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启东市陈尚义小学语文备课专用纸教学内容:17. 爱如茉莉课时1总序42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习文题扩充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品读对茉莉的描写,感受茉莉洁白纯净、芳香宜人的品格。4.继续培养学生咀嚼品味、圈划批注的读书习惯。教学重点:1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2品读对茉莉的描写,感受茉莉洁白纯净、芳香宜人的品格。教学难点:1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2品读对茉莉的描写,感受茉莉洁白纯净、芳香宜人的品格。先学提纲:高效课堂自主先学P84学情分析:教具准备:小黑板、课文录音教学过程:教学活动设计思考与调整一、凸显导入趣味点,乐学新知1.
2、先看老师在黑板上写一个字猜一猜这个字:(繁体字:愛)用手将整颗心全部托出给予别人,这就是“爱”。2每一个人对“爱”的理解、感悟都不一样,有一位叫映儿的女孩在平凡的家庭生活细节中真正体会并理解了妈妈所说的爱的真谛,那就是(板书):爱如茉莉。3指导读课题(爱如茉莉般,读题,爱如茉莉般,读题,正音。)二、突破自学障碍点,顺畅阅读1.过渡:课前都预习了课文,能读通课文了吗?这篇课文有很多四字词语,不好读,考考大家?2.生字词,小黑板出示。茉(m)莉(l) 掏(to)出 哈欠(qin) 揉(ru)揉胳(g)膊(bo) 缕(l)缕幽(yu)香怔(zhng)住 洗漱(sh)指名读,正音。3.导学课文关键词语
3、胳膊 平淡无奇 洁白纯净 袅袅一本正经 清醒含笑 静谧睡眼蒙眬 蹑手蹑脚 布满血丝(1)指名读第一行,正音(2)读着第一行大家发现了什么?指导读词。(3)第一组词语和茉莉有关,茉莉在同学们心中是什么样的?用上一两个词语来描述,说一两句话。(4)再请两个同学分别读第二、三行,读着第二三行词,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5)能把词语读准是比较容易的,但是,要读出词语背后的感情就不容易了,带着理解再次读好这些词,老师给你一个建议,边读边想象画面,你会读得更好。4.在语境中读词语(多音字)过渡:这些词语学的不错,但是课文中还有几个多音字你读准了吗?我们来看出示句子:(1)我差点笑出声来,但一看到妈妈
4、一本正经的样子,赶忙把“这也叫爱”这句话咽了回去。(2)此后不久,在爸爸出差归来的前一个晚上,妈妈得急病住进了医院。(3)然而,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也没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便直奔医院。5.导学(1)指名读,注意加点字的读音。(2)重点导学“奔”,出示奔bn :奔走,急跑;赶紧;逃跑。奔bn :直向目的地走去;朝、向;为某事奔走。在这儿选择哪个读音,为什么?(3)齐读三句话6.理解词语。嗔怪:责怪,但其中包含对嗔怪者爱的成份多一些。一本正经:原指一部合乎道德规范的经典。后用以形容态度庄重严肃,郑重其事,有时也带讽刺意味。蹑手蹑脚:蹑:放轻脚步。形容走路脚步放得非常轻。也形容走路非常小心或偷偷
5、摸摸、鬼鬼祟祟的样子。 静谧:寂静;平静。7.记忆字形,交流记忆方法。听写生字,相机指导。8.朗读课文。三、把握文章主旋律,顺清脉络1出示:根据提示,运用文题扩充法试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和 之间的爱就像 茉莉一样 。2小结:像这种通过对课文内容加以提炼而形成的课题,我们就可以运用文题扩充法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3想想课文围绕“爱”写了哪几个场景,试着给课文分段。四、精选课文一部分,品读感悟1过渡:映儿最终悟出“爱如茉莉”的真谛,开始了和妈妈的一次对话,让我们就先走进她们的那次对话吧。2默读课文的15自然段,思考:(1)“我们”在谈论什么?(2)读读第3、5自然段,联系上下文想想带点字的意思,
6、并体会体会这样写的好处。A我见从妈妈口中掏不出什么秘密,便改变了问话的方式:“妈,那你说真爱像什么?”B我差点笑出声来,但一看到妈妈一本正经的样子,赶忙把“这也叫爱”这句话咽了回去。3展示交流:(1)重点品味“这也叫爱”,课题后加“?”(2)联系上下文说说 “掏”“咽”是什么意思?说说这样写的好处。句中“掏”“咽”都是指具体的动作,而“秘密”“话”都是抽象的事物,这是运用了一种比喻的手法,使得“秘密”“话”变成了可以看见、可以触摸的具体可感的东西了,因而使得语句更加生动形象了。五、精心设计练习题,检测完善补充习题P5556一、二、三板书设计: 17. 爱如茉莉茉(m)莉(l) 掏(to)出 哈
7、欠(qin) 揉(ru)揉胳(g)膊(bo) 缕(l)缕幽(yu)香怔(zhng)住 洗漱(sh)教后反思:启东市陈尚义小学语文备课专用纸教学内容:17. 爱如茉莉课时2总序43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细节描写感受父母之间平淡却深厚的亲情,从而理解“真爱就像茉莉”。3.架起读写的桥梁,使学生学会观察、体会并抒写身边的爱。教学重点:通过对细节描写的品读,感受父母之间平淡而感人的真爱。教学难点:结合对语言文字的品读,理解 “爱如茉莉”的内涵。先学提纲:高效课堂自主先学P85学情分析:教具准备:小黑板、课文录音教学过程:教学活动设计思考与调整一、复习导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爱如茉
8、莉。(齐读课题)2默写词语平淡无奇 洁白纯净 缕缕幽香 袅袅清香 弥漫 诗意3集体交流。4你能用上刚才的词语谈谈对茉莉的看法吗?5在作者眼里,茉莉开始是平淡无奇的,而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茉莉变得洁白纯净、富有诗意、散发出缕缕幽香,还袅袅地钻进了心中。二、细读研讨,走进文本过渡:同学们,阅读这篇课文,需要我们静静地用心灵去阅读,去关注细节,去品味语言。爱就流淌在生活的每个细节中,一句感人的话语、一个温柔的动作、一个恬静的微笑、一个会意的眼神无不渗透着浓浓的爱。而这些细节又是通过语言来表现的,因此我们要抓住一个字、一个词或一个句子来仔细咀嚼,直到嚼出味。1自主学习真爱就像迎春花一样,星星点点散落在
9、文章中。请同学们自主品读,在你能感受到像茉莉一样的爱的地方写下自己的感悟。试着用“爱是,因为”的句式来回答。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阅读收获。细节1:第二天早晨,妈妈用虚弱的声音对我说:“映儿,本来我答应今天包饺子给你爸爸吃,现在看来不行了。你呆会儿就买点现成的饺子煮给你爸吃。记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诉他我进了医院,不然他会吃不下去的。”(1)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茉莉般的爱?说说自己的体会。(抓住“虚弱”和妈妈的语言与学生交流感悟。)(2)自己的病跟这顿饺子相比,哪个更重要?(3)练习朗读,读出虚弱的语气。(4)小结:普通的饺子,平凡的小事,看上去是那么的平淡无奇,却饱含着妈妈对爸爸真切的爱。把对方
10、看得比自己重要,这就是爱!爱是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你能读出这种感情吗?练读。细节2:然而,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也没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便直奔医院。(1)感受到谁对谁的爱?从哪里感受到的。(2)从“直奔”你还体会到了什么?抓住“直奔”想象画面。(爸爸当时心里很急,很担心)(3)有感情地朗读。(4)小结:一个“虚弱”我仿佛看到了妈妈虽憔悴却再三嘱咐“我”的面庞,一个“直奔”我仿佛看到了爸爸疲惫却匆匆赶往医院的身影,这一切是那么平常,没有轰轰烈烈,没有豪言壮语,只有简单而真切的爱。爱是爸爸的担心、焦急。爱是爸爸直奔医院匆匆而去的身影。虽然平淡无奇,却无比真挚,让人感动。细节3:一天清晨,我按照爸
11、爸的叮嘱,剪了一大把迎春花带到医院去。当我推开病房的门,不禁怔住了:妈妈睡在病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1)字词知冷暖,文字是有温度的,你从这段话中的哪些词语能够感受到爱的温度?(抓住爸爸的叮嘱、恬静的微笑、紧握、探等词与学生交流感悟,反复诵读景物描写的句子,感受这静谧、温馨的画面,体会“一切景语皆情语”的情境。)小结:真爱无痕,一切都是那么自然美好;至爱无声,任何表白都是那么苍白无力。“爱是一声轻轻的叮嘱” 。迎春花是妈
12、妈最爱的,给心爱的人她最爱的东西,这声叮嘱里面包含着浓浓的爱意。“爱是一只紧握的大手” 。这双手里装着的是关心,是支持,是体贴,因为有了爱,连紧握这个动作也有了感情爱是一个恬静的微笑”。妈妈得到了爸爸的爱,很满足,很幸福,她在恬静的微笑。(2)妈妈恬静的微笑仅仅是因为得到了爱吗?闭着眼睛的妈妈真的睡着了吗?读书要注意前后联系,如果把妈妈说的话和爸爸说的话放在一起对照着读,你一定会有更多的感受。细节4:爸爸边打哈欠边说:“我夜里睡得沉,你妈妈有事又不肯叫醒我,这样睡,她一动我就惊醒了。”/“你爸爸伏在床边睡着了,我怕惊动他不敢动。不知不觉,手脚都麻木了。”(1)他们既然都没有睡着,却为什么都要让
13、对方知道自己睡着了呢?(2)说话练习:夜渐渐深了,都该休息了,妈妈说:“。”爸爸笑着说:“。”分针悄悄地走了一圈又一圈。夜很深了,可伏在床边的爸爸。他看着妈妈,心中不住的祈祷着:“”。半夜,月光静静地洒进病房。妈妈刚想翻转一下身子,可一看到爸爸,便。(3)细微处体现真爱,对话中洋溢真情,这份真爱表现得还是这么简单!但是,在简单中我们感受到一种更加可贵的东西妈妈想到的永远是爸爸,爸爸想到的永远是妈妈,却永远没有想到自己,哪怕自己生病了,哪怕自己出差刚刚回来。这就是无私,真爱无私!爱是彼此间体贴入微的关怀。这是多么温馨的一幕啊!让我们再一次感受一下这病房里动人的爱之歌吧。齐读。(4)这么温馨的画面
14、,我们忍心去打扰吗?何止是我们,连初升的阳光也不忍心啊!引读体会“探”用得妙。(5)尽管病房充满着难闻的药水味,但因为撒满了(阳光),因为这里到处洋溢着爱的暖流,所以一切都是那么的静谧,那么美好,连生命都能散发出芬芳和光泽。谁再来读读这段话!(指名朗读)师引:望着这一幕,难怪映子会这样写道:在病房里,那簇茉莉显得更加洁白纯净。它送来的缕缕幽香,袅袅地钻到我们的心中。谁知道,这里的“钻”是什么意思?小结:细节中流淌真情,细节中体现真爱。文章中还有很多的细节,当我们用心去阅读,用心去品味的时候,你就越会感到这份真爱的强烈。2总结反思(1)难怪作者要说(出示第18节)“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探讨
15、:你是如何来理解这句话的?为什么要“哦”?作者的前后态度有什么变化吗?为什么要重复说“爱如茉莉”?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此时此刻,我找到了爱。(课件播放轻音乐好一朵迎春花)出示:爱,是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爱,是爸爸直奔医院匆匆而去的身影;爱,是一声轻轻的叮嘱;爱,是阳光下静谧的微笑;爱,是妈妈生病时,爸爸那紧握的大手;爱,是爸爸布满血丝的眼睛;爱,是一夜又一夜的守候;爱, 是轻轻的脚步;3拓展延伸(1)其实,身处这个美妙的世界,我们不仅有父母儿女这种血浓于水的亲情之爱,也有相濡以沫、相扶相伴的归于平淡的爱,还有作为人生同路人的彼此关心与帮助的爱,更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更为博大无私的爱
16、。(出示一组图片)(2)但是,在爱的人生征程中,从来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者认为爱如茉莉,你认为呢?写下自己的感悟。(3)学生交流。爱如伞,为你遮风挡雨。 爱如灯,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 爱如大海,宽广无边。 爱如阳光,给我们光明。 爱如春风,温暖和煦。爱如茶,只有细细品才能品出其中的味。爱不是茶,越冲越淡,爱如酒,越陈越香。爱如彩虹,只有经历风雨才能展现绚丽的色彩。爱如空气,看不见摸不着却每天沐浴其中。爱如水,平平淡淡却不可缺少。(4)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品味了那如茉莉一般的爱,领悟了至纯至美的爱的真谛,就让我们做一个懂得爱、珍惜爱,并且能够无私地奉献自己的爱的人。因为有了爱就有了
17、一切,只要人人都献出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播放歌曲爱的奉献)三、当堂练习,检测完善1. 补充习题P5658四、五2.以你现在的年龄, 以你现在的经验,你认为真爱如什么?(生活中,去感受,去体会,真爱是什么,如果你懂得了爱,便会真正享受生活的甜蜜和喜悦。板书设计: 普普通通 平淡无奇 细节:动作 语言 神情爱如茉莉 真切感人 情意绵绵洁白纯净 幽香缕缕真心真爱教后反思:启东市陈尚义小学语文备课专用纸教学内容:18.月光启蒙课时1总序44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并在口语表达中正确运用。2.能够正确流利、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把握民谣、童谣的意蕴美。3.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
18、受浓郁的母子深情,体会作者对母亲终身难忘的感激、怀念和敬爱之情。教学重点:课文语言优美,其中民歌民谣风格明快、流畅、含蓄、风趣,值得好好体味。教学难点:文中插图精美,在指导读书感悟时,可结合插图,引导学生感悟语言内在意蕴感情。先学提纲:高效课堂自主先学P87学情分析:教具准备:小黑板、课文录音教学过程:教学活动设计思考与调整一、凸显导入趣味点,乐学新知1.背诵关于月亮或月色的古诗。在这美丽的月光下发生了多少动人的故事呀!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由我们的老朋友孙友田写的与月亮有关的文章。为什么说是老朋友呢?2. 简介诗人,学生回忆上学期学过的课文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3.这次孙友田给我们
19、带来的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叫做月光启蒙,齐读课题。理解:“启蒙”。这么有成就的诗人,月光是如何启蒙他的呢?让我们来读读课文。二、突破自学障碍点,顺畅阅读(一)生字词1出示生字新词:篱笆(ba) 时辰(chn) 洗澡(zo) 割(g)荆草 花轿(jio) 搂(lu)着 凤(fng)凰 帐(zhng)子 筛(shi)大米褂(gu) 俺(n) 颖(yng) 落(lo) 混(hn) 豁(hu)(1)开火车读教师出示的词语,教师注意帮助学有困难的学生。齐读生字新词,指导学生区分多音字“落”“混”。(2)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莲花落:是一种说唱兼有的曲艺艺术。表演者多为一人,自说自唱,自打七件子伴奏。所谓七件
20、子乃是分执于两手的竹板,因其右手所执两片大竹板,左手所执五片小竹板。大竹板打板,小竹板打眼,相互配合有板有眼,说唱之词则随着板眼节奏进行表演。所以,俗称此为“七件子”。 豁然开朗: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近义词:茅塞顿开、大彻大悟、如梦初醒、恍然大悟、顿开茅塞。 箔篮:竹篮。(3)字形识记听写生字,相机指导。重点指导:笆(二)课文朗读。小组内分段朗读,相互点评。三、把握文章主旋律,顺清脉络1朗读课文,思考:月光启蒙究竟意指什么呢?母亲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启蒙我的呢?这中间你最喜欢哪一部分?你能读读课文的有关段落吗?(唱歌谣、唱童谣、讲故事、猜谜语)2根据课文内容,给课文分
21、段。第一段(第一五自然段)写童年夏夜生活在母亲的歌谣中师多么美妙。第二段(第六至十三自然段)写母亲在夏夜给“我”讲神话故事、唱童谣、猜谜语,启迪了“我”的想象与智慧。第三段(第十四自然段)写母亲是启蒙老师,奠定了“我”飞向诗歌王国的基础。3采用段意合并的方法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想一想,概括主要内容时要注意什么?(一是可以采用合并法进行概括;二是要注意语言简洁、通顺。)四、精选课文一部分,品读感悟1找出文中民歌民谣读一读。 2导学: “月亮出来亮堂堂,打开楼门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晒得脆脆的。”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俩去云南。飞了千里万里路,凤凰落在梧桐树。凤凰凤凰一摆头,先盖
22、瓦屋后盖楼。东楼西楼都盖上,再盖南楼遮太阳。” 你感受到了什么?还有不一样的感受吗?有感情地齐读这两首歌谣,再一次感受着美妙的画面、幸福地向往。“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喝,下不来老鼠老鼠你别急,抱个狸猫来哄你。”你想到了什么? 3说说你你最喜欢的哪一首民谣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五、精心设计练习题,检测完善1补充习题P5859一、二、三(1)(2)2.收集家乡的民歌民谣,或者自己写尝试着写写童谣。板书设计: 18.月光启蒙篱笆(ba) 时辰(chn) 洗澡(zo) 割(g)荆草 花轿(jio) 搂(lu)着 凤(fng)凰 帐(zhng)子 筛(shi)大米褂(gu) 俺(n) 颖(yng) 落(l
23、o) 混(hn) 豁(hu)教后反思:启东市陈尚义小学语文备课专用纸教学内容:18.月光启蒙课时2总序45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联系上下文,理解作者用“月光启蒙”作课题的深刻含义。 3. 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浓郁的母子亲情,体会作者对母亲终身难忘的感激、怀念和敬爱之情。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作者用“月光启蒙”为题的深刻含义。教学难点:感受月光下涓涓的母爱和我在月光下受到的启蒙。先学提纲:高效课堂自主先学P88学情分析:教具准备:小黑板、课文录音教学过程:教学活动设计思考与调整一、复习导入:1昨天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看,这些词语会读吗? 美妙的夏夜 柔和的月色
24、 闪烁的星星 最美的时辰 浓郁的诗情 芳香的音韵 动听的歌谣 风趣的童谣2此时,你的脑海中浮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能用上一、两个来描述一下吗? 3.(出示课文插图):在美妙的夏夜里,妈妈搂着我给我唱歌谣、讲故事、唱童谣、说谜语。板书:唱歌谣、讲故事、唱童谣、说谜语。 4.齐读课题。 二、细读研讨,走进文本(一)精读第15自然段 1. 过渡: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一到夜晚(配乐引读第一段)。听(播放清唱歌谣),看来你们都被陶醉了。 2快速浏览15自然段:找出直接描写妈妈歌谣唱得好的部分,谈谈你的感受。3讨论交流(1)着重体会读好“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 (2)你能深情、甜美地为
25、我们吟诵这歌谣吗?从歌谣中读懂了什么?(3)就这样,在柔和的月光下,我依偎在母亲的怀抱中,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 (4)读到这儿,我不由地有了一个疑问:母亲甜美的嗓音就像春风一样温柔,如溪水一般悦耳,可怎么会有香味呢?请同学们再次浏览课文15自然段,细细思考一下。 出示: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5)在这样清苦的日子里,母亲却仍能让我感受得到生活的幸福与快乐,使我心里充满了甜蜜的芳香,让我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因而在我的眼里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出示: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
26、妙的。 (6)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歌谣,和作者一起再来享受这美妙的夏夜、芳香的音韵吧!(二)精读第613自然段 童年的夏夜还有哪些美妙之处?自读613自然段,自己思考好以后同桌交流一下。 个别读 谈感受齐读A神话故事美妙。 B.母亲美丽 C.童谣幽默风趣 D.谜语有趣 (三)精读第14自然段1.过渡:母亲的歌谣、故事、童谣、谜语使我童年的夏夜变得分外美妙,使我的心明朗起来。所以“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2自读思考:(1)母亲不识字,为什么却是我的启蒙老师呢?母亲是充满智慧的、勤劳善良的,虽然生活那么清苦,虽然自己目不识丁,但她凭着乐观的精神,伟大的母爱,成为儿子的启蒙老师,让他混沌的童心
27、豁然开朗,让他在月光下展开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2)课题为什么取名为“月光启蒙”呢?在月光下,母亲用歌谣、神话、童谣、谜语在“我”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爱家乡、在生活、爱文学的种子,并让它生根、发芽3导学(1)如今的“我”已经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这不得不感谢母亲给我的月光启蒙。我永远记得月光下的篱笆小院、永远记得沉浸在月光中如玉石雕像般的母亲、永远会记得母亲深情吟唱的歌谣,也永远记得在月光下母亲给我的爱,所以课题取名为“月光启蒙”。 (2)多年后,当他再次回到母亲的身边,却发现(3)怀着对母亲深深的爱,作者写下了这篇月光母亲,是我们课文的原文,这是他对母亲的敬爱、怀念,也是对母亲的感激。
28、 4组织反思:在你们的眼里,这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勤劳的母亲、聪明的母亲、善于和孩子沟通的母亲;非常爱自己孩子的母亲;这是一位望子成龙的母亲三、当堂练习,检测完善1小作文:妈妈,我想对您说母亲的恩情我们是永远不会忘怀的,让我们回去以后把这句你最想说的话告诉她。如果觉得不好意思,那就在她耳边轻轻地说,如果还觉得难为情,那就写一张小纸条放在她能看到的地方。2收集歌谣童谣,班队课时交流。 3. 补充习题P5961三(3)(4)(5)、四板书设计: 18.月光启蒙唱歌谣讲故事月光下母亲唱童谣启蒙“我”猜谜语教后反思:启东市陈尚义小学语文备课专用纸教学内容:19.我和祖父的园子课时1总序46教学目标:1
29、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3学习课文第二段,抓住描写人物语言、动作和表情的词句,用心体会祖孙之间的亲情,以及祖父的园子给“我”的童年带来的无情乐趣。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第二段。教学难点:抓住文中的趣事,通过词句品读、想象画面、再现情境,用心体会祖孙之间的亲情,以及祖父的园子给“我”的童年带来的无情乐趣。先学提纲:高效课堂自主先学P90学情分析:教具准备:小黑板、课文录音教学过程:教学活动设计思考与调整一、凸显导入趣味点,乐学新知1出示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2简介原著,引出课题这是萧红在
30、呼兰河传中写下的心声。有人说这本书,让人读着读着,就不由得沉浸在已逝的烂漫的童年生活中;让人不由得就想站住了,笑微微地看着那个淘气的小姑娘。著名作家茅盾称这本书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萧红在呼兰河传里,用了许多的文字写了自己的童年,尤其重点描写了家里的园子,她称它为祖父的园子,自己的后花园。为什么她对园子如此念念不忘呢?这个园子给童年的萧红留下了什么呢?让我们随着作者美好的回忆,走进她魂牵梦绕的祖父的园子。3(板书课题)读课题。4通过课前预习,说说你对萧红的了解。二、突破自学障碍点,顺畅阅读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有二:(1)是标好自然段,(2)是字字入目,句句入心,努
31、力读正确课文。2出示词语:蝴(h)蝶 草帽(mo) 铲(chn)地 韭(ji)菜 谷穗(su) 抛(po)给 倭(w)瓜 指名读、正音。3.理解词语倭瓜:又名麦瓜、番瓜、南瓜,是葫芦科南瓜属的植物。因产地不同,叫法各异。嫩果味甘适口,是夏秋季节的瓜菜之一。老瓜可作饲料或杂粮,所以有很多地方又称为饭瓜。在西方南瓜常用来做成南瓜派,即南瓜甜饼。南瓜瓜子可以做零食。4.记忆字形,交流记忆方法。听写生字,相机指导。5.指名读课文。三、把握文章主旋律,顺清脉络1.默读课文,想一想哪几个自然段写园子?哪几个自然段写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干什么?2.根据课文的主线园子、我和祖父给文章分三段。第一段(第12自然段)
32、:描写园子里的蜂子、蝴蝶 蜻蜓、蚂蚱。第二段(第312自然段):写祖父在园子里劳动,“我”也学着祖父在园子里边干活边玩耍。第三段(第1314自然段):写在我童年的记忆里中,祖父的园子里一切鲜活的,都是自由的。四、精选课文一部分,品读感悟这令萧红魂牵梦萦的园子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园子?请同学们拿起笔,默读课文的第二、第十三自然段,把你想到的词就写在句子的旁边。1学习第2自然段(1)交流读后感受(相机板书)(2)迁移写法这一自然段写的都是什么?那么它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详细写了什么?蜻蜓、蚂蚱作者一笔带过,这种写作方法就叫有详有略。2学习第13自然段(1)这一自然段又告诉我们这个园子是个怎样的园子?(
33、相机板书:、自由、快乐)(2)蜜蜂、蝴蝶、蜻蜓、蚂蚱,在自由地飞,倭瓜、黄瓜、玉米在自由地长,园子里生机盎然。可以说(课件:出示引读)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3)你最想做这自由的园子里的什么?自由地说说你在这个园子里怎么快乐怎么自由。你们现在在什么地方?你是什么?预设:若学生说到黄瓜时,顺势讲解“谎花”:“谎花”你见过吗?这个花只开花,不结果,向你撒了个“谎”,简称“谎花”。(4)是啊:(引读)要做什么,;要怎么样,我们在课堂上想打瞌睡就打瞌睡,想唱歌就唱歌,想玩就玩,想走出去就走出去,自由吧?(话锋一转)可能吗?不可能。倭瓜、黄瓜可能吗?这就叫“自由
34、”,这个自由是通过“愿意就”的句式表达出来的,让我们一起快乐自由地读一读这一自然段吧。3分析写法,练笔迁移。(1)读着这么优美的文字,我不禁在想:作者萧红女士运用了哪些写法,才让我们对园子的丰富多彩、美丽动人、温馨可爱、生机盎然、自由自在有这么深切的感受的呢?请大家再读这两小节。排比、拟人、比喻6个“愿意就”总分段式(2)练笔(用我们的笔也来写一写这个园子,看看这个园子在你的笔下有什么不一样的美。)A这园子里蜂子、蝴蝶、蜻蜓样样都有。蜂子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的就跟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蝴蝶_;蜻蜓_。B园子里的一切都是自由的。花_;_鸟;虫子_。五、精心设计练习题,检测完
35、善1补充习题P62一、二。2你的童年是不是也有许多趣事?选一件讲给同学们听,让他们也分享你的快乐。板书设计: 19.我和祖父的园子蝴(h)蝶 草帽(mo) 铲(chn)地 韭(ji)菜 谷穗(su) 抛(po)给 倭(w)瓜 教后反思:启东市陈尚义小学语文备课专用纸教学内容:19.我和祖父的园子课时2总序47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引导学生想像人物真实的心境,推敲、琢磨,走进人物的内心。感悟因为有了祖父的宽容和爱,才有了“我”的自由与快乐,有了这个童年的乐园,有了这个无法忘却的“精神家园”。3学习揣摩作者鲜活的,独具个性的语言和境由心生,“寄情于景”的写作方法。4继续培养边读边想,圈
36、划批注的读书习惯。教学重点:感悟祖父的慈爱,读悟中领会“寄情于景”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初步感悟园子的精神意义。先学提纲:高效课堂自主先学P91学情分析:教具准备:小黑板、课文录音教学过程:教学活动设计思考与调整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我和祖父的园子。(齐读课题)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这个园子有什么了解?3.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座园子。二、细读研讨,走进文本(一)品读,感受“我”之自由。1.在这座园子里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请你自由朗读课文,看看课文写了哪些事情,你觉的哪件事最最有趣?划出有关词句,用心读一读,和同桌说说自己的感受。2.交流讨论。老师发现,好多同学读着
37、读着,脸上就笑微微的了。你看到“我”在园子里做了哪些事?(栽花、拔草、种小白菜、铲地、浇菜等)那么,你觉得哪件事最有趣,使你看着看着就想笑了?交流时说、议、读相结合。预设:(1)(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就拔草。)你读出了什么?我好像是祖父的“影子”、“小尾巴”,一老一少,一顶大草帽、一顶小草帽相映成趣。(2)(种小白菜时瞎闹、踢飞菜种。)抓住“踢飞”,想象画面。(3)(铲地时,爬在地上,用锄头的“头”乱勾一阵,把韭菜当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谷穗留着。)我是怎样铲地的呢?引导学生抓住“爬在地上”、“乱勾一阵”看似平淡的两个词,用心读一读,想一想,理解“我”铲地有趣的样子,一边往前“爬”一边“乱勾”。
38、(4)(抢水瓢浇菜)(指导朗读,“下雨了!下雨了!”体会快乐。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指名读。)(5)(第11节)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段文字。数一数,这段话中有几个“又”字,再轻轻地读一读,你想到了什么故事?(小猫钓鱼猴子下山学棋)你体会到了什么?(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非常自由)读出“有趣”的同时你还读出了“自由”,真会思考!把这样的感受放进去,读一读。3.小结。我们可以发现,(引说)我跟着祖父种小白菜、铲地、浇菜时,和做这些事儿一样,也是自由的,种小白菜,我是在瞎闹,铲地,我是在乱勾,浇菜,我是在乱闹,我要做什么,就做什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板书:自由)(二)想象,悟祖父之爱。1其实,我在园子
39、里做过的事儿还有很多很多!曾经我追根究底问祖父园子里的樱桃树为什么不开花不结果,曾经有一次祖父拔草时,我偷偷地在他的草帽上插了一圈玫瑰花,红通通的二三十朵,祖父完全不知道,还以为是因为春天雨水大,园子里的玫瑰花开得香呢2当我做这些事的时候,祖父是怎样的态度呢?请同学们再默读312自然段,划出有关的句子,可以在旁边简单地写一写。(1)我拿不动锄头杆,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祖父很宠爱我。(2)祖父慢慢地把我叫过去,讲给我听,很耐心,很形象。(3)祖父笑了。祖父大笑起来,笑得够了,还在笑,笑声中,他仿佛在说什么呢?(课件呈现课文插图)他仿佛在说:_。请你看看图上祖父的笑容
40、,联系上下文,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说一说。你们理解了祖父的笑是疼爱,是呵护,是宽容,(板书:爱)当我把狗尾草当谷穗留着时,祖父是慈爱的笑;当我把水扬向天空,祖父还是那样慈爱的笑,祖父的笑永远留在我的心底。许多年以后,萧红这样深情地回忆“祖父的眼睛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笑得跟孩子似的。”正因为有祖父的疼爱和呵护,我才能在园子里自由自在,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课件出示,学生齐读)(三)引读,深化“心”之自由1心中有自由快乐,看什么都是自由快乐的。仅仅是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吗?还有什么也是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请在文中找一找。动植物:我家有一个大园子,这园子里蜂子、蝴蝶
41、、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极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的就跟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指名读。(美、生机勃勃)一起美美地读。引读:明媚的阳光下,花开了,在我看来,就像_;鸟飞了,就像_;虫子叫了,就像_;倭瓜有的爬在架上,有的爬在房上,在我看来,是_;黄瓜有的开着花,有的结果了,在我看来,是_;玉米长得特别茂盛,在我看来,是_园子里还有什么也是自由的?_愿意_就_个“愿意就”?读出了什么?朴素的文字,普通的景物,处处传达着我的自由与快乐。这种写法叫借景抒情、融景于情。带着这样的感
42、受齐读13段。2(课件呈现,齐读)园子里,鸟儿蝴蝶、花草蔬菜瓜果,我,一切都活了都是自由的。3出示画面,播放背景音乐嘘!她玩累了,不用枕头,不用席子,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着了。此时她正做着甜甜的美梦呢,她梦见了_,睡醒之后她又会闹出什么好玩的来?(四)延伸,渗透园子之精神意义1你们说,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我和祖父的园子是个怎样的园子?2有自由的园子真好,有爱的园子真好。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在三十一年短暂而坎坷的人生旅途中,对于人间的“温暖与爱”怀着“永久的憧憬与追求”的萧红常常会忆起呼兰河城,因为呼兰河这小城里住着她的祖父,有她和祖父的园子。呼兰河传这本书的尾
43、声部分这样写道:(课件,配思乡曲的音乐)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已完全荒凉了。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这一切是萧红忘却不了,难以忘却的,随着你们年龄的增加,相信你们会体会得更深。3.听了这么多,你有什么童年趣事要和大家分享呢?三、当堂练习,检测完善补充习题P6264三。板书设计: 19.我和祖父的园子自由 爱教后反思:启东市陈尚义小学语文备课专用纸教学内容:20谈礼貌课时1总序48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字词,正确辨识文中的多音字“校”。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3.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懂得礼貌待人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4.初步感知说理性文章的表达方法,尝试从生活中选择事例,并结合事例说说礼貌待人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