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米,体会米的实际意义,能估计较长物体的长度。 2、掌握米和厘米间的关系,能恰当选择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3、认识米尺,会用米尺 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重点:米的实际意义和米、厘米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选择恰当的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米尺 教学方法:探究法、演示法、练习法等。教学过程: 一、准备引入 1、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说说课桌、数学书、铅笔盒大约有多长。 2、估计一下黑板大约有多长。说说自己的身高大约是多少。由此引出单位“米”,米可以用字母m表示,1米可以写成1m。 二、米的实际意义 1、设问:1米有多长呢? 2、操作:教师出示米尺,
2、告诉学生这把尺子就是1米长。用它量讲桌,大约是1米。 3、估一估:1米长的物体有哪些?并让学生实际量一量。 量一量:1米到我身体的什么位置? 找一找:卷尺上的1米。 三、米和厘米间的关系 1、1米有多少厘米? 2、看看米尺,知道1米=100厘米,即1m=100cm。 四、选择合适的单位 1、1米和1厘米相差很多,平时我们在使用时不能乱用,否则会出洋相。比如:一座房子高3厘米,小明1分钟走60厘米,一支铅笔长15米,蜗牛1分钟爬10米 2、独立完成“试一试”,反馈。 五、巩固练习 1、先让学生估一估实物,再动手量一量,然后选择哪位小朋友的答案比较合理。(可以引导学生比较一下4厘米、90厘米、7米、65厘米的实际长度。) 2、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说说自己的想法。 3、第3题先观察题意,然后独立完成,再交流反馈。 4、画一条3厘米的线段。(因为有画1厘米的经验,所以不难) 六、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