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秋姑娘的信教后反思灯塔小学 张海燕 苏教版小语第一册秋姑娘的信是一篇童话形式的科普知识短文,描写了秋尽冬来的季节特征,告诉我们自然界的动物和植物如何准备越冬的情形。作者将秋天人格化,通过“秋姑娘”发送传递秋天的信息,给了我们季节变更的相关知识,自然有致,生动引人。以下谈谈我在这课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新课标强调语文学习是个性化行为,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1、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秋姑娘的信第二至五自然段叙述了秋姑娘给大雁、青蛙、松鼠、山村孩子写信,展现了一幅枫叶飘落、大雁南飞、青蛙冬眠、松鼠储食、小树穿“冬衣”的秋景图,同时使人感受到秋姑娘对大雁、青蛙、松鼠、小树的关怀和体
2、贴。这四小节语言形式相同,如果按顺序学习,势必不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于是,我在教学第一自然段后便设问:“秋姑娘给好朋友们都写了什么呢?你最想读读写给谁的信?”一下子就引起了学生的兴奋,“青蛙!”“大雁!”“松鼠!”尊重学生意愿,我先指导学习了秋姑娘写给青蛙的信,因为喜欢,所以学生学起来尤为开心。在指导小组合作学习其他几封信的内容时,我制作了枫叶信笺,上面写着“大雁收”、“松鼠收”、“山村孩子收”,让小组代表来选择本小组要合作学习的内容。在进行朗读训练时,我也采用了类似的方法,让学生“喜欢读哪封信的内容就读哪封信的内容”,学生自然也就能投入地读出自己的感受。2、指导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促进学生
3、发展的有效学习方式。本课教学中,我安排了两次小组合作学习,一次是在细读理解时,一次是在精度训练时。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这还处在起步阶段,如果不精心指导,那合作学习就成了没有方法的无效的学习。于是,在小组合作理解课文之前,我着重指导了秋姑娘写给青蛙的信的学习,交给学习方法,因此,小组合作学习秋姑娘写给其他几个好朋友的信的效果较好,这一点从反馈中可以看出来。在小组合作进行朗读训练时,我先带着他们回顾了平时小组合作读书的方法,才让小组开始活动。学生对这种学习方式是很感兴趣的,只要坚持不懈地正确引导,将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起到很大的作用。新课标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
4、文学科蕴含了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在篇篇课文中,不仅包含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科学知识,还渗透了生动的人文精神和高尚的情操。秋姑娘的信中,通过“秋姑娘”传递信息,表达了秋姑娘对好朋友的关心。教学中,我们也应当激励学生关爱自然,关爱伙伴,培养相互关心的人文品格。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空洞的说教他们不能完全接受,或者似懂非懂,但如果换个方式,效果就会大不相同。教学时,我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让他们扮作秋姑娘给好朋友送信,学着秋姑娘的样子对好朋友说说想说的话。换了个角度,学生的思维被打开了,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人人争着做秋姑娘来关心好朋友。在不知不觉中,体会了培朋友间的关爱,培养人文品格的教育也渗透其中。总之,秋姑娘的信课文本身有着浓郁的诗情画意。真切的体验,丰富的想象,愉快的合作,给课堂带来了生气,给学生带来了欢乐;同时使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受大自然就在身边,从而启发学生认识到伙伴间要相互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