞,使论证完备周密,无懈可击。然后,作者又反面假设推理论证,“向使三国”到“或未易量”几句,强调如能用兵而勿附秦,结局可能是另一样子,以证明确实是“不赂者以赂者丧”。 3文章前三段已将问题论述得十分清楚,为何还要第四、五段?讨论后明确:(1)第三段:本文布局上是从论史逐步转向论策的。从第三段开始,先肯定燕、赵的“远略”,接着又批评了他们的错误策略;接着,作者又进行反面假设推理,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的“图存之道”:不赂秦,不附于秦,不派刺客,不杀良将,“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2)

11、第四段:“呜呼!”两句,紧承第三段为六国设计图存之道:一是重用谋臣,二是礼贤下士,三是六国联合。如果这样,秦国就将败亡。 “悲夫!”二句。又回到现实,感叹六国破灭的可悲结局,再次抨击六国的“下策”。“为国者”语带双关,由六国灭亡的史实,推论出带有普遍意义的结论,委婉地劝谕当权者面对北方的威胁,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第四段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述,结合历史进一步提出“抵抗秦国”的正确主张, 再次揭示六国破灭的本质根源:为国者为积威所劫。“呜呼”“悲夫”抒发自己对六国破灭史实的悲叹,“为国者勿使为积威所劫也”表达对当时时势的担忧。这是对中心论点的加深和补充,也为下文揭示自己的

12、写作意图做好铺垫。 (3)第五段:“六国破亡之故事”指:六国以土地事秦而求苟安, 然终不免于灭亡。“夫秦与六国皆诸侯”中“诸侯”指地方政权。“苟以天下之大” 中“天下之大”指的是全国政权, 指北宋朝廷; “ 诸侯” 指地方政权。第五段作为上文内容的引申,指出重蹈六国破亡之覆辙的不可取。换言之,上述“图存”的总体战略设想也是针对北宋朝廷说的。作者在文章中运用一个推想(“苟以天下之大”)把针砭时弊的话说得很委婉。在这里作者借古论今,透露出写这篇史论的本意,给这篇史论赋予了强烈的战斗力量和现实意义。 教师总结:苏洵写这篇文章时,北宋王朝对强敌契丹、西夏奉行贿赂苟安政策,极为不满,深感忧虑,文章本意不

13、在研究六国历史,而在借古论今,指出宋朝国策之非,为宋朝危机敲响警钟。首段从论古入,收尾以慨今出,表面上是历史论文,实际上是以古为鉴,议当前政治,现实针对性很强。所以文章五段形成一个整体,第四、五段不可或缺。二、因声求气,鉴赏语言诵读课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情感倾向,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本文的“抒情性”。师问:朗读第一段,体会立论的严密和充沛的气势。“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以否定加强对“弊在赂秦”的肯定,形成一种气势。“六国互丧,率皆赂秦耶”:设问兼反问,气短语促。“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语长理足,言辞果断。对比之下形成雄辩气势,倾注了对赂秦的不满和对赂秦错误的有力否

14、定。师问:诵读第二、三段,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段:“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以”字是“才”的意思,道出祖辈创业艰难,土地来之不易。“举以与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道出后代子孙对祖宗遗产的不珍惜,刻画出韩魏楚三国如履薄冰、担惊受怕的情状。本段用词精准,运用了夸张、比喻、对偶的手法,语言生动,论证有力,抒发了作者对秦国的仇视,对赂秦三国韩魏楚的批评、否定、蔑视之情。 第三段:“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也”“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也”“惜其用武不终也”本段,作者对“齐” 与嬴而最终被秦所灭,

15、作者是讽刺有加。对“燕赵”有赞扬有批评有惋惜,既赞扬他们“义不赂秦”,又批评他们策略不当,对他们的灭亡深表惋惜,蕴含有对北宋贿赂西夏的忧伤痛心。教师总结:作者仇秦而亲六国。如将战国形势,转换为宋与契丹、西夏对峙的形势,则六国相当于宋,秦国相当于契丹、西夏。作者对六国责其不争,哀其破亡;对秦国则视为仇敌。而对六国又有区别,作者对赂秦的韩、魏、楚三国是根本否定,对依附秦国的齐国是严肃批判,而对“用武而不终”的燕、赵两国是深切惋惜。“憎秦而哀六国”的情绪,从开头一直贯注到结尾,形成沉痛激切的文气。语言上,长短相间、整散交错,极具气势,确如王安石云:“苏明允有战国纵横之学”。 (PPT19)3朗读四、

16、五段,结合具体词句,联系背景,体会作者深切的忧国情怀。“呜呼”和“悲夫”二语是强烈的感叹,在这段话中各领出一层意思。“呜呼”,惜其有良策而不用;“悲夫”开始形成一大转折,哀其结果之惨,之后又回到历史中,感叹六国破灭的可悲结局,抨击六国的政策,提出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才是赂秦之根源。强烈的嗟叹,表明六国灭亡教训的惨重,写六国并力西向,秦人势必陷于困境,用“秦人食之不得下咽”,表现出秦人极端紧张的心态,含蓄生动,还带点幽默味道。“为国者”一句感叹,规劝北宋统治者放弃屈辱求和的方针,把问题分析由表层过渡到里层。结尾以“苟以天下之大”句,进一步推想,委婉而激切,更蕴含一种深沉的忧国情思。 教师简介写作

17、背景,进一步了解作者的爱国之情:宋建国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五代军人乱政,采用中央集权政策,政权、财权、军权均归中央,将率不得专权,甚至外出作战,也按皇帝颁发的阵图行事;将官(文官)经常轮换,将不识兵,兵不识将,军队没有凝聚力,虽然杜绝了军阀乱政,但军队没有战斗力,带来政治上的软弱,只能靠割地赔款以求和,每年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负担,损伤了国力,带来无穷的祸患。 (PPT21)作者生于真、仁、英宗三世。一代又一代的“为国者”皆被敌人积威所劫,以物供敌,以钱富敌。苏洵是睹之心忧,忧而思救,以为这和战国六国以地赂秦相比,有过

18、之而无不及,下场更加不堪设想。于是苏洵针对这种现实写下了六国论这篇醒世文章,借古讽今,告诫北宋统治者不要(被敌人积威所劫而“赂敌”, 向辽和西夏政权屈服,一味妥协退让,不敢进行斗争,以物供敌,以钱富敌,从而避免)重蹈六国破亡的覆辙。所以,结合背景,我们能够更加体察到作者的一片爱国之情。 五、联系材料,探究文意。问文本注释将“始速祸焉”的“速”解为“”,有人认为应解为“加速、快速”,你认为呢?请结合相关材料加以解析。参考答案:解为“招致”不合适。于史实不符。说太子丹采用荆轲刺杀秦王的办法而招致了燕国灭亡的灾祸,这与史实不符。从大势上看,燕国的灭亡是势所必至,行刺秦王只是一根导火索,加速了燕国灭亡

19、步伐。关于燕国必遭覆灭的事实,史记刺客列传有多处陈述。如写太子丹“亡归”,接下来有这样一段文字:“其后秦日出兵山东以伐齐楚三晋,稍蚕食诸侯,且至于燕,燕君臣皆恐祸之至。”这说明秦国灭燕,是计划之中的事,其势必不可免。 于文意不协。苏洵六国论以“赂秦而力亏,破亡之道也”为立意行文,举齐燕赵三国为例,目的只是为了说明“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的观点,进而从问题的侧面论证主旨,而不是为了说明燕国不用刺客,国家就一定不灭的意思。作者的逻辑是明朗的,假使我们把“致”理解为“招致”,认为燕国的灭亡是太子丹使荆轲行刺秦王所造成的结果,那么“弊在赂秦”的主旨就无法确立了。 解为“加速,快速”更合

20、适。第一,切合了史实。太子丹使荆轲刺秦王后,司马迁这样来写秦王的反应:“于是秦王大怒,益发兵诣赵,召王翦军以伐燕其后李信追丹,燕王乃使使斩太子丹,欲献之秦,秦复进兵攻之。后五年,秦卒灭燕。”王翦的军队本来在攻克了赵国之后进驻到燕国的南界,做好了伐燕的准备,这回秦王不仅给他增兵,而且直接命他伐燕,燕国灭亡的进程显然是加速了,而且燕王斩了太子丹,试图以此缓解秦兵的攻势,也未能收到任何效果,这时的秦王和荆轲初到秦廷,收受了好处的蒙嘉说了一大通好话时的秦王完全不同(“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这前后的对比,足见太子丹“以荆卿为计”在加速燕国灭亡过程中的催化作用。 (PPT25

21、)第二,吻合了文意。仍回到苏洵的六国论上,上面所引苏洵“向使”一句,如果仔细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做这样的假设,并不是为了说明太子丹不“以荆卿为计”燕国就没有亡国的祸患,因为亡国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作者之所以做这样的假设,乃是为了说明如果太子丹不“以荆卿为计”,燕国就会争得时间,别图良策,以求转机。这种对历史的偶然性的看重,史识如太史公者也不例外。刺客列传最后评荆轲太子丹:“世言荆轲,其称太子丹之命,天雨粟,马生角,太过。”翻译成现代汉语,则是:“人们谈论荆轲,说到太子丹的命运,用天雨粟,马生角来比说,那是太过分了。”司马迁否定太子丹既定命运的必然性,与六国论这段文字的命意,本质上是一致的。

22、问2:有人认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判断失误,你是否认同?谈谈你的理解。参考答案1:认同。(1)按常理而言,兵也利,战也善,不会以地赂秦;割地求和,大都是在战事不利的情况下被迫而为。(2)从文章看,作者的论证过程中,苏洵根本就没有证明六国“兵利,战善”,而是大谈特谈赂地亡国(“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的道理。只在论证第二个分论点的文字里, 找到了一点证据:“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在这样节节胜利的情况下,赵肯定不会赂秦土地,可接下来,李牧被诛,赵国被消灭,还是“兵不利,战不善”的结果啊。苏洵在这里的不妥有二:观点不成立,还缺乏严谨论证和

23、论据支撑。 (3)看史记卷十四十二诸侯年表第二(主要是春秋时期大事年记),从表中看,秦被周封后,到春秋结束的漫长时间里,秦与晋国有过几次小的战事,双方各有胜负,其余都是各诸侯间不断攻讦内讧杀伐不断消耗不停,只有秦在平安无事中实力强盛起来了。再看史记卷十五六国年表第三(主要是战国时期,至秦亡)。太史公说:“(战国时期,诸侯)务在强兵并敌,谋诈用而纵横短长之说起。矫称窎出,誓盟不信,虽置质剖符犹不能约束也。秦始小国偏远,诸夏宾之,比于戎翟,至献公之后常称雄诸侯然卒并天下,非必险固便形势利也,盖若天所助焉。”(PPT28)实则是秦“乘其弊而制之”这是客观方面原因。当然主观方面,秦国大招人才,勇于改革

24、变法,实力增强,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各项政策没有大的失误,总之,在这个时候,秦已经是远远地超过了各诸侯。表中确有蜀人楚人义渠晋人几次来赂。不过,秦人得到土地,更多的还是通过战争。从表中看,到这个时候,秦军势如破竹,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每次战事斩首少的几千,多的几万,二十几万,最多的是四十五万(长平之战);每次战事攻取城市十几座,二十几座,三十几座,最多的是“客卿错击魏,取城大小六十一”。由此可知,苏洵六国论不合历史事实,并非“史论”。 (教学大参考赵海亭 关于苏洵六国论的几点质疑) 教师补充:文中确有许多不符客观事实之处,但却有作者的独到用心。1、 出于抒发情感需要:作为战国社会问题的专家,他的笔下

25、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尽符合史实的叙述和议论呢?实际上苏洵用文学的放大镜把“赂秦而亡”的原因放大到极限,是有意为之的。因为作者论六国并不是基于纯客观性分析,在秦和六国之间,作者早已将情感强化为“仇秦而亲六国”。细心的读者应该发现,如将战国形势转换为宋与契丹、西夏对峙的形势,则六国相当于宋,秦国相当于契丹和西夏。作者对秦国视为仇敌,对六国则是责其不争,哀其破亡。正是有这种沉痛激切的情绪贯穿始终,才决定了文章的思维结构必须是现在这样的安排。(PPT30)2、 出于主题表达需求:“韩、魏、楚三国,与秦接地,赵稍远,而燕、齐尤远。以兵力较之皆弱于秦。迨合纵之约既散,而秦挟远交近攻之策,肆其蚕食,则地之远近而

26、祸之迟速分焉。割地所以求罢兵,所谓白刃在前不顾流矢,非韩、魏、楚之行赂皆愚,而赵、燕、齐之不赂独智,易地则皆然也。厥后赂者先亡,而不赂者后灭,本以地之远近递及,非以赂不赂故分先后,亦自然之势也老泉此论,实为宋赂契丹,借来做个事鉴。以为宋有天下之大,与六国弱于秦不同,尤不待赂。其结穴全在篇末一段;感慨,含蓄。”(清林云铭古文析义卷七) 者以赂者表3段六、梳理总结。关于文言文阅读欣赏,大纲的要求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 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 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六

27、国论是一篇典范的政论文。论述了“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指导学生反复诵读,“提要钩玄”,理清其观点鲜明,论证严密、结构严整的论证思路,用以指导议论文写作;结合诵读,“因声求气”,品味词句、鉴赏语言、探究文意;把握作者“仇秦而亲六国”的思想情感,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忧思,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思想内容,训练学生良好的辩证思维。七、拓展:问题:“三苏”都写过六国论,而观点各不相同,请分别加以概括,并请结合相关材料探究其观点不同的原因。材料:苏洵:“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轼:“吾考之世变,知六国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以速亡者,盖出于此,不可不察也。”“此”所

28、指代的是“皆天民之秀杰”的“智、勇、辩、力”之人是否得以“区处条别,使各安其处”。苏辙:“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见利之浅”、“不知天下之势”; “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学生明确:(1)苏洵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在于赂秦;苏轼认为六国破亡在于没有很好地任用“智、勇、辩、力”突出的人才,让他们各尽其才,各尽其力。苏辙则认为山东六国没有远略,“不知天下之势” “贪疆场尺寸之利”,互相残杀,从而导致最后的灭亡。(2)教师点拨:同一个历史事件,为什么“三苏”会有不同的见解?歌德说:“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

29、面。”因为,任何一种文字形式的背后,都跃动着作者不同的生命状态。“三苏”对同一个史实有不同的观点,源于他们不同的经历、学识、性情、个性、价值追求等因素形成的不同的生命状态。本文文字背后苏洵的生命状态:一腔政治热情,一颗忧国之心。苏洵精于古文写作,尤长于策论,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他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 是为了“施之于今”。正因为如此,他的文章中才有了对治国安邦的严肃思考和设想,这是封建时代知识分子可贵的文化和政治品格。 才华横溢的苏轼,是继欧阳修以后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卓越领导者和文坛领袖,他不仅是一位精通“诗、文、书、画”的全能作家,他的政治才能也非常突出。然而他的一生非常坎坷,多次卷入新旧党争的政治漩涡中,屡遭贬谪,动辄得咎,成为北宋朝廷党争的牺牲品,满腔报国之志不得实现,满腹才华不得施展,自然他看待古今往事的角度就会从“区处条别,使各安其处”的角度考虑了。 关于苏辙,富有文才,政治态度与苏轼大体一样,人生经历也如苏轼一般坎坷。但“其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为人。”(苏轼语)“苏文定公之文,冲和淡泊,遒逸疏宕,大者万言,小者千余言,譬之片帆截海,澄波不扬”。(茅坤语)可见苏辙是一个在官场上历经挫折,为人淡泊低调,思想深邃,为文稳健的文学家。自然他看待“六国灭亡”的缘由有他独特的视角了。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