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独山县第二小学 黎秀兰摘要:小学生正处在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决定其一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语文教学又是其获得情感、形成意识的重要来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尤为重要,所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渗透,不仅能够加强学生的道德意识,还能使用学生对法律的概念有更深刻的认识,对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法制教育,渗透学生在小学阶段是成长的重要阶段,是学生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也是生长发育最旺盛、可塑造性最强、接受教育最佳的时期,这时的学生模仿力极强,又缺乏自制力和错与对的判断力,在是非面前,往往表现得很随意。
2、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率呈不断上升趋势,而犯罪年龄却呈不断低龄化。所以,在这一时期,在学科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渗透,不仅能够加强学生的道德意识,还能使用学生对法律的概念有更深刻的认识,对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有重大意义。语文学科是学生接触最早的学科,从呀呀学语到与人沟通,从语言表达到有独立自主的思想,都体现在语文学科上,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更体现出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渗透法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小学语文教师的授课不应该只是停留在单纯的语文知识的传输层面上,还应在日常教学中适时、恰当地穿插和糅合法制教育,让学生在课堂
3、上获得学科知识和法律知识的双丰收,让他们从小就有法制观念,知道法律可以保护自己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同时也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不能超越法律的界限。本人根据日常教学中的一些教学案例和思考,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应该注意从下几个方面:一、借助教材内容,适时渗透语文教师根据教材上的内容,分析其中原因,再联系实际生活中的各种现象,适时地渗透法制教育,这是最直接也是效果最好的方法,不仅能渗透到相关的法律知识,还能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深刻的影响,反过来,学生通过思考与交流,能很直观地了解法律所赋予的权利和义务,也更了解相关法律的内涵,对小学生来说,是非观就此生成。例如,在学习诚实的孩子一文的时候,讲到
4、小朋友不小心打碎了同学家的花瓶,通过一波三折的思想斗争,终于承认了是自己打碎的,没有受到责备,结局皆大欢喜,让学生认识到了诚实的可贵,立志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反过来,如果不承认呢?我们会想到“他”不是个好孩子,因为“他”不诚实,打碎了别人家的东西不承认,不赔偿。这时候,教师可以利用这个讨论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比如,如果这个花瓶很昂贵,情况又会如何?主人会以什么方法处理此事?小朋友家的监护人又该承担何种责任等等,都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再指导学生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当学生了解到如果遇到上述问题该从什么渠道去处理时,相信会有更多的孩子认识诚实的重要意义。借助教材内容来渗透法制教育的地方很多,
5、许多课文在课文内涵中就已经渗透,教师只要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争论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了解该如何运用法律知识处理相关事件时,就能将法制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二、以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借机讨论学生在日常生活和相处过程中,都难免常遇到或看见很多不合理、不平等的事件发生,小学生面对这些事情的态度决定着他们人生观、价值观的发展,很多事件因为很多不是在校园内发生,所以这方面的讨论很少,也很难得到教师的指导和教育的机会。例如,小学生去买东西,遇到退假币的现象,如果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可能会感到“很庆幸”,再如,看到买东西缺斤少两的现象,买小吃发现难吃(变质)的现象,交通事故引发争吵的现象,未成年人上网吧现象,同学
6、之间赌博的现象等等,只要小学生认为不合理、不平等甚至觉得“不好看”的现象,都有学生认为的原因,而这些原因正是要我们教师去解释的,有学生提到这些问题,不能以学生还小或社会上的事太多太复杂等为借口,放之任多,否则久而久之学生会认为这是正常现象,形成“遇到了倒霉,没遇到庆幸”的心理,要通过讲座,引入相关法律知识,如食品安全管理条例、交通安全管理办法、治安管理条例等相关条例,引导学生利用法律的武器捍卫自己的权利,更让学生明白,违反法制的行为是要受到处罚的。三、以写作和日记为平台,开展交流 写作,能体现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更能体现学生的思想,特别是小学生,“好”与“不好”想法就简单地体现在作文中,日
7、记更能深刻地体现学生的思想动向和心理活动,语文教师就成了小学生最信赖的倾诉对象。所以,利用学生写作和日记为平台,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一些法律知识,是一个很有效的方式。例如,现在留守儿童很多,特别是在农村或城乡结合地区,留守儿童问题总是层出不穷,一些学生直接在作文和日记中体现出厌学的情绪,原因是家乡不在家,不受到重视,没有正常的生活规律,原因是父母都外出务工,把自己留在家由年老的爷爷或奶奶照顾,有的甚至寄养在亲戚家;一些学生因为种种原因,羡慕“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还没小学毕业就想着去打工,等等,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单独或者集体讨论,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解释,结合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引
8、入相关法律知识的规定,让学生主动认识到现实的情况,想要有所成就,就必须克服眼前的困难,努力学习。四、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提出法律观点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综合性课堂,是语文教学成果展示的重要方式在语文综合性学生中,能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相关法制知识,更能使学生体现到,法律是为人服务的,人人都可以用法,但人人都要懂法。在一些课外拓展训练中,可以安排学生进行模拟学习,把法律知识搬到探究中来。例如,可以通过小团队,到附近的公安机关(派出所)、村委会了解相关情况,丰富学生的知识,还可以提出自己认为最好的解决办法等,引导学生做学法的主人;还可以以周会、队会、班队为依托,积极开展好“法在我身边”
9、、“做一个文明遵纪的孩子”、“远离毒品、珍爱生命”“争做小律师”等学习主题的班队会活动,要求学生积极收集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违法事件的资料,开展讨论交流,通过广泛参与,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法律知识,接受一次次的法制教育。积极开展以“祖国好家乡美”“寻找家乡的美丽”“我的中国梦”等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遵纪守法、诚信待人、构建和谐社会、发奋学习的良好习性,增强青少年主人翁意识和依法自我保护的能力总之,小学生正处在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决定其一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语文教学又是其获得情感、形成意识的重要来源,所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尤为重要,只要把准语文教学法制渗透的切入点,结合实际,适时引导,一定能让小学生在获得学科知识的同时,更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