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寨卡病毒病ppt课件.pptx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679409 上传时间:2024-01-31 格式:PPTX 页数:22 大小:5.3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寨卡病毒病ppt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寨卡病毒病ppt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寨卡病毒病ppt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寨卡病毒病ppt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寨卡病毒病ppt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寨卡病毒病寨卡病毒病 Zika Virus Disease 朱坤1/31/20241巴西里约热内卢1/31/20242寨卡病毒发现历史1947 年首次在乌干达的寨卡森林从恒河猴体内被发现1952 年在乌干达和坦桑尼亚的人体中分离到2007 年以前,全球仅报告14 例寨卡病毒病散发病例2007 年首次在太平洋岛国密克罗尼西亚的雅普岛发现寨卡病毒暴发疫情2015 年5 月,巴西报告首例寨卡病毒病病例截至2016年3月8日,至少在非洲、亚洲、欧洲、美洲的55个国家有寨卡病毒传播的证据,以巴西疫情最为严重1/31/20243寨卡病毒病原学寨卡病毒是一种蚊媒病毒,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为单股正链RNA 病

2、毒,直径40-70nm,有包膜,包含10794个核苷酸,编码3419 个氨基酸。根据基因型别分为非洲型和亚洲型,本次美洲流行的为亚洲型。不耐热,不耐酸,6030 分钟可灭活,70%乙醇、1%次氯酸钠、脂溶剂、过氧乙酸等消毒剂及紫外线照射均可灭活。1/31/20244寨卡病毒病流行病学传染源传染源 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感染寨卡病毒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是该病的可能传染源传播途径传播途径 蚊媒传播为寨卡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 母婴传播,包括宫内感染和分娩时感染 血液传播和性传播易感人易感人群群 包括孕妇在内的各类人群对寨卡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1/31/20245埃及伊蚊白纹伊蚊1/31/20246

3、红色区域为已经发现Zika病毒感染的地区和国家1/31/20247寨卡病毒病的临床表现潜伏期3-12天。一、发热,寨卡病毒罕见高热,通常是中低度热,在37.5 38.5之间。二、斑丘疹,丘疹周围伴有皮肤发红。三、关节痛,主要是掌指关节、跖趾关节等小关节。四、非化脓性的结膜炎,充血很少有分泌物。其他感染的症候群还包括,肌痛、头痛、眼眶痛、虚弱乏力;腹痛、恶心、呕吐、粘膜溃疡、皮肤瘙痒。孕妇感染可能导致胎盘功能不全、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死宫内、新生儿小头畸形。1/31/202481/31/20249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部分病例可有白细胞、血小板减少。2、血清学检查:寨卡病毒IgM:EL

4、ISA法、免疫荧光法。寨卡病毒中和抗体:急性期、恢复期双份血清。3、病原学检查病毒核酸检测:荧光定量RT-PCR检测血液、尿液、精液、唾液等标本。病毒抗原检测:免疫组化法病毒分离培养1/31/202410诊断诊断1、诊断依据根据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2、病例定义疑似病例:流行病学史:发病前14天内在寨卡病毒感染报告或流行地区旅行或居住,或者接触过疑似、临床诊断或确诊的寨卡病毒病患者。临床表现:难以解释的发热、皮疹、关节痛或结膜炎等。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且寨卡病毒IgM抗体检测阳性,同时排除登革热、流脑等其他常见黄病毒感染。确诊病例:疑似或临床诊断病例经实验室检测符合下列情形

5、之一者:1、寨卡病毒核酸检测阳性;2、分离出寨卡病毒;3、恢复期血清寨卡病毒中和抗体阳转或滴度较急性期呈4倍以上升高,同时排除登革热、流脑等黄病毒感染。1/31/202411治疗治疗1、一般治疗:对症治疗为主,加强营养支持。2、对症治疗:(1)高热不退患者可服用解热解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成人用法为250-500mg/次、每日3-4次。(2)伴有关节痛患者可使用布洛芬,成人用法200-400mg/次,4-6小时1次。(3)伴有结膜炎时可使用重组人干扰素滴眼液,每日4次。3、中医药治疗4、其他对感染寨卡病毒的孕妇,建议定期产检,每3-4周监测胎儿生长发育情况。1/31/202412预防预防防止蚊

6、虫叮咬,建议准备妊娠及妊娠期女性谨慎前往寨卡病毒流行地区。患者及无症状感染者应当实施有效的防蚊隔离措施10天以上,4周内避免献血,2-3个月内如发生性行为应使用安全套。寨卡病毒病与小头畸形小头症(microcephalus)是一种脑神经失调疾病,多表现为缺陷婴儿头围显著小于同龄宝宝的平均头围大。小头症婴儿发育迟缓,且伴随有侏儒或身材矮小、智力发育迟缓、多动症、癫痫等并发症。2015年12月7日,WHO对新生儿中间出现的小头症病例定义作了修正:疑似病例的头围标准从 33 厘米这一阈值降低到 32厘米。头围处于32和33厘米之间的新生儿将得到密切监测。1/31/202413常在胎儿第3-5月即停止

7、进展,病人头顶部小而尖,扁额,头围比胸围小,脑重量在900克以下,额与枕部常平坦,前囟闭合早,骨缝全部或部分闭合过早。身体及智力发育落后,语言及行为发育障碍,有的病人有癫痫,肌张力增高,甚至有痉挛性瘫痪。1/31/202414寨卡病毒感染导致小头畸形1/31/2024152016年2月10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在线发表简报,对一例孕妇感染ZIKV后所致的胎儿小头症病例进行了详细描述。妊娠13周时,出现高热、瘙痒以及全身性斑状丘疹。妊娠32周时的B超检查确认胎儿头围低于该孕龄第二百分位数,中度脑室增宽,脑结构模糊,且可见多部位脑组织钙化。妊娠32周予以终止妊娠,娩出的胎儿存在显著的小头畸形。对胎儿

8、进行尸检,其脑皮质和皮质下白质几乎无脑回,且存在脑积水和多灶性营养不良性钙化,造成脑皮质移位和轻度局灶性炎症。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分析在胎儿脑组织中发现ZIKV,电镜下亦可见ZIKV颗粒;并由胎儿脑组织中获取了ZIKV的完整基因组。1/31/202416图A:B超可见胎儿脑内多处钙化及侧脑室枕角扩张;图B:B超可见多处胎盘钙化;图C:可见胎儿脑皮质和皮质下白质多处钙化,皮质完全无脑回,基底节已发育但不清晰,第三脑室未扩张;图D:侧脑室体部扩张,左侧已塌陷。1/31/202417巴西调查数千例小头畸形患者,且已确认940例与其母亲感染寨卡病毒相关。这项研究的研究人员对婴儿患者

9、的母亲进行了一系列检查,试图排除其他可能导致头小畸形的原因,包括弓形体病、巨细胞病毒、细小病毒、HIV和风疹。所有的检测结果都是阴性的。所有的婴儿母亲在怀孕期间都有寨卡病毒感染症状如发热和皮疹,符合寨卡病毒感染。此外,对7例新生儿的脊髓液进行测试,显示寨卡病毒抗体阳性。研究人员在婴儿出生3天和5个月时对其进行CT扫描。所有都显示脑钙化的迹象,暗示大脑炎症。许多婴儿还伴有其他异常,包括脑肿胀、大脑褶皱破坏、不发达的大脑结构,以及髓磷脂异常。1/31/202418Mild microcephaly.Axial non-contrast CT image(A and B)shows multiple

10、 bilateral calcifications in the junction between cortical and subcortical white matter(white arrows)1/31/202419Axial CT image(A)small dystrophic calcifications and reduction of the brain parenchyma thickness.Sagittal T2 weighted image(B)shows hypogenesis of the corpus callosum,enlarged cisterna mag

11、na,and pons hypoplasia.1/31/202420Axial T2 weighted image(C)shows ventriculomegaly and enlargement of subarachnoid spaceCoronal T2 weighted image(D)shows pachygyria in the frontal lobes 1/31/202421Note the bilateral cortical thickness in the pachygyria frontal lobe(black arrows),shown on axial and sagittal T2 weighted images(E and F)1/31/2024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