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二聚体检测急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ppt课件.pptx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678315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PPTX 页数:79 大小:5.4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D二聚体检测急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ppt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D二聚体检测急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ppt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D二聚体检测急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ppt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D二聚体检测急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ppt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D二聚体检测急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ppt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LOGO“D-二聚体检测”急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浙 江 大 学 医 学 院 附 属 第 二 医 院中 华 急 诊 医 学 杂 志World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马岳峰D-二聚体相关论文呈逐年增加趋势223主要内容1前言D-二聚体简介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应用3前言 D-二聚体作为凝血活化以及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标志的概念是由Gaffney在1975年提出的。1983年,Rylatt等报道了D-二聚体单克隆抗体,为临床提供了观察凝血和纤溶过程的新视角。利用D-二聚体可以对静脉血栓进行排除诊断。45前言D-dimer检测急诊临床应用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急性肺栓塞APE

2、深静脉血栓DVT脑静脉(窦)血栓症CVST非静脉血栓栓塞症急性主动脉夹层AAD脑卒中CVA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脓毒症Sepsis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前言 APE、AAD、DVT、CVA、ACS等疾病起病急,病情凶险,需要急诊科医生快速诊断,及时治疗。新一代高敏的D-二聚体检测方法具有高敏感度和高阴性预测性,在急诊科多种疾病的鉴别诊断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6D-二聚体简介7D-二聚体:形成机制 血液中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III交联后,再经活化的纤溶酶水解产生特异的降解产物称为”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是最简单的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D-二聚体浓度的增加反映体

3、内高凝状态和继发性纤溶亢进8 D-二聚体浓度对血栓性疾病的诊断、疗效评估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临床上多种疾病都会引起D-二聚体浓度增高 某些生理状态下也会引起D-二聚体升高,如:长时间坐姿、剧烈运动、高龄和妊娠。9D-二聚体升高的常见疾病 急性肺栓塞 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 严重感染/脓毒症 脑静脉(窦)血栓症 脑卒中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妊娠高血压/先兆子痫 急性冠脉综合症 心脏衰竭/心房颤动/心内血栓 手术/创伤 肾脏疾病/严重肝疾病 10D-二聚体检测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酶联荧光分析法(Enzyme

4、linked fluorescent immunoassay,ELFA)乳胶增强免疫测定法(Latex-enhanced immunoassay)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Microparticule enzyme immunoassay,MEIA)免疫比浊法(Immunoturbidimetric assay)全血凝集法(Whole-blood agglutination assay)定量乳胶凝集法(Quantitative latex-derived assay)全血凝集法和乳胶凝集法敏感度低,2008年欧洲心脏病协会制定的急性肺栓塞指南指出这两种方法仅适用于排除低度可能性的患者,而不适用于排除

5、中度可能的患者。11 酶联荧光分析法如VIDAS D-二聚体检测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较好的阴性预测值,经FDA批准用于排除和诊断静脉血栓栓塞症。第二代VIDAS D-二聚体检测法,可以在20分钟内完成快速检测,其准确度与第一代相同。VIDAS D-二聚体检测法是现阶段临床上用来排除肺栓塞和深静脉栓塞等疾病的金标准方法,适用于排除低度和中度疑似罹患静脉血栓栓塞症和急性肺栓塞等疾病的患者。12 目前有许多D-二聚体床旁诊断(Point-of-care testing,POCT)方法用于静脉血栓栓塞症等疾病的快速诊断。009年Geersing等对D-二聚体床旁诊断方法排除静脉血栓栓塞症进行了荟萃分析

6、,研究结果提示定性或定量的床旁诊断方法只适合排除低危险度的静脉血栓栓塞症人群。目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尚未认可利用POCT方法排除静脉血栓栓塞症等疾病。13D-二聚体检测方法的浓度参考值和单位换算二聚体检测方法的浓度参考值和单位换算 D-二聚体浓度有两种不同的单位:D-二聚体单位(DDU)和纤维蛋白原等价单位(FEU)。纤维蛋白原等价单位等于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结合后的分子量,纤维蛋白原等价单位的分子量为340kDa,D-二聚体单位的分子量是195kDa。2 ng/mL 纤维蛋白原等价单位等同于1ng/mL D-二聚体单位。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 CLSI)指南指出,实验室应该报告所

7、用D-二聚体的单位和参考值。14小 结 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其浓度的增加可作为体内纤溶亢进的标志,对急诊科常见的血栓性疾病(急性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血管性疾病(急性主动脉夹层、腹主动脉瘤破裂)、脓毒症、急性冠脉综合征等疾病的筛查、诊断和治疗效果的评估具有重要作用。D-二聚体的检测方法有多种,酶联荧光分析法如VIDAS D-二聚体检测法有较高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但床旁快速诊断方法目前还不成熟。D-二聚体的检测方法不同,其浓度单位和参考值也不同。15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应用16VTE的临床应用-肺栓塞(PE)PE是有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肺

8、血栓栓塞征(PTE)是最常见的PE类型,通常所称的PE常指PTE。APE常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咯血和晕厥,前三者被称为“肺栓塞三联征”。17VTE的临床应用-肺栓塞(PE)全球每年确诊的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患者约数百万人 美国每年每10万人中就有117人罹患第一次的静脉血栓栓塞症,其中肺栓塞69人、深静脉栓塞48人,每年因静脉血栓栓塞症住院人数占总住院人数的0.3%0.4%左右 2006年住院总人数已达247,000例,死亡患者占住院总死亡患者的5%10%;且大部分死亡病例都发生在诊断确定后2.5小时内,在心血管急症中列第3位 肺栓塞在危重病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2012年法国学者对重症监护

9、病房(ICU)176位发生呼吸衰竭需要气管插管的患者进行了CT检查,发现其中18.7%患者罹患肺栓塞,而其中60%并没有任何肺栓塞的症状急诊科及重症医学科医师要重视危重病患者发生肺栓塞的可能性18VTE的临床应用-肺栓塞(PE)中国肺栓塞年住院发生率:0.1%,推估每年有26万人罹患肺栓塞(美国肺栓塞年住院发生率0.3-0.4%)。男性明显高于女性,而年龄越大其肺栓塞发生率也呈倍数上升。肺栓塞发生率和死亡率与地域分布有关,北方发病率高于南方,但死亡率低于南方。中国静脉血栓栓塞防治协作组(NCPPT),1997-200812年间、全国60家三级医院16 972 182名住院患者,18 206诊断

10、为肺栓塞19VTE的临床应用-肺栓塞(PE)20VTE的临床应用-肺栓塞(PE)21VTE的临床应用-肺栓塞(PE)临床预测准则(Clinical Precision Rule)临床预测评分系统:Clinical Probability score)疾病危险度分级(Risk Category):三级分类3-Level(低-中-高三群)两级分类 2-Level(可能可能-不可能两群不可能两群)高敏感度D-二聚体分析方法(High Sensitivity D-dimerAssay)2010 J Throm Thrombolysis22VTE的临床应用-肺栓塞(PE)Wells scoreGenev

11、a scoreRevised Geneva scoreSimplified revised Geneva scoreMiniati scoreCharlotte rulePulmonary Embolism Rule-Out Criteria(PEROC)2009年荟萃分析:对临床上怀疑肺栓塞的患者利用年荟萃分析:对临床上怀疑肺栓塞的患者利用Wells score、Revised Geneva score和和Geneva score等临床预测准则并结等临床预测准则并结合D-二聚体检测来进行肺栓塞诊断的前瞻性研究作了荟萃分析,研究发现这几种预测方法其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无显著性差异;然而,在特异性

12、方面,Wells score二分法明显优于其他两种方法,即可排除更多的二分法明显优于其他两种方法,即可排除更多的疑似肺栓塞患者,提升整体医疗资源的效率VTE的临床应用-肺栓塞(PE)在危险度分级方面Wells score有两个分类方法,类如:三阶段分层(低、中、高)或两阶段分层(不大可能肺栓塞和可能肺栓塞)。两阶段的分层法可以快速排除很多疑似肺栓塞患者(Wellsscore4分归入“不太可能”肺栓塞危险分组),减少了使用昂贵的检查来排除肺栓塞,而另一方面也可以立即将“可能”疑似急性肺栓塞患者(4分归入“可能”肺栓塞人群)直接进行螺旋CT或血管造影检查来明确诊断,争取治疗的黄金时间24VTE的临

13、床应用-肺栓塞(PE)被排除肺栓塞的患者的安全性也需要长期追踪并观察后续的并发症。2009年Pasha SM荟萃分析了1660例被归类为Wells score4分且D-二聚体浓度500 ng/ml的患者,随访3个月后统计其罹患静脉血栓栓塞症与死亡发生率进行荟萃分析,结果显示被排除肺栓塞诊断的病人3个月内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为0.34%,阴性预测值为99.7%。使用VIDAS D-二聚体检验方法来进一步排除肺栓塞的患者中并没有致死性肺栓塞的发生D-二聚体用于特殊人群肺栓塞的筛查和诊断二聚体用于特殊人群肺栓塞的筛查和诊断 研究发现,血浆D-二聚体浓度随着年龄增加而上升,当年龄超过80岁时体内D-二

14、聚体浓度小于500 ng/ml的比率只占老年人5%。2010年Douma RA选用VIDAS D-二聚体检测方法,利用年龄乘以10作为D-二聚体临界浓度,可以大幅改善临床成本效率和特异度26D-二聚体用于特殊人群肺栓塞的筛查和诊断二聚体用于特殊人群肺栓塞的筛查和诊断 孕妇罹患VTE在美国发生率为1.72,而每10万人有1.1死于静脉血栓栓塞症。APE是英国孕妇死亡率第一名的急症。正常的D-二聚体浓度在孕妇体内浓度随着妊娠期增加而增加,生产后迅速下降直到产后4到6周后恢复正常。用成年人的D-二聚体临界浓度来排除孕妇疑似肺栓塞是困难的27D-二聚体用于特殊人群肺栓塞的筛查和诊断二聚体用于特殊人群肺

15、栓塞的筛查和诊断 2008年欧洲急性肺栓塞的诊断和管理指南:D-二聚体临界值500ng/mL依然具有怀孕妇女排除肺栓塞的临床诊断价值。Kline JA分析50位怀孕妇女D-二聚体浓度,提出580、830和1160 ng/mL3个数值分别代表正常怀孕妇女三阶段产程D-二聚体浓度的临界值 2010年Kovac M等人统计了101位孕妇其中12位怀疑静脉血栓栓塞,提出286、457和 644 ng/mL 分别为3个孕期怀疑静脉血栓栓塞的临界值,其敏感度与阴性预测值达到100%2011年美国胸腔学会/胸部放射学学会官方临床实践指南:孕妇本身随着孕期进展体内D-二聚体浓度增加,按以前所订的标准无法有效的

16、排除肺栓塞。截至目前,并没有很多随机临床试验来制定孕妇随着孕期进展D-二聚体浓度的临界值,因此指南认为目前证据力仍不足以将检测D-二聚体放入临床预测诊断28小 结 急性肺栓塞是急诊科常见的高危胸痛疾病之一,但因缺乏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难以在短时间内做出正确的诊断。Wells score两阶段分层的临床预测准则和高敏感度的D-二聚体检测方法的联合运用,能够帮助急诊科医师及时筛查急性肺栓塞和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年龄影响D-二聚体的浓度,依年龄调整D-二聚体浓度临界值的方法适合于老年人群急性肺栓塞的筛查。妊娠状态影响D-二聚体浓度,对于孕妇排除急性肺栓塞的D-二聚体浓度临界值仍存在争议。29VTE的临

17、床应用-深静脉血栓形成(DVT)DVT是由于发生在小腿及大腿深层静脉血栓,引起血管内的血流部分或完全阻塞。全球每年10万人有70113人患此病,美国为每年约20万人。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主要包括小腿肿胀、疼痛及皮肤变色等。30.VTE的临床应用-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临床预测法则联合D-二聚体检验可以排查DVT,DVT临床预测法则与肺栓塞临床预测法思路基本相同,但两者之间存在差异:临床预测评分系统内容不同;疾病危险度分级不同,疑似患者选择的辅助检查是下肢静脉超声而不是CT;判断下肢近端深静脉血栓和远端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准则需详加考虑。至2012年所有的研究均证实深静脉血栓改良式Wells sc

18、ore小于小于2分且分且D-二二聚体检测阴性者,可排除下肢近端深静脉血栓。对于低预测概率的人群结合D-二聚体检测阴性,可排除下肢远端深静脉血栓诊断,其阴性预测值达99%深静脉血栓改良式Wells score小于2分且D-二聚体检测阴性者,可排除下肢近端深静脉血栓,其阴性预测值达99%。31VTE的临床应用-深静脉血栓形成(DVT)2012年年Lancet对对VTE(DVT和和PE)提出了临床诊断流程)提出了临床诊断流程32特殊人群深静脉血栓的诊断老年人群 2012年荷兰学者收录了1374例疑似DVT的患者,其中936例50岁,分析后有647例归类为”不太可能“的人群,再利用D-二聚体检测方法(

19、VIDAS和Yinaquant)来进行DVT诊断的循证医学的研究。第一种方式:年龄大于50岁时,D-二聚体临界值为年龄乘以10;第二种方式:年龄大于60岁时,D-二聚体临界值固定为750ng/mL。分别计算两种方式的排除率和阴性率并与传统方法(临界值500ng/mL)比较。结论证实,依据年龄调整D-二聚体临界值的方法能可靠地排除PE及DVT。33特殊人群深静脉血栓的诊断孕妇 2007年年Rosenberg VA提出,利用具有极高阴性预测值特性的高敏提出,利用具有极高阴性预测值特性的高敏感度D-二聚体检测方法配合临床低可能性的预测准则和超声波检查,可以安全用于孕妇排除深静脉血栓症,避免放射性的检

20、查。2011年年Chan WS分析了分析了227位妊娠妇女,其中位妊娠妇女,其中15位合并深静脉血位合并深静脉血栓。在阴性预测值98%和特异性达60%的条件下,分析ROC曲线下最大面积定出最佳D-二聚体浓度为1890g/ml(VIDAS)。以。以VIDAS为例,利用这个最佳浓度来分析孕妇合并深静脉血栓的敏感性为例,利用这个最佳浓度来分析孕妇合并深静脉血栓的敏感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与阴性似然比分别为93.3%、78.8%、99.4%和和0.0934特殊人群深静脉血栓的诊断孕妇35小 结 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病率高,是急性肺栓塞的常见病因,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借助改良式Wells score的临床

21、预测法则和高敏感的的临床预测法则和高敏感的D-二聚体检测,可以进行深静脉栓塞的筛选和排除。年龄和妊娠状态影响D-二聚体的浓度,依年龄调整D-二聚体浓度临界值的方法适合于老年人群深静脉血栓的筛查;但对于孕妇排除深静脉血栓的D-二聚体浓度临界值仍存在争议。36复发性静脉血栓栓塞症(Recurrent VTE)高复发率是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特性之一,Prandoni P等长期随访1626例VTE患者10年,发现VTE年累积复发率分别为1年11%、3年19.6%、5年29.1%,而10年后有39.9%的患者复发。2012年Ageno W等前瞻性研究发现患者体内D-二聚体浓度正常时具有较低的复发率2010年

22、Annas of Internal Medicine荟萃分析报告,发现D-二聚体是评估VTE患者经完整治疗后复发的最重要的危险指标之一,其风险比高达2.59倍。Wang Y等从2005-2010年分析204例APE患者,发现D-二聚体浓度较高的人群比正常人群其VTE复发风险比高4.1倍。D-二聚体检测是二聚体检测是VTE患者抗凝治疗目标和定期追踪复发的临床工具患者抗凝治疗目标和定期追踪复发的临床工具37VTE的临床应用-住院患者预测VTEFan J最近开展了一项前瞻性、多中心的临床研究,收集了458例因急性病住院的患者。分析患者入院时D-二聚体浓度,追踪90天罹患VTE比率为14.2%,正常D

23、-二聚体的患者发病率只有5.6%。生存分析也发现,不同D-二聚体浓度的两组患者90天存活率有统计学差异。38VTE的临床应用-脑静脉窦血栓症(CVST)CVST是一种罕见的脑卒中类型,年发病率约5/100万人,好发于年轻人。主要病因:抗磷脂综合症、血液凝固功能异常、红细胞增多症、脱水、溶血性贫血和服用避孕药等。常表现为头痛(90%)、癫痫发作(40%)、轻偏瘫(40%)、意识改变(1520%)和视乳头水肿(2030%)。39VTE的临床应用的临床应用-脑静脉窦血栓症(CVST)2011年AHA/ASA指出D-二聚体浓度500ng/m,对于低可能性患者可排除CVST。Kosinski CM等进行

24、多中心研究发现,收集的343例疑似CVST患者中,分析-二聚体浓度500ng/ml,其敏感度97.1%、阴性预测值99.6%、特异度91.2%、阳性预测值55.7%。Dentai F对14篇共1134位CVST患者进行荟萃分析,发现D-二聚体500ng/ml,其敏感度93.9%、特异度89.7%、阳性似然比9.1%、阴性似然比0.07%。D-二聚体500ng/ml,可以排除CVST的筛查40非VTE的临床应用-急性主动脉夹层(AAD)动脉内膜撕裂后循环中的血液通过裂口进入主动脉壁内,导致血管壁分层。可引起以下严重后果:411假腔形成导致全身各脏器缺血缺氧2假腔破裂导致大出血和休克3假腔破裂并发

25、心包填塞非VTE的临床应用-急性主动脉夹层(AAD)2007年Sodeck G 荟萃分析14篇共437位患者D-二聚体500ng/ml,敏感度:98%D-二聚体100ng/ml,敏感度:100%2009年Suzuki T D-二聚体500ng/ml,阴性概似比0.07 2011年Shimony A荟萃分析7篇主动脉夹层的研究共298位患者D-二聚体200ng/ml,特异度 93.2%,-心脏小血栓引起的脑梗D-二聚体960ng/ml时OR达2.2倍。44非VTE的临床应用-脑卒中(CVA)出血性脑卒中2006年Degado P:D-二聚体实质浓度大于1,900 ng/mL,可以做为出血性脑卒中

26、病患早期神经损伤严重度(earlyneurologic deterioration,END)与预后的指标。2012年Harsan N:D-二聚体浓度临界值670ng/ml 可预测脑卒中住院病人的死亡率(in-hospital death)。45非VTE的临床应用-脑卒中(CVA)结论:D-二聚体不仅可以区分缺血性脑卒中类型,对脑卒中住院患者死亡率的预测能力和出血性脑卒中早期神经损伤严重度的评估都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但需要进一步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探讨其在急性脑卒中临床应用中的价值。46非VTE的临床应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广泛性出血微循环衰竭微血栓栓塞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凝血激活

27、(高凝状态)代偿阶段 凝血因子大量消耗后的失代偿阶段(低凝状态)继发性纤溶的出血阶段解除病因是治疗成功的关键。47非VTE的临床应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关于DIC的诊断,目前没有单一的实验室检查可以确诊。临床上仍然根据血小板的数量、FDP或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及血液中纤维蛋白原的浓度来进行DIC的评估和诊断。D-二聚体是DIC诊断、严重程度和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48非VTE的临床应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49非VTE的临床应用-脓毒症(Sepsis)脓毒症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SIRS)。其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是导致非心脏ICU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全球每年有超过1800

28、万严重脓毒症病例,且每年以1.5%速度递增,死亡率高达3050%。50D-二聚体检测应用在脓毒症的循证医学证据二聚体检测应用在脓毒症的循证医学证据 2002年Shorr AF等发现危重病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的浓度与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和患者的预后显著相关,并且发现D-二聚体较FDP更能准确的反应脓毒症患者的病情程度。2005年Dhainaut JF等通过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发现,99.7%的脓毒症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的浓度明显升高,严重脓毒症患者D-二聚体的阳性率高达100%。51D-二聚体检测应用在脓毒症的循证医学证据二聚体检测应用在脓毒症的循证医学证据 Rodelo JR等对急诊科684

29、例感染或脓毒症病人第1天D-二聚体的浓度与预后的相关性进行了前瞻性研究,也发现D-二聚体的浓度与患者28天的死亡率显着相关,浓度越高死亡的风险越大 李春盛等发现脓毒症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的浓度与APACHEII评分和SAPS评分呈显着正相关,随着D-二聚体浓度的升高,APACHE II评分和SAPS评分也显着增加,28天的病死率也呈现升高的趋势小 结高敏度的D-二聚体检测有助于脓毒症的诊断、严重程度分级和预后评估。53非VTE的临床应用-急性冠脉综合症(ACS)在冠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板块破裂,继而血管痉挛、血小板聚集、局部血栓形成、导致冠脉血流明显减少或中断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主要包括:不稳定

30、性心绞痛(UA)、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美国每年有250万人因ACS住院治疗,是发达国家居民发病和致死的主要原因。第三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研究的数据显示,2003年中国人群冠心病的患病率为年中国人群冠心病的患病率为4.6,其中城市人群为12.4,农村为2.054D-二聚体检测应用在二聚体检测应用在ACS的循证医学证据的循证医学证据2009年Orak M 等对241例突发胸痛急诊就诊的患者进行了D-二聚体的检测,发现D-二聚体用于诊断ACS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3.7%和95.4%。55D-二聚体检测应用在二聚体检测应用在ACS的循证医学证据的循

31、证医学证据2009年Tokita Y等对279例急性心血管疾病(ACVD)的患者进行了D-二聚体浓度的检测,发现ACVD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浓度明显高于非ACVD患者(1.10 g/ml vs.0.69 g/ml)。进一步亚组分层后发现,大血管病亚组(AAD,PTE 和主动脉瘤破裂)的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的浓度明显高于ACS亚组(6.99 g/ml vs.0.89 g/ml)。56小 结D-二聚体检测对ACS的诊断、病情分级和预后评估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D-二聚体在ACS患者中升高的尚不明显,其临床意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57非VTE的临床应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COPD是一种慢性且很

32、难逆转的呼吸气流阻塞,导致其他无法通畅进出呼吸道。包含慢性支气管炎与肺气肿两类疾病。中国大陆地区各省及城市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病率从5%到13%不等,其死亡率占城市及乡村分别为第四位与第三位,占每年总住院率1.6%。慢性阻塞性肺病本身就是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中度危险因子。58D-二聚体检测应用在二聚体检测应用在COPD的循证医学证据的循证医学证据 一项国际、多中心、前瞻性与世代研究的静脉血栓栓塞症登录病例分析(RIETE)发现,在28922例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病占2984例,而这些患者中罹患肺栓塞比率高达59%,慢性阻塞性肺病比非慢性阻塞性肺病罹患肺栓塞的胜算比达1.64倍,而3个

33、月死亡率分别为10.8%与7.6%。2010年Gunen H等学者分析131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的住院病人发现共有32例罹患静脉血栓栓塞症(其中深静脉血栓14例,肺栓塞18例),而利用Wells score以及D-二聚体检测可以有效帮助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正确诊断。2007年Rutschmann OT在急诊收录123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的患者利用Vidas D-二聚体检测方法可以安全排除28例患者(占23%)罹患静脉血栓栓塞症。2009年Rizkallah J的荟萃分析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的住院病人有高达24.7%罹患肺栓塞,研究也强调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病情严重的患者,需要高度

34、怀疑并积极排除肺栓塞的可能性。59小 结 慢性阻塞性肺病其发病率相当高,而疾病本身也是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中度危险因子,尤其是不明原因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需住院的严重患者,临床医师要高度怀疑合并肺栓塞的可能。临床预测准则结合D-二聚体检测能够帮助临床医师进行排除或诊断静脉血栓栓塞症。6061专家共识组成员(按拼音排序):陈晓辉、陈玉国、白祥军、蔡洪流、蔡文伟、曹钰、丁宁、封启明、付研、何新华、黄亮、黄曼、蒋国平、李春盛、黎檀实、李文放、廖晓星、林建东、林佩仪、林兆奋、刘励军、陆一鸣、卢中秋、马岳峰、聂时南、潘曙明、裴红红、钱克俭、石松菁、宋维、宋振举、孙明莉、童朝阳、王立祥、王勇强、王仲、魏捷、

35、谢苗荣、于东明、余涛、曾红、曾红科、张国强、赵丽、赵晓东、张劲松、张茂、张彧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3年8月第22卷第8期中华急诊医学杂志联系方式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解放路88号,邮编310009电话:0571-87783951,传真:0571-http:/Company Logo中华急诊医学杂志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美国化学文摘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版数据库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解放军医学图书馆CMCC等权威检索系统Company Logo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荷兰医学文摘(EM)波兰哥白尼索引(IC)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科学院)、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京大学

36、)美国剑桥科学文摘:自然科学(CSA NS)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CABI)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Company Logo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5:中国科协:中国科协“自然科学基础性、高科技学术期刊经费资助自然科学基础性、高科技学术期刊经费资助”2006:“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C类入选期刊类入选期刊 2007:“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C类延续项目类延续项目 2008:“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C类延续项目类延续项目 2009: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示范项目 2010:中华医学会第: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会员代

37、表大会优秀期刊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优秀期刊Company Logo中华急诊网2012年新版于2012-05-04上线Company Logo 过刊全部完成上网,1990-至今为175期 新的期刊全文,每月初及时上网Company Logo 能在过刊检索中进行复合查询 下载全文前,请先登录网站Company Logo 能将各篇文章便捷分享至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等众多社交网站Company Logo2010年开通新浪微博 L中华急诊医学杂志iphone版和ipad版于2012年11月15日和12月13日正式上线操作方法:打开ipad或iphone的App Store在搜索框中输入“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点

38、击“免费”点击“安装App”World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ipad版已于2013年1月上线Company Logoipad版电子杂志内容展示每期杂志封面其他功能 感兴趣的论文可收藏后阅读 图片可批量或单张下载 可对论文进行评论 可将论文分享至微博等社交网站 图文混排摘要页面单篇论文全文页面Company LogoWorld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http:/www.wjem.org英文投稿:或Company LogoWJEM报道范围报道范围 急性损伤 中毒 复苏 院前急救 重症监护 疾病预防 灾难医学 公共卫生 急性

39、病,包括麻醉、心脏、内科、儿科、创伤等方面Company LogoSCI注重期刊的客观指标注重期刊的客观指标内容的时效性编辑惯例同行评议过程内容与编委是否具有国际性尤其是杂志被引率,即通过检索SCI数据库,查看WJEM有多少文献被其他期刊(有多少文献被其他期刊(SCI收录期刊)收录期刊)的作者所引用Company Logo为进入SCI共同努力!坚持写论文时引用WJEM和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的文献,登录 http:/www.wjem.org/,网站可以免费下载已刊登的文章IF=过去过去1年的被引次数年的被引次数2年载文量年载文量WJEM的的2年载文量年载文量140篇篇Company LogoWorld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网易云阅读World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ipad版已于2013年1月上线Company Logo真 诚 邀 请中国科协海峡两岸急诊医学青年科学家论坛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十二届组稿会2013年年9月月27日日29日日杭州歌山品悦大酒店7879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