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08年慈溪市初中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竞赛试题
(初三年级)
友情提示:本卷分选择、判断、填空三大题,共 50道试题。全卷满分为100分。
考试时间为90分钟。答案一律做在答题卷中,做在试题中无效。
一、选择题(36分,每题2分)
1、下列黑体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唱和(hé) 沉湎(miǎn) 孜孜不倦(zī) B.炽热(chì) 洁问(jié) 梦寐以求(mèi)
C.牟取(m6u) 襁袱(qiǎng) 越组代庖(bāo) D.悲怆(cāng) 禁锢(gù) 五行缺土(xí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伎俩 义愤填鹰 汗流夹背 B.匿名 世外桃源 忍俊不禁
C.啮笑 出人头地 根深缔固 D.摺皱 限花隙乱 炯然不同
3、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1)“春冰薄薄压枝柯,分与清香是月娥。忽似暑天深涧底,老松擎雪白婆婆。”这首诗描摹了琼花的形之美丽,色之___________,香之清淡,晶之高洁。
(2)1月26日,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传递路线的发布仪式在北京中华世纪坛______,扬州成为入选的l35个城市之一。
(3)一个人_____能够通过读书充分领略心灵的快乐,形成丰富的内心世界,他______拥有了一个永不枯竭的快乐源泉。
A.素雅 举办 即使/也 B.素雅 举行 倘若/就
C.文雅 举行 即使/也 D.文雅 举办 倘若/就
4、下列句中黑体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次芝术节办得栩栩如生,全校师生交口称赞。
B.执法部门要善于虚张声势,使假冒伪劣产品无藏身之地。
C.老师几句点评,使我茅塞顿开:“啊,这篇文章原来还有这么深刻的内涵。”
D.我们每年都在家乡植树,现在,那里的树已是鳞次栉比,鸟儿也回来了。
5、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书的蚀有隧力,真是妙不可言。 。在长期的读书实践中我深深感到,在书海中畅
游、品味,它可使人的心灵日趋充实,使人的生命多一些生机,多一些活力,多一些理想,多一些作为…
①笔记小说,充满着深挚情意,读后沁人肺腑
②人物传记,熔铸着世间峰蝶,读后催人奋进
③诸子百家,蕴涵着深刻的哲理,读后使人彻悟人生
④诗词曲赋,洋溢着幽情雅韵,读后荡气回肠
A.②①④③ B.①④③② C.②③①④ D.③②④①
6、2007年3月27日,北京奥组委发布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奖牌式样。下面介绍奖牌的句子,排序合理的一项是( )
①奖牌背面镶嵌玉璧
②即站立的胜利女神和希腊潘纳辛纳科竞技场全景
③奖牌正面使用国际奥委会统一规定的图案
④奖牌的挂钩由中国传统玉双龙蒲纹璜演变而成
⑤玉壁正中的金属图形上镌刻着北京奥运会的会徽。
A.①②④③⑤ B.③⑤①④② C.①⑤④③② D.③②①⑤④
7、选择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中学生应注意文明上网,在虚拟世界里不但要避免对坏人的警惕,也要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
B.这个山区的风景对我很熟悉,能一一说出它的佳处来。
C.有没有良好的礁凤和学风,是衡量一个优秀昭及的标准之一。
D.在韩冰灿烂而又坚定的笑容里,生命的意义在刹那间升华,绽放出绚丽动人的火花。
8、下列引号的作用与另外三项不同的是( )
A.张老师改作文,确实有“点石成金”的功夫!
B.别有用心的人们强令吴吉昌去瓜园“立功赎罪”,永远不准他再进棉花地。
C.我看,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D.在某些喜欢息事宁人的人看来,他们也许还算是“好人”。
9、下面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旧上海每到深夜,便有人叫卖“桂花赤豆汤”。(一种红豆桂花糯米稀饭)
B.今年,茬中央领导支持下,《焦点访谈》不但要增加舆论监督节目量,还要力求真实、客观,并在“跟踪解决”上下功夫。
C.我到了太湖。在江南,我才理解了“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两句的妙处。
D.我国许多图书馆年经费仅一、二万元,除去工资、办公费用,购书费可以想见还有多少。
10、选出诵读时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
A.老夫/聊发/少年狂。 B.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C.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声。 D. 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11、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B.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C.欲信大义于天下 D.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12、判断并选出古诗文默写、描述或理解有误的两项()( )
A.写文静美丽的姑娘才是小伙子理想配偶的诗句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B.愚公移山的目的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C.孟子论证永定战争胜负的三个条件相互之间关系的句子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D.“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是陆游《卜算子·咏梅》中的诗句。
E.《观刈麦》中,刻画劳动人民在特定环境下近乎残酷的心理描写的语句是: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F.《木兰诗》中“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是描写军旅生活的诗句。
13、下面四句诗中,反映了我国古代民风民俗的一句是( )
A.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B.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C.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D.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14、下面对《梦江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A .“梳洗罢”才“独倚望江楼”,表明她精心打扮,是为了时刻准备心上人的归来,“女为悦已者容”,一个“独”字,写出了妇女只希望一个人静静等待思念的人归来的心态。
B .“斜晖脉脉水悠悠”表面上是写水,实际上也是喻望穿秋水的眼神——那每天不知疲倦地注目的眼神。
C. 这首词写一女子登楼远眺,盼望归人的情景,表现了她失望和怅惘的情怀。
D. 温庭筠的这首小词一洗常见的浓艳风格,写得清新淡雅,空灵秀丽,而又朴实自然。后人 评价说:“绝不着力,而款款深深,低徘不尽”。
15、下面诗句中运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且具有苍凉悲壮的感情基调的一项是( )
A.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B.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雨。(陆游《卜算子·咏梅》)
C.它用眼神和叫声向声我招呼/像要说:“我们飞去吧,是时候了。”(普希金《囚徒》)
D.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烧/寻找星星点点的希望。(江河《星星变奏曲》)
16、语文课上,同学们准备以孔乙已、杨志、林黛玉、保尔•柯察金为研究对象,开展主题为“性格与命运”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下列最适宜本次活动阅读的一组图书是( )
①《野草》 ②《红楼梦》 ③《契诃夫小说选》 ④《三国演义》
⑤《呐喊》 ⑥《水浒传》 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⑧《童年》
A.⑤⑥②⑦ B.⑤④②③ C.①⑥②⑦ D.①④②⑧
17、下面一段文字中,游离于中心内容之处的句子是()
①写作比读书幸福得多了,读书是欣赏别人,写作是挖掘自己;读书是接受别人的沐浴,写作是一种自我的净化。
②一个人的眼睛既需要审视别人,但也需要审视自己的,时常审视自己深藏的灵魂,在你挑剔世界的同时同样地挑剔自己。
③写作既能使你愈来愈公正,愈严格,愈开朗,愈善良,又能使你丰富词汇,掌握许多写作技巧。
④你受益于文学首先是这样的自我更新和灵魂再造,否则你从哪里获得文学所必需的真诚?
A.① B.② C.③ D.④
1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消息又称新闻,一则消息通常所不可缺少的三部分是标题、导语、主体。
B:阿长、藤野先生、范爱农、迅哥都是鲁迅回忆性的散文《朝花夕拾》中的人物。
C:学而不厌、讳疾忌医、、一鼓作气、无人问津四个成语分别出自古籍《论语》、《韩非子》、《左传》、《陶渊明集》。
D:《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莫泊桑和《最后一课》的作者都德都是法国人。
二、判断题 (14分,每题1分)
19、“春天的校园里,到处都能见到盛开的鲜花。”这个句子有语病, 因为“到处”和“都”的意思差不多,不能连用。 ( )
20、“绝无仅有”的意思是“有”,它的否定形式“并非绝无仅有”的意思仍然是“有”而不是“无”,如“像他这样家庭贫困而又历经坎坷最后终于考上大学的青年,全乡并非绝无仅有”,意思是说这样的青年不多。 ( )
21、“她看上去有十七、八岁的样子”和“慰问战斗在一、二线的工作们”。这两句中数字之间的都不能用顿号。 ( )
22、“独”、“双”、“比”、“偶”、“对”、“半”等是汉字中能够表示数目,但不能称为数字的字。
( )
23、《格列佛游记》是英国18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作家斯威夫特(江奈生•斯威夫特)的作品。 ( )
24、西汉文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25、陈胜在作起义前的动员时,最有鼓舞性,最有气魄,并且表现了对封建制度的否定的一句话是:“天下苦秦久矣 。” ( )
26、高尔基,苏联作家。他的代表作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和散文诗《海燕》等。 ( )
27、唐代著名作家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描写了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等,抒发了自已的喜悦之情 。 ( )
28、《出师表》中,诸葛亮以恳切的言辞,向陛下刘禅提出了开张圣听、赏罚公平、亲贤远佞的建议。 ( )
29、中国现当代小说史上有两大流派:一个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山药蛋派”,一个以孙犁为代表的“荷花淀派”。 ( )
30、《赶集》是本短篇小说,并不去赶集。《猫城记》是本小说,没有真事。《小坡的生日》是本童话,又不太像童话。《老张德哲学》是本小说,不是哲学。这是老舍先生为自己的作品所撰写的广告。 ( )
31、《柳河东集》的作者是柳宗元;《昌黎先生文集》的作者是韩愈;《临川先生文集》的作者是王安石。 ( )
32、“.孩提”、“齿龀”、“垂髫”、“豆蔻”这些都是我国古代对未成年人的称谓。 ( )
三、填空题 (本题共35分)
33、根据语境,在画线处填上与“马”有关的成语。
马是古代重要的交通工具,也是建功立业的战具,至今还流传着许多与之有关的成语。如:比喻富有经验,熟悉情况,称为 ;喻光阴迅速,谓 ;说年老雄心在,称为 ;祝事业有成,则言 。
34、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填空(填序号)。
执著的故事不老——精卫填海,愚公移山, ;执著的人物不朽——闻鸡起舞的
祖逖, 的勾践, 的苏秦。执著是锲而不舍,是持之以恒,是一曲催人奋进的歌。
备选成语:
A.凿壁偷光 B.守株待兔 C.卧薪尝胆 D.悬梁刺股 E.奋发图强 F.夸父逐日
35、人们常常引用李商隐《无题》中的“ , ”来赞颂那些献身事业的人。 当你的朋友遇到很大的困难,整日愁眉苦脸时,作为朋友,你可以用陆游的《游山西村》中的两名诗来劝慰他:“ , 。”
36、对联是汉语特有的文学形式之一。你了解下面的对联悼念的是古代哪些文学家吗?请在括号内写出备选人物的序号:
A.范仲淹 B.杜甫 C. 诸葛亮 D. 屈原 E.文天祥 F陆游
①哀怨托离骚,孤忠报楚国。( )
②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哄。( )
③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干秋。( )
④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 )
37、随着电脑网络的发展,网络语言也日渐增多,请你指出下列语言的意思:
示例:菜鸟——(新手)
①大虾——( ) ②泥巴——( )
③斑竹——( ) ④打铁——( )
⑤伊妹儿——( ) ⑥白骨精——( )
⑦5871——( ) ⑧886——( )
38、给下列的词语换一种说法。
示例“花钱”,另一种说法“消费”。
①“档次”,另一种说法是( ) ②“照顾”另一种说法是( )
③“结帐” 另一种说法是( ) ④“宿舍”另一种说法是( )
⑤“互利”另一种说法是( ) ⑥“保证”另一种说法是( )
⑦“下滑 ” 另一种说法是( )
39、请你写出下面歇后语的后半部:
①石秀进祝家庄——( ) ②伍子胥过昭关——( )
③周瑜打黄盖——( ) ④徐庶入曹营——( )
⑤梁山上的军师——( ) ⑥潘金莲敬酒——( )
40、请写出含有生肖动物的成语.
①鼠:——( ) ②牛:——( ) ③虎:——( )
④兔:——( ) ⑤龙:——( ) ⑥蛇:——( )
⑦马:——( ) ⑧羊:——( ) ⑨猴:——( )
⑩鸡:——( ) ⑾狗:——( ) ⑿猪:——( )
41、中国文学史对于三和四这个数字格外偏爱,如“三”,有“三部曲”、“三打”、“三进”、“三借”等,请你选择下面有关“四”的两项,填上序号字母,将答案写出来:A文人“四艺”B书房“四宝”C书法“四体”D国画“四君子”。
①我选 项,它们是:
②我选 项,它们是:
42、体现我国古代散文最高成就的当数唐、宋八大家。请你按唐、宋依次写出他们的名字。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43、我国是礼仪之邦,对人的称谓讲究谦虚、礼貌,请根据示例及提示,写出下列的称谓
示例:尊称对方的父亲——( 令尊 )
①对别人谦称自己——( ) ②对别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
③对别人谦称自己的妹妹——( ) ④敬称对方的母亲——( )
⑤敬称对方的弟弟或称平辈中比自己小的人 ——( )
⑥敬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 ——( )
四、运用题 (15分,除标明的分数外,每题2分)
44、请你根据名著有关内容,对出下联。
上联: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 )
45、中国古典名著《 》中的人物 曾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你怎么看待他的这种观点?
名著《 》 人物
观点:
46、«人民日报»曾举办过征集“献给母亲的一句话”活动,请欣赏下面两则获奖作品,并完成后面的两道题。
※ 母亲是月台,儿子是那挂长长的列车。
※ 慈母手中那根为游子缝补衣衫的线,是世界上最长的线。
①上述两句话运用的修辞方法是_______和________
②清你也参与这项活动,为母亲献上一句话,并在括号里指出所用修辞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7、把下面的长句改成三个短句。(可适当增删字数和标点符号,但不能改变原意)(3分)
《西游记》是明代文学家吴承恩在民间文学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整合再创作的一部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生动深受读者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欢迎的古典长篇章回体小说。
①
②
③
48、联系上下文,在下面文段的空白处补上一句话,使之符合语境。
一天,沙漠与海洋谈判。“我干得连一条小溪也没有,而你却汪洋一片。”沙漠建议,“我们不如来个交易吧。”“好啊。”大海欣然同意。“欢迎你来填充我,但是我己经有沙滩了,所以我只要土,不要沙。”“我也欢迎你来滋润我。”沙漠说,“ 。”谈判宣告失败。一望无际的大漠在炽热的阳光下默默地忍受着干渴。南北极冰川由于全球温度的日趋升高而融化了。海水水平面逐日上升,眼看要淹没海岸。大海硬咽着。
49、根据英语字母,展开联想,仿写一段富有哲理的话。
示例:A像一座辉煌的金字塔,告诉你要有扎实的知识基础,才能到达科学的巅峰。反之,将一事无成。(请在C 、D 、O 、X中任选一个)
像
50、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问题。
某中学对该校初二的学生就“焦点访谈”和“幸运52”电视节目进行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焦点访谈
幸运52
喜欢 29%
不太关注 71%
喜欢 82.5%
不太关注 19.5%
(1)概括地说,统计表反映的情况是: 。
(2)这个调查结果说明什么问题?
2008年慈溪市初中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竞赛试题参考答案
(初三年级)
一、选择题
1、B 2、B 3、B 4、C 5、D 6、D 7、D 8、A 9、A 10、D 11、D 12、B 、E 13、C 14、A 15、A 16、A 17、C 18、B (本题共36分,每题2分)
二、判断题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本题共14分,每题1分)
三、填空题
33、老马识途 白驹过隙 老骥伏枥 马到成功 34、F、C、D 3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36、①D ②A ③B ④E
37、①高手 ②游戏 ③版主 ④写贴子 ⑤电子邮件 ⑥白领、骨干、精英 ⑦我不介意 ⑧再见或拜拜了 38、①品位 ②优惠 ③买单 ④公寓 ⑤双赢 ⑥承诺 ⑦负增长
39、①走了不少盘陀路 ②愁白了头发 ③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④一言不发 ⑤无用 ⑥丑话说在前或不怀好心 40、略 41、A琴、棋、书、画 B湖笔、徽墨、宣纸、端砚 C楷书、草书、隶书、篆书 D梅、兰、竹、菊 42、唐.宋八大家指的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43、①“鄙人”或“某”、“愚” ②家父 ③舍妹 ④令堂 ⑤贤弟 ⑥仁兄 (本题共35分,每格半分)
四、运用题
44、艺高胆大,悟空勇斗魔。(义盖云天,关羽私放曹。多愁善感,黛玉悲葬花。 45、(三国演义 曹操 这是一种极端自私的个人主义的表现,为了一已之私,不惜损害众人的利益甚至生命,这种行为应受到一切有良知的人的批判。) 46、①比喻 夸张 ②略 要求句式与例句相符,所注的修辞手法与实际相符 47、①《西游记》是一部古典长篇章回体小说。 ②这部小说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生动,深受读者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欢迎。③它是明代文学家吴承恩在民间文学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整合,再创作的。 48、可盐太咸了,所以我只要水,不要盐。 49、略 参考:“C”像一个未满的月牙儿,悄悄地提醒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时古难全,对待人生的某些缺陷要有正确的心态。 “D”像一把演奏的竖琴,告诉你坎坷的 人生道路上,凡事要努力去做,能付出百分之百的,决不留下百分之一。“一分耕耘,一份收获,”勇于付出的人生,终究能弹奏出快乐的乐曲的。 “O”像一轮初升的太阳,永远充满着蓬勃向上的朝气,不管你在何时何地遇到何种困难,何种挫折,都必须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坚定自己的信念。“不管别人说什么,只管走自己的路”,事业终会成功的。 “X”像一座斜置的坐标,象征着人生道路永远向前延伸。不管你在生活中选择了哪一行,都必须爱一行,专一行。明确目标,坚定不移,不彷徨,不犹豫,不徘徊,不见异思迁,大胆的往前走。 50、① 喜欢“幸福52”的学生远远多于关注“焦点访谈”的学生。②对不同电视节目的关注反映了青少年学生的价值取向。(或“多数学生不关注社会问题”或“青少年学生特别钟爱娱乐节目”之类意思也可以)(本题共15分,除标明的分数外,每题2分)
学校 试场号 参赛号 姓名
………………………………密……………………………封……………………………线………………………………
2008年慈溪市初中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竞赛答题卷
(初三年级)
(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题次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36分,每题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二、判断题(共14分,每题1分。对的打“√”,错的打“×”)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三、填空题(共35分,每格半分)
33、
34、 ( ) ( ) ( )
35、
36、① ② ③ ④
37、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38、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39、① ② ③
④ ⑤ ⑥
40、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⑾ ⑿
41、①我选 ,它们是:
②我选 ,它们是:
42、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43、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四、运用题 (15分,除标明的分数外,每题2分)
44、 ,
45、名著:《 》,人物:
观点:
46、① 和
② 。( )
47、①
②
③
48、
49 、 像
50、①
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