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班级: 姓名: 考号: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出卷人:彭清梅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根据要求默写。(8分)
(1)夕日欲颓, 。(2)_________________ _,老木沧波无限悲。
(3)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_ 。
(4)在苏轼的《浣溪沙》一词中写作者虽到老年,但仍具有积极、乐观精神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在《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抒发苦闷自嘲而又豁达乐观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加点字的字形、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 )(2分)
A、锐不可当(dāng)荒谬(niù) 寒噤(jìn)
B、张皇失措(cuò)要塞(sài)帷(wéi)幕
C、重峦叠幛(zhànɡ) 镂(lǚ)空 杀戮(lù)
D、自出心栽(cái)匀称(chènɡ)伧(chānɡ)俗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 )(2分)
A.通过老师的一番教育,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B.故事会上,有几个同学精彩的表演,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C.《雷雨》这部话剧塑造了很多令人难忘的情节。
D.只要坚持不懈的攀登,我们才能到达光辉的顶点。
4. 试用天气预报的语言,介绍下面的天气。其中表述准确的一项是( ) (2分)
清晨,天上飘着片片白云;中午时分,天气突然阴暗下来;下午还时不时地下起蒙蒙的细雨,轻风拂面,使人略感凉意。
A.多云转阴,午后有间断小雨,风力1—2级。
B.云间阴,下午有雨,伴有短时微风1—2级。
C.阴有云,午后有轻风吹拂,细雨连绵,风力1—2级。
D.以阴为主,风雨交加,气温明显转凉。
5.仿造例句写一段话,使句子的含义更加丰富、生动、形象。 (2分)
失去了皑皑白雪,收获了美丽春天。生活中有许多东西是这样,如果没有失去,就不可能有收获。失去了 ,收获了 ;失去了明媚的太阳,收获了皎洁的月亮;很多时候,在失去的同时,收获也随即而来。
6、下面图示的是日食现象,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什么是日食。(2分)
7. 综合性学习。(6分)
近日,学校组织一次“走近新词语”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写出下列新词语的通常说法。(任选两个)(2分)
另类 菜鸟 迷你 草根 热卖
活动二:探究下列材料,写出你的发现。(2分)
材料1:爷爷一提到“粮票”“烟票”“人民公社”就感慨不已。而他的孙女说,这些词语太陌生了,她经常说的是“上网”“粉丝”“低碳”等新词语。
材料2:某个娱乐节目搞“海选”,不久到处都“海选”;电视台刚播《蜗居》,老百姓全在说“蜗居”。这些名称一出现,就成了各大媒体报道中的热闹词汇。
材料3:李老师在批改随笔时,看到了天书般的一段话:“偶灰常稀饭周杰伦,那天偶拿他的片片到班里亮骚,被老斑发现收了去,真是7456……”李老师当场“晕倒”。
探究发现:
活动三:下面是老师与学生的一段对话,请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内容。(2分)
学生:老师,《现代汉语词典》怎么把“包装”“下课”作为新词语了?
老师:因为这些词语在发展过程中,增加了新的意义和用法。举例说,“下课”,原指上课结束,现在又有了被解职的意思。如,某男篮主教练执教不力而下课。
学生:哦,我明白了!
老师:那你能不能参照老师的说法,从“包装”“充电”“山寨”三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来说明这种情况呢?
学生:
老师:这个例子举得好,看来你是真的明白了。[来源:学。科。网Z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4分)
一剪梅(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8、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这首词侧重从行动描写、心态描写来塑造思妇形象,即词人自我形象。
B、泛舟、登楼这两件事,真实地表现了词人思夫之情。
C、词人以“花自飘零水自流”来烘托自己的内心世界,揭示出夫妻间微妙而真挚的感情。
D、词人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写出了“闲愁”是很难消除的,令人感动。
9、李清照写“愁”的名句非常多,可谓字字珠玑。你觉得“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两句诗的精妙之处何在? (2分)
(二)文言文阅读
罴(①) 说
柳宗元
鹿畏貙(②),畏虎,虎畏罴。罴之状,被发人立,绝有力而甚害人焉。
楚之南有猎者,能吹竹为百兽之音。寂寂(③)持弓矢罌火(④),而即之山。为鹿呜以感其类,伺其至,发火而射之。貙闻其鹿也,趋而至。其人恐,因为虎而骇之。貙走而虎至愈恐则又为罴虎亦亡去。罴闻而求其类,至则人也,捽(⑤) 搏(⑥) 挽(⑦)裂而食之。
今夫不善内而恃外者,未有不为罴之食也。
【注释 】: ①罴:兽名,又名马熊或人熊。② 貙(chū ) :兽名,形状像狐狸而形体较大的一种虎属猛兽。③ 寂寂:悄悄地。④ 罌火:用瓶子装着火。婴,一种腹大口小的瓶子。⑤捽(zuó):楸住。⑥搏:搏击。⑦ 挽:拿来。
10.用“ / ”给下面的文字断句(断3 处). ( 2 分)
貙 走 而 虎 至 愈 恐 则又 为 罴 虎 亦 亡 去。
11.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2 分)
A 、罴之状,被发人立(通“披”) B、为鹿鸣以感其类(感动)
C 、伺其至,发火而射之(点燃) D、貙闻其鹿也,趋而至(快步行走)
1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2分)
其人恐,因为虎而骇之。
意思: 。
13、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 分)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阅读下段文字,完成14-18题。(14分)
镜泊湖的黄昏
熊召政
⑴黄昏有时是一个错误。譬如观飞瀑,黯淡的光线使你无法领略飞腾的气势;譬如草原上的故友重逢,天不假以阳光,无法纵马驰骋,只好入室把盏,醉里挑灯看剑了。但有时,黄昏又是一个不可复制的美丽。譬如暮霭降临时,桂子树下情人的相拥;譬如泛舟,泛舟在山环水曲的湖上。
⑵如今我正在湖上,在镜泊湖的游船中,倚着舷窗,看夕阳在波浪中书写活泼的禅机。
⑶说到禅机,似乎有些突兀,但我如此表述,绝非心血来潮。说它之前,让我们还是先来追寻一下镜泊湖的历史吧。
⑷用地质学家的说法,镜泊湖属于高山堰塞湖,海拔高度世界第二,仅比瑞士的日内瓦湖低了25米。所谓堰塞,就是被堵塞的河道。镜泊湖乃牡丹江故道,造物主却赶着青山打了一个滚,牡丹江被截断,只好改道而走。于是,一个美丽的高山湖泊,留在了长白山支脉张广才岭的腹部。
⑸张广才岭并非以某位汉人的姓氏命名,它是满语,读"遮根采良",意为吉祥如意。镜泊湖在历史上亦有多个称谓。汉朝时,它叫湄沱河;唐高宗时,改称阿卜湖;唐玄宗时,又名呼汗海。明代称镜泊湖,清代称毕尔腾湖。这满语的毕尔腾,仍然是"水平如镜"的意思。辛亥革命后,复改为镜泊湖,沿用至今。
⑹既是牡丹江故道,镜泊湖便不像洱海、洪湖、太湖那样一片浩瀚,泛舟湖心,有横无际涯的感觉。它虽然有90公里的水域,但仍然曲折如河道,唯其曲折,我们才能见到别致的生动。
⑺下湖时,已经五点多钟,枕着山脊的夕阳,已经不再炽烈,你可以用肉眼去细细观察它,看它像太极图一样散发的光晕。这最好的生命的蛋白汁,在饲养着那一双旋转不息的阴阳鱼。被阴阳鱼啄剩的光粒,散散地洒落湖中,它们飘荡着,浮漾着,像金箔打造的浮萍。
⑻游船入湖深深,船头向东,切开的是渐渐凝集的暮色。两岸的青山,将葱茏投入湖中,孵化出翡翠般的大宁静。而船尾,那金箔般的浮萍,却是穷追不舍。船头的翡翠,船尾的金箔,在夕阳中穷极变幻。不知为何,这情景让我想起阮籍的诗句:"朝为媚少年,夕暮成丑老。"我不明白,放逸与纵酒的阮步兵,为何心境如此苍凉。中唐的李商隐吟咏"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虽然含蓄一点,也是过分地感伤。这两位诗人,均生存于中国的禅宗诞生之前,尚不能借助禅家参透生命。
⑼美的东西,大多转瞬即逝。把握生命之内的东西,才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就像我此刻站在船尾,眺望夕阳由猩红变成淡红时,我才真切地感到,生命的每一种境界,都是无法替代的历程。它既有色彩,也有温度;既是灿烂,也是淡泊。就像这镜泊湖,成为河道时,它流得欢畅;堰塞成湖,它仍然逍遥。
⑽不知不觉,三分之二的夕阳,已经沉入了山脊。剩下的半弯,似乎激情更为充沛;投放到水中的光晕,金灿灿的更为明亮。船尾的排浪中,水花更为璀璨。这最后的辉煌实在太美了。我突然想到应该拍下一帧照片,于是揿下快门……
⑾刹那间,夕阳完全沉没,湖上的金光也骤然收尽。我捡拾刚才拍摄的湖波,取景框中的画面一出来,我不免大吃一惊。潋滟的金波中,有一尊完整的弥勒佛,正冲着我微笑。
(选自《新民晚报》 2007年10月30日)
14.镜泊湖的黄昏美在哪里?试用文中的几个词语加以概括。(3分)
15.文章第4~6段对镜泊湖作了具体介绍,请用短语依次概括各段的内容。(3分)
16.阅读下面句子,联系上下文,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1)第7段"这最好的生命的蛋白汁,在饲养着那一双旋转不息的阴阳鱼"一句中的"生命的蛋白汁"是什么意思?
(2)"剩下的半弯,似乎激情更为充沛;投放到水中的光晕,金灿灿的更为明亮。船尾的排浪中,水花更为璀璨"中加点的"更"有什么表达作用?
17.选出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错误的一项。(2分)
A.开头通过对比描写,强调黄昏是一个"不可复制的美丽",并自然引出本文的写作对象。 B.文章引用阮籍和李商隐诗句的宗旨是为他们不能参透生命而感到惋惜。
C.文章按时间顺序描写镜泊湖的黄昏,跳跃的文字,大胆的想像,在读者面前呈现出水上黄昏的优美画卷。
D.文章不仅写景,还渗入了禅机,从太极、阴阳鱼,到生机、生命态度的慢慢感悟,让读者感受到一种积极而又超然、宽广的胸怀。
18.结合本文主旨,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积极的人生态度"的理解。(2分)
(二)、阅读下段文字,完成19-23题。(10分)
万里长江第一塔
在古城安庆,有一座巍然屹立的迎江寺振风塔。它是长江沿岸的罕见的古代建筑,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塔”。
这座著名的振风塔,从明代穆宗隆庆二年(1568年)开始兴建,隆庆四年(1570年)建成,迄今已有400年多年的历史。塔高82.74米,八角八层,为砖石结构的楼阁式建筑。据史志记载,主持建筑的是安庆知府王鹅泉(江西泰和人),图纸是北京白云观老道人张文彩依据白云观天宁塔的结构加以改造而设计绘制的。振风塔脚踏浩浩长江,头顶蓝天白云,庄重挺拔,气宇非凡。
古塔如同一个直立的圆锥体,塔身浑厚坚固,由块石构成。从底座向上各层,周宽和高度均相递减小,皆有腰檐平座和二跳斗拱。古塔拔地而起,重檐上仰,嵌空玲珑,设计精巧。塔的每层八个飞檐的翘角上部悬有一个金黄色的铜铃,风吹叮当悦耳,令人心旷神怡!底层建有光彩夺目八角飞檐木制回廊。由此入塔的小门,沿光滑而陡峭的石阶168级盘旋而上。每层塔门多变幻,游人往往迷失出入。塔内用古砖垒砌空心八方形厅室,无塔心柱,有精致的砖雕花门、斗拱,迥异多变。塔外有两尺高的白石雕栏环卫,供游人凭临眺望。登塔,可纵览大江风光,俯瞰安庆全景。观赏之余,陶然欲醉,给人以超拔升腾之感。塔身内外有彩色砖雕佛像六百余尊,古称万佛塔。还有碑刻五十余块和多幅浮雕图案,刻画精致,古朴典雅。塔的第6层有一根单人难以合抱的圆形刹杆直通第7层和塔顶,塔顶是八方体“须弥座”,上接半圆体“履钵”,和五个铁球“相轮”与葫芦“宝瓶”串在一起构成的塔刹,耸入云际,极为壮观。振风塔结构奇特,建筑工艺独树一帜。它既吸收了历史佛塔的优点,又融会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特色,有浓厚的东方建筑风格,是华夏儿女智慧和艺术才华的结晶。每逢晴空月夜,宝塔的倒影映置江中,虚实交辉,景色瑰丽非凡,宛如一幅优美的水墨画。它深受游人赞赏,被誉为“塔影横江”,是安庆八景之一。
400多年来,振风塔不知经历了多少狂风暴雨和雷霆地震,至今仍完好无损,巍然挺立在江岸。它作为长江航道上的一个重要灯塔,给夜航的船舶指明了航向。
现在,振风塔是安徽省重点保护文物。它在十年内乱中遭受摧残,如今已修葺一新,以雄伟壮丽的风貌,吸引着南来北往的游客,享有“过了安庆不看塔”的美誉。
19、本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 ________,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2分)
20、第三段可以分为二层,请在原文上用“||”分开。第一层是按_________顺序具体介绍振风塔的建筑结构的。 第二层的层意是_______________ ___ (3分)
21、文中“塔身内外有彩色砖雕佛像六百余尊,古称万佛塔。”这句话中的“余”字是否可以去掉?为什么? (2分)
22、文章运用了很多说明方法,请举一例,说明其作用。(2分)
23、文中哪句话扣住了振风塔是“万里长江第一塔”? (1分)
四、写作(40分)
24.题目:总想为你唱支歌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学校名.③不少于600字.。
语文答题卡
班级: 姓名: 学号: 总分: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根据要求默写。(8分)
(1) 。(2)_________________ _,(3)__________ 。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3、( )4、( )
5、 , 。
6、
7、(1)
(2)
(3)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8、( )9、
10、貙 走 而 虎 至 愈 恐 则又 为 罴 虎 亦 亡 去。
11、( )12、
13、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阅读下段文字,完成14-18题。(14分)
14 15、
16、(1)
(2)
17、( )18、
(二)、阅读下段文字,完成19-23题。(10分)
1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第三段可以分为二层,请在原文上用“||”分开。
_______________ ___ 。第一层是按_________ 顺序具体介绍振风塔的建筑结构的。 第二层的层意是_______________ ___ 。
21、
22、
23、
四、写作(40分)
24.题目:总想为你唱支歌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学校名.③不少于600字.。
6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