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我国民办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ocx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688072 上传时间:2024-02-02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民办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我国民办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我国民办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我国民办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我国民办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我国民办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摘要民办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来扶持民办教育。但由于某些原因,民办教育事业发展仍在认识、管理、经费、政策、师资、生源和评估等方面存在着种种问题,社会、政府、教育部门应给予关心、支持,加大服务力度。而民办学校自身则必须在目标、师资、管理和办学形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关键词民办教育 办学形式股份制学校联合办学我国民间办学历史悠久。早在2500多年以前,孔子便首创私人聚徒讲学,推动私立教育的蓬勃发展。建国后由于种种原因,民办教育曾一度中止。改革开放后,民办教育再度兴起,并迅速发展。如今,民办教育虽在整个教育中所占比例仍不大,但它使我

2、国的办学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初步形成了以公办教育为主体,公办、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多种学校产权并存的办学体制。一、我国民办教育发展的必要性分析在我国,所谓民办教育,是与公办教育相对而言的,凡不由国家财政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拨款建立和提供事业经费的各类学校均属此类。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教育面临的迫切问题,是改变国家对教育事业“包得过多”、政府对办学实体“统得过死”的局面。因此逐步开展教育体制改革:针对“包得过多”,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助学与集资办学;针对“统得过死”,逐步下放管理权力,进逐步开放社会力量办学的渠道。应运而生的民办教育事业正处于这两方面改革的交汇点。民办教育发展的必要性体现在如下八个方面。

3、一是给部分先富裕起来的家庭为子女选择优质教育提供了条件和机会,是经济体制和社会就业体制改革的需要。二是能够最大限度地积聚全社会的教育资源,实现教育的超常规发展。三是给部分教育工作者为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和自身价值开辟了用武之地。四是促进了我国办学体制上的改革,打破了国家统揽办学的格局。五是在育人方式上进行了改革,促使各级各类学校向特色化、个性化发展,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因材施教。六是部分弥补了国家教育经费投入的不足,减轻了国家的负担。七是促进公办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转变育人模式,树立教育市场服务意识。八是民办教育的发展是符合世界教育发展趋势的。二、我国民办教育发展的现状(一)我国政府

4、高度重视民办教育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至今,陆续发布一些同民办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政策文件。为民办教育的发展提供法律和政策上的依据,体现了政府对发展民办教育的高度重视。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国家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依照法律规定举办各种教育事业。”1985年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地方要鼓励和指导国营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办学。”1987年关于社会力量办学的若干暂行规定:“社会力量举办具有颁发国家承认的学历证书资格的各级各类学校,应按照国家颁布学校设置的有关规定办理。”1992年全国教育事业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要点规定:“要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

5、主的社会各界共同办学体制。”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改革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1997年社会力量办学条例规定:“国家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实施义务教育的教育机构作为国家实施义务教育的补充。国家严格控制社会力量举办高等教育机构。”1998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办学体制。”“公办学校办学体制改革,要在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进行试点。”1999年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办学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学校

6、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支持社会力量办学。”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颁布是我国民办教育走上规范化发展道路的里程碑。(二)我国民办教育的发展总态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教育机构的数量和在学人数均呈现迅速增长态势。据2003年教育部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简况表明:全国民办教育机构有7万余所,在学人数1400多万人,范围涉及基础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领域,已成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新时期我国民办教育的主要办学形式1企业集团办学。这种办学形式有资金、人才、管理经验的优势,产权明晰,机制灵活,决策及时,管理科学,是目前民办教育市场上最好的办学形式。2股份制学校

7、。这种办学形式可以集中各个方面的优势,特别是学校领导班子及骨干教师参股,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它代表了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走向,很有发展潜力。3国有民办学校。这种办学是将国有学校实行民办改制,在学校发展的初期、中期会很有活力。但这类学校产权不明确,或占用国家教育资源可能将逐步退出民办学校名牌竞争的行列。4培训学校。这是一种既无固定资金,又无固定教育教学场地,同时又无固定教师的流动性办学形式,所以这类民办学校的不稳定性最大。5私人办的学校。这种办学大多数是依靠名人效应,在办学初期还可以生存,到了中后期则需要走联合办学之路。摘要民办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来扶持民

8、办教育。但由于某些原因,民办教育事业发展仍在认识、管理、经费、政策、师资、生源和评估等方面存在着种种问题,社会、政府、教育部门应给予关心、支持,加大服务力度。而民办学校自身则必须在目标、师资、管理和办学形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关键词民办教育 办学形式股份制学校联合办学我国民间办学历史悠久。早在2500多年以前,孔子便首创私人聚徒讲学,推动私立教育的蓬勃发展。建国后由于种种原因,民办教育曾一度中止。改革开放后,民办教育再度兴起,并迅速发展。如今,民办教育虽在整个教育中所占比例仍不大,但它使我国的办学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初步形成了以公办教育为主体,公办、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多种学校产权并存的办学体制

9、。一、我国民办教育发展的必要性分析在我国,所谓民办教育,是与公办教育相对而言的,凡不由国家财政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拨款建立和提供事业经费的各类学校均属此类。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教育面临的迫切问题,是改变国家对教育事业“包得过多”、政府对办学实体“统得过死”的局面。因此逐步开展教育体制改革:针对“包得过多”,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助学与集资办学;针对“统得过死”,逐步下放管理权力,进逐步开放社会力量办学的渠道。应运而生的民办教育事业正处于这两方面改革的交汇点。民办教育发展的必要性体现在如下八个方面。一是给部分先富裕起来的家庭为子女选择优质教育提供了条件和机会,是经济体制和社会就业体制改革的需要。二是能够最大

10、限度地积聚全社会的教育资源,实现教育的超常规发展。三是给部分教育工作者为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和自身价值开辟了用武之地。四是促进了我国办学体制上的改革,打破了国家统揽办学的格局。五是在育人方式上进行了改革,促使各级各类学校向特色化、个性化发展,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因材施教。六是部分弥补了国家教育经费投入的不足,减轻了国家的负担。七是促进公办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转变育人模式,树立教育市场服务意识。八是民办教育的发展是符合世界教育发展趋势的。二、我国民办教育发展的现状(一)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民办教育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至今,陆续发布一些同民办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政策文件。为民办教育的发

11、展提供法律和政策上的依据,体现了政府对发展民办教育的高度重视。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国家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依照法律规定举办各种教育事业。”1985年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地方要鼓励和指导国营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办学。”1987年关于社会力量办学的若干暂行规定:“社会力量举办具有颁发国家承认的学历证书资格的各级各类学校,应按照国家颁布学校设置的有关规定办理。”1992年全国教育事业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要点规定:“要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的社会各界共同办学体制。”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改革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

12、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1997年社会力量办学条例规定:“国家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实施义务教育的教育机构作为国家实施义务教育的补充。国家严格控制社会力量举办高等教育机构。”1998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办学体制。”“公办学校办学体制改革,要在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进行试点。”1999年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办学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支持社会力量办学。”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颁布是我国民办教育走上规

13、范化发展道路的里程碑。(二)我国民办教育的发展总态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教育机构的数量和在学人数均呈现迅速增长态势。据2003年教育部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简况表明:全国民办教育机构有7万余所,在学人数1400多万人,范围涉及基础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领域,已成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新时期我国民办教育的主要办学形式1企业集团办学。这种办学形式有资金、人才、管理经验的优势,产权明晰,机制灵活,决策及时,管理科学,是目前民办教育市场上最好的办学形式。2股份制学校。这种办学形式可以集中各个方面的优势,特别是学校领导班子及骨干教师参股,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它代表了市场经济发

14、展的一个走向,很有发展潜力。3国有民办学校。这种办学是将国有学校实行民办改制,在学校发展的初期、中期会很有活力。但这类学校产权不明确,或占用国家教育资源可能将逐步退出民办学校名牌竞争的行列。4培训学校。这是一种既无固定资金,又无固定教育教学场地,同时又无固定教师的流动性办学形式,所以这类民办学校的不稳定性最大。5私人办的学校。这种办学大多数是依靠名人效应,在办学初期还可以生存,到了中后期则需要走联合办学之路。摘要民办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来扶持民办教育。但由于某些原因,民办教育事业发展仍在认识、管理、经费、政策、师资、生源和评估等方面存在着种种问题,社会

15、、政府、教育部门应给予关心、支持,加大服务力度。而民办学校自身则必须在目标、师资、管理和办学形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关键词民办教育 办学形式股份制学校联合办学我国民间办学历史悠久。早在2500多年以前,孔子便首创私人聚徒讲学,推动私立教育的蓬勃发展。建国后由于种种原因,民办教育曾一度中止。改革开放后,民办教育再度兴起,并迅速发展。如今,民办教育虽在整个教育中所占比例仍不大,但它使我国的办学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初步形成了以公办教育为主体,公办、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多种学校产权并存的办学体制。一、我国民办教育发展的必要性分析在我国,所谓民办教育,是与公办教育相对而言的,凡不由国家财政和国有企事业单位

16、拨款建立和提供事业经费的各类学校均属此类。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教育面临的迫切问题,是改变国家对教育事业“包得过多”、政府对办学实体“统得过死”的局面。因此逐步开展教育体制改革:针对“包得过多”,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助学与集资办学;针对“统得过死”,逐步下放管理权力,进逐步开放社会力量办学的渠道。应运而生的民办教育事业正处于这两方面改革的交汇点。民办教育发展的必要性体现在如下八个方面。一是给部分先富裕起来的家庭为子女选择优质教育提供了条件和机会,是经济体制和社会就业体制改革的需要。二是能够最大限度地积聚全社会的教育资源,实现教育的超常规发展。三是给部分教育工作者为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和自身价值开辟了用武

17、之地。四是促进了我国办学体制上的改革,打破了国家统揽办学的格局。五是在育人方式上进行了改革,促使各级各类学校向特色化、个性化发展,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因材施教。六是部分弥补了国家教育经费投入的不足,减轻了国家的负担。七是促进公办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转变育人模式,树立教育市场服务意识。八是民办教育的发展是符合世界教育发展趋势的。二、我国民办教育发展的现状(一)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民办教育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至今,陆续发布一些同民办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政策文件。为民办教育的发展提供法律和政策上的依据,体现了政府对发展民办教育的高度重视。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鼓励集体

18、经济组织、国家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依照法律规定举办各种教育事业。”1985年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地方要鼓励和指导国营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办学。”1987年关于社会力量办学的若干暂行规定:“社会力量举办具有颁发国家承认的学历证书资格的各级各类学校,应按照国家颁布学校设置的有关规定办理。”1992年全国教育事业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要点规定:“要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的社会各界共同办学体制。”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改革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1997年社会力量办学条例规定:“国家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实施义务教育的教育机构

19、作为国家实施义务教育的补充。国家严格控制社会力量举办高等教育机构。”1998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办学体制。”“公办学校办学体制改革,要在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进行试点。”1999年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办学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支持社会力量办学。”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颁布是我国民办教育走上规范化发展道路的里程碑。(二)我国民办教育的发展总态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教育机构的数量和在学人数均呈现迅速增

20、长态势。据2003年教育部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简况表明:全国民办教育机构有7万余所,在学人数1400多万人,范围涉及基础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领域,已成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新时期我国民办教育的主要办学形式1企业集团办学。这种办学形式有资金、人才、管理经验的优势,产权明晰,机制灵活,决策及时,管理科学,是目前民办教育市场上最好的办学形式。2股份制学校。这种办学形式可以集中各个方面的优势,特别是学校领导班子及骨干教师参股,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它代表了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走向,很有发展潜力。3国有民办学校。这种办学是将国有学校实行民办改制,在学校发展的初期、中期会很有活力

21、。但这类学校产权不明确,或占用国家教育资源可能将逐步退出民办学校名牌竞争的行列。4培训学校。这是一种既无固定资金,又无固定教育教学场地,同时又无固定教师的流动性办学形式,所以这类民办学校的不稳定性最大。5私人办的学校。这种办学大多数是依靠名人效应,在办学初期还可以生存,到了中后期则需要走联合办学之路。(四)我国民办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1认识问题。民办教育在人们的教育选择中不是主流,它仅是那些父母先富起来而子女没有希望考入质量好的公办学校或重点学校的家庭的一种无奈的选择。另外,人们长期把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福利,要改变这种看法需要一个过程,大多数人对民办教育还缺乏心理和财力承受能力。因此,民办教育还未

22、能成为教育的主体。2管理问题。在教学管理上,学校招聘的高水平、经验丰富的师资,在面对参差不齐的学生时也感到明显不适应。在目标管理上,董事长与校长的矛盾往往比较突出。某些兼任校长的董事长从未接受过校长培训,无上岗资格证。如何实现教育发展与经济支持相统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是民办教育目前必须考虑的主要问题之一。3经费问题。办学经费短缺一直是困扰多数民办教育的难题,从我国私立学校发展的历史看,历来如此。4政策问题。各省市对社会力量办学的配套政策措施并不齐备,规范性不强,致使有的方面约束太多,有的方面又管理不够。另外,税收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力量办学的积极性。5师资问题。投资者从经济角

23、度考虑,为节约教育成本,不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使教师队伍普遍存在着专任教师教学负担过重、教师年龄结构不(四)我国民办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1认识问题。民办教育在人们的教育选择中不是主流,它仅是那些父母先富起来而子女没有希望考入质量好的公办学校或重点学校的家庭的一种无奈的选择。另外,人们长期把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福利,要改变这种看法需要一个过程,大多数人对民办教育还缺乏心理和财力承受能力。因此,民办教育还未能成为教育的主体。2管理问题。在教学管理上,学校招聘的高水平、经验丰富的师资,在面对参差不齐的学生时也感到明显不适应。在目标管理上,董事长与校长的矛盾往往比较突出。某些兼任校长的董事长从未接受过校长培训

24、,无上岗资格证。如何实现教育发展与经济支持相统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是民办教育目前必须考虑的主要问题之一。3经费问题。办学经费短缺一直是困扰多数民办教育的难题,从我国私立学校发展的历史看,历来如此。4政策问题。各省市对社会力量办学的配套政策措施并不齐备,规范性不强,致使有的方面约束太多,有的方面又管理不够。另外,税收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力量办学的积极性。5师资问题。投资者从经济角度考虑,为节约教育成本,不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使教师队伍普遍存在着专任教师教学负担过重、教师年龄结构不(四)我国民办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1认识问题。民办教育在人们的教育选择中不是主流,它仅是那些父母先富起来

25、而子女没有希望考入质量好的公办学校或重点学校的家庭的一种无奈的选择。另外,人们长期把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福利,要改变这种看法需要一个过程,大多数人对民办教育还缺乏心理和财力承受能力。因此,民办教育还未能成为教育的主体。2管理问题。在教学管理上,学校招聘的高水平、经验丰富的师资,在面对参差不齐的学生时也感到明显不适应。在目标管理上,董事长与校长的矛盾往往比较突出。某些兼任校长的董事长从未接受过校长培训,无上岗资格证。如何实现教育发展与经济支持相统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是民办教育目前必须考虑的主要问题之一。3经费问题。办学经费短缺一直是困扰多数民办教育的难题,从我国私立学校发展的历史看,历来如

26、此。4政策问题。各省市对社会力量办学的配套政策措施并不齐备,规范性不强,致使有的方面约束太多,有的方面又管理不够。另外,税收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力量办学的积极性。5师资问题。投资者从经济角度考虑,为节约教育成本,不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使教师队伍普遍存在着专任教师教学负担过重、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匮乏、教师队伍人心不稳等问题。6生源问题。随着一些公立学校改制和更多的民办学校崛起,生源竞争日趋激烈。优秀生源不足,学生素质呈下降趋势,已成为大部分民办教育面临的共同问题。7评估问题。民办学校近年来急速发展,良莠不齐,不少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缺乏规范性。而社会对民办教育的质量、对

27、是否具有学历授予权的确认等,还缺少严格、准确、系统的评估标准,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民办教育评估体系。三、民办教育事业未来发展的对策(一)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所要采取的对策1思想重视。全社会要形成合力来关心支持民办教育。国家鼓励、支持民办教育,不仅扩大和优化了教育资源,而且推动了办学体制改革,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而民办教育是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必须得到各方面的关注和重视,宣传、计划、规划、财政、税务、民政、建设、人事、劳动、市政、社会保障等部门,都应与教育行政部门通力协作,为民办教育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体制环境和政策环境。投资办学的企事业、社会团体和个人也要端正办学思想,充分认识到办学的宗旨

28、是推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责任重大。要加强宣传并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形成全社会关心、重视和参与民办教育的良好局面。2政策扶持。各级政府要帮助民办教育解决实际困难。民办学校政策是否优惠,直接关系到民办学校的发展。各级政府要尽快完善支持民办教育的政策、法规,将民办教育的发展纳入宏观教育发展规划,引导各方投资助学,吸引社会资金办教育;协调各有关部门帮助民办学校解决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征地、贷款、收费、纳税、广告等,保障学校的合法权益,保护教师的切身利益。要做到对公办民办学校一视同仁,为民办学校创建良好的宽松的办学环境。3转变职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对民办教育服务的力度。要成立民办教育管理机构

29、,实行统一管理和分级分散管理相结合的办法,继续完善、修订和细化民办教育有关规定;督促相关部门人员经常深入学校实地开展调研工作,努力促使其健康规范地发展;建立民办教育专项基金,用于扶持民办教育发展和化解部分民办学校的办学风险;制定民办教育的发展规划,在摸清教育需求及现有教育资源的基础上,统筹规范民办教育的发展规模和发展目标;定期对民办学校进行监督年审,对不合格的学校取消办学资格,保证民办学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办学效益。(二)各级各类民办学校自身所要采取的对策1统一认识。正确处理学校内部各种目标关系。要有长远规划,只有把长期利益与目前利益、长期目标与近期目标结合起来,民办教育才能发展壮大。要充分

30、挖掘学校办学资源的潜力,既要节约成本,又要注意不因投入不足而阻碍教育发展。要正确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使学生进得来、留得住、能发展、有前途,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2稳定师资。努力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建立一支高素质、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民办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尊重和关心教师,杜绝把“炒鱿鱼”作为办学法宝的现象。充分发挥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及办学方面比公办学校有较大自主权的优势,建立先进的用人机制,奖勤罚懒,优胜劣汰,尤其要在吸引和培养中青年教师上狠下功夫,以确保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各学校教师之间的业务联系,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积极

31、解决聘任教师的社会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福利问题,免除教师的后顾之忧,使教师能安心从教。民办学校要从长远利益着想,多做些温暖人心的工作,稳住教师队伍,对一些计划的、不符合社会情理的限制要坚决去除。3联合办学。积极开拓学校生存发展空间。民办教育发展的实践证明,单靠学费一项经济来源是很难有发展的后劲和实力的。办学者要有远见,实行开放办学。首先,与企业联合,吸取更多的社会资金参与办学,利用企业的经济实力、设备条件、管理人才以及市场销售渠道等优势,开拓学校生存发展空间,借势发展自己。其次,走教育集团化的道路。教育集团在民办教育竞争中,尤势明显,自我发展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强;各级各类教育形成集团,同层同类教育联合起来,与公办教育联手,把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产业来开发,扩大规模效益;第三,发展校办产业,走产教结合之路。4规范管理。自觉维护社会形象,追求特色发展。目前民办学校的内部管理正逐渐向科学化、规范化转变。应聘请真正的教育专家担任校长,职责权利统一,全面负责学校的各项工作;建立一个责权利相统一的工作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充分调动教职员工积极性,形成教育合力;参照公办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特点的管理制度,克服体制自生的低效率惯性和惰性依赖。同时,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探索个性化教学途径,走特色办学之路,真正发挥公办教育不可能发挥的独特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