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如何化解学生的厌学情绪.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723097 上传时间:2024-12-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化解学生的厌学情绪.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如何化解学生的厌学情绪.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如何化解学生的厌学情绪.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如何化解学生的厌学情绪.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如何化解学生的厌学情绪?作为农村中学的班主任,时下最烦恼的是学生的厌学和弃学。有些家长说:大学毕业生也难找工作,不如让孩子早点去打工,也照样能赚大钱。加之农村教育相对薄弱,多数学生成绩不如城镇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习和生活的压力也增加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导致厌学情绪产生,一些学生不到初三毕业就弃学打工去了,有时教师的劝说也难以留住学生,即使勉强留住,学生也可能出现其他违规违纪行为。厌学情绪危害很大,班主任该怎么帮学生排解?如果你是一名教师,班级里有这样的学生,你最欣赏哪一个?A、男生:18岁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后,进入美国爱荷华大学物理与天文系攻读研究生。28岁通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B、男生

2、:贫寒农家子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省级重点高中,高中期间成绩优异,被评为省级三好学生,全国物理奥数二等奖,后考入省属重点大学攻读生物技术专业C、男生:初中体育成绩优异,凭借长跑特长,进入重点高中,高一时七门功课不及格,从学校退学D、女生:七岁父母离异,随母亲生活,成绩优异,组织能力强,顺利升入省级重点高中,从初中起担任班长,一直到高中毕业,高中学校辩论赛最佳辩手,省级优秀学生干部,与同学老师关系融洽,考入澳门科技大学E、男生:4岁选入申奥形象大使;4岁学习钢琴,师从中央音乐学院著名钢琴教授韩剑明;8岁学习书法,师从清华大学方志文;获奖无数,10岁加入国家冰球队,读人大附中并留学美国A是卢刚。19

3、91年11月1日,就读于美国爱荷华大学的中国博士留学生卢刚开枪射杀了3位教授和副校长以及一位和卢刚同时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山林华等五人,随后当场饮弹自尽。此事当年轰动一时。B是马加爵,C是韩寒,D是一名普通学生,后来跳楼自杀,E则是著名音乐家之子李天一。这是近期一篇题为“80家长都后悔读到此文”的网贴所给出的案例。每个例子都有些极端,不能由此推广到大多数场景,但足以给我们提供另一个看待问题的视角。上学不代表成功,我们身边那些一路走来成绩优异却庸庸碌碌过一生的人不在少数;辍学不代表失败,诸如史蒂夫乔布斯、沃伦巴菲特、比尔盖茨等辍学者的传奇故事早已家喻户晓。如果说这些名人还不够有说服力,那么下

4、面的事实则任何人都无法漠视2013年,全国高考弃考学生近百万,除了不到20万家境较为富裕的孩子出国读大学,剩下80万的学生选择复读或直接辍学工作,其中主要是农村孩子。当然,这个数字也可以说明辍学者还是少数,读大学是大多数学生的主流选择。并且,在世界各地,大学毕业生的平均收入一定比高中毕业生要高得多。读大学有什么用?除了获得文凭,更能够开阔眼界,提升文明水平,或者更为直白地说进入另一个更高的社会阶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生尽可能读更多年的书似乎天经地义。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厌学,乃至弃学,原因复杂,但现有学校教育体制难辞其咎。看看我们身边发生的事,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应试升学

5、,学生被按照计算机器与记忆机器的模式进行培养。而那些过度应试的技能,学生在走上社会之后几乎毫无用处,当中考与高考成为通向未来的独木桥时,大家也许只能屈从现实,当有了辍学、弃考的第三选择时,教育者还逼迫学生继续在陈腐的课堂里就范就显得不合时宜。学校教育体制之外,导致学生厌学的因素还有社会、家庭、教师以及学生自身。社会的不良风气、家庭教育的缺失、学生自身学习动力不强,都可能导致学生厌学。面对这些很难改变的因素,教师也不必悲观,因为如果能把教师这一环节做好,局势同样可以得到改观。有一位教师曾在我的博客上留言:最近有一个中学女学生好像丧失了学习语文的兴趣。虽然成绩不错,但是不愿意举手回答问题。脸上的表

6、情也看不到任何的兴奋之情,特别是当我们在玩游戏,所有人都兴高采烈的时候。我了解过了,家庭没有问题,她也没有情感问题。您可以稍微指导一下吗?我回复她说:如果孩子本身成长没有问题,家庭没有问题,人际交往也没有问题。那可能就得关注一下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胜过一切教学方法,相信大部分教师都认可这一判断。“爱屋及乌”的效应在学生身上体现得特别明显,几乎所有的优秀教师都具备一个共同特征:深受学生喜爱与欢迎。成为这样的教师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提升自己的能力与魅力,二是与学生建立情感联结。当一名教师极具个人魅力,学生会深受吸引,那些大学里爆满的选修课程的教师无一例外都属此类。关爱学生是教师的本职,而当教师

7、的情感投入足够多,就成为学生在做出选择时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学生最终抵制住辍学打工的诱惑而留下来读书时,可能会说,老师,我是因为您才留下来的。这才是教师莫大的骄傲。韩寒当年的辍学,也是不得已的选择,那时候,他对自己的未来能够有多少乐观的预期?实在是因为像他这样的学生,在学校里已经不能够被容忍那种奇特个性的存在。1917年,胡适在北京大学的招生中,坚持己见,录取了数学零分的学生罗家伦,这才有了十多年后,罗家伦在成为清华大学校长之后,于1929年录取了同样数学零分的钱钟书,1931年,又录取了同样数学零分的吴晗。读了大学的韩寒未见得更有名,但是,如果学校足够开放与宽容,教师足够有魅力,他也许会考虑留在校园里吧。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