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物设备管理制度5篇【第1篇】生物科学与技术中心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实验室是实验教学、科研的基地。仪器设备是实验室的物质基础,是保证实验教学、科研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为了加强管理,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完好率,提高使用效益,特制定仪器管理制度 一、 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由实验室主任宏观管理,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度。实验室设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其具体负责仪器设备的领用、安装、调试、保管、维修、维护、保养、标定、计量、调度等整体工作,建立并保管好固定资产账、卡及技术档案资料,做好主要仪器设备使用情况及成果的统计工作。各实验室负责人具体管理各实验室设备,其它公用仪器设备由实验室指定人员具体负责,统一管理
2、。 二、 实验室的大中型仪器的管理必须按要求建立技术档案,各种资料应完整保存,归档资料包括:订货申请、订货合同、装箱单、说明书、安装调试验收报告、仪器设备零配件、登记表和维护记录。做到账、物、卡及存档资料完全相符。 三、 仪器设备及附件要定位存放,仪器设备说明书由各实验室负责人管理。 四、 实验室工作人员变更时,必须严格履行交接手续。接收人要作好仪器设备的交接工作,交出者要移交资料(如说明书,使用记录,维修记录等),说明仪器设备现状。清点仪器设备附件、备件数量。 五、 按照仪器设备的不同性能与要求分别做好防火、防潮、防尘、防热、防冻、防震、防爆、防锈、反腐、防盗等工作,并经常检查,防止损坏和丢
3、失。 六、 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实行专人操作使用和培训使用两种型式,特别贵重及操作复杂的仪器设备由专人操作使用,一般大型仪器需经过培训后方可使用。中小型仪器设备通过实验教师讲解、示范,便可操作使用。 七、 管理人员要加强对仪器设备的维护。一般仪器设备要做到随时保养和维护,精密贵重仪器设备更要精心养护,定期检修和检测,对其性能和指标要进行定期检验、计量和标定,以确保仪器设备的精度和性能,使仪器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状态。并督促其仪器设备使用人员按求操作仪器设备。 八、 管理人员应密切注意仪器设备运行情况。若发现设备有故障,如果是软故障,管理人员应自己解决,并把解决情况填入工作日志;如果是硬故障,应在维修
4、记录上填写仪器设备的名称、设备号、所在位置、故障现象、故障日期等栏目。如发生重大故障,应立即报进行处理。实验室将组织人员进行责任认定,并提出处理意见。重大事故交由学校进行处理。 九、 维修人员在维修设备时,应在维修记录上填写维修日期、故障原因、故障排除情况及所需元器件等详细情况。 十、 仪器设备负责人作好仪器设备的功能开发和效益开发工作。详细记录师生实验、实习的人次、时间以及完成的科研成果,作好仪器设备的使用成果考核。 十一、 实验室定期开展经验交流,使用技术培训、评比等工作。 十二、仪器设备报废需通过仪器设备负责人、实验教学中心主任,经系领导签字盖章,上报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执行。 【第2篇】
5、生物公司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保证本单位使用的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起重机械、等特种设备安全、正常、有效使用, 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 3 、职责与分工 主管部门:生产部。负责本公司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监督本制度的执行。 相关部门:采购部;负责特种设备的采购管理。 各部门、车间。负责本单位特种设备的使用及维护保养管理。 4 、内容与要求 4.1、特种设备的购置、安装 4.1.1 、凡属特种设备均应购买持有国家相应制造许可证的生产单位制造的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设 备。 4.1.2、特种设备安装前,应委托具有国家相应安装资质的单位负责安装工作
6、,开工前应照规定向特 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办理开工告知手续。 4.1.3、安装完成后,本单位(或者应督促安装单位)应向有关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申报验收检验。 4.1.4、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由生产技术科负责向市、区质量技术监督 部门办理注册登记。 4.2 、特种设备档案资料的管理 4.2.1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由生产技术科负责管理,当需调阅特种设备技术档案资料时,档案管理责任人应履行调用借阅手续并由相关领导审批后,方可交给资料借阅人。 4.2.2、特种设备技术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特种设备的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书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特种设
7、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等。 4.3、特种设备使用管理 4.3.1、特种设备使用部门的各级管理人员,应具有安全生产意识和特种设备使用管理相关知识,加强特种设备使用环节的安全管理工作。 4.3.2 、特种设备的作业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应经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相应特种设备的作业或管理工作。严禁安排无证人员操作特种设备,杜绝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现象。 4.3.3、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设备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和
8、部门安全负责人报告。 4.3.4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严格执行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 4.3.5、设备运行时,按规定进行现场监视或巡视,并认真填写运行记录;按要求检查设备运行状况以及进行必要的检测。 4.3.6、当设备发生故障时,应立即停止运行,并立即上报主管领导, 并尽快排除故障或抢修,保证正常经营工作。严禁设备在故障状态下运行。 4.3.7 、因设备安全防护装置动作,造成设备停止运行时。应根据故障显示进行相应的故障处理。一时难以处理的,应在上报领导的同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故障进行排查,并根据排查结果,抢修故障设备。禁止在故障不清的情况下强行送电运行。 4.3.8 、当
9、设备发生紧急情况可能危及人身安全时,操作人员应在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后,立即撤离操作现场,防止发生人员伤亡。 4.4 、特种设备维护保养应执行生产设施安全管理制度中相关规定。 4.5 、设备大修、改造、移动、报废、更新及拆除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按生产设施安全管理制度中相关规定执行,并向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办理相应手续。 严禁擅自大修、改造、移动、报废、更新及拆除未经批准或不符合国家规定的设备。 5 、相关制度 生产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6 、相关记录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 特种作业操作证 【第3篇】生物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保证本单位使用的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起重机械、等特种设
10、备安全、正常、有效使用, 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 3 、职责与分工 主管部门:生产部。负责本公司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监督本制度的执行。 相关部门:采购部;负责特种设备的采购管理。 各部门、车间。负责本单位特种设备的使用及维护保养管理。 4 、内容与要求 4.1、特种设备的购置、安装 4.1.1 、凡属特种设备均应购买持有国家相应制造许可证的生产单位制造的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设 备。 4.1.2、特种设备安装前,应委托具有国家相应安装资质的单位负责安装工作,开工前应照规定向特 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办理开工告知手续。 4.1.3、安装完成后,本单位(或者应
11、督促安装单位)应向有关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申报验收检验。 4.1.4、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由生产技术科负责向市、区质量技术监督 部门办理注册登记。 4.2 、特种设备档案资料的管理 4.2.1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由生产技术科负责管理,当需调阅特种设备技术档案资料时,档案管理责任人应履行调用借阅手续并由相关领导审批后,方可交给资料借阅人。 4.2.2、特种设备技术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特种设备的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书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
12、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等。 4.3、特种设备使用管理 4.3.1、特种设备使用部门的各级管理人员,应具有安全生产意识和特种设备使用管理相关知识,加强特种设备使用环节的安全管理工作。 4.3.2 、特种设备的作业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应经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相应特种设备的作业或管理工作。严禁安排无证人员操作特种设备,杜绝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现象。 4.3.3、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设备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和部门安全负责人报告。 4.3.4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严格执行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规章
13、制度。 4.3.5、设备运行时,按规定进行现场监视或巡视,并认真填写运行记录;按要求检查设备运行状况以及进行必要的检测。 4.3.6、当设备发生故障时,应立即停止运行,并立即上报主管领导, 并尽快排除故障或抢修,保证正常经营工作。严禁设备在故障状态下运行。 4.3.7 、因设备安全防护装置动作,造成设备停止运行时。应根据故障显示进行相应的故障处理。一时难以处理的,应在上报领导的同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故障进行排查,并根据排查结果,抢修故障设备。禁止在故障不清的情况下强行送电运行。 4.3.8 、当设备发生紧急情况可能危及人身安全时,操作人员应在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后,立即撤离操作现场,防止发生人
14、员伤亡。 4.4 、特种设备维护保养应执行生产设施安全管理制度中相关规定。 4.5 、设备大修、改造、移动、报废、更新及拆除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按生产设施安全管理制度中相关规定执行,并向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办理相应手续。 严禁擅自大修、改造、移动、报废、更新及拆除未经批准或不符合国家规定的设备。 5 、相关制度 生产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6 、相关记录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 特种作业操作证 【第4篇】生物公司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 1、目的 为加强对监视和测量设备的管理,确保其准确度、精密度和性能,提高生产监视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安全生产,根据安全生产法、计量法、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
15、(gb/t28001-2001)、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2008)的要求,制定本制度。 监视和测量设备中属特种设备安全附件的,还应执行公司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与安全生产有关的测量和监控设备的配置、校准、使用、维修、偏离校准状态的处置等内容。 3、职责 3.1、物资部负责对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采购。 3.2、安全部、生产部负责采购前的技术审查。 3.3、备件保管负责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入库和发放管理,及对报废的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回收处理。 3.4、生产车间负责对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验收、安装、建档、维修、保养、报废拆除,并负责联系质量
16、监督部门进行定期校验。 3.5、各使用车间负责对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卫生清理。 4、工作程序 4.1、监视和测量设备的采购与入库 4.1.1、各车间需要购置或更新监视和测量设备及备品备件时,应事先提出计划报设备部、安环部进行技术审查,由生产部、安环部部长签字后交供应部进行采购。 4.1.1.2、未经生产部、安环部审核的监视和测量设备,不论由什么渠道,采购部门应拒绝采购,财务部门应拒绝付款。 4.1.1.3、监视和测量设备的选型要合理,确保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准确度和精确度满足使用要求,同时供货安装单位要有相应资质。 4.1.1.4、新购置的监视和测量设备,必须具有法定产品合格证、说明书、装箱清单,否
17、则不予入库。 设备进厂后由公司电仪车间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验收,合格的监视和测量设备办理入库手续,不合格的监视和测量设备杜绝入库发放使用。 4.2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安装 4.2 .1、凡是生产、使用、储存、充装易燃易爆易中毒危险化学品的重点岗位和要害部位,都必须安装合适的监视和测量设备。4.2.2、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安装位置要合理,能够起到有效的监视和测量作用。 4.3、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校验 4.3.1、监视和测量设备应按校验周期要求进行校验。 4.3.2、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定期校验要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检测报告由档案室统一保管。 4.3.3、监视和测量设备的一般校正,由电仪车间仪表岗位负责
18、。 4.4、监视和测量设备的使用 4.4.1、监视和测量设备应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并保持其准确度。 4.4.2、监视和测量设备应在校验的有效期内使用,严禁超期使用,使用中如发现损坏或处于可疑的校准状态时,应对其重新进行校准。 4.4.3、对使用监视和测量设备的人员,应熟练掌握操作使用步骤和方法。 4.4.4、使用车间应保证监视和测量设备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使用,保证监视和测量设备表面清洁和完好。 4.4.5、使用人员要随时观察监视和测量设备的状态,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通知仪表人员进行处理。 4.5、监视和测量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4.5.1、各单位要维护好自己单位的监视和测量设备,以便保证监视和测量设
19、备处于良好状态,如有显示不正常的监视和测量设备立即通知仪表人员进行维修。 4.5.2、仪表人员每月要对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检查,若发现有非正常性损坏或丢失的监视和测量设备,要及时上报生产部。 4.5.3 、生产车间仪表岗位要定期对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保养和检查,并做好记录。 4.5.4、生产车间负责建立监视和测量设备台帐,并制定维护保养计划,按计划对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保养维护。 4.6、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失效处理 4.6.1、监视和测量设备在检定有效期内,若发现损坏或处于可疑状态时,生产车间应及时联系有资格的单位或人员进行维修、检定。 4.6.2、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报废应经安全部、生产车间确认后,进行
20、报废处理。 4.6.3、报废的监视和测量设备由电器仪表维修负责拆除,由备件仓库负责收回统一保管。 【第5篇】生物公司监视测量设备管理制度 1、目的 为加强对监视和测量设备的管理,确保其准确度、精密度和性能,提高生产监视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安全生产,根据安全生产法、计量法、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2001)、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2008)的要求,制定本制度。 监视和测量设备中属特种设备安全附件的,还应执行公司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与安全生产有关的测量和监控设备的配置、校准、使用、维修、偏离校准状态的
21、处置等内容。 3、职责 3.1、物资部负责对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采购。 3.2、安全部、生产部负责采购前的技术审查。 3.3、备件保管负责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入库和发放管理,及对报废的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回收处理。 3.4、生产车间负责对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验收、安装、建档、维修、保养、报废拆除,并负责联系质量监督部门进行定期校验。 3.5、各使用车间负责对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卫生清理。 4、工作程序 4.1、监视和测量设备的采购与入库 4.1.1、各车间需要购置或更新监视和测量设备及备品备件时,应事先提出计划报设备部、安环部进行技术审查,由生产部、安环部部长签字后交供应部进行采购。 4.1.1.2、未经
22、生产部、安环部审核的监视和测量设备,不论由什么渠道,采购部门应拒绝采购,财务部门应拒绝付款。 4.1.1.3、监视和测量设备的选型要合理,确保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准确度和精确度满足使用要求,同时供货安装单位要有相应资质。 4.1.1.4、新购置的监视和测量设备,必须具有法定产品合格证、说明书、装箱清单,否则不予入库。 设备进厂后由公司电仪车间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验收,合格的监视和测量设备办理入库手续,不合格的监视和测量设备杜绝入库发放使用。 4.2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安装 4.2 .1、凡是生产、使用、储存、充装易燃易爆易中毒危险化学品的重点岗位和要害部位,都必须安装合适的监视和测量设备。4.2.2、
23、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安装位置要合理,能够起到有效的监视和测量作用。 4.3、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校验 4.3.1、监视和测量设备应按校验周期要求进行校验。 4.3.2、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定期校验要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检测报告由档案室统一保管。 4.3.3、监视和测量设备的一般校正,由电仪车间仪表岗位负责。 4.4、监视和测量设备的使用 4.4.1、监视和测量设备应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并保持其准确度。 4.4.2、监视和测量设备应在校验的有效期内使用,严禁超期使用,使用中如发现损坏或处于可疑的校准状态时,应对其重新进行校准。 4.4.3、对使用监视和测量设备的人员,应熟练掌握操作使用步骤和方法。
24、4.4.4、使用车间应保证监视和测量设备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使用,保证监视和测量设备表面清洁和完好。 4.4.5、使用人员要随时观察监视和测量设备的状态,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通知仪表人员进行处理。 4.5、监视和测量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4.5.1、各单位要维护好自己单位的监视和测量设备,以便保证监视和测量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如有显示不正常的监视和测量设备立即通知仪表人员进行维修。 4.5.2、仪表人员每月要对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检查,若发现有非正常性损坏或丢失的监视和测量设备,要及时上报生产部。 4.5.3 、生产车间仪表岗位要定期对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保养和检查,并做好记录。 4.5.4、生产车间负责建立监视和测量设备台帐,并制定维护保养计划,按计划对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保养维护。 4.6、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失效处理 4.6.1、监视和测量设备在检定有效期内,若发现损坏或处于可疑状态时,生产车间应及时联系有资格的单位或人员进行维修、检定。 4.6.2、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报废应经安全部、生产车间确认后,进行报废处理。 4.6.3、报废的监视和测量设备由电器仪表维修负责拆除,由备件仓库负责收回统一保管。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