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推拿选修.ppt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684606 上传时间:2024-01-31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1.6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拿选修.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推拿选修.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推拿选修.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推拿选修.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推拿选修.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失眠(不寐)定定 义义不寐,又称“不得卧”,“不得眠”等,俗称失眠。是指无明显诱因而长时间不能获得正常的睡眠,多伴有头痛、眩晕、乏力、健忘等症,以致于影响正常的工作与生活为特征的一种病症。具体表现为入睡难,或眠而不酣,或时寐时醒,醒后难以复眠,严重者可彻底不眠。病因病机病因病机不寐的病因,与心、肝、脾、肾关系密切,其病机是属于阳盛阴衰,阴阳失交,实证多,虚证少。1劳倦思虑太过,伤及心脾。伤于心则心血暗耗;伤于脾则化源不足,劳血亏虚,不能上奉于心,神失濡养则不寐。2阴虚火旺,肝阳内动。情志所伤,肝失条达,气郁不舒,郁而化火,火性炎上,或阴虚阳亢扰动心神,神不安则不寐。3阳不交阴,心肾不交。素体虚

2、弱或久病之人,肾阳耗伤,不能上奉于心,水不济火则心阳独亢;或五志过极,心火内炽,不能下交于肾,心肾不交,心火亢盛,上扰神明则不寐。4心虚胆怯,心神不安,遇事易惊,决断无权,心神不安则不寐。临床表现临床表现1肝郁化火,症见失眠,性情急躁易怒,不思饮食,口渴喜饮,面红目赤,便秘溲黄,舌红苔黄,脉弦而数。2阴虚火旺,症见失眠,心悸不安,头晕耳鸣,健忘多梦,五心烦热,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3心脾两虚,症见失眠,多梦易醒,醒后难复眠,心悸健忘,肢倦神疲,饮食无味,面色不华,舌淡苔薄,脉细无力。4心胆气虚,症见失眠,多恶梦,心惊胆怯,遇事易惊,决断无权,舌淡,脉细。治疗手法治疗手法 1捏背选用三

3、遍三捏一提法,自下而上,手法宜稍重,适当超过患者的耐受度。2头部综合手法先以扫散法施术于毛发区诸穴,以两鬓胆经为主,继以指揉法。点按法施术于毛发区痛点(阿是穴)阿是穴)及百会、四神聪四神聪、头维、角孙。配以头部指叩法,指拿法,得气为度。最后以五指循五经捋顺法及分推两鬓胆经结束。3颜面部综合手法先以鱼际揉法施术于颜面部诸穴,以眼周及额顶为重点,手法轻柔和缓,深透有力,达到轻而不浮,重而不滞;继以指揉法、点按法施术于晴明、四白、太阳、攒竹攒竹等穴,得气为度,每穴三至五次;最后以颜面部抹法结束。A 开天门,推坎宫,运太阳;上至头维,揉头维;沿前发际运至耳后高骨,揉耳后乳突下风池,配点安眠。B 开天门

4、,反推天门,环眼挟鼻绕唇至地仓地仓,揉地仓。C 开天门,反推天门,环眼至太阳;以大鱼际着力推至颌下,再以四指指腹着力,反抹至太阳。以上抹法重复三至五遍。便秘 定义 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间隔时间延长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的一种病症。可见于各种急慢性病当中,亦可作为主证单独出现,本篇是指以主证作为主诉者。病因病机病因病机中医学认为,便秘的发生,主要由于肠胃的运化,升降和传导功能失职而致。1素体阳盛、燥热内结。凡阳盛之体,或饮酒过多,或过食辛辣,以致肠胃积热;或热病之后,余热未清,津液耗伤,导致肠道失调,大便秘结。2情志失和,气机郁滞。情志不舒或久坐少动,致气机郁滞,不能宣达,使通降失常,传导失职

5、,糟粕内停而致大便秘结。3气血不足,下元亏虚。劳倦内伤或产后,病后,以及年老体虚之人,气血两亏,气虚则大肠传送无力,血虚则津枯不能滋润大肠,两相搏动,发为便秘。4阳虚体弱,阴寒内生。体虚阳虚,阴寒内生,留于肠胃致阳气不通、津液不行,致肠道艰于传送,形成便秘。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1热秘症见大便秘结,小便短赤,面红身热或脘腹胀满,口干口臭,舌红苔黄,脉滑数。2气秘症见大便秘结或欲便不能,嗳气频作,胸胁胀满,甚或腹中作痛,纳少,舌淡苔薄腻,脉弦。3虚秘症见虽有便意,且大便并不干硬,但临厕努挣不下,挣则汗出短气,便后疲乏,面色 白,神疲气怯,舌淡苔薄,脉虚。4冷秘症见大便坚涩,排出困难,小便清长,面色

6、白,四肢不温,喜温怕冷,腹中冷痛或腰背疼痛,舌淡苔白,脉沉迟。治疗手法治疗手法 1腰背部及腰骶部 法、擦法先以 法施术于腰背悬枢、命门及腰骶部八髎穴,至局部温热,再配以擦法,使温热感向腹部放射。2一指禅推天枢、中脘分别以一指禅法推中脘、天枢,得气为度,每穴35分钟。3摩腹大小同施,以大为主,先大后小,采用顺时针泻法,致肠蠕动加快为佳,操作10分钟。肩与颈的交点出为大椎穴,往下一寸左右为陶道穴,下3寸半左右为身柱穴,再下4寸为神道穴,下一寸为灵台穴,下一寸为至阳穴,下4寸为筋缩穴,下一寸为中枢,下一寸为脊中穴,下3寸为悬枢穴悬枢穴,下一寸为命门穴命门穴,下5寸为腰阳关穴,再下就到臀部了,穴位多位

7、于关节,骨骼缝隙中或筋脉上.4腹部掌颤神阙以掌颤法施术于神阙穴10分钟,使力达病所,手法力度及频率可变换施术。5辨证加减(1)热秘:揉大肠俞、膀胱俞;点足三里、合谷。(2)气秘:点按气户、屋翳、膻中;循肋分推两胁;揉合谷、内关。(3)虚秘:揉脾俞、胃俞;点按足三里。(4)冷秘:横擦腰骶带脉;点按肾俞、关元俞。再再 见见 !常用穴位及功用介绍1、头面部常用穴位。2、躯干部常用穴位。3、上肢部常用穴位。4、下肢部常用穴位。配穴原则1、局部选穴。2、临近选穴。3、远道选穴。4、对症选穴。经穴推拿的操作方法1、以推经点穴为主要手法。2、以中医理论为指导。3、遵循经穴推拿基本原则。人体各部位的推拿一、头

8、、颈部(一)面部揉摩、掐法 1、操作体位 受术者仰卧,术者坐其头顶后方。2、操作步骤 揉面-掐揉迎香、下关、耳门穴-指摩 3、动作要领 重掐、轻摩(二)推额法 1、操作体位 受术者仰卧或直立,术者坐或站其前。2、操作步骤 1)拇指腹轻推:鼻尖-印堂-神庭-百会穴 2)拇指腹轻推:印堂向两侧 3、操作要领 用力均匀;推经穴位处配合点按。(三)揉太阳 1、操作体位 受术者直坐或仰卧,术者站或坐其侧。2、操作步骤 揉太阳穴-摩头维、太阳、耳门穴。3、操作要领 指揉轻柔,摩动稍用力。(四)掐睛明法 1、操作体位 受术者直坐或仰卧,术者站或坐其头部前方。2、操作步骤 掐、揉睛明-摩睛明、四白至下关穴。3

9、、操作要领:摩动时缓而有力,经穴位时可配合点、按。第三章全身整体保健推拿第一节 全身放松推拿定义:通过适当的手法作用于身体某些部位或穴位,使全身心得以放松的推拿称为全身放松推拿。头部推拿的作用:促进血液循环和血流量的调节,从而改善大脑的营养供应,缓解疲劳,消除紧张、焦虑,使大脑重新获得充足的精力,对防治头疼、头晕、失眠、耳鸣、耳聋、目眩等有良好的作用。一、头部放松的推拿手法:(一)十指梳头 1、操作部位:头部。2、操作手法:受术者仰卧,术者站其前面对,用十指从前发迹推至后顶,再从侧发迹推向头顶,反复操作1-3min。3、手法要领:力度适中,手法自然。4、作用:温经通络等。(二)干洗头 1、操作

10、部位:头部。2、操作手法:手指在头部抓挠,状似洗头1-3min。3、手法要领:用力均匀和缓,移动缓慢。4、作用功效:疏肝理气,安神益气。可用于防治神经衰弱,失眠健忘等症。(三)分推前额法 1、操作部位:前额。2、操作手法:1)开天庭,点印堂、神庭、百会10-20次 2)分推前额,点印堂、太阳、风池 3、手法要领:用力均匀,缓和有力。4、作用功效:祛风散热、镇静安神,常用于感冒、前额闷痛、精神萎靡等。(四)指压发迹 1、操作部位:前发迹。2、操作手法:四指从头部中线向两侧按压13min。3、手法要领:垂直用力、手法强度由轻到重。4、作用功效:镇静止痛、健脑安神,用于治疗头痛、头晕、神经衰弱等。(

11、五)指尖叩头 1、操作部位:头部。2、操作手法:手指微屈,腕关节放松,手臂发力,指端叩击。3、手法要领:动作轻巧、灵活、自如、着力均匀而有节奏。4、作用功效:行气活血、宁心安神,防治头疼、失眠等。(六)挤按头部1、操作部位:整个头部。2、操作方法:两手掌根对称置于头部两侧,有节律按压头部1-3min。3、操作要领:压力稳而持续,手法由轻到重。4、作用功效:养心、安神、健脑、补虚、止疼。防治神经衰弱所致失眠、心悸、头疼、头晕等。二、其他部位的放松推拿操作顺序:先仰卧依次进行肩、颈、胸、腹部的推拿;再俯卧进行后颈部、背、腰、臀部、大腿后群肌、小腿后群肌及脚底部的推拿;然后再坐位进行四肢的推拿。先做

12、上肢,再做下肢前部大腿、小腿、足背等部位的推拿。注意事项:1、操作时,做完一个部位再做另一个部位,做完一侧再做另一侧。在同一个部位中,先做大块肌肉,再做小块肌肉。2、手法运用中先以轻推、揉、摩、捏等手法为主,再以点、按、掐、振、压等较重刺激的手法为主,最后再以较轻的推摩、捏揉、搓拉、叩打、运拉等组合手法来整理结束。3、操作时可借助工具(电动按摩器、电动按摩椅等)或采用肘、膝、足等重法操作。4、时间一般30-60分钟,头部约占1/3。第二节 消除疲劳推拿疲劳产生的原因:体力或脑力消耗透支,导致身体机能下降,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除。推拿效果:消除疲劳,改善机体功能,促进体力、脑力恢复。头面部推拿腰背

13、部推拿胸肋部推拿腹部推拿四肢推拿。第三节 面部美容保健推拿面部美容保健推拿的特点:1、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皮脂腺和汗腺的分泌。2、提高面部肌肉的弹性和韧性,使皮肤润泽。3、对一些面部疾病如:萎缩,起到整形修复的作用。美容保健推拿手法1、抚摩动作 大面积用手掌,小面积用手指,皱纹部位顺纹理推拿。2、揉捏动作 用力要轻柔,富有韵律感。3、摩擦动作 着力要舒缓,切忌生硬粗暴。4、扣敲动作 用力均匀,指端在面目快速点状接触。美容保健推拿的注意事项1、要求 1)、指甲剪短、手温适宜、不戴饰物、保持清洁。2)、受术者洁面,借用推拿递质的辅助作用。3)、时间不宜过长,力度舒适为宜。2、禁忌 敏感皮肤,急性炎

14、症。3、递质 以营养型润肤剂为好。面部美容保健推拿过程1、双手交替拉摩胸部,然后推肩、包肩,拉之风池穴。2、推肩、包肩、拇指螺旋按揉(左顺右逆)肩部,四指腹拉至风池穴。3、双手轻握拳,第二关节着力,推摩胸腺。4、双手依次提拉胸大肌(做完一侧跟做另一次)5、双手分摩至三角肌,拇指压滑悬韧带。(左逆右顺)6、四肢抬按(中指为主)三穴:肩贞、肩后、天宗穴。7、重复提拉胸大肌,推肩、包肩、拉至风池穴。8、母指腹推胸锁乳突肌、四指抚摩锁骨下、推肩、包肩、打螺旋、拉至风池穴。9、双手交替、掌跟用力推压肩井部。10、重复1、2动作11、提拉颈部。(可同时、可交替)12、双手夹拉下额,点按翳明、下关,然后依次

15、进行。13、双手分摩下额、面颊、眼下至太阳。14、按压承浆、地仓、迎香,顺颧骨缘按揉至下关穴。15、夹拉颧骨(中指、无名指分开)至太阳穴提拉。16、提拉、安抚面颊(先安抚再提拉,提拉时食指与中指分开,在太阳穴出两手相交)。17、一手抚额头,另一手中、无名指分开顺鼻翼轻推、滑至鼻尖,然后拉按睛明穴,然后按揉印堂。18、三指按压内眼角、摩眼肌至太阳穴按压。19、双掌交替安抚额头(横掌、竖掌)。20、滑至颈下右手食、中指撑开皱纹,左手中、无名指顺时针揉摩。21、手掌交替提拉安抚肩颈部。22、双手第二关节面分推承浆至颊车穴。23、重复按压穴位,夹拉下巴。24、双手拇指交替推拉下巴(左顺右逆)。25、双

16、手拇指括号提拉(承浆到人中)。26、双手拇指由承浆推至鼻翼两侧。27、弹拨面颊。28、中指由下向上点按迎香,顺鼻翼提拉至睛明,然后食、中指交替提拉睛明。29、四指同时按压下眼睑至太阳穴提拉。30、剪刀手提拉眼角。31、双手中指眉心处之字形拉摩。32、一手是中指分开安抚,以手中、无名指按揉。33、双手从额头顺面颊向下、再向上夹住耳朵,从下向上按揉下关、耳门、上关穴,然后夹拉耳部。34、由下向上揉捏外耳廓,然后向上轻扣耳部。35、额头轻抚、按压、滑至肩颈部推肩、包肩至风池穴。常见病症美容推拿法1、消除眼袋推拿法2、推拿治疗黄褐斑3、推拿治疗雀斑4、推拿治疗手术疤痕第四节 足部保健推拿 足部保健推拿

17、又称足部反射疗法、足部病理按摩、足底按摩、足道养生等。近年来受到医学界的广泛重视,并得到普及和发展。一、足部推拿的作用原理 (一)经络原理 中医经络理论认为,在人体的十二经 脉和奇经八脉中有十条经脉分别起止于足部,经络又与脏腑密切相通,所以,按摩足部可以起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的功能,达到防病治病的作用。(二)生物全息原理 生物全息医学理论认为,人体各脏腑、器官在足部均有规律的对应着相应的区域,按摩足部的相应反射区,即可探测脏腑器官的生理病理情况,又可达到治疗的作用。(三)血液循环原理 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足部的按摩,可疏通血液循环,增加血液的回流速度,帮助心脏发挥血泵的作用。(四)反射原理 按

18、摩足部反射区时,可引起相应器官或部位的良性反应,起到保健治病的作用。二、足部推拿须知(一)注意事项 1、看、触摸 1)看脚大小、看足弓(大小、弹性)、看肤色(淡贫血、暗淤血)。2)触摸,温度低循环不好;柔软度,太软说明虚弱;摸阳性反应物:剧痛、条索、沙粒、气泡等。若有切除,相应部位就有空虚感。2、熟练掌握相关的反射区、操作手法及辅助工具的使用。在此重点介绍反射区:1)基础反射区。足部反射区以肾上腺、肾脏、输尿管和膀胱为四大基础反射区。在进行足部推拿时,要先推拿基础反射区,以先将体内毒素和代谢产物排出,结束时推拿基础反射区以增强其排泄功能。2)对症反射区。根据病人的症状所在部位及相关的组织器官选

19、取其对应的反射区。如眼部疾病选区眼部反射区等。3)辅助反射区。选取与主症反射区功能相近的反射区配合应用,以增强其疗效。如胃部疾病与消化系统有关,其辅助反射区可选小肠、横隔等。3、操作力度要依受术者不同体质、不同病情以及反射区的特点等灵活运用。力度一般适中,以受术者局部有酸、胀、痛感为宜。总的原则是保健推拿以感到舒适为度,治疗推拿以能耐受为度,而不是越痛越好,以免造成足部的损伤。4、最好每天有固定的时间进行足部推拿。一般30-45分钟、每天12次,半月一疗程。反射区的推拿,以每个反射区治疗时间1-5分钟为宜。足部推拿应持之以恒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5、推拿递质的选择要以不同的目的而选用。6、足部推

20、拿有治疗效果,但不能不顾及具体情况夸大自身作用而贻误病情,更不能排斥贬低其他方法。7、推拿后有不良反应时,要查明病因,及时处理,以保证治疗的安全可靠。8、推拿后要多饮水,别着风。(二)足部推拿禁忌症1、足部有严重溃烂、出血及传染性皮肤病等应先治疗,待病愈后方可推拿。2、患有严重心脏病、精神病、高血压等随时会有危险的病症,一般不宜推拿,即使操作也必须施以轻柔手法。3、妇女怀孕期及月经期不宜用暴力刺激穴位或反射区,特别是妇科相关的穴位。4、下肢外伤,如足踝骨折、脱位等,以及高热昏迷、体质过渡虚弱、病情危重者,均不宜采用足部推拿。5、患有急性腹膜炎、肠穿孔、急性阑尾炎等外科疾病,不宜推拿。6、空腹、

21、暴饮、饱餐、洗澡后一小时内以及极度疲劳等,不宜推拿三、足部推拿的基本手法(一)拇指端点按法 1、操作手法 术者一手握足,用拇指指端在施术部位按而压之或戳而点之。2、手法要领 点按要垂直用力,若用力较大时,术者应手握空拳,以拇指指节紧贴于食指中节挠侧,以防扭伤拇指。3、适用部位 足部各部位。(二)拇指按揉法 1、操作手法 术者以手握足,用拇指指端或指腹在施术部位顺时针或逆时针按揉。2、手法要领 按揉是要带动皮下组织一起动。3、适用部位 足部各部位。(三)拇指平推法 1、术者以拇指指端或指腹在施术部位进行单方向推移。2、手法要领 手指要紧贴于体表,推动是带动皮下组织一起动;着力要均匀,速度宜缓慢。

22、3、适用部位 足背、足底。(四)屈食指点法 1、操作手法 术者食指屈曲,与其他手指相握,用拇指末段内侧缘紧压食指小节,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突起部位点按施术部位。2、手法要领 用力由轻到重,稳而持续;垂直用力,固定不移。3、适用部位 足底部(五)撵法 1、操作手法 术者以拇指和食指的指腹捏住施术部位,做对称撵转揉搓。2、手法要领 两指用力要均匀,方向相反;操作要灵活,不可捏得太紧。3、适用部位 各足趾。(六)擦法 1、操作手法 术者以手掌置于操作部位,做快速往返推擦动作。2、手法要领 推擦应快速均匀,不可忽快忽慢,不可忽沉忽浮,注意保护皮肤,以不使皮肤起褶皱为宜。3、适用部位 足底、足背。四、操作手法顺序 梳理放松-足底-足趾-足内侧-足外侧-足背-小腿-踝部-梳理放松(小鱼际搓足心、捶小腿、足跟)。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