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选资料综合模拟试卷四(时间:40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先秦典籍左传有记载,周公在教导成王时,特别强调施恩惠要厚,用民力要平,收租税要轻。这反映了()A.左传强调敬天为民 B.赋税征收的阶级差异C.统治者注重社会和谐 D.奴隶主维护井田制度2.秦朝置吏律中规定:官府的主管官员,由此官府调往彼官府,只许其只身前往,不准把原任官府的官吏,任用为新任官府的官吏。规定是为()A.规范官府人员任用程序 B.防范官员的职务犯罪C.强化君主对官员的控制 D.减少政府官员的数量3.据唐六典载,长安城共有114坊,东市和西市各占2坊,每处坊、市皆有围墙。此外1
2、10坊以朱雀大街为界,由万年县、长安县分半统辖。东、西二市共4坊中,亦有坊墙与其他居民区坊院隔开。正北面为唐朝中央机构所在地。这种布局体现了()A.规模宏大的商业功能 B.分化管理便于控制的理念C.儒家思想的政治追求 D.政治以及军事中心的价值4.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地区的民众身着华丽服饰,歌舞艺人生活优越堪比皇后,家仆与官人同行无法区分,这反映了()A.经济繁荣改变社会风气B.国人社会地位趋于平等C.重农抑商政策发生改变D.南方经济发展超过北方5.近代实业家张謇认为:“棉之始,农之事;棉之终,商之事;其中则工之事。”在实践中,大生纱厂通过为土布业提供优质机纱而获利丰厚。由此可见,张謇的实业之路
3、取得一定成效的原因是()A.重视农工商业的互动发展 B.以改造小农经济为着力点C.采用新技术发展机器织布业 D.以抵御外国商品倾销为目的6.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致信宋教仁说:“民国大局,此时无论何人执政,皆不能大有设施。若只从政治方面下药,必至日弄日纷,每况愈下而已。必先从根本下手,发展物力,使民生充裕,国势不摇。而政治乃能活动。”在此,孙中山认为()A.推行民主制度必须首先发展经济B.民主制度有利于经济的发展C.中华民国的未来发展将困难重重D.革命的根本目的是改善民生7.梁漱溟说强国日本准备数十年侵略中国,而中国长时间内战,教育经济国防都落后,理论上日本征服中国应当很容易,可抗战多年中国依
4、然存在,即使敌人再强大,无奈我们退守到西半部,土地依然广,人口依然多,资源依然丰富,我们还是可以支撑。这反映出()A.日本速战速决的计划开始破产B.中国实行持久战的战略是合理的C.日本的侵略战争拖垮日本经济D.中国国力强大是抗战胜利的前提8.1956年,新中国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为147.35亿元,比上年增长70%,高于1953年和1954 年两年的投资额;基本建设贷款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上年的30.2%猛增到48%,造成国家财政紧张。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工业基础薄弱B.“一五”计划提前完成C.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D.当时经济结构遭到破坏9.“希腊民主政治的原型就是从
5、这些小城邦里萌生,但它并不是代议式的民主,用不着选举国会议员。所有的男性公民群聚于某个场所就公共事务进行讨论,法律和政策的制定都通过投票表决。”这段话说明古希腊民主政治具有()A.原始性与狭隘性B.直接性与全面性C.开放性与随意性D.独立性与广泛性10.近代以来,牛顿的力学把天上和地上所有物体的机械运动规律统一起来,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把电、磁、光的运动统一起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把牛顿力学和麦克斯韦电磁理论联系起来这样的科学事实说明,近代物理学()A.为三次工业革命提供了科学理论B.在发展中呈现出连续性和综合性C.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而进步D.与科学实验的成果存在密切联系11.1950年7月,
6、麦克阿瑟命令日本政府创建由7.5万人组成的警察预备队。这一预备队后被改编为自卫队,成为日本重整军备的基础。另外,美军在朝鲜战争中的庞大需求成为战后日本经济复苏的强心剂。这说明()A.美苏争霸出现新动向 B.东亚区域形成两极格局C.日本的军国主义复活 D.美国调整亚太地区战略12.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奉行“两场半战争”的战略,即能够同时应付与苏联、中国外加另一个国家的重大战争,到70年代尼克松时期调整为“一场半战争”。美国做出这一战略调整的主要原因是()A.美国霸权地位不复存在B.苏联军事实力迅速崛起C.美国军事实力严重衰退D.美国综合实力相对下降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13题25
7、分,14题12分,共 37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十三行在中国近代史中,关系最巨,以政治而言,行商有秉命封舱停市约束外人之行政权,又常为政府官吏之代表,外人一切请求陈述,均须有彼辈转达,是又有惟一之外交权;以经济而言,行商为对外贸易之独占者,外人不得与中国其他商人直接贸易。此等特殊制度,无论中国外国,皆蒙不利,鸦片战争,即为击破此种外交制度及通商制度而来,自此一战,中国一蹶不振,外交经济,皆为不平等条约所束缚,百年以来,皆受十三行所贻之祸。梁嘉彬著广东十三行考材料二英国东印度公司创立于1600年。在此后200多年里,东印度公司享有印度贸易的垄断权。这个权力在1813年被取消后,
8、该公司仍然继续拥有印度和中国之间的贸易垄断权,直至1834年才被取消。1623年詹姆斯一世又授予公司任命官员、审判和惩罚下属的权力。1661年,查理二世扩大公司权力范围,可宣战、媾和、维持军队、设立法庭和独立处理与印度及其他国家的关系。由于公司成立时没有得到国会一个便士的支持,因此它具有相对独立性,避免政府对自己行动的干涉。据赵伯乐从商业公司到殖民政权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发展变化整理(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十三行的特点及影响。 (12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东印度公司贸易垄断权的获得和解除分别体现了什么经济思想,并比较广州十三行和东印度公司的不同之处。(13分)14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大一统思想滥觞于先秦时期,诗经中就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说法,后来逐渐发展为一个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系统的、内涵丰富的思想体系。下表是不同时期思想家或政治家对此认识的摘要。孔子“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孟子“天下定于一”董仲舒“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明太祖“朕既为天下主,华夷无间,姓氏虽异,抚宇如一”清世宗“中国之一统,始于秦;塞外之一统,始于元,而极盛于我朝,自古中外一家”孙中山“五族共和”毛泽东“中华各民族共同建立统一的人民共和国”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史的相
10、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12分)一、选择题1.C根据对材料的理解,周公强调要对人民施以恩惠,不滥用民力,减轻租税征收,体现了民本思想,说明统治者注重缓和社会矛盾,注重社会和谐,C项正确;材料体现统治者在经济方面的民本思想,与敬天无关,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赋税征收的阶级差异,B项错误;材料仅体现周公在经济上的民本思想,没有体现对井田制的维护,D项错误。2.B材料的核心信息是秦朝规定主管官员调任不允许带原任官府的官吏,这样可以防止官员势力膨胀形成利益集团,从而可以防范官员的职务犯罪,故B项正确。3.B本题考查唐朝城市布局特点。唐代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制,市的
11、数量少、规模小,因此A项错误;在坊市制度下,居民区和商业区有坊墙隔开,体现了分化管理便于控制的理念,故B项正确。“正北面为唐朝中央机构所在地”体现儒家思想的政治追求,但这不是材料的主旨,没有整体体现长安城的布局,故C项说法错误。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4.A本题考查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地区在商品经济冲击下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材料“民众身着华丽服饰,歌舞艺人生活优越堪比皇后,家仆与官人同行无法区分”表明随着江南一些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民众生活富裕,追求奢华享受之风盛行,逾越传统服饰等级,故A项正确。在宋明理学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等级秩序森严,B项说法错误。C、D两项与材料内容无关。5.A“棉之始,农之
12、事;棉之终,商之事;其中则工之事”表明张謇认为农工商互动(协调)发展,在实践中,张謇创办大生纱厂为土布业提供机纱,推动形成了植棉、机器纺纱、手工织布一条龙的产业链,同时也带动了商业的繁荣,尤其使从事花、纱、布贸易的商号得到空前发展。据此可知A项正确。改造小农经济是农工商互动的一部分,B项不是最佳选项。发展机器织布业虽有利于纺织业发展,但非材料所强调内容,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张謇创办近代企业的目的,D项错误。6.A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认为中国要改变其贫穷落后的面貌,必须振兴实业,以此为基础国家各项工作才能正常展开。由材料“必先从根本下手,发展物力,使民生充裕,国势不摇。而政治乃能活动”可知,孙中
13、山已经认识到经济建设的基础作用,认识到经济发展对于民主政治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推行民主制度必须首先发展经济,故A项正确。材料信息强调的是经济发展有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中华民国未来发展的内容,排除C项。D项材料体现不出。7.B材料中梁漱溟首先对比中日实力,突出日强我弱,故D项错误。“无奈我们退守到西半部”说明东南沿海失守,抗战进入相持阶段,A项中“开始”表述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在日强我弱的情况下,日本之所以难以短时间灭亡中国,关键原因是中国国土广袤,可利用此优势牵制敌人,以空间换时间,最终取得抗战的胜利,说明了中国实行持久战战略是合理的,故B项正确。C项是从日本角度说的
14、,材料体现的是中国方面,故排除C项。8.C材料的核心信息是1956年新中国基本建设投资情况,“比上年增长70%,高于1953年和1954 年两年的投资额” 说明三大改造完成之际,人民对社会主义建设充满热情,故C项正确。材料是1956年新中国基本建设投资情况,不能反映工业基础的发展状况,故A项错误;“一五”计划于1957年提前完成,时间与题干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仅涉及基本建设投资,不能反映经济结构遭到破坏,故D项错误。9.A材料中“男性公民”体现直接民主范围的狭小;“投票表决”说明直接民主的原始性,故A项正确。10.B材料信息“统一起来”“联系起来”表明近代科学在发展过程中均存在对前人研究成果
15、的继承发展和综合,故B项符合题意;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创造更多的来自于工人的生产实践,A项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思想解放运动对科技发展的影响,C项不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科学理论的继承和综合,没有涉及科学实验的成果,D项不正确。11.D二战结束后,日本作为战败国地位很低,1949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美国调整亚太地区的战略,开始扶植日本,材料中成立自卫队、复苏日本经济均是为“冷战”做基础,故D正确。12.D解题关键信息一是时间从20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尼克松时期,二是美国战略收缩,设问角度是原因,根源是美国自身的因素,故答案为D项。A项本身错误,其霸权地位至今没有改变;
16、B项影响了美苏争霸态势,却是美国做出战略调整的外因,故排除;C项本身错误。二、非选择题13.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以政治而言,行商有秉命封舱停市约束外人之行政权是又有惟一之外交权”可知十三行在政治上有行政权和外交通商权等;根据“以经济而言,行商为对外贸易之独占者,外人不得与中国其他商人直接贸易”可知十三行可以垄断贸易。所以说十三行有政治、经济双重性质。第二小问据“无论中国外国,皆蒙不利百年以来,皆受十三行所贻之祸”可知,对中国和西方国家的发展都不利。联系所学可知十三行的设立体现了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它给中国带来了消极影响,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
17、芽的滋长,而且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时间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社会上盛行的经济思想是重商主义,在该思想指导下政府扶植并大力干预经济发展,故此时东印度公司获得了印度贸易的垄断权;18世纪下半叶,伴随工业革命的开展,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创立自由主义经济理论。该思想反对政府干预经济,提倡自由贸易、自由竞争,故此时期东印度公司贸易垄断权被解除。第二小问从性质、目的、特点、实质、影响等角度进行归纳即可。答案:(1)特点:政治、经济双重性质;外交通商权,贸易垄断权。(4分)影响:抑制先进经济因素的成长;阻碍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是近代遭受侵略的原因之一;导
18、致中国落伍于世界。(8分)(2)思想:重商主义和自由主义。(4分)不同之处:前者是闭关锁国政策和重农抑商政策的结果,后者是出于保护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前者的设立有抵制外国之意,后者利于对外扩张;前者属于政府经济和外交机构,后者是殖民统治机构;前者受控于政府,后者相对独立;前者阻碍社会进步,后者促进资本主义原始积累,为工业革命奠定基础。(任答3点得9分)14.解析:根据材料中“大一统思想系统的、内涵丰富的思想体系”并结合表格中各思想家或政治家的认识,可以看出“大一统”思想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对此进行概括提炼得出观点。例如:“大一统”思想内涵随时代变迁而不断发展丰富。然后结合西周、春秋战国时期
19、、汉、明清时期史实进行论证。从西周时期形成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春秋战国时期强调国内政治秩序的统一问题、董仲舒发挥了大一统思想,清政府力主华夷同源,无内外、中外之分等方面加以论述。最后,进行总结,结论与论题一致。注意史论结合。答案:(示例)“大一统”思想内涵随时代变迁而不断发展丰富。西周时期,各民族繁衍生息在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风俗、文化,但随着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的推行,促进了不同地域间的融合交流,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大一统思想初步形成。春秋战国时期,面对社会的分裂动乱,诸子百家不仅将原有的“大一统”观念系统化、理论化,而且还增加了新的内容,即强调国内政治秩序的统一问题。董仲舒针对汉武帝初年严重的社会危机和尖锐的阶级矛盾,系统发挥了大一统思想,强调国家政治上的整齐划一、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上的高度集中,符合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清政府力主华夷同源,无内外、中外之分,确立了清代“天下一家”“中外一体”的“大一统”观念。以此为指导,在边疆地区设置不同的行政管理机构,建立空前“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总之,“大一统”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与思维方式,其内容的发展与丰富,推动了中华民族整体发展和文化进步。(12分)THANKS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可修改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