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EVA与BSC耦合探讨 EVA和BSC产生背景传统业绩评价方法存在局限性:偏重对财务指标的分析,忽视对非财务指标的衡量。偏重对企业内部经营过程的评价,忽视对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的考虑。偏重经营成果,忽视对业绩动因的揭示。偏重局部业绩,忽视整体组合效益。偏重对经营能力的评价,忽视对企业创新能力的评价。一、EVA的内涵EVA(Economic Value Added)即经济增加值,它等于税后经营利润再减去资本(包括债权和股权资本)的成本。基本理念:一个企业只有在其资本收益超过为获取该收益所投入资本的全部成本时才能为企业的股东带来价值。计算公式:EVA=税后营业净利润-资本成本 =税后营业净利润-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资本总额二、BSC的内涵平衡计分卡BSC(The Balanced Score Card)是哈佛大学的Robert S.Kaplan 和David P.Norton 于上世纪90 年代提出的理论,被哈佛商业评论称为过去75 年来最具影响力的管理创新。基本思路:将企业的愿景和战略转化为一套全面的指标和可执行的行动,这些指标为战略衡量和管理系统提供了框架。从四个层面衡量企业的业绩,包括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和学习与成长。三、EVA与BSC耦合探讨(1)EVA与BSC的共同点:l都在某些方面完善了传统财务指标评价体系。l都与企业长远战略目标相一致。l都有助于加强公司的内部治理。1、EVA与BSC耦合的可行性分析:(2)EVA与BSC的不同点:EVAEVABSCBSC研究角度经济学管理学理论基础财务管理理论中的委托代理和资本保全与增值理论战略管理理论和核心竞争能力理论目标导向认为股东利益是第一位关心企业所有的利益相关者评价指标实质是一种广义的财务指标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评价侧重点着重于对“结果”的评价侧重于对“过程”的评价2、EVA与BSC的耦合方法 二者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因此可以将二者有效整合为一个从价值驱动因素到实现公司价值因果关系链,即以BSC为载体,以EVA为导向,将BSC在企业战略管理中的作用与EVA的导向作用结合起来,构建一种新的评价系统。EVA和BSC耦合框架设计愿景与战略财务层面:为实现EVA最大化,我们应向股东和债权人展示什么?学习与成长层面:为实现战略,我们应如何提高 管理者和员工的能力?内部流程层面:为实现战略,我们应改进哪些业务流程?客户、供应商层面:为使客户、供应商满意,我们应向其展示什么?社会责任层面:为实现战略,我们应向政府、社区、公众展示什么?竞争对手层面:为实现战略,我们应如何超越竞争对手?EVA与BSC耦合的注意点将EVA作为BSC财务层面上的核心指标。使EVA处于BSC因果链的最终端。建立合适的EVA中心。尽可能选择量化指标并确定在整个指标体系中所占权重,增强可操作性。以EVA的增量作为奖金的计算标准。EVA和BSC耦合定量指标选择考察方面考察方面 指标指标财务层面财务层面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资产营运能力成长能力EVA、总资产报酬率、每股获利资产负债率、已获利息倍数、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EVA增长率、资本保值增值率内部流程层面内部流程层面企业创新能力企业生产经营绩效企业售后服务绩效新产品开发速度、新产品投资回报率产品合格率、生产能力利用率、生产成本企业对产品故障的反应时间和处理时间、返修成本客户、供应商层面客户、供应商层面客户满意程度市场情况供应商满意程度客户满意度、客户保留度、产品退货率、客户投诉率市场占有率、市场份额增长率采购价格、付款信誉度考察方面考察方面 指标指标学习与成长层面学习与成长层面员工能力员工积极性员工培训情况员工工作效率、员工知识水平员工满意度、员工保持率员工培训次数、员工培训合格率社会责任层面社会责任层面社会效益生态环境保护企业社会责任指数、社会公益事业参与数、社会捐赠额、员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及公积金的计提率环保产品百分比、污染物排放达标率、企业绿化率、废弃物处理率、能源消耗成本率竞争对手层面竞争对手层面竞争对手状况竞争对手市场占有率、总资产利润率、产销量增长率、资产负债率、成本、产能利用率、新产品开发速度EVA与BSC耦合的局限性系统的复杂性导致评价系统设计过程耗时过长,实施成本较高。体系中指标的创建和量化方面存在难度;指标权重的分配没有客观标准。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