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重----症----监---护.ppt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683137 上传时间:2024-01-31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4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症----监---护.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重----症----监---护.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重 症症 监监 护护ICU 王 永 生 重症医学概述重症医学概述重症医学概述重症医学概述+重症医学(CCM)是一门发展迅速的新兴学科,横跨临床多个学科。是研究危及生命的疾病状态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方法的临床医学学科。工作宗旨是实现重症患者的集中救治,以减少医疗资源的投入,提高治疗水平,降低重症患者病死率。实质是急性重症患者发生危及生命的单个或多个器官或系统功能衰竭时,尽早进行针对重要器官功能的延续性支持治疗,同时针对病因进行积极治疗,以便赢的时间和条件,最终控制原发性疾病。重症医学科在医院中已经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发达国家的医院中,ICU的床位数已经达到了医院总床位数的20%-25%,它是医院综合医疗水平的体现。重症医学的发展历程重症医学的发展历程+我国重症医学发展起步较晚,60年代,一些站在医学发展前沿的学科带头人提出了相应建议,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一些医疗单位开始了ICU人员培训及硬件设施的准备工作,一些大型医院及军队医院开始建立了一定规模的ICU,重症医学的发展开始成为现代化医院建设的总趋势。+80年代是ICU创业的年代,主要表现为重症医学专业人员的出现和ICU基础工作的展开。特别在重要脏器功能监测方面开始表现出自己的专业特点和优势。+90年代是ICU发展的年代,主要表现在临床医学和基础研究的共同发展。开始摆脱单一器官概念的束缚,患者的整体性和器官之间的相关性在实际工作中更为具体化。重症医学的发展历程重症医学的发展历程+进入新世纪以后,重症医学的发展更加系统化、规范化,ICU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普及,县级医院基本上都建立了不同规模的ICU,科室建设和人员梯队更加规范,学术水平明显提高。特别是2003年SARS的出现,更充分体现了重症医学专业和ICU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什么是什么是ICU ICU+ICU即重症监护病房,也称加强医疗病房、重症监护治疗病房、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加强治疗中心等,是以诊断、预防、治疗危重症及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为主的诊疗体系。它对因各种原因导致一个或多个器官与系统功能障碍危及生命或具有潜在高危因素的患者,及时提供系统的、高质量的医学监护和救治技术,是医院集中监护和救治重症患者的专业科室。它配备了先进的精密仪器对危重患者进行集中、连续、强化的诊治和护理,直接反映医院的综合救治能力,体现医院整体医疗实力,是现代化医院的重要标志。ICU ICU的组成的组成+ICU有三个基本的组成部分:训练有素的医生和护士。这个梯队应掌握重症医学的理论,有高度的应变能力,善于配合;先进的监测技术和治疗手段。借助于这些技术和设备可进行动态定量的监测,捕捉瞬间的变化,并可反馈于强有力的治疗措施;可以应用先进的理论和技术对危重病进行有效的治疗和护理。ICU ICU有哪几种分类方法有哪几种分类方法+ICU有多种分类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1、以对患者器官的观察及所需的支持分类,如冠心病监护室(CCU);2、以年龄分类,如新生儿监护室(NICU);3、以部门分类,如急诊监护室;4、以专科分类,如综合性ICU、专科性ICU。ICU ICU的工作目的是什么的工作目的是什么+提高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作为危重病医学的培训基地、主要实践基地及重要的科研基地。ICU ICU的医疗管理模式的医疗管理模式+目前,我国医院ICU的医疗管理模式有以下两种:+1、开放式:即每位重症患者的治疗均有原专科或各专业的医师负责,重大医疗决定、医嘱均有原专科医师负责,医院整个医疗系统均可在不同程度上积极参与监护病房工作,监护病房以护理人员为主体,无专职医师,多为二级科室下的附属医疗单位,不是真正意义上的ICU。+2、封闭式:患者的医疗活动完全由ICU医师负责,专科问题由ICU医师邀请专科医师查房或会诊,进行协商解决。ICU能充分发挥其监测和治疗优势,但要求ICU医师能够积极与专科医师协调,及时处理专科情况,这种模式是欧美及港澳地区最常采用的一种模式。ICU ICU的功能的功能+预防和化解医疗纠纷。+提高全院的医疗水平。+医院的经济增长点。ICU ICU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什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什么么+利用精密仪器设备持续、动态监护,及时获取医疗信息,早期发现、诊断、解决问题。+去除和控制原发病,消除诱因,预防并发症。+为危重症患者提供各器官功能支持及营养支持。ICU ICU与各科室的关系是什与各科室的关系是什么么+ICU与各科室的关系是:“关系密切,优势互补,唇齿相依,休戚相关,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成功的ICU会弥补各学科的不足,解除普通科室的后顾之忧;反过来,各学科的发展又充实了ICU的技术内容,为ICU的发展提供了平台。ICU ICU收治的对象有哪些收治的对象有哪些+各种复杂大手术后的重症患者,尤其术前有合并症者,如呼吸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电解质紊乱或术中生命体征不稳定、出血量较大、有一过性缺血缺氧性损害者。+各种原因急性呼吸衰竭或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发作者,或其他需要呼吸管理和呼吸支持的患者。+各种类型的休克。+心功能不全,或有严重心律失常者。+严重复合性创伤。+器官移植术后患者。+经治疗可望恢复的多器官功能减退的急性衰竭者。+某些意外灾害性疾病,如各种原因的中毒、中暑、溺水、触电等。+各种原因呼吸、心跳骤停,经心肺复苏术(CPR)后的患者。+其他需要加强护理的重症患者。哪些患者不属于哪些患者不属于ICUICU的收治的收治范围范围+脑死亡者+急性传染病+恶性肿瘤晚期+无急性症状的慢性病患者+老龄自然死亡过程的患者+治疗无望或因某种原因放弃抢救者 ICU ICU患者的转出标准患者的转出标准+患者在ICU的治疗主要是度过危重阶段,但是危重阶段的时间长短因病而异,无意外发生的重大手术,经监护治疗24-72小时未发现异常生理功能改变者,即可转出ICU,监护中若发现生理指标紊乱,可延长监护时间。对于生理功能严重紊乱,生命体征不稳定,需要氧疗和机械通气的复杂危重患者,可延长到3-4周。某些特殊的疾病如吉兰-巴雷综合征则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脱离ICU。生命体征已经正常,留下某些后遗症,需要进一步康复治疗的患者,也应转出ICU.ICU ICU患者探视制度患者探视制度+在我国为了预防交叉感染和控制院内感染率,ICU不允许患者家属陪护,但可允许患者家属探视,探视制度各医院不尽相同,探视时间一般为0.5-1小时,探视1-2次/日,探视人员1-2名,但应视具体情况而定。探视人员应穿一次性隔离衣、戴帽子、鞋套并严格洗手后进入ICU病房防止接触感染。ICU ICU设置的原则是什么设置的原则是什么+交通便利、通道宽敞、靠近电梯+接近提供经常性服务的部门,如血库、检验科、放射科等+周围环境相对安静+外界环境清洁+通风条件良好 ICU ICU的床位数有何要求的床位数有何要求+一般认为,综合性ICU的病床数应该占医院总病床数的2%-8%,一般以8-12张最为适宜,最少不低于4张,最多不超过16张。综合性大医院的各类监护室床位应占总床位数的10%。ICU ICU必备的设备有哪些必备的设备有哪些+常用护理设备:多功能监护病床、压疮防治床垫、电热毯、多功能降温仪、热水袋、头部降温冰帽、冰箱、空气净化装置、紫外线消毒装置、多功能急救车、中心供氧系统、中心负压吸引系统、体重计等。+常规监测系统:循环系统方面:多功能心电监护系统、心脏起搏器装置、除颤仪、有创动静脉压测定装置、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器、各种输液输血微量泵。+呼吸系统方面:如多参数设置的呼吸机、血氧饱和度监测仪、气管插管与气管切开包、麻醉咽喉镜、简易呼吸器等。+泌尿系统方面:肾功能监测治疗仪、持续床旁血液滤过机、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设备等。+神经系统方面:如颅内压监测仪、脑电图监测仪、脑血流图仪、诱发电位测定仪等。+常用诊断设备:心电图仪、床旁彩超机、纤维支气管镜、快速血糖监测仪、血气分析仪等。ICU ICU患者的主要来源有哪患者的主要来源有哪些些+经会诊由门、急诊直接收入的患者+各病区的危重患者+重大手术或全麻术后、术前有某种器质性疾病的患者+老年手术患者重要器官功能衰退者及生命体征不稳定的各类术后患者+院外患者经由远程会诊或专家、教授会诊后转入ICU 患者转运途中有何要求患者转运途中有何要求+危重患者转入ICU或ICU患者出科进行检查途中,应由至少一名医生及一名护士陪伴。根据病情需要,进行持续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观察患者反应,保持患者良好的通气状况,备好氧气袋、简易呼吸器。维持生命紧密相关的治疗,如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等,确保静脉输液通畅。保持各引流管通畅,固定各引流管,避免扭曲、折叠、滑脱。必要时,备好必需的抢救药物,如肾上腺素、多巴胺、阿托品等,力求稳、快,准备工作充分。重症医学发展展望重症医学发展展望+重症医学的学科代码及学科立项已取得可喜进展,近几年来不同层次、不同地区、多种形式的重症医学专业学术活动使大家有了更多经验交流、知识传播的平台。重症医学专业的飞速发展给人员梯队的建设带来了巨大挑战。一方面,知识的不断更新使对新知识、新方法的学习和交流带有明显的时间性和紧迫性。另一方面,工作需求的扩大,从业人员的不断增加,使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普及成为影响ICU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我国目前各地ICU的建制和在医院中起的作用仍然有很大差别,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但在主要地区已经有了学术带头单位和学术带头人,可以对大部分地区做到不同层面的专业覆盖。“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目前ICU的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基础,创造了一定条件,只要坚定步伐,一步步前进,中国的重症医学一定会走向国际前沿。谢谢大家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