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10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课前预习学案
预习目标
学习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方法,掌握科学测量的主要步骤。
预习内容
一、实验目的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二、实验原理
1、图2.10-1中,电源电动势E、内电阻r,与路端电压U、电流I的关系可写为
E=______________。(1)
2、图2.10-2中,电源电动势E、内电阻r、电流I、电阻R的关系可写为
E=______________。(2)
3、图2.10-3中,电源E、内电阻r、路端电压U、电阻R的关系可写为
E=______________。(3)
三、实验器材
、 、 、 、开关、导线。
四、 数据处理
实验原理1是本节课的重点。测出几组U,I数值,带入(1)式得到的方程两两组成方程组,可得到E,r值。这种方法误差较大。还可以多测出几组U,I值,然后在U-I坐标平面内描出各组U、I值所对应的点,然后通过这些点画一直线,如图2.10-4所示,直线与纵轴的的交点的纵坐标就是 ,直线与横轴的交点的横坐标就是电池的 ,因此可求出电源的内电阻 。
五、 引起误差原因
六、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理解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基本原理。
2、掌握利用仪器测量电池电动势和内电阻的方法.
3、用解析法和图象法求解电动势和内阻。
学习重难点:图像法计算E、r。
二、学习过程
1、实验原理
2、实验步骤:
( 1)连接电路。如图2.10-1所示。电流表取0.6A量程,电压表 取3V量程,移动触头位置使连入电路中的有效阻值_______。
(2)测几组(I,U)值。闭合电键,移动变阻器触头位置,使电流有明显示数,记下一组(I,U)值,断开电键。用同样方法,多次移动变阻器触头位置,记录多组(I,U)值,然后断开电键。
1
2
3
4
5
6
7
8
电流/A
电压/V
3、数据处理
(1)建立坐标系、描点。纵轴表示__________,横轴表示__________,取合适的标度,使所描坐标点分布绝大部分坐标纸,必要时纵坐标可以_________________。
(2)据描出的坐标点作出U-I图像。应使图象尽量多的通过描出的点,不在图象上的点要尽量 ,误差很大的点,应坚决舍弃。
(3)测算电动势和内电阻。准确读出U-I图线与纵轴和横轴的交点坐标,并带入U=E-Ir中,算出E= ,r=
4、误差分析
三、当堂检测
1.在《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待测电池、开关和导线配合下列哪些仪器.可以达到测定目的( )
A.一只电流表和一只滑动变阻器
B.一只电流表和一只电压表
C.一只电流表和一只电阻箱
D.一只电压表和一只电阻箱
2.下面给出多种用伏安法测电池电动势和内电阻的数据处理方法,其中既减小偶然误差,又直观、简便的方法是 ( )
A.测出两组I,U的数据,代入方程组和中,即可求出E和r
B.多测几组I,U的数据,求出几组E,r,最后分别求出其平均值
C.测出多组I,U的数据,画出U—I图像,再根据图像求E,r
D.多测出几组I,U数据,分别求出I和U的平均值,用电压表测出开路时的路端电压即为电压势E,再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求出内电阻r
3.现有器材:量程为10.0mA、内阻约30 -40Ω 的电流表一个,定值电阻=150Ω ,定值电阻=100Ω ,单刀单掷开关S,导线若干。要求利用这些器材测量一干电池(电动势约1.5V)的电动势。
(1)按要求在实物图上连线。
(2)用已知量和直接测得量表示的待测电动势的表达式为E= ,
式中各直接测得量的意义是: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