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年级上册语文周考试卷班级: 姓名: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命题人:唐敏题号一二三总分(一)(二)(三)(四)(五)得分一、基础知识积累与应用(40分)1.下列加点的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A.豁然开朗(hu) 问津(jn) 俨然(yn) 濯洗(zhu)B.亵玩(xi) 鸿儒(r) 多髯(rn) 阡陌(qin )C.箬篷(ru) 篆章(zhun) 淤泥(y)禾黍(sh)D.决眦(c) 幽咽(y) 垂髻(tio) 邑人(y)2. 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 诓骗 狼籍 五彩班斓 惟妙惟肖 自知之名B. 取缔 暗哑 哀草连天 长途跋涉 根深蒂固C.
2、告禀 决别 物竟天择 消声匿迹 无与伦比D. 繁衍 荒谬 在劫难逃 不可思议 更胜一筹3.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阡陌(田间小路)交通,鸡犬相闻。B.其两膝相比(靠近)者,各隐卷底衣褶中。C.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于)。D.中轩敞(高起而宽敞的部分)者为舱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所谓“以人为本,”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顺应民心,而不是修正民心。B别人没想到的事,你想到了;别人想到的事,你做到了。C我们今天淡的是为什么分数不是衡量教育和人才的唯一标准?D这所学校的规模不算太大,全校只有五、六百名学生。5.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A随着“哈洽会”的成功举办,使哈尔滨的知名度越来越高。 B我们必须提高认真读书的习惯。 C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 D我了解的事情越多,就越感到自然的伟大和世界的美好。 6.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这次经历,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_,_,_,_。所以,我要不断地告诫自己:面对生活中的机遇,千万不要错过! 抓住了,你就走出了平庸 各种机遇从我们眼前滑过 反之,你就会跌入懊悔的 深渊、失败的泥潭 人生就像一条不断流淌的河川 A.BCD7. 对课文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3分)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
4、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B、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将现实与往事交替着写,将爸爸爱花和“我”的毕业典礼两线交替着写,突出了爸爸既严厉又充满了关爱的性格。C、丑小鸭中的丑小鸭处处受排挤,受嘲笑,受打击,但他并没有绝望,也没有沉沦,而是始终不屈地奋斗,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高贵的天鹅。D、伤仲永一文意在说明,一个人能否成才,与天资毫无关系,完全取决于后天所受的教育以及自身的学习。8.填空 (15分)(1)桃花源记选自_,作者_。文中借虚构的桃花源,表达了作者的_ _。(2)陋室铭选自_,“陋室”的意思是_,该文的作者是_。(3)爱莲说的作者是_,字茂叔,_(朝代)
5、_家。(4)斯是陋室,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 _。(6)东皋薄暮望, 。(7) ,老大徒伤悲。(8)晴川历历汉阳树, 。(9) ,落日故人情。9.仿句,内容自定。(4分)例句: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 二、古诗文阅读( 50分 )(一)阅读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回答10-11题。(6分)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10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A这首诗是写给水部员外张籍的,他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B这是一首律诗,它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C这首诗的风格清新
6、自然,语言通俗易懂。D这首诗的后两句写诗人对早春的喜爱和赞美。11请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所展示的画面。(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2-13题。(7分)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
7、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2.对下面句子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3分)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B.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C.濯清涟而不妖: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并不显得妖媚。D.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我认为,菊花开花是隐藏着的。13.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4分)(1)甲文中“陋室”二字紧扣课题,“惟吾德馨”一语是统领全篇的主旨。( )(2)甲文的句运用类比写法,意在表明“陋室”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3)乙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可远观
8、而不可亵玩焉。( )(4)乙文将记叙、议论、抒情结合起来,充分表达了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13分)陋室铭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别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4.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4分)(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 (2)谈笑有鸿儒(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 (4)无丝竹之乱耳(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谈笑有鸿儒,往来
9、无白丁。 16.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B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17.“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 (2分)(四)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821题。(14分)(甲)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0、。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林嗣环口技(乙)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其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魏学洢核舟记18填空。(4分)甲、乙两个文段都选自清代人_编选的笔记小说_。甲文段以“_”字为核心,突出了民间艺人口技表演的高超;乙文段围绕“_”一词,表现了王叔远微雕技艺的精湛。1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会宾客大宴会:_ 罔不因势象形罔:_2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满坐寂然,无敢哗者。译文: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译文: 21甲文段除对民间艺人进行直接描写外,还运
11、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请找出文段中侧面描写的句子。(2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22-25题。(10分)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子也。”复徒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设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 遂居焉。 (选自列女传)注:俎豆:古代祭祀用的两种盛器,这里指祭祀仪式。揖让进退:即打拱作揖、进退朝堂等古代宾主相见的礼仪。2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1)其舍近墓 (2)遂迁居市旁 23.给短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 。(3分)24.孟母三次带子离开的原因是什么? 。(3分)25.翻译句子:此非吾所以处子也。 。(2分)三、写作(60分)26.人们常常感叹“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然而,生活中往往有值得铭记的日子,并且正是“这一天”让你的生命更加丰富。“这一天”可能是从清晨到日暮都那么不同寻常;也可能是某一时刻让“这一天”变得不同凡响。请以“这一天,让我铭记”为题写一篇记叙文,6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