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文言文课例评析之《狼》.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718091 上传时间:2024-12-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6.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课例评析之《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文言文课例评析之《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文言文课例评析之《狼》.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文言文课例评析之《狼》.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文言文课例评析之《狼》.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文言文课例评析之狼诵读在语文教学中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古人有“书读百遍,其意自见”的说法。而诵读在文言文教学中更为重要。叶圣陶老先生在谈到文言文阅读时说:“学习文言文必须熟读若干遍,要自然成诵。”这就是说,学文言文该熟读达到成诵。另外,近几年的中高考,也特别注重古诗文的背诵积累,特别是中考,总会有大段大段的背诵默写。所以文言文的诵读教学,特别是熟读成诵,显得特别重要。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这一理念,如何使课堂教学有效地实现熟读成诵的目标呢?我曾这样设计并实施了文言课文狼的教学,下面是这节课的基本流程。狼 蒲松龄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准确翻译,积累文言词汇。3、把握主旨,背

2、诵精彩段落。重点:翻译课文,积累词汇。难点:当堂背诵。教学过程:课时安排:1-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你能根据提示说出与“狼”有关的成语吗?教师准备:1、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 鬼哭狼嚎2、相互勾结在一起做坏事。 狼狈为奸3、比喻把坏人或敌人引入内部。 引狼入室4、形容心肠像狼和狗一样的狠毒。 狼心狗肺5、像狼和虎一样凶狠。比喻非常凶暴残忍。 如狼似虎6、狼崽子虽幼,却有凶恶的本性。比喻凶暴的人居心狠毒,习性难改。狼子野心这些成语反映了狼怎样的本性?凶狠、贪婪、狡猾、奸诈 我国清朝文学家蒲松龄在他的一篇短文中就入木三分地刻画了两头贪婪、狡诈的狼,同时,也精彩地描绘了一个面对两头狼进

3、行战斗的人,那么,战斗将如何进行,结局又将如何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场扣人心弦又耐人寻味的战斗中去吧!(二)出示课题(三)出示目标二、简介作者、作品1、作者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杰出文学家,山东省淄川县(现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蒲松龄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然而坎坷的遭遇和长期艰辛的生活,加深了他对当时政治的黑暗、科举制度的腐朽以及社会弊端的认识和了解,为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他毕一生精力完成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8卷、491篇,约40余万字。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共有短篇小说491篇。多数故事通过描写妖狐神鬼来反映现实的社会

4、生活,或揭露官府黑暗,或批判科举弊端,或表达婚姻自由。它语言简练 ,描写细腻,人物形象鲜明,故事生动,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2、作品聊斋,是作者蒲松龄书房的名字,志,是记述、记录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相传蒲松龄曾摆过一个茶摊,为过往路人提供休息解渴之地,但是路人需要留下一个故事,久而久之,蒲松龄搜集了如此丰富的资,写成了此书。聊斋志异是我国著名的短篇小说集,作者通过谈狐说鬼,讽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科举制度的腐朽,艺术成就很高。3、评价写鬼写妖高人一筹 剌贪刺虐入骨三分 郭沫若题蒲松龄故居4、自勉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

5、吴。三、探讨学习方法 1、问:根据大家以往学习文言文的经历与经验,谁来说说文言文的学习方法? 学生说。 2、小结:归纳起来,就是一个字读,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本文我们可以通过认读、译读、评读、诵读,来学好课文。四、认读课文1、要求:读音准确,节奏划分恰当。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将自己认为需要注意读音的字以及需要注意节奏的句子标注出来。3、学生读、标注,然后来说字的读音、句子的节奏,其他学生和老师加以补充。需注意的读音:缀、窘、苫蔽、眈、瞑、暇、数刀、尻、寐、黠、顷刻需注意的节奏: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乃奔倚其下;其一犬坐/于前学生齐读课文,检查是否达到了认读的基本要求。五、译读课文 1

6、、要求:领悟课文大意,复述故事情节。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文下注释,结合已掌握的文言文知识,自行领悟课文大意,有些词、句难以理解的,可与同学交流讨论,也可向老师提问。3、文言知识归纳(1)一词多义1)前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前面 恐前后受其敌 前面; 狼不敢前 向前,上前; 乃悟前狼假寐 前面2)止 止有剩骨 止:通“只”; 一狼得骨止 止:停止;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止:停止; 止露尻尾 止:通“只”; 止增笑耳 止:通“只”。3)意 意暇甚 意:神情、态度;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意:意图,打算。4)敌 恐前后受其敌 攻击 盖以诱敌 敌方5)其 恐前后受其敌 (指狼)场主积薪其中 (指打麦

7、场)屠乃奔倚其下 (指柴草堆)一狼洞其中 (指柴草堆)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指屠户)屠自后断其股 (指狼)6)以 投以骨 介词,把以刀劈狼首 介词,用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 连词,来盖以诱敌 连词,用来7)之 又数刀毙之 代词,它,指狼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助词,的 久之 助词,调整音节,不译。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助词,位于主谓之间,不译。(2)词性活用 其一犬坐于前 犬:名词活用为状语,像狗似的; 一狼洞其中 洞:名词活用为动词,打洞;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隧:名词活用为动词,钻洞。(3)特殊句式“投以骨”,即“以骨投之”,把骨头扔给它,兼有省略、倒装两种句式,语序和现代汉语不同,但现在还有 “嗤之以

8、鼻”、“报之一笑”的说法。(4)通假字【止有剩骨】“止”通“只”。【止增笑耳】“止”通“只”。(5)古今异义【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古义:多少 今义:一门学科六、评读课文,理解课文(一)本文从体裁上来说属于小说,它有三要素分别是 人物、环境、情节。能不能概括出本文的故事情节呢?请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一个动词,概括各段大意。可以用文中的字,也可自己提炼。(教师板书)屠户:(遇)狼(惧)狼(御)狼(毙、杀)狼(二)遇狼1、课文开篇向我们交代了几大要素?分别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四要素时间:晚地点:途中人物:一屠,二狼起因:一屠晚归,两狼缀行2、“缀行甚远”可看出狼的什么特点? 狡猾师准备:本段写屠

9、户遇狼。交待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这是故事的开端。 “晚归”,说明路上行人稀少,正是恶狼出没之时。“止有剩骨”说明担中的“剩骨”不足以饱狼。“途中”点出故事发生的地点,暗示屠户孤立无援。“一屠”遇“两狼”,力量对比悬殊。“缀行甚远”,预示狼的狡猾和贪婪。 作者一开始就突出了矛盾的尖锐性,创造了紧张的氛围,扣人心弦。从而为下文设置了悬念,并为情节发展提供了线索。(三)惧狼1、屠夫急中生智想出了一个什么办法?可以看出这是以什么样的屠夫?-投以骨(缓兵之策,体现了屠夫的机智)2、从“投、复投”等词可以看出这时屠户对“狼”的心态是怎样的? 对狼抱有幻想,一再妥协退让。3、从“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

10、如故。”可以看出狼的什么特点?贪婪。(四)御狼1、请指出描写屠夫心理的句子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2、“麦场”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起什么作用?推动情节进一步发展,为后文屠夫杀狼作铺垫3、从“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可看出此时屠户的心态是怎样的?迅速占据有利地势,准备防卫反击,与狼搏斗。4、从狼“眈眈相向”可看出此时狼的心态是怎样的? 伺机发动攻击。 5、请用原文回答1)两狼的计谋:一狼径去,一狼假寐 (前后夹击屠夫)2)前狼假寐的姿势:犬坐于前3)前狼假寐的神态:目似瞑,意暇甚4)前狼假寐的目的:诱敌5)后狼径去的目的:意将隧入以攻其后6)此节表现了狼的什么特点? 阴险狡诈(五)杀狼1、请你找出本段

11、中描写屠户杀狼的两个句子,并标出其中的动词。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2、这些动词生动地表现了屠户怎样的性格特征? 勇敢、果断。 3、屠夫为什么不砍屁股和尾巴而砍大腿呢?这体现了屠夫的什么品质?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勇敢机智、细心)小结:屠夫:机智、勇敢、细心、善于斗争。 狼:贪婪、凶狠、狡诈。 (六)评狼1、课文是如何评狼的?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2、这属于什么表达方式?议论3、这段是作者发表的评论,结合全文,我们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提示:可从狼和屠户两个方面思考)狼代表什么?狼:指社会上像狼一样狡猾贪婪的恶

12、人恶势力1)狼再狡猾,终将被勇敢机智的人战胜。2)讽喻像狼一样的人,不管怎样狡诈,终要失败。3)对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七)主要内容文章通过写一屠夫遇狼杀狼的故事,嘲笑了玩弄诡计,自食其果的恶狼,赞扬了屠户的机智勇敢,教育人们对待像狼一样凶恶、贪婪和狡猾的敌人,要丢掉幻想 不能妥协退让,只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七、拓展 1、读下面这段文字,谈谈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狼? 狼就咬死一只动物,把那动物的胃吹足了气,再用牙齿牢牢紧住蒂处,让它涨鼓鼓的好似一只皮筏,它把所有的小狼背负在身上,借着那救生圈的浮力,全家过河。2、那只母狼,

13、为了保护它的幼崽,先是用爬坡延迟了我的速度,赢得了隐藏儿女的时间,又从容地用自己的尾巴抹平痕迹,并用全力向相反的方向奔跑,以一死换回孩子的生命。 毕淑敏母狼的智慧教学反思: 狼是七年级下册的一篇自读课文,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我本着以读促译、以读促讲、以读促解的原则来设计课堂教学。 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途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初一的学生学习文言文,处于打基础的阶段,读得琅琅上口,甚至成诵才能更好地理解文义。本文篇幅短小,全文仅二百余字,情节生动,脉络清晰,易于熟读乃至成诵,因此诵读是本文教学的重要环节。 在熟读的基础上疏通文义是必要的,但切忌烦琐的讲解,也不必字字句句求确解。对于自读课文主要

14、是让学生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自行领悟,教师可作必要的提示或简要的讲解。本文叙事简洁而又情节曲折紧张,引人入胜。教师可因势利导,将学生引入故事的情景之中,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对生动的情节有深切的感受。引导学生揣摩语言,认识狼贪婪、凶狠和狡诈的本性,以及屠户心理、行动的变化过程,正确认识人与狼斗智斗勇的矛盾。最后,对本文主旨的理解只要抓住两点即可:一是故事之奇,二是作者的议论。 在实际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两遍课文。本文难念的字书下都有注音,学生朗读的字词障碍很小,让学生朗读主要是让学生熟悉文章。学生朗读时,教师巡视,发现学生朗读中共同存在的问题,然后提示大家。接下来找几位同学朗的文章,以更

15、好地纠正读音和朗读节奏。 学生能正确朗读后,自读书下注释,便于疏通文义。然后,学生根据注释完成课堂练习卷,试卷中包含了重点词语、一词多义、翻译句子和结构理解。完成后,学生再读课文。学生能够正确流丽地朗读,但是没有读出故事的紧张曲折性,教师范读一段,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学生再练习朗读,读出故事的紧张曲折性。 接下来,学生以填空的形式梳理文章的脉络。文章的脉络分为屠户和两狼两个相辅相成部分,以填空的形式便于学生梳理。文章脉络梳理清晰后,对文章进行赏析。赏析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赏析文章的一个词,一部分是赏析文章的一句话。每一部分教师都举一个例子,然后让学生默读文章,自由选词句,思考内涵,将赏析的内

16、容简要记在书上,组织好语言回答。 这节课在设计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尤其体现在语言赏析方面。学生在自主选择的基础上,深入思考,哪怕只有一得。另外,本课的朗读设计时一大特色,使学生脱离了以往文言文朗读的枯燥无味,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以读促讲、以读促解,符合语文教学的特点和规律。 当然,本课设计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比如,试卷的运用是否可以作为本课的反馈来处理?这样更能检测本课的教学效果。在课堂上没有进行串讲的环节,只是通过梳理脉络和语言赏析进行。对学生是否真正了解大义缺少检测,如果加入这一环节,会更好地体现自读课的教学特点。 这篇课文是在学习了众多老师的教学后,结合自身特点、学生特点、本地的教学特点设计的,其中不足之处还请各位老师指教。7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