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演进-PPT课件.ppt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679126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8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演进-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演进-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演进-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演进-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演进-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法学院 魏建克1内容提要v第一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史。v第二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论。v第三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v第四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v第五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几本值得一读的书v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史,秦宣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9月。v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史,郑克卿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11月。v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论研究,赵曜,张中云编,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8月。v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史,程伟礼,戴雪梅等著,学林出版社,2009年3月。v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问题,梅荣政著,武汉大学出版

2、社,2007年版。3v绪论:广义和狭义语境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广义和狭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v广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新中国建立后,中国人民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它不仅包括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道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文化大革命道路),也包括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v狭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仅指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5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v广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突出的只是中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并没有凸显其是否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正确的社会主义道路。狭义的社会主义更加突出探索道路的正确性。实际上,没有早期

3、中国人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就不可能最终找到狭义概念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v1、坚持了科学社会主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的基本原则。v2、立足于中国、立足于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征,具有中国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于我们即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胡锦涛:“坚定不易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人民日报,2007年6月26日。7狭义概念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征v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出发点,以发展为主题;以中共领导为前提;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以人为本

4、为核心;以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构建为基本要求;以共同富裕为目的。v经济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v政治上: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v文化上:马克思主义引领下多元发展,社会主义 v 核心价值体系。v社会上:和谐社会构建。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话语表述v政治层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层民主、依法治国、民主法制建设、“四位一体”布局、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服务型政府、正确的政绩观、政府职责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公民意识、新阶层、电子政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等;9v经济社会层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

5、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公平正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现代企业制度、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城乡二元化结构、民生、“五有”社会事业、社会救助体系、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就业援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经济适用房、大都市带、城市群等;10v文化及意识形态层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荣辱观、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学习型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谐文化、文化产业、文化生产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非物质文化遗产等;11v教育层面:科教兴国战略与人才强国战略、科技体制改革、优先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高等教育强国、现

6、代国民教育体系、教育公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免费义务教育、教育督导制度、科学人才观、人力资源强国、创新型人才、大学生村官、免费师范生、农村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两基”攻坚、“两免一补”、孔子学院等。12v党的建设层面:党的基本路线、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的先进性建设、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反腐倡廉建设、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巡视制度、党代表票决制、党代表任期制、党代表常任制、党的执政规律、党内民主建设、学习型政党、干干净净工作等。13v对外关系和祖国统一层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发展道路、和谐世界、一国两制、九二共识、“三通”等;14v社会发展层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发展

7、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发展观、2020年奋斗目标、“十个结合”、“四个坚定不移”、以人为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开放、与时俱进、改革发展稳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15v第一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史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分期v第一阶段:1949年1月-1956年3月v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准备。v第二阶段:1956年4月-1978年11月v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孕育v第三阶段:1978年12月-1992年2月v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v第四阶段:1992年2月-至今 v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v。17第一第一阶段段 中国特色社会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准准备v一、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和新社会

8、构建v(一)革命转变的方针和共同纲领v1949年3月的七届二中全会v1949年7月的论人民民主专政v1949年9月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18v“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v 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425页。v“中华人民共和国必须取消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没收官僚资本归人民的国家所有,有步骤地将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保护国家的公共财产和合作社的财产,保护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及其私有财产,发展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稳步的变农业国为工业国。”v 共同纲领19共同纲领不提社会主义的原因v1.防止出现全国性的急

9、于搞社会主义的“左”倾冒险。v2.集中力量搞新民主主义建设。v3.广泛团结民主人士。20(二)新民主主义的建设v1.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v2.肃清反革命残余势力。v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知识(双十指示)(1950.10-1951.5)v3.开展“三反”、“五反”运动。v4.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构建21新民主主义社会基本特征 在政治上,新民主主在政治上,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实行工人行工人阶级领导的各革命的各革命阶级联合合专政的人民民主政的人民民主专政。政。工人工人阶级领导权和人民民主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政的国家政权是新民主主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在政治方面的社会主社会在政治方面的社会主义因因素。但另一方面,

10、民族素。但另一方面,民族资产阶级、小、小资产阶级的代表也是人民民主政的代表也是人民民主政权的参加者。的参加者。22 在在经济上,新民主主上,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实行在国行在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合作社下的合作社经济、个体、个体经济、私人、私人资本主本主义经济和国家和国家资本主本主义经济五种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国制度。国营经济在整个国民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着中起着领导作作用,但它所占的比重不大。国用,但它所占的比重不大。国营经济、合作社、合作社经济和国家和国家资本主本主义经济属于新民主主属于新民主主义经济中的中的社会主社会主义因素。私人因素。私人资本主本主义和个体和个体经济属于属于资本主

11、本主义因素。因素。23 在文化上,新民主主在文化上,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文化是马克克思主思主义指指导下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下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众的文化。马克思主克思主义居于指居于指导思想思想地位地位这是新民主主是新民主主义文化中的社会主文化中的社会主义因素。但由于私人因素。但由于私人资本主本主义经济和和个体个体经济的存在是合法的,因而反映的存在是合法的,因而反映这种种经济基基础的思想也必然存在并具的思想也必然存在并具有合法性。有合法性。24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v毛泽东提出:要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研究中国历史和重视研究评价一些历史人物。25二、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v(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

12、提出v(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26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v(一)社会主义改造成功实现,但存在一定问题。v(二)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v1.公有制为唯一基础的经济制度。v2.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国体和政体。v3.马克思主义一元化的形成。27四、社会主义的外交政策v1.对国际形势的判断: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可能性存在,但和平的力量“必须和必能克服战争危险”。v2.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v 另起炉灶,打扫干净房子再请客,一边倒v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8第二第二阶段段 中国特色社会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孕育的孕育v一、中国式道路的初步探索。v(一)中国式道路的初步成果v1.1956年4月论十大关系v

13、2.1956年9月中共八大v3.1957年2-6月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v4.1958年1月工作方法六十条 29二、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v(一)、列宁和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矛盾的认识。v列宁认为社会主义的对抗性矛盾消失,非对抗性矛盾仍然存在。斯大林在20世纪30年代曾提出内部和外部矛盾,但是,1936年,苏联宣传进入社会主义后,否认了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v(二)毛泽东正处认为,矛盾才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30v(三)整风运动中对阶级斗争形势的误判。v1956年9-1957年3月中国国内粮食、肉、日用品困难而引发的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农民退社问

14、题。v1957年2月苏共二十大对斯大林的揭批。v1957年6月和10月的波兰和匈牙利事件。v1956年11月,八届二中全会,为防止波匈事件在中国上演,中央决定1957年开展整风。v1957年4月27日,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v1957年5月中旬,毛泽东写事情正在变化,运动的主题开始转变。31v1957年9月20日-10月9日,八届三中全会,毛泽东的讲话开始改变八大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v1958年5月5-23日,八大二次会议。v“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的经验再一次表明,在整个过渡时期,也就是说,在社会主义社会建成以前,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始终是我国内部的主

15、要矛盾。”32四、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道路v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定。v1955年底到1956年初,针对经济建设,毛泽东提出了“多快好省”的方针。v1958年1月1日,人民日报在乘风破浪的社论中,提出了“必须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充分发挥革命的积极性和创造性。”v1958年5月,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33五、国民经济的调整与成就和“左”倾思想的继续发展v1.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恢复实事求是精神。v2.1960年,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v31962年中央工作会议(七千人大会)v41963-1966年,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34六,文化大革命道路及其

16、失败v1.文化大革命的发动过程。v2十年内乱后的反思。35第三阶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v一、伟大的历史转折v二、改革开放的起步v三、改革开放的拓展v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初步形成36一、伟大的历史转折v(一)中央工作会议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v1“两个凡是”和真理标准的大讨论.v2中央工作会议的召开。v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v(二)理论务虚会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v1思想领域内的无序和混乱现象。v2理论务虚会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37v(三)平反冤假错案与调整社会关系v1平反冤假错案。v2调整社会关系。v(四)新“八字”方针与调整国民经济v1新“八字”方针的内容。v2经济调整的明显效果。v(

17、五)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v1新中国建立30年的基本评价。v2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38二、改革开放的起步v(一)农业生产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v1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农业的发展史v2凤阳县小岗村农民的创造。v对于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认识深化。v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农村带来的影响。v(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试点的铺开v1中国城市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v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两个阶段。3940大包干纪念馆里个农民按手印群雕41v小岗实行“大包干”,一年就大变样:1979年秋收,小岗村的粮食总产由1978年的1.8万公斤猛增到6.6万公斤,人均收入由上年的22元跃升为400元,震惊四邻。

18、这一变化不仅结束了小岗村20多年吃“救济粮”的历史,而且上缴国家粮食3200多公斤。v此后,“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首大包干歌迅速传遍华夏,吹响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号角。42v从1978年开始,安徽、四川的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在省委支持下,开始探索试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等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其他一些地方也开始实行农村联产责任制。1979年9月,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保障基层干部和农民因时因地制宜的自主权,发挥其主动性。1980年5月,邓小平发表关于农村政策的谈话,肯定了包

19、产到户这种形式,指出它不会影响我们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后来,中央又进一步肯定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是合作经济的一个经营层次。43农村村经济的全面的全面发展,展,农民收入明民收入明显增加。增加。农贸市场繁荣,农民收入增加,养殖业发展44三副对联表明农民生活在这3年间的显著改善和幸福心情。1979年1978年1980年45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安徽省安徽省凤阳阳县小小岗村今日面貌村今日面貌46v(三)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和机构的改革v1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v2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47三、改革开放的拓展v(一)全面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的纲领v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

20、的提出。v2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v3新的中国共产党章程。v4全面整党。v(二)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培育。48v(三)经济特区的设立v(四)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v(五)精神文明建设和教育体制改革v(六)“一国两制”的提出和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49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初步形成v(一)十三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v(二)经济改革中的治理整顿。v(三)“南方谈话”和社会主义本质论。v(四)全方位的和平外交政策。50第四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v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v2社会主义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v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v4科学发展观。51v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v6建设创新型国家。v7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v8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5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