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719869 上传时间:2024-12-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 大团高级中学 倪琳燕 教学目标:    1. 体会“最后的常春藤叶”在小说中所起的作用。 2. 理清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的关系。 3. 感悟小说的内涵――弘扬人性美,体会人间脉脉的温情 。 教学重点:  理解“最后的常春藤叶”在小说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难点: 理清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之间的关系。 教学设计:《最后的常春藤叶》是学生在高中阶段接触的第一篇完整的小说。所以,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我主要着重于让学生对小说这种文学样式有一个初步理性的认识,懂得小说创作中作者会运用到的一些基本的手法,而对小说的创作背景和主题思想不做太深刻的挖掘。只要学生能从文本中体会到人性之美即可。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一.准备与导入 1. 由《生活的准则》主题班会导入,谈学生对“诚信”的看法。提问他们是否有过说谎的经历; 2. 讲述史铁生《命若琴弦》的故事,体会善意的谎言,引出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 1. 谈各自“说谎”的经历; 2. 体会人生中善意的谎言有时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由“诚信”和“谎言”入手,帮助学生最终理解小说的主题。 二.思考与探究(一) 1. 回忆和概括阅读文学作品的三个步骤,设置问题: l 小说写了什么? l 小说为什么要写“最后的常春藤叶”? l 谁是小说的主要人物? 1. 复述故事情节。 2. 找出文中描写叶子的相关语句,朗读并分析“最后的常春藤叶”在小说中所起的作用。 3. 明确老贝尔曼才是小说的主要人物。 把握故事大意,明确“最后的常春藤叶”的象征意义,揭示小说的主题——弘扬人性之美。 三.小结(一) 1. 小说中反复出现的“物”首先是小说的线索,其次一定与主题相关。 2. 区分主次人物的关键不是看笔墨的多少,而是看他与各方面的关系以及对表现小说主题的作用。 由文本中总结出规律,由个性归纳出共性,帮助学生阅读同类型的文章。 四.思考与探究(二) 提问:小说除了情节感人之外,吸引你的还有什么地方? 预设答案: 1.幽默诙谐的语言; 2.出乎意料的结尾。 结合语句做具体分析 把握欧•亨利小说的写作特色。 五.小结(二) 教师补充欧•亨利的背景介绍,总结作者小说的两大特色。一.在幽默中反映人性,在欢笑中体会悲伤。二.结尾总是出乎意料却又在清理之中。 六.作业与拓展 1.请同学们课后阅读《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总结欧·亨利小说的特色。 2.请同学们回忆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过某一事物对你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就像“最后的常春藤叶”对琼西产生的影响。并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巩固学习的知识,能将阅读中学到的知识迁移到写作上,提高写作的能力。 板书: 病初 琼西 贝尔门 健康 生命的终结 新生命的开始 病重 最后的常春藤叶 线索 染病 人性的温暖 主题 病愈 病死 欧•亨利 语言:幽默诙谐; 结构:结尾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清理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