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及注意的问题小学时期是儿童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是儿童开始学校生活的第一个阶段,是儿童学习掌握各种基本技能、掌握人类科学文化的最基本知识并为进一步学习打基础的时期。小学生入学后,正规的学习成为他们的主导活动,这不仅对小学生心理发展起着决定作用,而且在人一生的心理发展中,也是一个重大的转折,因此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就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谈一点自己的认识。一、备课环节要通盘考虑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问题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只有在备课时充分考虑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问题,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心理
2、健康教育。首先,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内容,努力挖掘教材内容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点,通过教材中具体的实例或由此引申出的内容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进行讨论,从而起到触动心灵的作用。如:五年级语文教材中向命运挑战一文讲述了霍金以顽强拼搏精神战胜残酷的病魔,坚持科学研究,在天体物理学上取得了伟大成就的事迹。教师组织学生通过讨论、思考,可以使其在刚刚开始了解人生的时候,了解学习霍金这种敢于向残酷命运挑战、承受挫折、不屈不挠的心理品质。其次,在教材处理过程中,要将心理健康教育恰当、有目的的与学科内容紧密结合。如音乐课白杨和小河,学生用优美、亲切的声音讴歌“白杨与小河”真诚的友谊,并从中领悟友情的可贵和团
3、结互助的意义。这是一个对学生进行“如何与同伴相处”教育的好机会,因此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可以引导学生说一说平时大家互相帮助时内心地感受,通过体验这种良性心理活动,从而强化互相帮助、正确与同伴相处的行为。再者,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点以及具体的学习内容来备课,正视学生存在的差异,在了解学生性格、兴趣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确定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力求因材施教,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内驱力,使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中学习知识,在和谐的氛围中陶冶情操,升华思想。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评语都会引起学生的内心变化,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随时注意
4、自己的言行举止。宽松宜人的课堂教学环境,平等信任的师生关系,对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形成大有裨益。心理学实验证明:人只有在人际关系良好,精神充分放松的情况下,智力才能被最大限度激发起来。因此,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回答,答错了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允许补充,没想好的允许再想,不清楚的允许发问,不同意见的允许讨论,鼓励学生发表独特的见解。有了这样的学习气氛,学生可以放开胆子,畅所欲言,敢想、敢问、敢说,不仅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还有利于使学生轻松摆脱情绪障碍,克服消极心理,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经常及时地表扬一个人,不但使他感受到你对他的肯定,而且使他对未来更有信心,这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
5、心理动力,因此教师要重视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对于发言的学生,不要只是简单的给予“对”、“错”的评价,而应结合实际情况,充分给予肯定,如:你回答的真充分、你真是个爱思考的孩子等等,对于错误的发言,教师的评价尤为重要,小学生自尊心很强,太直接的否定会挫伤他们发言的积极性。这个时候,教师应做的是给予鼓励,允许的情况下给予引导,争取得出正确的答案,尽力让学生体验“成功”,以此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三、在作业处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作业是学生巩固所学内容的重要环节,因此在处理作业方面教师也要充分考虑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布臵作业的难度要循序渐进,做前一题时,就有信心完成下一题;作业的数量要符合实际,少而精可以
6、培养学生的思维深度;作业的形式多种多样,便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布臵的作业应尽量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意志力的磨练、创造性的发挥和能力的提高。批改作业是老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和指导,也是和学生进行广泛交流的好机会,因此,冷冰冰的对错号往往有点不近人情,用“小问号”“小笑脸”、“小红花”、“小红旗”等小标志表示对学生的鼓励、表扬、启发则更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能够产生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对于完成得不如意的作业,可写上几句期望性评语,如:期待你的作业完成得认真、工整等等,这样更易于学生接受。四、在课外辅导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因材施教的重要渠道。
7、课外辅导不是学困生的专利,教师要力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接受课外辅导。对优秀的学生要加强培养,进一步发展其爱好和特长,并通过不断提高要求,让他们感受适当的挫折,知道自己还存在不足,同时又使他们取得更高水平的成功,激发更强烈的求知欲。对于中等生与学困生要有重点地进行辅导,耐心的培养他们的意志,通过巧妙的点拨启迪思维,让他们通过努力能够有所收获,感受成功。许多学困生的真正困难并不是他的笨拙,而是他的自卑、畏难的心理,因此教师要注重帮助他们排除学习障碍,增强自信心。教会一道题,只是解决了“授鱼”的问题,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则解决了“授渔”的问题。五、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有效渗透需注意的几个
8、问题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有效渗透,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综合考量师资建设、课程开发、教学环境优化、学生心理现状、学生活动开展等问题。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的关键。因此,要高度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强化师资培训,让教师了解心理健康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意义和作用,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调整不良情绪和心态,引导教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要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教育观,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掌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技能和方法,并自觉地渗透到学科教学的全过程中去,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心理品质,做到两者的有效结合。第2/3页 课程、教材本身对于有效地渗透
9、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应该是教学素材本身所蕴含的,而不是脱离教材强加上去的,因此,要在学科教学中有效的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还应注重在课程开发时,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安排适当的学习内容。充满人文气息的校园、班级文化能够净化人的心灵,具有独特的育人功能。校园 中树木葱郁、绿草茵茵、繁花点点给学生美的享受,名人名言、书画长廊、校风校训、宣传橱窗给学生理性的思考;教室里窗明几净、书声朗朗使学生神清气爽。这些美好的事物时刻触动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道德的感染,在愉悦中受到教育,自觉地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一方面来自日常的接触、观察,另
10、一方面可以通过学生心理档案详细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科学的学生心理档案不仅可以为教师提供第一手资料,而且还可以作为评价学生身心发展和学校教育效果的指标,有利于进行系统连贯的心理健康教育。另外,学校可以通过建立心理咨询室,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举办心理健康讲座,教学生学会调整心态,释放压力,让学生通过倾诉心声、宣泄不良情绪、解决困惑等方式消除心理问题,培养健全心理品质。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活动中,对于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发挥才智,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心理素质大有帮助。如演讲会、歌咏比赛、运动会等文体活动,学生在活动中积极投入,充分展现自己,获得自信;扫墓、参观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身临其境的感受外界事物;主题班队会,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互帮互学。总之,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全员性策略,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在工作过程中,努力学习心理学知识,注重研究学生心理,不断实践、探索,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自然、贴切的渗透到教学当中,既培养学生的智力因素,又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达到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品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