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学设计--杨韬.docx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794795 上传时间:2024-12-2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学设计--杨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学设计--杨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长沙县双江中学杨韬 一、教材分析 本实验是学生学完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后,亲身经历的一次体验科学探究过程的实验课,是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氧气的实验制取和氧气性质等实验的综合应用。本节课既是对前面的基本操作、氧气的相关知识的一个小结性的实践活动,也为以后系统地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等奠定理论和实践的基础,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本实验活动是学生第一次进行气体的制备,学生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综合应用还处于初级和模仿阶段,需要教师加以引导。通过预习实验步骤和前面相关知识的学习,学生已经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和巩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 (2)加深对氧气性质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制取氧气及其性质检验的探究活动,增进学生对科学探究的体验; (2)在实验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切身体会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学化学离不开做实验。 (3)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 四、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加深对氧气性质的认识。 难点: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操作 五、教学过程 1、引入:复习默写三个实验室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并展示到黑板,相互纠错; 2、推进:介绍实验所用仪器和药品,以及反应原理; 3、提问: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如何划分?以及为什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4、回顾实验步骤,边回顾边演示实验操作并讲解注意事项; 5、继续演示氧气性质的几个实验,将学生带入做实验的最兴奋时刻--观察明显的“实验现象”,提高学生兴趣和参与度; 6、让学生思考和解答书上P46问题与交流,带学生收笼心思,回到具体问题的解决上来。 7、小结,布置写好实验报告。 六、实验用品 大试管、单孔橡胶塞、胶皮管、玻璃导管、集气瓶、水槽、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玻璃片、坩埚钳、细铁丝、木条、棉花、火柴。 高锰酸钾、木炭、澄清石灰水。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知识回顾]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个反应原理?  [学生看图并进行如下讨论] 1.在图中,使用了哪些仪器? 2.哪部分是气体发生装置,哪部分是气体收集装置? 3.为什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学生讨论]…… [学生代表陈述讨论结果] [教师]以前学习了氧气的制取以及它的性质,接下来在我们亲自动手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验证它的性质。 (分析)制取氧气的步骤: 1.“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装”装药品 3.“定”固定试管 4.“点”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 5.“收”收集气体 6.“离”先将导管移离水面 7.“熄”熄灭酒精灯 [归纳总结]实验室装配仪器的原则一般是:先下后上,先左后右。所以先固定酒精灯和试管,然后放置水槽。物质加热一般是先均匀,后集中。“均匀”指先预热,“集中”指对准有药品的部位加热。气体收集有两种方法,不易溶于水的采用排水法,易溶于水并且不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的采用排气法。采用排气法应根据密度来决定瓶口向上或向下。因为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收集氧气还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这了便于记忆,我们可以把操作步骤简称为“查、装、定、点、收、离、熄”。谐音为“茶庄定点收利息”。 [教师]继续演示实验 1、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陈述]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行灰水变浑浊。 [回答]说明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继续陈述] 2、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教师]接下来把这两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写出来。 [可让学生板演] [板演如下]、、、、、 [教材P46问题与交流] 1. 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时,除了用手紧握的方法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 2.如果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3. 把红热的木炭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时,为什么要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 [教师]下面大家开始动手做实验,一定要注意到我刚才强调的几个事项,同时对我提出的几个问题进行思考,并注意观察木炭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实验要求]收集两瓶氧气,且其中一瓶底部要有少许水。请同学们合理分工,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做好记录。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任务。看看哪组又快又好? 生:分工,动手实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木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并填写实验报告。 师:巡视指导学生实验,发现学生操作中的一些错误及时指出并纠正。 [学生讨论]…… [学生代表陈述讨论结果] [教师] 1、分析:1)可以用热毛巾捂住试管; 2)将试管放入盛有温水的大烧杯中; 3)酒精灯加热也可,通常很少使用。 2、分析:1)排水集气时,集气瓶中没有装满水,留有气泡; 2) 没等到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后,就开始收集氧气; 3) 收集完气体后,玻璃片与集气瓶口之间密封不好。 3、 分析: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会使氧气逸出,迅速降低瓶中氧气的含量,影响实验现象。 九、本课总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氧气的制取和性质”这个实验的具体操作,学习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以及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加深了对氧气性质的认识。为我们以后学习其他气体的制取和性质奠定了基础。 十、[布置作业] 完成实验报告 十一、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学生实验课,学生动手又动脑,参与的积极性高,动手能力较强,学习化学的兴趣更加浓厚。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把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融为一体,通过实验活动熟悉一些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加深了学生对实验室制氧气原理的理解等等。也提示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