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数学广角——集合
黄山区甘棠小学 章凡满
【教学内容】人教版课程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上册104页。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孩子有简单的分析问题能力,但依据年龄特点,更喜欢直观事物。问题的解决如果能直观有趣,孩子对它的探究将更感兴趣,成效也更好。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集合图的产生过程,能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解说的学习习惯。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1、理解韦恩图各部分的意思。
2、使学生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激发兴趣
脑筋急转弯:一个房间里坐着两个爸爸、两个儿子,可是大家却说房间里一共有3个人,这是为什么呢?(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和学生共同用手指演示)
【设计意图:制造认知冲突激活学生思维】
一、问题碰撞,揭示新知
1、问题碰撞,产生认知冲突。
三(2)班参加男子400米比赛的有3人,参加男子跳远比赛的有3人,一共有多少人参加了这两项比赛?
2、感知参加这两项比赛的总人数不是6人,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男子400米
吴泽许
张家臻
周昫
男子
跳远
王亦飞
周昫
吴宇轩
【设计意图:学生在悱愤的状态下探究问题】
二、 深度体验,理解新知
1、形成集合。
请参加400米的同学站到一个圈中,跳远的站到另一个圈中.发现一个圈中少了一个人,怎么办呢?让学生解决.等两个呼拉圈交叉后,再请学生解释,明确认识。(3+3-1=5)
2、理解集合。
在黑板上形成韦恩图,把名字放在正确的位置。 重点体验各部分含义。
贴名字的技巧,拿着两个名字怎么办?
【设计意图:理解重复的本质意义】
三、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1、105页做一做第一题:把下面的动物填写在合适的圈里。
2、某班部分学生饮食习惯调查。
一共调查了多少位同学?
3、开放题:文具店第一天进了5种货,第二天进了5种货。两天一共进了多少货?
(回答可能:5、6、7、8、9、10。能够正确区分哪种情况是重复,哪种没有重复)
【设计意图:在开放题目中,反向思维中加深对重复的理解,防止学生出现思维固化,巩固理解,合理运用】
四、回顾课堂,总结反思
这节课我们学了哪些知识?这节课你有什么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