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生转化案例 三二班一、基本情况:辅导对象:张嘉 性别:男 年龄:9岁 年级:三年级(2)班 父母文化水平:父亲(小学)二、背景资料:(一)家庭成员:爷爷、父亲、母亲。二、家庭教育状况:父母性格内向,忠厚老实,不善言辞。特别是忙于农业和文化水平不高,家庭教育缺少及时的沟通,促成了他以自我为中心,胆怯和自闭;心理方面自暴自弃、无进取心;学习方面兴趣不浓、自觉主动性低。三、主要表现: 1、 极端厌学。曾经因为厌学不来上课,后来是爷爷拿棍棒硬逼来上学。2、 学习成绩差。除了数学成绩勉强考六七十分,语文英语成绩几乎没有及格过。3、 不愿认真完成作业。总是匆匆忙忙地写完作业,不管对错也不管书写是否工整。
2、4、 缺少朋友。同学们做游戏时,他不但不参加反而还觉得很无聊,造成朋友很少。5、 极度缺乏自信,不愿表达自己的想法。同他说话时,他的眼神总是飘忽不定,不愿意看着对方。让他回答问题总是不愿意回答,有时竟然急得哭起来。6、 想法偏激,不愿接受别人的帮助。当同学发现他有题不会做给他讲解时,他却说:“不需要。”以上是我对该学生的一些了解,孩子的自身缺点和出现的问题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强烈的自卑感和缺乏自信心造成的。为了帮助该生打开心门,从自卑的阴影中走出来,积极乐观地面对学习和生活,我采用了以下对策。四、辅导对策: 1、挖掘“闪光点”,树立信心。每个人都有自己闪光的一面。为了让该生克服自卑树立自信
3、心,我努力发掘他身上的“闪光点”,抓住机会适时表扬。例如,在大扫除中,该生能够发扬不怕苦不怕脏的精神。又比如该生的作文字迹虽然很潦草,里面也有很多错字,但只要细细地读里面还用了很多好词,而且每次作文的篇幅都很长,从不拖欠作业。再比如每天都能够早早到校,上自习课也能约束自己遵守纪律。抓住这些闪光的地方及时给予他鼓励和赞赏,让该生初步体会到原来自己并不是一无是处,原来自己也有这么多值得称赞的地方。逐步逐步地树立起自信心,打开冰封的心门开始愿意与老师交谈了,也不再疏远同学。2、耐心辅导,真心关怀。爱心能使荒漠变绿洲。因为长久以来父母疏于对其学习的管理,形成了他做事毛糙,不认真的习惯,尤其是字写的特别
4、差。学习也不尽人意。由此,我采用耐心辅导的方式。从他的字开始抓起。首先告诉他如何才算认真写字,然后会示范写几个字。当他还是写不好的时候我就抓住他的手带他写一两个看看。并一边写一边解释:“看应该这样写横平竖直该折的地方折,该弯的地方弯。”当作业交上来时,我会挑出其中写的特别好的几个字对他说:“这个字写的不错!”“这个字也很不错!”“你看这个字写的很好嘛,应该坚持到底都像这个字一样写就好了!,这样几次后他改变了。不但字有了起色,而且开始关注我对他的评价和作业后面的批注。为了让练字更系统规范,我建议他买本字帖练习,并告诉他每天练一页就可以了。只要他肯练习我愿意每天批改。没想到第二天他就让爸爸买来了字
5、帖开始练起了字。当他把第一页练好的字拿给我看时,我看到描的非常认真,我及时鼓励他说:“你写的真好,完全按照范例去写了,如果继续这样下去,你的字就可以拿来参加学校的书法比赛了。”就这样,他愿意接受我的帮助主动练字,迈开了主动学习的一大步。3、联系家长,齐抓共管。双管齐下才能事半功倍。学生学习除了在学校另外的时间多半就是在家中了,发挥家长的作用十分重要。为此我经常性与其家人交流。了解该生最近在校内校外的表现情况,并希望家人改变教育的方法,多鼓励少批评,多关心少打骂,营造一个温馨、和睦、充满爱的家庭环境。以促进家长与孩子间的沟通,减轻该生与家长交往时的紧张感,消除家长和孩子的隔阂,增进家人间的亲情与
6、温暖。帮该生树立自信心,增强自尊心,多加引导,逐渐使他走上正轨。4、多创造表现的机会。再好的马,如果没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也会被埋没。介于该生强烈的自卑心理,主动表现自己的机会很少。所以我适时为他多创造表现自己的机会,锻炼其胆量,努力克服怯懦,树立信心。比如上课设计一些难度不太大的问题让他回答,当复杂的问题他也能答出时就及时进行表扬。又比如由于该生劳动积极就选他当值日长,负责分配监督值日生做值日。如此,给他创造更多表现自己的机会,使他逐渐觉得自己还有很大的价值。因为,赞扬可以对儿童产生奇迹,过多批评则塑造自卑。在教育过程中注意对他的进步即便是点滴进步也予以及时、热情的表扬。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他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使他对学习、对生活、对自身逐渐增强信心。5、留足时问,逐步改正。因为练字和提升学习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事。所以我帮助他制定近期发展目标,比如原来字很差,只能得“差”近期通过练习要达到“良”。原来学习成绩都在不及格位置,通过努力这段时间首先要达到及88f口日鹞日格。这样一步步踏上进步的阶梯,不断改正其不良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