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 能解释诗中带点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3、 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美,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一、 揭题、解题1、 述:本学期我们认识了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就是南宋的陆游。还记得那首著名的诗篇示儿吗?谁来背背?2、 这首诗表达了陆游无限的爱国情怀。其实,作为一名父亲,他何尝不对自己的儿子寄予着深厚的期望呢?陆游尤其疼爱小儿子子聿(板书),前后共写了八首诗给他,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其中的第三首。补充课题,齐读课题。3、 出示插图,谁能结合这幅插图把诗题的意思说给大家听?(若生答不出,可问:冬夜?子聿是?“示”和“示儿”中
2、的“示”一样吗?)二、 初读理解:1、 那么,陆游在冬天的夜晚读书领悟到哪些道理要告诉子聿呢?请看大屏幕:古人做学问不遗余力,年少时下工夫到老才能有所成就,从纸上得来的知识始终觉得肤浅不全面,要深刻理解这些知识要亲自践行。(自由读,指名读)2、 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将各句中去掉一些字词,压缩成七个字,成为一首七言绝句,能行吗?3、 小小组讨论,写在老师课前发的方格纸上。4、 汇报(实物投影)5、 小结:通过刚才的汇报,老师发现同学们真了不起,都能自己作诗呢!老师可为难了,选谁的好呢?这样吧,老师从你们的诗中各选一句,成为我们大家共作的一首诗。投影出示: 古人学问不遗力, 年少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
3、来终觉浅, 深解知识要亲行。6、 现在请将我们的诗和陆游的诗比较一下,有哪些不一样?(有些字不一样)课件红字显示。7、 根据刚才的比较,你能说出这些字词在诗中分别是什么意思吗?(无:不)8、 好,再将这些字词换到你的诗里,(课件显示)看看,和陆游的诗一样吗?(课件显示)读读看。9、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三、 深化理解:1、 从这首诗中你读懂了什么?2、 汇报:相机:A不遗余力:不遗余力是什么意思?(板书:不遗余力) 是啊,古人读书使出全部力量,十分刻苦,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勤奋刻苦的四字词语呢? B持之以恒:的确,由“少壮”时学到老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板书:持之以恒)只有这样
4、才能有所成就,否则只能是(投影)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C你说得真好!这不由得让老师想到一个成语:纸上谈兵。课前,老师发给同学们一份材料,现在请快速浏览一遍,想一想:同样是熟读兵书,为什么赵括带兵打仗兵败如山倒?而毛泽东却用兵如神,打了一个又一个大胜仗? 小结:赵括的失败,毛泽东的成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板书)实践出真知3、 小结:在这样一个寒冬的夜晚,大诗人陆游读书突发感想,把自己心爱的小儿子子聿叫到跟前,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引读前两行)听了父亲的这番话, 子聿明白了读书要(指板书、生说:)不遗余力、持之以恒;接着,陆游又意味深长地说:(引读后两行)子聿听完这番耐人寻味的话,明白了(指板书、生说:)实践出真知。4、 背诵:同学们这首诗仅用28个字就向我们阐述了深刻的读书道理,让我们把陆游的教导铭记在心。请大家自由地背背这首诗。5、 指名背,齐背。6、 刚才,我们读懂了第22课古诗两首中的冬夜读书示子聿。学完这首诗,你的内心一定也有了十分深刻的感受,你能将这些感受设计成属于自己的“名言警句”吗?7、 学生写、汇报。8、 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请看(投影出示)分组读。四、 作业:陆游共写过8首诗给子聿,其余的你们想知道吗?老师找了一首,(投影)(若有时间多,可在课上读)(若时间不够)老师已经打印了,请同学们课后认真读读,体会体会;也可以把其余的几首搜集来与同学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