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L∕T 5629-2021 架空输电线路钢骨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技术规程(电力).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68510 上传时间:2022-04-30 格式:PDF 页数:90 大小:2.0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DL∕T 5629-2021 架空输电线路钢骨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技术规程(电力).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DL∕T 5629-2021 架空输电线路钢骨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技术规程(电力).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DL∕T 5629-2021 架空输电线路钢骨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技术规程(电力).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DL∕T 5629-2021 架空输电线路钢骨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技术规程(电力).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DL∕T 5629-2021 架空输电线路钢骨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技术规程(电力).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P DL/T 56292021 架空输电线路钢骨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架空输电线路钢骨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 技术规程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for design of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ular structures with steel framework of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 2021-12-22 发布发布 2022-06-22实施实施 国家能源局国家能源局 发发 布布ICS 29.240ICS 29.240 P 62P 62 备案号:备案号: I 中华人

2、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架空输电线路钢骨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 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for design of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ular structures with steel framework of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 DL/T 56292021 主编部门:电力规划设计总院 批准部门:国家能源局 施行日期:2022 年 6 月 22 日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21 北 京 II 国 家 能 源 局 公 告 2021 年年 第第 6 号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能源标准化管理办法 ,国家能源局批准煤矿井

3、下强制增渗工程设计规范等 356 项能源行业标准(附件 1) 、 Technical Code for Design and Calculation of Combustion System of Fossil-fired Power Plant 等 25 项能源行业标准外文版(附件 2) ,现予以发布。 附件:1. 行业标准目录 2. 行业标准外文版目录 国家能源局 2021 年 12 月 22 日 附件: 行业标准目录 序号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代替标准 采标号 批准日期 实施日期 354 DL/T 5629-2021 架空输电线路钢骨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技术规程 2021-12-22 20

4、22-6-22 前前 言言 根据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印发 2017 年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 订计划及英文版翻译出版计划的通知(国能综通科技 201752 号文)的要求,编制组经调查研究、试验分析,总结我国架空输电线路钢骨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经验,参考有关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有: 总则、 术语和符号、 材料、 基本规定、构件承载力设计、连接和节点设计、制作与施工要求等。 本标准由国家能源局负责管理,由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提出,由能源行业电网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日常管理,由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5、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 请寄送至电力规划设计标准化管理中心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安德路 65 号,邮编:100120;邮箱:bz_)。 本标准本标准主编单位主编单位: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本标准参编单位:参编单位:电力规划总院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浙江省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盛达铁塔有限公司 东南大学 江苏省送变电有限公司 本标准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主要起草人员员: 郭 勇 段松涛 陈 驹 何 江 余 亮但汉波 尹 鹏 陈 勇 傅鹏程 李布辉 段福平 戴刚平 邢月龙 杨靖波 舒赣平马

6、 龙 徐 菲 沈建国 赵雪灵 王 军 张永飞 陶青松 李少华 葛晓峰 赖柄霖 杨逸敏 吴数伟 宁帅朋 李捍平 周峰增 赵 俊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 赵庆斌 何敏娟 王俊刚 郑 海 林少远 侯中伟 张凤亮 包永忠 刘翔云 王虎长 章东鸿 朱彬荣 张树林 翁兰溪 施洪亮 目目 次次 1 总 则 . 1 2 术语和符号 . 2 2.1 术语 . 2 2.2 符号 . 3 3 材料 . 10 3.1 钢材 . 10 3.2 混凝土 . 10 3.3 连接材料 . 10 4 基本规定 . 12 5 构件承载力设计. 14 5.1 实腹式型钢钢管混凝土构件 . 14 5.2 格构式型钢

7、钢管混凝土构件 . 18 5.3 钢筋钢管混凝土构件 . 25 6 连接和节点设计. 29 6.1 钢骨、钢管与混凝土的粘结 . 29 6.2 内外刚性法兰 . 30 6.3 主斜材连接节点 . 34 6.4 插入式连接 . 38 7 制作与施工要求. 41 7.1 钢骨、钢管的制作 . 41 7.2 钢骨、钢管的安装 . 42 7.3 混凝土浇筑施工 . 42 附录 A 内外刚性法兰螺栓拉力比 . 44 附录 B 法兰板刚度计算系数 ki, bi . 47 附录 C 螺栓拉力比二维线性差值方法 . 53 本标准用词说明 . 54 引用标准名录 . 55 附:条文说明 . 58 Content

8、s 1 General Provisions . 错误错误!未定义书签。未定义书签。 2 Terms and Symbols . 错误错误!未定义书签。未定义书签。 2.1 Terms . 错误错误!未定义书签。未定义书签。 2.2 Symbols . 3 3 Materials . 10 3.1 Steel . 10 3.2 Concrete . 10 3.3 Connection . 10 4 Basic Requirements. 12 5 Design of Load-carrying Capacities of Members . 14 5.1 Concrete Filled Ste

9、el Tubular Members with Solid Web Section Steel . 14 5.2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ular Members with Latticed Steel . 错错误误!未定义书签。未定义书签。 5.3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ular Members with Reinforcement Cage . 25 6 Design of Connections and Joints . 29 6.1 Bond Strength between Concrete and Steel Members .

10、 29 6.2 Inner-and-Outer Rigid Flange . 30 6.3 Joints between Main Chord and Web Members . 35 6.4 Inserted Connection between Tower and Foundation . 38 7 Manufacture and Construction . 42 7.1 Manufacture of Steel Tube and Steel Reinforced . 42 7.2 Construction of Steel Tube and Steel Reinforced . 43

11、7.3 Pouring of Concrete . 43 Apendix A Tension ratio of Bolt of Inner-and-Outer Rigid Flange . 45 Apendix B Coefficient of Flange Plate ki, bi . 48 Apendix C Two Dimensional Linear Interpolation Method of Bolt Tension . 54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tandard . 55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 56 Ad

12、diton: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 58 1 1 总总 则则 1.0.1 为了在输变电工程中推广应用钢骨钢管混凝土结构,做到安全可靠、先进适用、经济合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架空输电线路钢骨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 1.0.3 钢骨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行业标准的相关规定。 2 2 术语和符号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1.1 钢骨钢管混凝土构件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ular members with steel framework 混凝土中内配钢骨

13、的圆钢管混凝土构件,包括实腹式型钢、格构式型钢和钢筋钢管混凝土构件。 2.1.2 钢骨钢管混凝土结构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ular structures with steel framework 由钢骨钢管混凝土构件与型钢构件组合而成的结构。 2.1.3 实腹式型钢钢管混凝土构件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ular members with solid web section steel 混凝土中内配实腹式型钢钢骨的圆钢管混凝土构件。 2.1.4 格构式型钢钢管混凝土构件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ular memb

14、ers with latticed steel 混凝土中内配格构式型钢钢骨的圆钢管混凝土构件,包括格构式角钢和格构式环状钢骨钢管混凝土构件。 2.1.5 钢筋钢管混凝土构件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ular members with reinforcement cage 混凝土中内配钢筋笼的圆钢管混凝土构件。 2.1.6 高强混凝土 high strength concrete 强度等级不低于 C60 的混凝土。 2.1.7 配骨影响系数 coefficient of steel framework 内配钢骨截面轴压承载力与钢管内混凝土截面轴压承载力之比。 2.1.8

15、 泵送导管浇筑法 puming method with tremie 混凝土由地面拖泵或泵车泵送至钢管上口,通过钢管内部导管完成下料的浇筑方法。 2.1.9 吊斗吊装导管浇筑法 bucket hoisting method with tremie 混凝土由吊斗利用起重设备吊装至钢管上口,通过钢管内部导3 管完成下料的浇筑方法。 2.2 符号 2.2.1 作用、作用效应和抗力 N0钢骨钢管混凝土构件轴心受压强度承载力设计值; Nu钢骨钢管混凝土构件轴心受压稳定承载力设计值; Nut钢骨钢管混凝土构件轴心受拉强度承载力设计值; Ntb内配钢骨的轴向抗拉强度承载力设计值; Nd插入钢管底部端板实际承

16、受的下压荷载设计值; Vu钢骨钢管混凝土构件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 Vsc钢管混凝土构件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 Vb钢管内配钢骨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 Tu钢骨钢管混凝土构件的受扭承载力设计值; Tsc钢管混凝土构件的受扭承载力设计值; Tb钢管内配钢骨的受扭承载力设计值; Mu钢骨钢管混凝土构件的受弯承载力设计值; Msc钢管混凝土构件的受弯承载力设计值; Mb钢管内配钢骨的受弯承载力设计值; N作用于构件的轴心压力设计值; Nt作用于构件的轴心拉力设计值; M作用于构件的弯矩设计值; F作用于构件的轴向荷载设计值; Fu钢骨的抗拔承载力设计值; 4 Njt节点粘结承载力设计值; Ns剪切节点底部

17、钢管承受荷载; Nc剪切节点底部混凝土承受荷载; Fs插入钢管与外部混凝土的粘结承载力设计值; Fpi沿插入钢管纵向第 i 块加劲锚固环板的承载力设计值; Fd插入钢管底部端板的承载力设计值; TuN内外法兰轴拉承载力设计值; BuM内外法兰纯弯承载力设计值; btN、btSN螺栓承载力设计值; FO、FI螺栓拉力。 2.2.2 材料性能和抗力 EA钢管混凝土构件的组合轴压刚度; (EA)t钢管混凝土构件的组合轴拉刚度; EI钢管混凝土构件的组合抗弯刚度; GA钢管混凝土构件的组合剪切刚度; Es、Eb、Ec分别为钢管、钢骨、钢管内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Esc构件的轴压弹性模量; Escb、 E

18、sch格构式型钢钢骨钢管混凝土构件的轴压弹性模量; Gs、Gb、Gc分别为钢管、钢骨、钢管内混凝土的剪变模量; fsc钢管约束素混凝土截面抗压强度设计值; fscb格构式角钢钢骨钢管混凝土截面抗压强度设计值; fb钢骨强度设计值; 5 fsch格构式环状钢骨钢管混凝土截面抗压强度设计值; fvb环向板抗拉强度设计值; f 钢管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fc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fy钢材抗压屈服强度; fyb钢骨抗压屈服强度; fv螺旋箍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fck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值; u型钢钢骨的极限平均粘结强度; n外钢管与内部混凝土粘结强度设计值; fyt螺栓的屈服强度; KI、KO内、外法

19、兰板与螺栓的串联弹簧刚度; KF、KFI、KFO内、外法兰板抗弯刚度; KbtI、KbtO螺栓的拉伸刚度; EbtI、EbtO螺栓的弹性模量; E钢材的弹性模量; v钢材的泊松比; I惯性矩。 2.2.3 几何参数 As、Ab、Ac分别为钢管、钢骨、钢管内混凝土的截面面积; A构件的截面积; A1局部受压面积; AJ局部受压计算底面积; 6 Is、Ib、Ic分别为钢管、钢骨、钢管内混凝土的截面惯性矩; Asc钢管和内部素混凝土截面积之和; Ab内配钢骨截面面积; 构件的长细比; L0构件的计算长度; i构件的回转半径; I构件的惯性矩; Cb角钢截面周长; Ls角钢长度; dh环向板包围的混凝

20、土柱直径; th环向板厚度; wh环向板宽度; sh环向板间距; Ah环向板等效截面面积; Asso螺旋箍筋等效配筋面积; Ass螺旋箍筋截面面积; ds螺旋箍筋包围的混凝土柱的直径; s螺旋箍筋间距; n环形布置纵向钢筋根数; An单根纵向钢筋截面面积; rc箍筋形心所在圆的半径; r钢筋-钢管混凝土构件截面半径; 7 b型钢钢骨的截面周长; lb型钢钢骨的粘结长度; l0型钢钢骨的最小粘结长度; La节点上部粘结长度; Lc节点区长度; Cs外钢管与混凝土接触面周长; D、d钢管直径; R钢管半径; T、t钢管壁厚; tR肋板厚度; L插入钢管的粘结长度; np沿插入钢管纵向等间距设置的加

21、劲锚固环板数量; bp加劲锚固环板的板宽; tp加劲锚固环板的板厚; BL插入钢管底部端板的板宽; nt内外法兰单侧螺栓个数; ds螺栓直径; LIs、LOS螺孔中心到钢管中心线距离; S1、S2螺孔中心到管壁的距离; Ly、LOy、LIy、LOx、LIx法兰板轮廓尺寸; Yi 螺栓中心到旋转轴的距离; Y旋转轴相对中轴的位置; 8 Y1受力最大螺栓中心到旋转轴的距离; AbtI、AbtO螺栓的名义截面积; l等效计算长度; R折算钢管半径; w法兰板的无量纲挠度; t支管与主管轴线的夹角; Lb节点板长度; tb节点板厚度。 2.2.4 计算系数及其它 钢管混凝土构件的套箍系数; h格构式环

22、状钢骨钢管混凝土构件的套箍系数; y钢筋钢管混凝土构件的套箍系数; B、C钢材和混凝土等级对套箍效应的影响系数; sc含钢率; 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 构件的正则长细比; sc格构式型钢-钢骨钢管混凝土构件的正则长细比; kE轴压弹性模量换算系数; 1由于非全截面均匀受拉导致内配加劲件承载力修正系数; m等效弯矩系数; EN系数; b、 b计算系数; 配骨率; 9 h环向板对核心混凝土的套箍作用系数; m钢筋-钢管混凝土塑性发展系数; Wb环形布置纵向钢筋的截面模量; s插入钢管与混凝土的粘结承载力组合系数; p锚固环板的承载力组合系数; d插入钢管底部端板的承载力组合系数; l混凝土局部受压

23、强度提高系数; 内外螺栓拉力折减系数; 外内螺栓拉力比; 外、内法兰螺栓承载力力设计值之比; t、OSL、t、r、Ir、I、O内外刚性法兰计算参数; 、1、2、3、4内外刚性法兰计算参数; F法兰板刚度修正系数; k、b、ki、bi法兰板刚度计算系数; kk空间调整系数。 10 3 材料材料 3.1 钢材 3.1.1 钢材的选用和设计参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 GB 50017 和 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 GB 50936 的相关规定。 3.1.2 纵向钢筋和箍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的相关规定。 3.1.3 抗震设计时,钢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构筑物抗震

24、设计规范GB 50191 的相关规定。 3.2 混凝土 3.2.1 钢管内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C30, 不宜高于 C80。 混凝土的材料性能取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 采用。 3.2.2 高强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施工、质量检验和验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高强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 281 的规定。 3.2.3 宜采用自密实混凝土,其配合比设计、施工、质量检验和验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 283 的规定。 3.3 连接材料 3.3.1 用于钢骨钢管混凝土构件的焊接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手工焊接用的焊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非合金钢

25、及细晶粒钢焊条GB/T 5117 和热强钢焊条GB/T 5118 的规定。选择的焊条型号应与被焊钢材的力学性能相适应。 2 自动或半自动焊接用的焊丝和焊剂应与被焊钢材相适应,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3 气体保护焊接用的焊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GB/T 8110 的规定。 4 不同级别钢材相焊接时,宜采用与强度较低的钢材相适应的11 焊条或焊丝。 3.3.2 焊缝的强度设计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 执行。 3.3.3 当采用螺栓等紧固件连接时,连接紧固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普通螺栓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六角头螺栓 C 级GB/T 5

26、780和六角头螺栓GB/T 5782 的规定。 2 高强度螺栓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GB/T 1228、 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螺母GB/T 1229、 钢结构用高强度垫圈GB/T 1230、 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技术条件GB/T 1231 或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GB/T 3632 的规定。当螺栓需热浸镀锌防腐时,宜采用6.8 级和 8.8 级 C 级螺栓。 3 普通螺栓连接和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 的规定执行。 12 4 基本规定基本规定 4.0.1 对直径不小于 2m 的钢管混凝土构件, 宜采

27、用钢骨钢管混凝土构件。 4.0.2 对受压为主的钢骨钢管混凝土构件, 圆钢管外径与壁厚之比D / t 不应大于 135y235f,fy为钢管屈服强度。对受弯为主的钢骨钢管混凝土构件,圆钢管外径与壁厚之比 D / t 不应大于 177y235f。 4.0.3 钢骨钢管混凝土构件套箍系数宜为 0.52.0, 套箍系数应按本规程相关条文规定计算。 4.0.4 钢骨钢管混凝土构件的钢管在浇筑混凝土前,由施工荷载引起的钢管最大压应力值不应超过空钢管稳定承载力对应的临界应力值的 35%。 4.0.5 钢骨钢管混凝土构件中的纵向钢筋应采用螺纹钢筋,箍筋应采用螺旋箍筋,纵向钢筋及箍筋的构造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

28、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的相关规定。 4.0.6 钢骨钢管混凝土构件内配型钢的构造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组合结构设计规范JGJ138 的相关规定。 4.0.7 钢骨钢管混凝土构件的允许最大长细比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架空输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程DL/T 5486 的相关规定。 4.0.8 钢骨钢管混凝土构件设计,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设计,设计表达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架空输电线路荷载规范DL/T 5551 的相关规定。 4.0.9 抗震设计时,钢骨钢管混凝土构件的抗震调整系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936 的相关规定。 4.0.10 钢骨钢管混凝

29、土结构进行内力和位移计算时,构件的组合截面刚度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EA=EsAs+EbAb+EcAc (4.0.10-1) (EA)t=EsAs+0.1(EbAb+EcAc) (4.0.10-2) EI=EsIs+EbIb+0.6EcIc (4.0.10-3) 13 GA=GsAs+GbAb+GcAc (4.0.10-4) 式中:EA钢骨钢管混凝土构件的组合轴压刚度; (EA)t钢骨钢管混凝土构件的组合轴拉刚度; EI钢骨钢管混凝土构件的组合抗弯刚度; GA钢骨钢管混凝土构件的组合剪切刚度; Es、 Eb、 Ec分别为钢管、 钢骨、 钢管内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Gs、 Gb、 Gc分别为钢管、

30、钢骨、 钢管内混凝土的剪变模量; As、 Ab、 Ac分别为钢管、 钢骨、 钢管内混凝土的截面面积; Is、 Ib、 Ic分别为钢管、 钢骨、 钢管内混凝土的截面惯性矩。 4.0.11 对轴压构件和偏心率不大于 0.3 的偏心钢骨钢管混凝土实心受压构件,当由永久荷载引起的轴心压力占全部轴心压力的 50%及以上时,应考虑混凝土徐变的影响,构件的轴心受压稳定承载力设计值 Nu应乘以折减系数 0.9。 14 5 构件承载力设计构件承载力设计 5.1 实腹式型钢钢管混凝土构件 5.1.1 实腹式型钢钢管混凝土构件(图 5.1.1)的轴心受压强度承载力设计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a)圆形内配工字型钢钢管

31、混凝土 (b)圆形内配十字型钢钢管混凝土 图图 5.1.1 实腹式型钢钢管混凝土构件截面示意实腹式型钢钢管混凝土构件截面示意 0scscbbNA fA f (5.1.1-1) 式中: N0钢骨钢管混凝土构件轴心受压强度承载力设计值 (N) ; Asc钢管和内部素混凝土截面积之和,不包括钢骨面积(mm2) ; Ab内配钢骨截面面积(mm2) ; f b钢骨强度设计值(MPa) ; fsc钢管约束素混凝土截面抗压强度设计值(MPa) 。 5.1.2 实腹式型钢钢管混凝土构件钢管约束素混凝土截面抗压强度15 设计值 fsc按下列公式计算: 2scc1.212fBCf() (5.1.2-1) 0.17

32、60.974213fB (5.1.2-2) c0.1040.03114.4fC (5.1.2-3) sccff (5.1.2-4) ssccAA (5.1.2-5) 式中:B、C钢材和混凝土等级对套箍效应的影响系数; 钢管混凝土构件的套箍系数; sc含钢率; f 钢管的抗压强度设计值(MPa) ; fc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设计值(MPa) ; As、Ac钢管、管内混凝土的面积(mm2) 。 5.1.3 实腹式型钢钢管混凝土构件轴心受压稳定承载力设计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u0NN (5.1.3-1) 222221(10.25 )(10.25 )42 (5.1.3-2) scscfE (5.1.3-3

33、) scEsc1.3Ek f (5.1.3-4) 0/Li (5.1.3-5) 16 /iI A (5.1.3-6) scbIIII (5.1.3-7) scbAAAA (5.1.3-8) 式中: Nu钢骨钢管混凝土构件轴心受压稳定承载力设计值 (N) ; 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 构件的正则长细比; 构件的长细比; L0构件的计算长度(mm) ; i构件截面的回转半径(mm) ; I构件截面的惯性矩(mm4) ; A构件的截面积(mm2) ; Esc构件的轴压弹性模量(MPa) ; kE轴压弹性模量换算系数。 表表 5.1.3 轴压弹性模量换算系数轴压弹性模量换算系数kE 钢管材质 Q235

34、Q355 Q390 Q420 kE 918.9 719.6 657.5 626.9 5.1.4 实腹式型钢钢管混凝土构件轴心受拉强度承载力设计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utscs1tb1.1 0.4NA fN() (5.1.4-1) tbbbNA f (5.1.4-2) 式中: Nut钢骨钢管混凝土构件轴心受拉强度承载力设计值 (N) ; sc含钢率,ssccAA,0.04sc0.2; Ntb钢骨的轴向抗拉强度承载力设计值(N) ; 1由于非全截面均匀受拉导致的钢骨承载力修正系数, 等17 于钢骨应力与钢管应力之比,通过试验确定。 5.1.5 实腹式型钢钢管混凝土构件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应按下列公式

35、计算: uscbVVV (5.1.5) 式中:Vu钢骨钢管混凝土构件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N) ; Vsc钢管混凝土构件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N) ,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GB 50936 的规定计算; Vb钢管内配钢骨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 (N) , 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 的规定计算。 5.1.6 实腹式型钢钢管混凝土构件的受弯承载力设计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uscbMMM (5.1.6) 式中:Mu钢骨钢管混凝土构件的受弯承载力设计值(Nm) ; Msc钢管混凝土构件的受弯承载力设计值(Nm) ,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GB 50936 的规定计

36、算; Mb钢管内配钢骨的受弯承载力强度设计值(Nm) ,按现行国家标准 钢结构设计标准 GB 50017 的规定计算,计算时截面塑性发展系数取 1.0。 5.1.7 实腹式型钢钢管混凝土构件的压弯承载力设计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1)当u0.255NN时: muuE11.510.4/NMNMNN() (5.1.7-1) 2)当u0.255NN时: muuE12.1710.4/NMNMNN() (5.1.7-2) 18 scscE28.96E AN (5.1.7-3) 式中:N、M作用于构件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 、弯矩设计值(Nm) ; m等效弯矩系数,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

37、7 的规定计算; EN系数。 5.1.8 实腹式型钢钢管混凝土构件的拉弯承载力设计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tutu1NMNM (5.1.8) 式中:Nt作用于构件的轴心拉力设计值(N) 。 5.2 格构式型钢钢管混凝土构件 (I)格构式角钢钢骨 5.2.1 格构式角钢钢骨钢管混凝土构件(图 5.2.1)的轴心受压强度承载力设计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钢骨分肢间宜设置缀板或缀条连成整体。缀条连接时,缀条与构件轴线间的夹角应为 4070,横隔的间距不宜大于钢骨截面长边尺寸的 9 倍且不宜大于 8m。 图图 5.2.1 格构式角钢格构式角钢钢骨钢骨钢管混凝土构件截面示意钢管混凝土构件截面示意 0scbNf

38、A (5.2.1-1) 钢管 格构式角钢钢骨 混凝土 19 2scbc1.2121.16fBCf (5.2.1-2) bybcckA fA f (5.2.1-3) 式中:fscb格构式角钢钢骨钢管混凝土截面抗压强度设计值(MPa); fck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值(MPa); 配骨影响系数。 5.2.2 格构式角钢钢骨钢管混凝土构件的轴心受压稳定承载力设计值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u0NN (5.2.2-1) 2222 scsc scsc sc2 sc110.2510.2542()() (5.2.2-2) scb scscbfE (5.2.2-3) ssbbccscbsbcE AE AE AEAAA

39、(5.2.2-4) 式中: sc构件的正则长细比; Escb构件的轴压弹性模量(MPa) 。 5.2.3 格构式角钢钢骨钢管混凝土构件的轴心受拉强度承载力设计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utscs1tb1.1 0.4NA fN() (5.2.3-1) tbbbNA f (5.2.3-2) 20 b1bbb10.20.850.20.950.8280.95100 (5.2.3-3) bbbbssc1000AC L (5.2.3-4) bybbsyA fA f (5.2.3-5) 式中:Cb角钢截面周长(mm) ; Ls钢骨钢管混凝土构件计算长度(mm) ; b、 b计算系数; 1钢骨承载力修正系数; f

40、 y、f yb钢管、钢骨屈服强度(MPa)。 5.2.4 格构式角钢钢骨钢管混凝土构件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uscbVVV (5.2.4) 式中:Vsc钢管混凝土构件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N) ,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GB 50936 的规定计算; Vb格构式角钢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 (N) , 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 的规定计算。 5.2.5 格构式角钢钢骨钢管混凝土构件的受弯承载力设计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uscbMMM (5.2.5) 式中:Msc钢管混凝土构件的受弯承载力设计值(Nm) ,按现21 行国家标准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GB 5

41、0936 的规定计算; Mb格构式角钢的受弯承载力强度设计值(Nm) ,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 的规定计算,计算时截面塑性发展系数取 1.0。 5.2.6 格构式角钢钢骨钢管混凝土构件的压弯承载力设计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1)当u0.255NN时: muuE11.510.4/NMNMNN() (5.2.6-1) 2)当u0.255NN时: muuE12.1710.4/NMNMNN() (5.2.6-2) scbE28.96EAN (5.2.6-3) 5.2.7 格构式角钢钢骨钢管混凝土构件的拉弯承载力设计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tutu1NMNM (5.2.7) (II)格

42、构式环状钢骨 5.2.8 格构式环状钢骨钢管混凝土构件(图 5.2.8)的轴心受压强度承载力设计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分片环状钢骨间宜设置环向板连成整体。环向板宽度宜为 0.4m0.6m,环向板间距宜为 1.4m1.8m。 22 图图 5.2.8 格构式格构式环状钢骨钢管混凝土构件截面示意环状钢骨钢管混凝土构件截面示意 0scschbbNA fA f (5.2.8) 式中:Asc钢管和内部素混凝土截面积之和,不包括环状钢骨的面积(mm2); fsch格构式环状钢骨钢管混凝土截面抗压强度设计值(MPa); Ab环状钢骨截面面积(mm2); fb环状钢骨抗压强度设计值(MPa)。 5.2.9 格构式

43、环状钢骨钢管混凝土构件截面抗压强度设计值fsch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2schc(1.212)hhfBCf (5.2.9-1) scchhvbhA fA fA f (5.2.9-2) h hhhhd t wAs (5.2.9-3) 式中:h格构式环状钢骨钢管混凝土构件的套箍系数; dh环向板包围的混凝土柱直径(mm); th环向板厚度(mm); 环状钢骨环向板121-1环状钢骨2-2ShWh钢管环状钢骨环向板钢管1223 wh环向板宽度(mm); sh环向板间距(mm); Ah环向板等效截面面积(mm2); h环向板对核心混凝土的套箍作用系数,取 0.96; fvb环向板抗拉强度设计值(MPa)

44、。 5.2.10 格构式环状钢骨钢管混凝土构件的轴心受压稳定承载力设计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u0NN (5.2.10-1) 2222 scsc scsc sc2 sc110.2510.2542()() (5.2.10-2) sch scschfE (5.2.10-3) ssbbccschE AE AE AEA (5.2.10-4) 式中:Esch构件的轴压弹性模量(MPa) 。 5.2.11 格构式环状钢骨钢管混凝土构件轴心受拉强度承载力设计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utscs1tb1.1 0.4NA fN (5.2.11-1) tbbbNA f (5.2.11-2) 式中:1由于非全截面均匀受拉

45、导致环状钢骨承载力修正系数,等于环状钢骨应力与外钢管应力之比,取 0.80.9。 5.2.12 格构式环状钢骨钢管混凝土构件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uscbVVV (5.2.12) 24 式中:Vsc钢管混凝土构件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N) ,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GB 50936 的规定计算; Vb环状钢骨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 (N) , 按现行国家标准 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 的规定计算。 5.2.13 格构式环状钢骨钢管混凝土构件的受弯承载力设计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uscbMMM (5.2.13) 式中:Msc钢管混凝土构件的受弯承载力设计值(Nm) ,

46、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GB 50936 的规定计算; Mb环状钢骨的受弯承载力设计值(Nm) ,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 的规定计算,计算时截面塑性发展系数取 1.0。 5.2.14 格构式环状钢骨钢管混凝土构件承受轴心压力和弯矩共同作用时,构件承载力设计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1)当u0.255NN时: muuE11.510.4/NMNMNN() (5.2.14-1) 2)当u0.255NN时: muuE12.1710.4/NMNMNN() (5.2.14-2) schE28.96EAN (5.2.14-3) 5.2.15 格构式环状钢骨钢管混凝土构件承受轴心

47、拉力和弯矩共同作用时,构件承载力设计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25 tutu1NMNM (5.2.15) 5.3 钢筋钢管混凝土构件 5.3.1 钢筋钢管混凝土构件(图 5.3.1)轴心受压强度承载力设计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图图 5.3.1 钢筋钢管钢筋钢管混凝土构件截面示意图混凝土构件截面示意图 0scscbbNA fA f (5.3.1) 式中:Asc钢管和内部素混凝土截面积之和,不包括纵向钢筋的面积(mm2); fsc螺旋箍筋、钢管约束素混凝土截面抗压强度设计值(MPa); Ab纵向钢筋截面面积(mm2); fb纵向钢筋抗压强度设计值(MPa)。 5.3.2 钢筋钢管混凝土构件截面抗压强度

48、设计值 fsc按下列公式计算: 2scyyc(1.212)fBCf (5.3.2-1) svssoyccA ff AA f (5.3.2-2) 26 sssssod AAs (5.3.2-3) 式中:y钢筋钢管混凝土构件的套箍系数; As、 Ac钢管、 管内混凝土面积(mm2), 当配筋率小于 3%时,核心混凝土面积为钢管内层面积,当配筋率不小于 3%时,核心混凝土面积需减去内配纵向钢筋的面积; fv螺旋箍筋抗拉强度设计值(MPa); Asso螺旋箍筋等效配筋面积(mm2); Ass螺旋箍筋截面面积(mm2); ds螺旋箍筋包围的混凝土柱的直径(mm); s螺旋箍筋间距(mm) 。 5.3.3

49、 钢筋钢管混凝土构件轴心受压稳定承载力设计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u0NN (5.3.3-1) 222221(10.25 )(10.25 )42 (5.3.3-2) scscfE (5.3.3-3) scEsc1.3Ek f (5.3.3-4) 式中: fsc螺旋箍筋、 钢管约束素混凝土截面抗压强度设计值(MPa); N0 钢筋钢管混凝土构件轴心受压强度承载力设计值 (N) ; 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 构件的正则长细比; 构件的长细比; Esc构件的轴压弹性模量(MPa) ; 27 kE轴压弹性模量换算系数,按表 5.1.3 确定。 5.3.4 钢筋钢管混凝土构件轴心受拉强度承载力设计值应按下列

50、公式计算: utscs1tb1.1 0.4NA fN (5.3.4-1) tbbbNA f (5.3.4-2) 式中:1由于非全截面均匀受拉导致纵向钢筋承载力修正系数,等于纵向钢筋应力与外钢管应力之比,取 0.80.9。 5.3.5 钢筋钢管混凝土构件受弯承载力设计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uscbMMM (5.3.5) 式中:Msc钢管混凝土构件的受弯承载力设计值(Nm) ,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GB 50936 的规定计算; Mb钢管内配钢筋笼的受弯承载力强度设计值(Nm) ,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 的规定计算,计算时截面塑性发展系数取 1.0。 5.3.6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电力工程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