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初中化学教材培训材料第一单元 化学改变了世界一、单元内容概述本单元设置了三节内容(奇妙的化学、化学之旅、走进化学实验室),主要解决“什么是化学”、“为什么学习化学”、“怎样学习化学”三个问题。按照“从生活走进化学”的思路,通过第一节奇妙的化学,展现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生活环境的变迁、现代科技成果等,让学生体验化学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认识“化学有什么作用”,这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志向;又结合化学变化的奇妙现象,让学生感受化学的奇妙,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并通过微观去探求化学变化的奥秘,走入化学世界,领悟“什么是化学”。通过第二节化学之旅,认
2、识学习化学最有效的学习方式科学探究,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和程序,并结合对蜡烛燃烧的探究过程,让学生体验感悟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认识“如何学习化学”。通过第三节走进化学实验室,认识一些常见仪器,了解实验规则和操作技能,掌握科学探究的技能。二、单元的知识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特征、区别、以及判断。几种观念:微粒观(分子、原子、元素)、价值观绿色化学观、能量观能量相互转化。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及方法。常见实验仪器及操作的基本方法(药品取用、加热、称量、仪器连接与洗涤)。实验规则及意外事故处理办法。三、单元教学的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及方法,学会一些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
3、初步形成化学的价值观和微粒观。难点: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思维方式,以及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四、单元教学计划第一节:3课时(每个小标题为1课时)第二节:3课时(每个小标题为1课时)第三节:3课时(第1、2个标题为1课时,第3个标题为2课时)单元复习1课时。共计:10课时。五、各节教学的建议第一节 奇妙的化学第1课时 化学带给我们什么(总第1课时)本节主要通过什么是化学制品,化学制品对生活及社会的作用两个问题,使学生感受“为什么要学习化学”。【学习目标】了解化学在促进人类社会进步、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的作用,初步形成学习化学的志向【教学设计思路】首先让学生从“教室”及“日常生活”找各种制品,认
4、识什么是化学制品;然后通过 “荒岛生活”的联想,让学生感受生活离不开化学制品;最后通过观察“房屋建筑材料的变迁”、“芯片及光导纤维”和“石油及煤炭”能源的发展等,让学生感受化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有着重大作用,初步形成学习化学的志向。【教学设计】一、教学情境:利用节日焰火引发学生的联想,由此引入一门新学科化学。二、学习过程问题一:什么是化学制品?活动1:观察教室中的各种物品,以及教材第3页的图片,指出哪些是有天然材料?哪些是人造材料?哪些是化学制品?天然材料:人造材料:化学制品: 问题二:化学制品对人类生活及社会有什么作用?活动2:结合教材第3页“活动天地”,联想如果没有化学制品,你的生活会是什
5、么样?活动3:结合教材第3页房屋材料变迁图,思考化学对人类的生活有什么作用?活动4:结合教材第4页文字及图片,举例说明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小结:三、系统总结1.简要阐述化学在促进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2.简要说明为什么要学习化学?第一节 奇妙的化学第2课时 观察化学变化(总第2课时)本节主要通过认识什么是化学变化,如何判断化学变化,研究化学变化有什么作用三个问题,使学生初步学会观察化学变化的方法,初步形成绿色化学的观念。【学习目标】1.认识物理变化及化学变化,会判断简单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初步学习实验观察的方法,初步形成绿色化学的观念。【教学设计思路】首先通过观察几种常见的
6、变化,初步认识什么是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然后结合“活动天地”,观察化学变化常伴随的现象,学会化学变化的判断方法和化学实验观察的方法;最后通过讨论“研究化学变化有什么作用”,认识化学变化中能量的变化,初步形成绿色化学的观念。【学习过程】问题一:什么是化学变化?活动1:结合教材P5图示中的实例分析:木炭燃烧变成灰烬,原物质是_,变化后生成物质是_葡萄酿成葡萄酒,原物质是_,变化后生成物质是_铁矿石冶炼成钢铁(Fe),原物质是_,变化后生成物质是_以上三个变化的相同特征是_小结:_是化学变化; _是物理变化。问题二:如何判断一个变化是否发生了化学变活动2:结合活动天地,分组进行实验,并填写下表:实验
7、实验前实验中(现象)实验后结论1属于_变化2属于_变化3属于_变化4属于_变化小结:1.上述四个变化都是 变化。 2.化学变化可能伴随的现象有:_ _。 3.判断化学变化依据是 。4.观察化学实验的顺序为:_ _。反思: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有什么区别?2.有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吗?诊断:设置相应的习题进行诊断训练。问题三:研究化学变化的目的是什么?活动3:阅读课本P67,完成下列问题:分析下列变化中能量的变化。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释放_能;篝火燃烧是化学变化释放_能;电池供电是化学变化释放_能。研究化学变化的目的是 。结合当前的环境问题,谈谈化工企业应如何实施生产。第一节 奇妙的化学
8、第3课时 物质组成的奥秘(总第3课时)本节主要通过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不同物质的组成和结构不同,使学生从微观认识“什么是化学”。【学习目标】初步认识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不同物质的组成和结构不同。【教学设计思路】通过水组成的图示及原子图片,让学生认识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分子、原子),而且微粒是真实存在的;然后通过氧气、氢气的组成图示,让学生认识不同物质的组成和结构不同;最后通过其它物质的组成及结构图,物质又是由元素组成的。【学习过程】问题一: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活动1:阅读课本第7-8页,讨论:1.一桶水可以分成许多水滴,一滴水又可以分成许多更小的水滴,这说明物质是由许多 构成的。2.观察教材第
9、7-8页的图片说明:水是由许多 构成的,每个水分子是有 个 原子和 个 原子构成的。氢气是由 构成的,每个氢分子是由 个。 原子构成的。氧气是由 构成的,每个氧分子是由 个 原子构成的。这说明不同物质的组成微粒 。3.结合教材第8页第2段,完成第9页第2题。通过该题说明,在宏观上,物质又是由 组成的。小结:从宏观上,物质是由 组成;从微观上,物质又是由 组成。问题二:3.观察教材第-8页图片发现:水分子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是按 排列的;氢分子中的氢原子是按 排列;氧分子中的是按 排列。这说明不同物质的组成结构 。4.教材第8页下面的图片可知:科学家用扫描隧道显微镜看到并实现了原子、分子的移动和排
10、列,这说明 。一个油墨小点约100亿亿个碳原子组成,这一数据说明 ;练习:第9页挑战自我第2题小结:元素是 。补充:元素可以用元素符号表示,如氧元素符号:O;氢元素符号:H; 碳元素符号:C。任务二 探究化学的研究对象1、分析:下图为水在通电的情况下发生变化是示意图回答:水通电分解的变化为 变化,理由是 ,从分子、原子的角度分析,在该变化过程中, 分解变成 , 重新组合,变成新物质的分子。化学变化的实质: 。2、阅读课本第八页第三段,回答:化学就是在 的水平上研究物质的 、 、 、 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二、合作共建1、从化学的角度分析。水和冰是同一种物质吗?为什么?2、完成第九页交流共享3、思
11、考讨论:原子和元素的有什么区别?(可举例说明)三、系统构建1、总结物质组成与结构的关系。2、H2O表示的意义:表示 表示水是有 两种元素组成水 一个水分子是有 个氢原子和 个氧原子构成。四、诊断评价1、物质是有原子和分子构成的,据此说明化学变化的基础是( )A、 原子的破裂 B、 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 C 、分子的破裂 D、原子、分子同时破裂,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和原子2、课本中有一幅图片,是用铁原子排列的原子两个字,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B、原子两个字肉眼根本看不见 C、人们已经掌握了控制含有移动原子的技术 D、原子是自然界中最小的粒子3、写出“CO
12、2”表示的意义【课后反思】第二节 化学之旅第1课时 从问题开始(总第4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提出 问题的方法2、认识科学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学习方式 【学习重点】体验提出问题的作用及方法【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学习任务一:认识和学习提出问题的方法学生活动1:科学始于问题,如果没有问题,就失去了研究方向,化学也是如此?阅读P10页,你想过这些问题吗? 隐行飞机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沙子为什么能变成制作芯片用的硅?石油怎样才能变成绚丽多彩的衣物?学习活动2:你的心中一定有许多化学问题,把你心中的有关化学问题说出来,与同学们分享学习活动3:阅读P11页“多识一点”化学之迷,你还知道那些化学之迷?
13、学习活动4:阅读P12页“多识一点”体会科学家们是怎样发现问题的?二、合作共建:你认为我们怎样才能发现和提出更多有价值的问题呢?三、系统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四、诊断评价:1、氢气是一种大有发展前途的新型燃料,许多科学家认为21世纪将是氢能源的世纪。对此你能提出什么问题?2、金刚石做成的钻石璀璨夺目,我们使用的铅笔的铅笔芯是石墨做成的。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你的心中有什么问题?【课后反思】第二节 化学之旅第2课时 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 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总第5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科学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学习方式和内容。2、初步实践“探究问题”、“反思评价”的学习
14、过程。3、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重点】1、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及方法。2、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探究的过程,认识反思评价的内容及作用。【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学习任务一: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学生活动1:阅读课本P12,谈谈科学探究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学生活动2:认真阅读课本P13活动天地,分析科学探究活动中的各环节。小结:科学探究包括:_、_、_、_、_等几个基本环节。学习任务二: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讨论:为什么要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_二、合作共建: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里曾做过如下实验:在甲、乙两个密闭的玻璃容器内,甲中放一只小白鼠,乙放了一盆绿色植物和一只小白鼠。分别给予足够的光照,发现小白
15、鼠在乙容器中,比在甲容器中的存活时间长许多。此实验说明了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参照课本P15多识一点,谈谈如何保证实验结果的客观性。三、系统总结:四、诊断评价:小明为例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做了如下两个实验:实验一,如图甲,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结果发现低的蜡烛先灭,高的蜡烛后灭,对于该实验进行分析你可以得出哪些结论?实验二,如图乙结果高的蜡烛先灭,请你分析原因?你认为以上两个实验条件有什么不同?对比以上两个实验,你对化学探究活动有什么看法?【课后反思】第二节 化学之旅实验次数蜡烛燃烧的时间粗蜡烛细蜡烛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2课时 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 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总第6课时)【学习目标】1
16、、初步实践“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反思评价”的学习过程。2、学习撰写实验报告的格式及内容。【学习重点】初步实践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认真阅读课本P15活动天地,完成“影响蜡烛燃烧时间的因素”实验的实验报告。姓名_ 合作者_班级_年级_班 日 期_年_月_日 星期_探究实验的名称:_探究实验的目的:研究蜡烛的粗细对蜡烛燃烧时间的影响。实验仪器、药品:_步骤和方法:1、点燃两支蜡烛。2、将两只烧杯同时分别倒扣在燃烧的蜡烛上,用秒表计时。3、重复实验三次。结论:对结论的解释:反思: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二、系统总结:三、诊断评价:探究: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提出问题
17、: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提出假设:A、白烟是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B、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C、白烟是石蜡蒸汽凝成的石蜡固体。查阅资料: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探究: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_(填序号),但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_。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_。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蜡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_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_,因为_。【课后反思】第三节 走进化学实验室第1课
18、时 认识你的实验室、切记实验室安全规则(总第7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常见的九种仪器,了解它们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注意事项2、理解化学实验室安全规则,提高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的自觉性【学习重点】1、认识常见仪器及用途2、让学生熟悉实验规则及应急处理办法【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任务一:认识实验室观察实验室中的各种设施,找一找:1、实验室中电源、灭火器在哪儿?仪器名称用途使用注意事项试管试管夹锥形瓶烧杯水槽、集气瓶量筒胶头滴管酒精灯试剂瓶2、排风扇、废液缸在哪儿?它们有什么用途?3、化学实验仪器、药品在哪儿?任务二:认识仪器观察实验桌上的各种仪器,想一想这些仪器有哪些特点和用途?任务三:熟悉实验室安全
19、规则:学生活动一:阅读课本第20页。(先阅读思考,再交流,看谁发现的问题多)回答:图中的实验室存在哪些不安全因素?它们可能会造成什么?小结:化学实验时应注意:1、 2、 3、4、5、学生活动2阅读多识一点了解发生意外怎么办? 烫伤:酸碱灼伤: 实验台起火:二、合作共建根据本节学习的知识,想想如何做好镁带燃烧的实验?三、系统总结如何做好化学实验四、诊断评价1.化学实验时,取剩的药品应放入,实验完毕废弃的物质应倒入。2.给少量的液体加热可以用,较多大量液体加热可以用做容器。3.根据实验要求,从下列仪器中选择适当的仪器,将其名称填写在横线上:集气瓶、玻璃棒、量筒、酒精灯、石棉网、蒸发皿、药匙、试剂瓶
20、、滴管加热_;搅拌或引流_;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_;取用粉末状药品_;滴加少量液体_;加热烧杯内的液体_;蒸发_;盛放或收集气体_;4、量取8稀硫酸时,应选用的仪器是()、25的量筒、50有刻度的小烧杯、10的量筒、胶头滴管5、简答:实验中,某同学发生了中毒事件,可能的原因是什么?【课后反思】第三节 走进化学实验室第2课时 练习实验基本功(总第8课时)学习目标:1、初步学习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基本操作2、初步学习物质的加热的基本操作学习重点:1、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2、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学习过程:一、练习液体药品的取用1、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液体药品一般盛在 中,向试管中
21、倾倒液体时,先拿下 , 在桌上,瓶口要 着试管口,使液体缓缓地倒入试管。思考:(1)、试剂瓶塞为什么要到放? (2)、为什么标签要对着手心?2、向试管中滴加液体分组实验:液体的混合现象A+BA+CB+C小结: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二、固体药品的取用往试管里加入粉末状固体看23图,思考怎样把粉末状装入试管中?小结:1、取用粉末状固体一般用或。2、往试管里加入粉末状固体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先使试管,把盛有药品的或小心的送入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到底部。往试管里加入块状状固体看23图,思考怎样把块状固体装入试管中?小结:1、取用块状固体要用夹取。2、往试管里加入块状固体时,
22、应该把容器,把药品放入,再把容器慢慢地,使药品缓缓地滑到容器的底部,以免打破容器。三、物质的加热认识酒精灯实验室常用加热仪器为,其火焰分为、其中温度最高,加热时应用加热。使用酒精灯时注意事项看课本23图,你认为使用酒精灯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看24图,思考:如何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应注意什么?为什么?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看24图,思考:试管中的固体加热,应注意什么?为什么?二、合作共建1、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可能引起试管炸裂的原因有那些?2、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可能引起试管炸裂的原因有那些?三、系统总结:通过本节课学习,你学到了哪些实验基本功?四、诊断评价:1、下列取用药品操
23、作规范的是() A、块状固体竖直投入 B、粉状药品用药匙从容器口倒入 C、试剂瓶口紧挨倾斜的容器口,使液体缓缓流入 D、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时,把橡胶乳头内的空气排入液体中2、在加热过程中不慎把酒精灯碰到,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下列灭火措施简便合理的是()A、用嘴吹灭 B、先移走其他仪器及药品,然后再用灭火器灭火 C、赶快向桌面上洒水 D、立即用湿抹布扑盖3、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 A、实验完毕迅速的用嘴吹灭酒精灯 B、给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对着自己或别人 C、加热试管里固体时试管破裂与试管口向上倾斜无关 D、试管夹一般夹在试管的中下部4、填写下列实验操作的原因或目的用灯帽盖灭酒精灯,不可
24、用嘴吹灭。用试管加热液体时,试管口不对着人用烧杯加热液体时,垫上石棉网。【课后反思】第三节 走进化学实验室第3课时 物质的称量、仪器的连接、洗涤(总第9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天平的构造、练习天平的使用方法。2、了解量筒的量程,练习天平的使用方法。3、练习仪器的连接和洗涤方法。【学习重点】物质的称量【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学习任务一:练习天平和量筒的使用。学生活动1:利用天平称取3g食盐,倒入指定烧杯中。称量前,要_,为什么?要将称量物放在_盘,砝码放在_盘,为什么?能否把食盐直接放在托盘中称量?为什么?学生活动2:选取量筒量取15ml水,倒入上面烧杯中并搅拌。有量程为10ml、50ml、
25、100ml的量筒,选择哪一种?倾倒时先用试剂瓶直接倒至接近15ml处,再用_滴加。观察时视线要与_液面_水平,不能_视(结果会变_)或_视(结果会变_)。学习任务二:练习仪器第连接与洗涤。学生活动1:将石灰石和盐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收集起来。需要的仪器有_、_、_、_。连接方法为_如果用连接好的装置进行实验,没有收集到气体,原因可能是_,解决方法是_。学生活动2:练习试管的洗涤方法。二、合作共建:1、某同学称量时,将砝码和游码放颠倒了,能否称出其实际质量?2、量取液体体积时,如果俯视或仰视,能否正确读数?有什么影响?三、系统总结:四、诊断评价:1、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取了15.35g食盐,用量筒量取
26、了8.32ml水,这两个数据是否正确?为什么?2、下列有关量筒使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量筒作为液体的反应容器 B、将盛有液体的量筒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蒸发水分C、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D、用量筒长期存放烧碱溶液3、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读数为20ml,将液体倒出一部分后,俯视读数为1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的体积为( )A、10mL B、10mL C、=10mL D、无法确定4、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 )A、光亮透明 B、内壁上有水珠C、内壁上的水成股流下 D、内壁上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5、用托盘天平称量一未知质量的烧
27、杯。现用“”表示向托盘上增加砝码,用“”表示从托盘上减少砝码。请用“”“”在下表中表示你的称量过程,并在下图中用“”表示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若烧杯的实际质量为38.8g)。砝码质量/g502020105取用情况 3 4 5【课后反思】第二单元 水和溶液第一节水分子的运动第1课时 水的三态变化及水的天然循环(总第1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认识分子的特征。2、了解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学习重点】分子的特征【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学习任务1:认识分子的特征学习活动一 :阅读教材P28内容,思考当液态的水变成水蒸气时,水分子发生了什么变化? 小结:水的三种状态中,水分子的
28、距离和排列方式分别为:固态的水 : 液态的水: 气态的水: 学习活动二:阅读教材P29内容,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有什么关系?小结:水分子的 导致了水的 变化。水分子 ,运动加快,分子间的 ,水由液态变成了气态; ,运动减慢,分子间的 ,水由气态又变回液态。学习活动三:阅读活动天地描述水结冰和冰溶化的过程水结冰: 冰化水: 任务二:认识 水的天然循环学习活动:观察P31图中水的天然循环路线,想一想,在水循环的每一环节上水分子是怎样运动的?水分子的能量如何变化?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水分子能量的变化?二、合作共建1、你认识到在水的三态变化过程中水分子的运动情形后,你认为分子具备哪些特征?
29、2、采取哪些措施可以加快分子的运动?请举例说明这些措施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三、系统总结四、诊断评价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发生的物理变化 B、水在气态和液态时,分子都在不断地运动;当水在固态时,分子是不动的 C 、水的三态变化是水分子的运动速率、分子间隔和排列方式的改变造成的 D、水蒸发时,分子获得能量,水结冰时,分子失去能量2、当桂花盛开的时候,人们站在远处能闻到桂花香味,这一现象说明了( )A、分子分裂成原子 B、分子很大C、分子是运动的 D、分子之间有间隔3、下列有关水的天然循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这是个物理变化B、这是个化学变化C、这个过程中水
30、分子的能量在不断变化D、太阳为水提供能量4、济南市有时经常出现缺水的现象,保护水资源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下列做法中,可能会造成水污染的是( )A、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再排放 B、禁止含磷洗涤剂的使用C、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D、在水库周边兴建造纸厂AB5、如图所示,在一个透明密封的容器内,盛有一定量的红棕色溴蒸气。现将活塞从A处推至B处时,看到的现象是 ,活塞在外力作用下能从A处推至B处说明了溴分子间 。【课后反思】第一节水分子的运动第2课时 水的人工净化(总第2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水在自然界的分布情况2、知道实验室和工业净化水的方法,学会分离液体中固体杂质的方法过滤法3、记住纯净物和混合物
31、的概念并会判断【学习重点】掌握过滤实验操作的要求【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学习任务一:认识水在自然界的分布情况学习活动:阅读教材P32第一自然段,说说地球上的水是怎样分布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该怎样做?学习任务二:水的人工净化学生活动1:阅读教材内容,回答下列问题:为什么要对天然水进行净化?学生活动2、思考并讨论:活动天地中“净化黄泥水”回答下列问题1、黄泥水的净化过程可分为 、 、 几个步骤。2、过滤是把 与 分离的 一种方法。在过滤操作中要注意 “一贴”“二低”“三靠”。其中一贴是 ; 二低是 、 ;三靠是 、 、 。3、过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学生活动3、阅读教材P34页,第2、3段,回答:
32、1、蒸发是把 分离的一种方法。例如: 。2、蒸馏是把 和 分离的一种方法。例 : 。在自来水的 生产过程中要对天然水进行 、 、 几步处理。加明矾的作用是 。学习任务三:会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1、由 成为混合物。例如 、 。在混合物中,各种物质都保持 。2、由 称为纯净物。例如 、 、 。二、合作共建:讨论交流下列两题1、过滤、蒸发、蒸馏都是分离混合物的方法,三者有何不同?2、某同学对黄泥水进行过滤后,观察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哪些?三、系统总结:请同学们总结一下本节课的内容与收获四、诊断评价:1、城市中的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其过程可表示为:取水沉降过滤吸附消毒配水( )
33、 A、取水 B、过滤 C、吸附 D、消毒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无色、无臭、清澈透明的水一定是纯净物 B、活性炭可以吸附一些溶解的杂质,除去臭味 C、青少年长期饮用纯净水有益健康 D、使用硬水对生活和生产有益3、在生产、生活中常用到下列物质,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碘酒 B、不锈钢 C、液氧 D、石油【课后反思】第二节 水的分解与合成第1课时 水的分解(总第3课时)【学习目标】、能从微观描述水的组成,体会水资源的重要作用。、从微观认识化学变化的实质以及分子与原子的区别,能说出分子和原子构成的常见物质。、了解分解反应。【学习重点】通过水的电解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及原子【学习过程】一
34、、自主学习:学习任务一:探究水的组成。学生活动:完成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分解的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分解的实验实验目的:探究水的组成实验仪器、药品:_步骤和方法:结论:1、该反应到表达式为_ _ _2、_叫分解反应。3、水是由_和_组成的。对结论的微观解释:当水分子分解时,构成水分子的_原子和_原子进行了从新组合。每_个_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每_个_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很多的氢、氧分子组合成水电解器中的氢气和氧气。水发生上述变化是破坏旧分子,形成新分子的变化,因而属于_变化,所以化学变化的实质是_。学习任务二:探究原子的概念有的物质是直接由原子构成的,如:铁是由_构成,铜是由_构成,金刚石是由_构成,氦气是由_构成。原子是_,性质有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